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生物消化和吸收第一页,共103页。概 念 Digestion:食物在消化管内的分解过程。 Absorption:食物分解后产生的营养物质经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与淋巴的过程。第二页,共103页。 一、消化的意义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第三页,共103页。 电生理特性 一般特性第四页,共103页。特点:不稳定实测值:-55 -60 mv形成:K+平衡电位。(但Na+、Cl-、Ca2+以及生 电性钠泵活动也参与了静息膜电位的产生)第五页,共103页。定义:安静状态下,胃肠道平滑肌纵行肌细胞在RP基础上产生节律性的自发性去极化电位,也称慢波 (Slow wave)。第六页,共103页。起源:胃肠C
2、ajal间质细胞(interestitial cell of Cajal, ICC)频率:胃3次/分;十二指肠12次/分;回肠末端8-9次/分波幅:10-15mV持续时间:数秒-十几秒第七页,共103页。形成原理:关于慢波产生的离子基础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它的产生可能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具有波动性有关,当钠泵的活动暂时受抑制时,膜便发生去极化;当钠泵活动恢复时,膜的极化加强,膜电位便又回到原来的水平。 生理意义:胃肠平滑肌的起步电位;胃肠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第八页,共103页。AP上升慢,持续时间长AP的产生主要依赖Ca2+的内流AP幅度低,大小不等,慢波上的AP数量决定收缩力的
3、大小第九页,共103页。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自动节律性紧张性收缩 富有伸展性 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拉刺激敏感第十页,共103页。1. 收缩速度2. 紧张性收缩(持续或交替)3. 延展性(伸缩能力)4. Ca2+来源5. 持续时间(秒或十分之几毫秒)第十一页,共103页。有两种基本方式: 混合性运动 推进性运动具体运动形式: 蠕动(食管、胃、小肠、大肠) 分节运动 摆动第十二页,共103页。人的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8 L/ 天。消化液主要由有机物、离子和水组成。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 .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 .改变消化腔内的pH,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要;
4、.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 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伤。分泌过程是由腺细胞主动活动的过程,它包括由血液内摄取原料、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以及将分泌物由细胞内排出等一连串的复杂活动。 第十三页,共103页。 1.外来神经 2. 内在神经丛第十四页,共103页。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 起源:T5L3脊髓灰质侧角 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抑制胃肠道运动和分泌第十五页,共103页。2. 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迷走神经Vagus nerve 起源: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递质:乙酰胆碱(Ach
5、) 作用:兴奋胃肠运动和分泌盆神经Pelvic nerve 起源:骶髓 递质:乙酰胆碱(Ach) 作用:兴奋横结肠以下结肠平滑肌、腺体及内分泌细胞第十六页,共103页。2. 内在神经丛 Intrinsic plexuses 肌间神经丛: 纵行肌与环行肌之间 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下层第十七页,共103页。q 神经丛组成:神经节细胞和无数神经纤维 q 递质:乙酰胆碱、脑啡肽、血管活性肠肽、生 长抑素、三磷酸腺苷、P物质q 作用:独立完成局部反射。 肠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 或 肠脑(gut brain)第十八页,共103页。1.概念:由胃肠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
6、的激素2.化学性质:肽类3.种类:促胃液素Gastrin、促胰液素Secretin、缩 胆囊素Cholecystokinin, CCK、抑胃肽 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 GIP第十九页,共103页。表 主要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名称、分布和分泌产物第二十页,共103页。4. 主要功能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促进其它激素的释放 营养作用第二十一页,共103页。胃肠激素作用的两种主要方式 A:经典的内分泌方式 B和C:旁分泌方式第二十二页,共103页。附:脑-肠肽 Brain-gut peptide 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具有双重分布的肽。 种类:胃泌素、缩
7、胆囊素、P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第二十三页,共103页。1.唾液来源 唾液腺(腮腺parotid、颌下腺 submaxillary、舌下腺sublingual)2.性质 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3.成份 粘蛋白、氨基酸、唾液淀粉酶及溶菌酶等4.主要作用 湿润和溶解食物 清洁和保护口腔 分解淀粉: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第二十四页,共103页。5. 唾液分泌的调节唾液分泌的调节是神经反射性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第二十五页,共103页。唾液分泌的神经调节第二十六页,共103页。 咀嚼:食团 吞咽 (3期):由口腔到咽;由咽到食管上端;沿食管下行到胃 动力:食管的蠕动(迷走神经反射
