e-learning系统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e-learning系统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e-learning系统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e-learning系统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研究_第4页
e-learning系统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learning系统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研究刘革平 邱玉辉 张为群 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摘要】 在e-learning的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传统教学模式的简单搬家,失去了e-learning系统的真实意义。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构建e-learning系统的教学原则,文中还对e-learning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关键词】 e-learning 建构主义 教学原则 教学模式一、引言随着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各类e-learning系统不断问世。这种教学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

2、。利用这样的教学系统,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系统中教学规模小、教学方式单一等弱点,正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分支。然而,在e-learning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只注重教学规模的扩大、不关心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注重信息技术的采用、不重视教学模式的改进;只提倡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e-learning系统,多半会形成传统教学模式的简单搬家,失去了e-learning的真实意义。我们认为,应在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构建e-learning系统,探索与总结e-learning系统的教学指导原则、充实e-learning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教学系统的变革、实现教学规模扩

3、大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双赢。二、e-learning系统的特定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任何教学系统的实施必须遵循通用教学原则和特定教学原则。分析认为,当前e-learning领域之所以出现一些偏差,主要是因为过于依赖通用教学原则的指导、而忽视了具有现代远程教学特点的特定教学原则的指导作用。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与方法,结合开展远程教育的实践,我们发现e-learning系统应注意以下特定教学原则。“真实环境”原则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正在国际上迅速流行。建构主义认为,学

4、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实现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与新知识相关的“真实环境”的重要作用,一旦这样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确定下来,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确定。虽然,完全意义上的“真实环境”是很难在教学中提供的,但在e-learning系统中却可以尽可能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创设接近于真实环境的学习情境,即实现“情境学习”。 开放学习原则e-learnin

5、g的重要特征是可以实现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学习任何内容(Anything),这正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原则的体现。向学习者开放各类学习资源,可以构造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意义建构提供帮助。利用Internet覆盖面广、接入灵活、操作简便的特点,提供交互式的、反馈及时的教学资源,在学习进度和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上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控制权。学习者可以方便地从网上获取教 1学软件、数字图书馆、学术论文等教学资源。当然也可以把一些资源制成可以拿到学习者家中使用的教学包,通过交通运输途径送到学

6、习者家里,供他们自由地支配。随机学习原则建构主义的“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原则认为,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因而,按一成不变的线性模式来组织教学是不可取的。应当为学生创造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内容学习的环境,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依据这一原理,在e-learning系统中,应当建立随机学习环境:围绕同一原理,设计多种不同起点、不同路径的学习模式;提供多次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随机

7、选择不同的模式,引导他们获得多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探索学习原则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S. Bruner)提出的“发现学习”原理主张,让学生通过“发现法”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张学生自己去发现相应原理,探索式进行学习,由此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理和预测的习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可以在e-learning系统中建立探索式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己去设计学习路径,自行观察、分析和总结遇到的问题,发现结果,培养探索与成功的喜悦感。三、e-learning的教学模式分析目前国内的各种e-le

8、arning系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发现这些系统大都采用个别化教学、教师讲授与辅导等教学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对传统教学有所改进,但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尚不能体现建构主义的精髓。随着e-learning实践的深入开展,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应用和推广。研究型学习模式研究型学习模式通常是指,教师提出某个研究课题,要求学生根据先导知识和相关材料,围绕课题进行研讨,每个学生均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思路并得出初步结论。研究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实地考察(实验)、资料检索、网上调研、讨论研习等研究方法,对各种材料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待每个学生均完成工作后,教师即组织对

9、各种类型初步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经过全体师生的讨论,最终形成该课题的一致结论或倾向性意见。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图1 研究型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研究型学习模式可分为确定问题(课题)、组织分工、收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构建答案/解答、评价与展示等几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特别是Internet上的资源),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研习模式案例研习模式的经典应用是在哈佛大学MBA教学过程中。目前,这一有效的教学模式已被教育界和全社会广泛认可,正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在e-learning系统中,案例研习模式可以设计为:学生通过阅览教师事先组织编辑、放在服务

10、器上的大量案例,或直接浏览Internet上的相应网站,以获得对各种案例的感性认识;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各种案例进行信息加工,特别是对案例进行分类,寻找各类案例的共性,从而形成新的概念。发现学习模式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很明显,这种由学习者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思维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与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之后,有助于将来的独立求知与研究。在e-learning系统中,可以构建发现式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置于其中,给他

11、们提供探索、分析和掌握新概念新原理的工具,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寻找,直到获取新知。为使大多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发现学习模式应注意:第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情境先作直觉思维(intuitive thinking),力争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第二,学习环境应是结构性的,即包含着彼此相关连的概念;第三,环境中教学资源的难度与逻辑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第四,应选择高年级的课程,因为学生必须先具备相当的先导知识与技能才能完成发现学习交付的任务。资源型学习模式传统的CAI系统单纯强调课件的重要性,而课件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只能以相对固定的格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在I

12、nternet条件下,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为教与学提供服务,因此,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资源型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如图2所示。图2 资源型学习模式资源型学习模式视各种教学材料为资源,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文档、图片、视频节目、音频节目、动画、网页甚至是相对完整的网络课件。基于网络的资源学习系统可以提供资源管理工具,为教师组织、编辑、管理资源提供帮助,为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提供方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增减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组织成灵活的教学策略。学生既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以通过下载资源实现灵活的离线学习。协作型学习模式协作型学习模式是指,利用Internet建立各种交互、讨论、

13、协商、辩论环境,为本地的或远地的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和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环境,使学习者在这一环境中相互强化、共同提高。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所学习的知识打交道,而且要与他们的学习伙伴交流,通过学习伙伴间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占学生知识总量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在涉及到较高级的认知能力的学习场合(例如,问题求解或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场合),学 3习伙伴间的协作显得犹为重要。在e-learning条件下,师生分离、学习伙伴分离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应,利用Internet加强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e-learning的负面影响。虚拟教学模式

14、虚拟教学(Virtual Instruction)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的双向交互式教与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分为虚拟课堂和虚拟校园。虚拟课堂教学主要是应用通信卫星和双向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实时、同步通信的一点对一点、或一点对多点的模拟课堂教学(包括各类会议和讨论);虚拟校园则涉及了真实校园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网上教育资源数据库、虚拟学术论坛、虚拟学生社团等在内的对传统教育院校校园的整体模拟。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基更(Desmond Keegan)将虚拟教学描述为“远程面对面教学(Face-to-Face Teaching at

15、A Distance)”,并论述了从面授教学(Face-to-Face Teaching)到远程教学(Teaching at A Distance)再到虚拟教学的历史发展(1996)。在构建虚拟教学的概念中,强调“眼光接触(Eye Touch)”或“眼球对眼球教学(Eyeball-to-Eyeball Teaching)”,即强调通过现代电子通信技术手段实现师生和同学之间的眼光接触、眼球对眼球的沟通,从而真正达成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和交互作用。四、结束语e-learning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国内外正在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索。笔者经过两年多远程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借鉴和学习了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将一些经验和体会融入到本文之中。文中定有不少缺陷和错误,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