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它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想什么和做什么。只有我们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尽快完成教学方式的转变,不断收获新课改带来的欢乐与幸福。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关注焦点就是自己预设的教案,基本不去考虑学生怎样学,学得怎样。例如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爱听不爱听,欣赏音乐时总是把“作者介绍”、“创作背景”、“作品分析”等知识向学生灌输,而且是“一讲到底”、“全面开花”,从而产生千人一面的“共鸣”。课堂提问旨在引出确定的认知结果,总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

2、样,学生虽有简洁明了的感觉,但由于预先作品定了位,给作品情感加了框,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既没有创造空间可言,也没有个性思维可言,更谈不上独特体验了。其实,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对同一问题、同一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不同的学生以其本身的性格、情趣,会有不同的体验。音乐学习领域中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内容的实践,都应珍视学生体验间的差异性。因此,在新课程下,教师必须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教学新理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从只关注预设的教案和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给学生以充分体验的时空和自主、探究、交流、体验的生动过程,从而在多元体验中说出真实感受,亮出真

3、实想法。 由注重知识与技能,转向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的全面培养新课程背景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被放在音乐课程目标的首位。对音乐课程而言,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是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塑造人格,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以往那种枯燥的、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技巧训练不利于音乐兴趣的培养和审美情感的形成。如果音乐教育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世界,让学生喜欢和热爱音乐是不可能的。音乐教育是实践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因此,音乐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情意性,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通过熏陶、感染、净化、震惊、

4、顿悟等的情感层面,使音乐课堂焕发生活力,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本次课改把“过程与方法”当作目标提出来别有一番用意的,那就是要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注重为学生设计研究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并通过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亲历这种过程。不然,即使教师讲得很明白,而学生对音乐不熟悉。也末完成教学任务。音乐教师必须让学生从单纯的传授中解放出来,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置身于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并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融合,为学生体验教学过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服务。只有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思绪万千、意念泉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

5、他们积极参与。由注重封闭教学,转向开放性教学传统教育观念把音乐学习囿于课堂、课本,囿于传授、训练。这样,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学生把知识学“死”了,把思维学“僵”了,音乐教学陷入了脱离情感审美的怪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则由封闭走向开放,首先要解放学生,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个人情智;质问、怀疑、不同意老师观点、教材解释或其他权威的意见等。这能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疑可质,有新可创。其次要开放教材,教师要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本地、本校、各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补充、重组、延伸,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探索和超越。再次,要开放“过程”,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重视教学的具体情境和活生生的“对象”,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纳入直接经验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末及的音乐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和生成新的成果,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此外,要开放“时空”,让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教师也从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