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水泥混凝土干缩性作业指导书_第1页
x水泥混凝土干缩性作业指导书_第2页
x水泥混凝土干缩性作业指导书_第3页
x水泥混凝土干缩性作业指导书_第4页
x水泥混凝土干缩性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件编号: 作 业 指 导 书(水泥混凝土干缩性试验)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受控状态: 江苏省交通科学院研究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目 录1检测设备及开展项目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3检测工作主要程序及样品处理4.检测操作规程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6.测量不确定报告7.原始记录表 1.检测设备及开展项目主要仪器设备仪器名称规格名称生产厂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试模TIST仪H-11/开展检测项目项目名称测定方法方法来源测量范围允许误差范围水泥混凝土干缩性试验JTG E3020052.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2.1试模:规格为100m*100m*400m或

2、100mm*100mm*515mm的金属试模,两个端板的中心有放置测钉的孔,用于安装测钉。2.2测钉:以不锈的金属制成。2.3测长仪器:测量标距为540mm600mm,允许偏差为0.01mm的测微计(附有标准棒)。 其它测长仪,至少达到0.002的相对测量精度。测量混凝土变形的装置应具有殷钢或石英玻璃制作的标准杆,以便在测量前及测量过程中校核仪器的读数。2.4干缩室(箱):室(箱)内控制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05,室(箱)内配有温度、湿度自动记录仪,记录温度、湿度变化。置于恒温室中的干缩内须放干燥剂取湿。3.检测工作主要程序及样品处理本方法适用于不同水泥混凝土干缩性能的比较,本方法规定集料

3、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引用标准: T 05512005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3.1干缩率试验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混凝土的拌和、成型按下方法进行。 3.1.1水泥混凝土的拌和参照T 05212005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拌和于现场取样方法。成型前试模内壁涂一层矿物油。3.1.2取拌和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高20以上,并去除少量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样,在5min内进行坍落度或维勃试验,认为合格后。应在15min内开始制件或其它试验。 3.1.3对于坍落度小于25mm时,可采用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成型。拌和物分厚度大致相等的两层装入试模。以试模的纵轴为对称轴,呈对称方式填料

4、。插入密度以每层分三次插入。振捣底层时,振捣棒距底板10mm20mm且不要接触底板:振捣上层时,振捣棒插入该层底面下15mm深。振捣直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时间为20s。振完一层后,如有棒坑留下,可用橡皮锤敲击试模侧面1015下。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用刮刀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在临近初凝时,用刀抹平,使表面略低于试模边缘1mm2mm。注:这里不适于用水量非常低的水泥混凝土;同时不适于直径或高度不大于100mm的试件。 3.1.4当坍落度大于25mm且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夹牢,防止试模自由跳动,将拌和物一次装满试模并稍有富余,开动振动台至

5、混凝土表面出现乳状水泥浆时为止。振动过程中随时添加混凝土使试模常满,记录振动时间(约为维勃秒数的23倍,一般不超过90s)。振动结束后,用金属直尺沿试模边缘刮取多余混凝土,用镘刀将试件收浆后,再次用镘刀将试件仔细抹平,使表面略低于试模边缘1mm2mm。3.1.5当坍落度大于70mm时,用人工成型。 对于试件直径200mm时,拌和物分厚度大致相等的三层装入试模。以试模的纵轴为对称轴,呈对称方式填料。每层插捣25下,捣固时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到中心均匀地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应到达模底,插捣上层时,捣棒插入该层底面下20mm30mm处。插捣时应用力将捣棒压下,不得冲击,捣完一层后,如有棒坑留下,可用橡

6、皮锤敲击试模侧面1015下。用镘刀将试件仔细抹平,使表面略低于试模边缘1mm2mm。 而对于试件直径为100mm或150mm时,分两层装料,各层厚度大致相等。试件直径为150mm时,每层插捣15下;试件直径为100mm时,每层插捣8下。捣固时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到中心均匀地进行。插捣应到达模底,插捣上层时,捣棒插入该层底面下15mm深。用镘刀将试件仔细抹平,使表面略低于试模边缘 1mm2mm。当确定地插捣次数使混凝土拌和物产生离析现象使,可酌情减少插捣次数至拌和物不产生离析地程度。3.2.对试件端面应进行整平处理,但加盖层的厚度应尽量薄。3.2.1拆模前当混凝土具有一定确定后,用水洗去上表面的浮浆

