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危险源识别于风险评价程序_第1页
某公司危险源识别于风险评价程序_第2页
某公司危险源识别于风险评价程序_第3页
某公司危险源识别于风险评价程序_第4页
某公司危险源识别于风险评价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汝城县三鑫电化有限公司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1评价目的由于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及强腐蚀性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爆炸、火灾、中毒、放射等事故不断发生,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应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定期对装置、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安全状态评估并纳入工厂生产统一的监控管理体系,同时必须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使用;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元,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登记建档,进行定其检测、评价、监控、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评价结果,及在

2、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辨识工厂生产活动范围内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害因素及重要危险场所,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程序。2评价范围2.1对工厂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成品、副产品、废弃物品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类辨识和分析,从而达到工厂管理人员、岗位作业人员对所接触、使用、处理的危险化学品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危险性能和危害性能充分了解,并对其在使用、处理、操作贮运过程充分了解和认识其安全使用方法和对引发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在事故时应急处理方法和要点。对重大危险源

3、加强管理,使工厂领导直至全体员工均能对重大危险源安全加以重点防范和发生事故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2.2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对工厂外部周边状况及所处自然条件因素影响进行防火、防毒、防爆等进行安全性分析和风险评价。2.3对生产过程、工艺、装备、储存设施现状,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风险评价。2.4对总平面布置及生产性建构筑物对其生产过程适应性进行安全性评价。2.5对生产性设施中电气、仪表及防雷、防静电装置进行安全性评价。2.6对生产性水、电、汽、通风、消防设施配置进行安全性评价。本程序规定了工厂所有生产现场、设备和设施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控制措施的要求。3 职责

4、3.1 公司最高领导(或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害因素、重要危险场所、管理方案的审批。3.2 安全、环保、质量对应部门是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分别负责相对应的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工作的总体策划、综合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负责火灾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3.3 生产部对厂内运输、生产组织中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4 工程项目组对相关工程项目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5厂安全部门对施工作业现场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6其他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7各车间、部门和单位负责本部门或单位生产场所、管理的设备

5、和设施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4 工作程序4.1识别和评价的周期、范围及风险评价和辨识方法4.1.1安全、环保、质量各职能部门应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组织各单位开展风险信息更新、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填写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进行识别和评价: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因技术、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而使危害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改建、扩建、技改项目;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发现以往危害因素识别有遗漏或缺陷

6、。4.1.2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范围a) 所有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的活动(常规和异常活动);b) 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车辆、安全防护用品;c) 作业场所及其周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d)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e) 原有经验及控制方法,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f)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g)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h) 绩效监视和测量手段;i)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j)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k)其他。4.1.3危害因素辨识方法主要通过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外部信息、活动分析和相关方的意见、设备运行状态等作为获取危害因素资料的依据。4.1.4风险

7、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实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及事件树分析(ETA)等方法。根据工厂生产实际情况和公司现有技术力量,经风险评价小组讨论确定,工厂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对现场进行资料收集,核对检测并进行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4.2识别、评价程序与要求4.2.1评价准则a)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b)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c)公司和工厂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d)合同规定;e)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评价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

8、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9.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344号令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10号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监管局安监管技装字【2004】37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实行)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9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6-92(1

9、999年版)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57295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化工企业静电接地安全检查规程HG/T230031992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建筑灭火器材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劳动防

10、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1651198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41-1999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原化学工业部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8年12月1日实施)公司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评价报告书评价单位:泉州市科泰安全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公司安全技术规程4.2.2风险评价要求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a)火灾和爆炸;b)冲击和撞击;c)中毒、窒息和触电;d)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e)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f)人机工程因素;g)设备的腐蚀、缺陷;h)对环境的可能影响

11、等。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a)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c)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4.2.3控制措施要求公司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生产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b)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c)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d)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在选择的控制措施应包括:a)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b)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c)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d)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12、4.2.4风险控制要求公司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包括:a)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b)评审意见;c)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d)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e)竣工验收报告。公司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425需要进行识别和评价的生产场所,所属单位应根据安全和环境评价报告中所列危害因素清单,采取风险控制削减措施。对于设备、设施存在的隐患及需要投资治理的重大危害因素,所属单位应将评价报告及投资治理情况报送安全、环保、质

13、量相关部门备案。由各职能部门组织识别与评价的生产场所:a) 根据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安全检查表内容,厂部与需要进行风险评价部门的安全管理员共同组织该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填写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安全检查表。b) 依据判别准则,结合实际选用评价方法组织有关人员对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其危害程度,形成重大危害因素清单报安全、环保、质量部门备案。c) 各单位根据评价结论,制定管理、防护及削减措施,由工厂安全主管部门和工厂主管领导逐级审批。对于设备设施存在的隐患,需要投资治理的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报请工厂审核公司审批后执行 。对于员工存在的“三违”行为,由各车间

14、、部门及时进行纠正。4.3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管理安全、环保、质量部门负责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各部门或单位应依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进行辨识,按要求填报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登记表,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厂部和相关车间、部门应分别建立档案。4.4重大危害因素管理4.4.1各单位要加强对重大危害因素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按要求建立重大危害因素清单。4.4.2对于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和安全评价报告结论提出的隐患问题,要及时采取风险控制削减措施,制定治理方案并实施、验证。 4.4.3对接触重大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各单位要进行有关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危害和

15、防范措施,熟悉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4.4.4公司决策机构及其工厂主要负责人,要保证重大危害因素的安全管理监控及隐患治理资金投入落实到位。各单位要在重大危害因素现场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为从业人员配备足够的个体防护用品。4.4.5各生产单位要按照工厂有关应急管理规定建立本部门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各项应急管理规定。4.5 危害因素评价4.5.1危害因素的评价应包括: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4.5.2 评价的方法a)采用定量计算法:即D=LEC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

16、的后果b) 具体分值见下表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用L值表示)表2: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繁程度(用E值表示)表3:发生事故的后果(用C值表示)分值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数频繁程度分值数可能出现的结果10完全可以预料10连续暴露100大灾难或很多人死亡6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50灾难或数人死亡3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15非常严重或一人死亡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一次暴露7严重或重伤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1每年几次暴露3重大或伤残0.1实际不可能0.5非常罕见地暴露1引人注目或不利于基本安全卫生要求4.5.3 危险等级的划分用上述三个值的乘积来表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用D值表示

17、)级别级级级级级D值20207070160160320320危险程度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一般危险,必须注意显著危险,需要整改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极其危险,停止作业4.5.4 安全、环保、质量部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其风险大小和可允许的程度,填写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安全检查表。4.5.5 重大危害因素的确定a)当D70时,确定为重大危害因素。b)各部门或单位重大危害因素确定后,由安全、环保、质量部门汇总填写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经公司最高领导(或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各单位。4.6风险的控制4.6.1 安全、环保、质量部门负责组织各单位对本部门的重大危害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

18、的控制措施,从而取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4.6.2 控制措施可采取:a) 对于级、级风险控制的措施:采用现有管理制度,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及办法等;现有程序、培训等方式进行控制,但还要不断地监视,以防其风险变大。b) 对于级及级以上风险控制措施为: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来消除或控制风险,降低其危险程度。公司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由安全、环保、质量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最高领导(或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到各部门或单位。c) 各部门或单位根据本部门的级及级以上风险和公司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制定本单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4.7 风险因素的更新和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