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多层螺旋CT、MRI影像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价值及对比分析_第1页
X线、多层螺旋CT、MRI影像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价值及对比分析_第2页
X线、多层螺旋CT、MRI影像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价值及对比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线、多层螺旋CT、MRI影像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价值及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寰枢关节影像诊断的优点,评价影像检查诊断寰枢关节脱位中的临床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摄片16例,CT检查25例,MRI检查17例。结果:X线摄片16例,肯定脱位4例,可疑脱位7例,无脱位5例;CT检查25例,肯定脱位12例,可疑脱位8例,无脱位5例;MRI检查22例,肯定脱位17例,可疑脱位3例,无脱位2例。结论:影像检查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重要方法,具有确定诊断的价值,其中X线摄片在诊断脱位、骨折有一定的作用,CT成像显示骨质断裂、脱位清楚、直观,MRI能

2、清晰显示骨性结构异常、韧带断裂情况及颈段脊髓损伤,因而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寰枢关节;脱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寰枢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较常见,外伤、先天畸形、炎性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由于寰枢椎处解剖结构独特,一旦失稳,对脊髓的直接和潜在危险性较大,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1-3。X线、CT、MRI三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7年2月2009年7月间临床确诊的寰枢椎脱位病例58例,其中男35

3、例,女23例,年龄671岁,平均33岁。其中行X线摄片16例,CT检查25例,MRI检查17例(其中11例均行X线摄片),MRI检查。其中,有明确外伤史者31例,包括新损伤22例,陈旧性损伤9例;无明显诱因而发病者27例,其中肿瘤所致2例,寰枢椎先天发育异常所致2例。1.2  临床表现:58例均有上颈部或枕颈部局部症状,包括颈项不适、疼痛、运动受限及颈髓压迫症、旋转绞锁固定症、四肢不全瘫、头晕、恶心等症状。1.3  检查方法:DR片:颈椎张口位、侧位,部分患者加摄过伸过屈位,CT:采用GE Brightspeed 16 CT轴位扫描,层厚、间距3 mm,二维、三位重建,MR

4、I:USOFT NSMP035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颈椎矢状位SE T1WI,矢状面、冠状位和轴位FSE T2WI,层厚4 mm,间距2 mm。2 结果正常人寰枢两侧块等大,齿状突与侧块间隙相等,枢椎上关节两侧对称,其延长线于齿突中轴线相交,枢椎棘突不偏离中线。X线表现:16例患者摄片,其中1例确定枢椎齿突骨折合并脱位,4例肯定脱位,7例可疑脱位。颈椎张口正位,当寰齿间距差值3 mm时对寰枢关节脱位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当头部旋转超过正常范围的50%,枢椎棘突偏离中线,提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侧位片,以寰齿间距ADI的距离成人4 mm、儿童5 mm时可诊断寰枢椎半脱位,当ADI成人2 mm、儿童4 m

5、m时应高度怀疑脱位,但如只有张口位片寰枢椎间隙不对称不能作为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依据,同时必须加摄颈椎过伸过屈位,如ADI也异常加大,方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骨折显示为线样低密度影,但对于是否伴有横韧带撕裂无法显示。CT表现:25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7例确诊骨折,12例确诊脱位(其中5例为骨折合并脱位),8例可疑脱位,3例确诊椎管狭窄,2例怀疑有骨性畸形,6例怀疑横韧带断裂、颈髓受压。薄层CT横断面扫描并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能很好的显示Jefferson骨折(即寰椎骨折)和枢椎骨折具体部位,表现为线样走行不规则透光影,能清晰地显示寰枢椎的相互关系、椎管狭窄及骨碎片移位情况。但对于韧带、颈髓损伤及

6、周围软组织显示欠佳。MRI表现:行MRI检查22例,寰枢椎脱位17例,表现为间距增宽,T2WI内见等高混杂信号,枢椎骨折所致10例,其中合并横韧带断裂4例,骨性畸形所致2例,寰椎前后弓发育细小或缺如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1例,阴性2例;枢椎齿突骨折根据Anderson和Dalonzo分型,包括型齿突尖骨折1例,型基底部骨折7例,型骨折经枢椎体部骨折2例。表现为线状或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骨折合并黄韧带断裂7例;横韧带损伤分两型,型:横韧带真正断裂,型:骨性结构破坏使横韧带失去功能,正常横韧带信号偏低,中央部稍宽,若韧带断裂,则可见低信号影中断,断裂处呈稍高信号,如采用抑脂序列则效果更好。咽后壁

7、软组织挫伤出血3例,表现为等信号软组织内短T1长T2信号,3例均合并齿突骨折;颈髓改变,硬脊膜和颈段脊髓受压9例,包括脊髓信号、形态改变,为受压软化灶或损伤出血,急性期表现为T1WI脊髓增粗肿胀,呈等或长T1信号,T2WI上脊髓内见点状或条片状长T2信号,慢性期脊髓软化呈长T1长T2信号,常伴萎缩。MRI能精确显示骨性畸形、寰枢椎骨折的范围、周围软组织情况,尤其对于横韧带断裂、硬膜囊和颈段脊髓受压情况显示较X线摄片、CT检查有绝对优势。3 讨论寰枢关节为一结构复杂的复合关节,运动特殊。横韧带附着于两侧块内面结节上,与翼状韧带、寰椎、枢椎结构的完整性共同维系寰枢椎稳定性。寰枢椎脱位的危险性较大,

8、若诊断、处理不及时,随时会发生脊髓受压,危及生命。X线对某些骨质结构异常、关节脱位有一定意义,但该部位为多种骨性组织重叠,一些深在和细小病变容易被掩盖;CT显示骨性结构,特别是细小的碎骨片优于MRI,但CT通常为轴位断面成像,须通过二维、三维重建才能较直观的判断寰枢关节脱位。此外,X线和CT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是对软组织和脊髓显示差,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的特点,能直观、清晰地显示造成寰枢椎脱位的病理解剖因素,特别是清晰显示颈段脊髓的损伤位置、形态、受压方向及程度、韧带断裂,是MRI最重要的价值,较X线、CT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4-5。总之,寰枢关节脱位诊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像学检查,X线、CT、MRI三种方法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笔者认为,X线、CT和MRI检查可作为互补的检查手段,可根据临床不同要求进行影像学检查筛选,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及时和恰当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4 参考文献1 张彦彩,李盛华.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进展J.中华骨伤,2005,18(6):383.2 王达建,王新敏.寰枢关节半脱位误诊4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7):967.3 孙建辉,崔进岭,张  敏.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