7、,并用干抹布吸去表面水之后,抹上干硬性水泥净浆,用压板均匀地盖在试模顶部。加盖层应与试件的纵轴垂直。为防止压板和水泥浆之间的粘结,应在压板下垫一层薄纸。 3.2.2对于硬化试件的端面处理,可采用硬石膏或硬石膏和水泥的混合物,加水后平铺在端面,并用压板进行整平。在材料硬化之前,应用湿布覆盖试件。 注:也可采用下面任一方法抹顶:使用硫磺与矿质粉末的混合物(如耐火粘土粉石粉等)在180210间加热(温度更高时将使混合物烘成橡胶状,使确定变弱),摊铺在试件顶面,用试模钢板均匀按压,放置两小时以上即可进行确定试验;用环氧树脂拌水泥,根据需要硬化时间加入乙二胺,将此浆膏在试件顶面大致摊平,在钢板面上垫一层

8、薄塑料膜,再均匀地将膏抹平;在有充分时间时,也可用水泥浆膏抹顶,使用矾土水泥养生时间再18h以上,使用硅酸盐水泥地养生时间再3d以上。3.2.3对不采用端部整平处理地试件,可采用切割地方法达到端面和纵轴垂直。整平后地端面应与试件的纵轴垂直,端面的平整度公差在0.1mm以内。3.3如果采用预埋测钉,将干净的测钉安置在试模两头端板的中心孔中。成型试件的过程中,应防止测钉脱落。试件成型后送养护室养护,约2h4h后抹平表面,并防止水珠滴在试件表面。试件应带模养护1d2d(视当时混凝土实际强度而定)。3.4如果采用后埋测钉,成型试件后,试件应带模养护1d2d(视当时混凝土实际强度而定)。拆模后,立即用环

9、氧树脂或其它化学粘结剂加固轴心测钉。3.5试件应在3d龄期(从搅拌混凝土加水时算起)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并立即移入干缩室内测定初始长度(含侧头)。初始长度应重复测定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基准长度的测定值。3.6从移入干缩室日起计算,在1、3、7、14、28、60、90、120、150、180d测定试件的长度。3.7测量前应先用标准杆校正仪器的零点,并应在半天的测定过程中至少校核12次(其中一次在全部试件测读完后)。如复核时发现零点与原值的偏差超过±0.01mm,应调零后重新测定。3.8试件每次在收缩仪上放置的位置、方向应保持一致。为此,应在试件上标明相应的记号。试件在放置及取出时应仔细

10、,不能碰撞表架及表杆,否则应重新校核零点。每次读数应重复3次。3.9试件经测长和称量后,将底面架空置于不吸水的硬质网格垫板上,连同垫板放在试件架上,试件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30mm。注:湿试件和干试件应分开储存。3.10需要测定混凝土自收缩的试件,在3d龄期时从标准养护室取出立即密封处理。密封处理可采用金属套或蜡封,采用金属套时试件装入后应盖严焊死,不得留有任何缝隙。外露的测头周围应用石蜡封堵。蜡封时至少应涂蜡3次。每次涂蜡前应用浸蜡的纱布裹严,蜡封完毕后应套塑料布。 收缩试验期间,试件应无质量变化,在180d内质量变化不超过10g,否则无效。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 某一龄期混凝土的干缩率按下式计算:式中: 龄期d天的混凝土干缩率(); 试件的测量标距,等于混凝土试件的长度(不计测头凸出部分)减去2倍测头埋入深度(mm); 试件的初始长度(含测头)(mm); 龄期t天时干缩长度测值(含测头)(mm)。取3个试件干缩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干缩率计算精确至0.000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