8、及壁内神经丛控制)第二十七页,共103页。食管-胃括约肌 在食管与贲门连接上方的一段长4-6 cm高压区,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第二十八页,共103页。一、胃的机能分区二、胃的运动三、胃运动的调节四、胃液的分泌及调节第二十九页,共103页。第三十页,共103页。暂时贮存食物 胃底和胃体的功能,意义在于 使人每日仅需进食2-3次。消化 使食物充分与胃液混合,将食物磨碎,变 成食糜。排空 以最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速度、逐次地、 小量地把食糜排向小肠。 第三十一页,共103页。定义:咀嚼、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抑制性纤维,使胃底、胃体平滑肌舒张。意义:使胃的容量适应于大量食物涌入,以完成
9、贮存食物、防止食物过早排空,便于胃内充分消化。既维持了胃一定的形态位置,又使胃内有一定压力,有助于胃的机械消化。第三十二页,共103页。食物入胃后约5 min开始,3次/min。作用:磨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和;把食糜向十二指肠推进第三十三页,共103页。(一)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 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二)体液调节 促胃液素gastrin、Ach-促进 肠抑胃素enterogastrone、肾上腺素、去 甲肾上腺素-抑制第三十四页,共103页。定义: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胃排空的动力:来源于胃的运动,取决于幽门两侧的压力差。胃排空是间断性的,它是促进胃运动与抑制胃运动两种作用相互制约的结
10、果 三种营养食物的排空:糖类(最快)蛋白质脂肪;混合食物排空需46 hr。影响因素: 胃内压、幽门括约肌、食物。第三十五页,共103页。胃排空的调节 体液调节:脂肪-肠抑胃素;蛋白质、色氨酸- CCK;酸-促胰液素 神经调节:肠胃反射(迷走神经) 在十二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这个反射称为肠-胃反射。 第三十六页,共103页。胃内因素促进排空胃内食物量:胃的内容物作为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 过壁内神经反射或迷走-迷走神经反射, 引起胃运动的加强。胃泌素:扩张刺激以及食物的某些成分,主要是蛋白 质消化产物,可引起胃
11、窦粘膜释放胃泌素, 促进胃排空。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肠-胃反射:激素:当过量的食糜,特别是酸或脂肪由胃进入十二 指肠后,引起小肠粘膜释放几种不同的激素, 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促胰液素、抑 胃肽等都具有这种作用,统称为肠抑胃素。第三十七页,共103页。 定义:胃内容物和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 口腔强烈驱出的动作。 一种有保护意义的防御反射第三十八页,共103页。外分泌腺和多种内分泌细胞。 外分泌腺有: 贲门腺:为粘液腺,分泌粘液; 泌酸腺:分布在胃底和胃体部。由壁细 胞、主细胞和粘液颈细胞,它们 分别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和粘液 幽门腺:分布在幽门部,分泌碱性粘液胃液是由这三种腺体和胃粘膜
12、上皮细胞的分泌物构成的。 第三十九页,共103页。1. 性质、成分和作用 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而呈酸性反应的液体。 (pH 0.9-1.5) 正常人每日分泌的胃液量约为1.5-2.5 L。 胃液的成分 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等, 有机物如粘蛋白、消化酶等。 第四十页,共103页。盐酸 Hydrochloric acid 由壁细胞(泌酸细胞)产生 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蛋白质分解提 供酸性环境; 使蛋白变性; 杀菌; 促进促胰液素、CCK的释放,从而促 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促进铁、钙的吸收。 第四十一页,共103页。第四十二页,共103页。胃蛋白酶 Pepsin 由主细胞产生
13、,以酶原形式分泌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 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 或酪氨酸的肽键上,主要分解产物是胨。最适 pH为 2.0 第四十三页,共103页。粘液 Mucus由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粘颈细胞、贲门、幽门的腺细胞产生。作用: 润滑 保护胃粘膜 降低胃酸的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防止 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损害 发挥粘液屏障Mucus barrier作用第四十四页,共103页。附:粘液屏障 Mucus barrier 粘液凝胶层抑制H+向胃壁扩散,促进H+与由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中和,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第四十五页,共103页。附:胃粘膜屏障 Gastric muc
14、osal barrier 粘液屏障 胃上皮细胞顶部的细胞膜和连接邻近细胞的紧密连接构成的脂蛋白层 防止H+扩散入粘膜上皮细胞内,保护胃粘膜免受高浓度H+的侵蚀 酒精、阿斯匹林可破坏此屏障第四十六页,共103页。内因子 Intrinsic factor 由壁细胞产生的粘蛋白 作用: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保护其不被消化液所破坏,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第四十七页,共103页。收集胃液的方法:假饲法小胃法第四十八页,共103页。 头期 胃期 肠期第四十九页,共103页。头期 Cephalic period食物视、嗅、听感受器、口、舌、咽、食道感受器、壁CHCl迷走神经粘液C粘液 中枢(延髓、下丘
15、脑、边缘和大脑皮层等) 主C胃蛋白酶Ach幽门窦GC胃泌素第五十页,共103页。量多、酸度高、消化力强、时间长。第五十一页,共103页。胃期 Gastric period食物壁CHCl主C蛋白酶幽门窦GC胃泌素粘液C粘液胃底胃体感受器胃幽门部感受器(壁内N丛短反射)(迷走N长反射)蛋白质分解产物(壁内N丛短反射)第五十二页,共103页。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 量多,酸度高,消化力较弱。第五十三页,共103页。肠期 Intestinal period十二指肠G细胞胃泌素壁CHCl酸性食糜I细胞CCK肠期胃液分泌的特点量少第五十四页,共103页。盐酸:通过抑制促胃液素释放及促进十二指肠释放促胰液素发挥
16、作用食物中的脂肪:促进十二指肠产生肠抑胃素(可能包括抑胃肽、促胰酶素、促胰液素等)十二指肠内的高渗液:通过肠胃反射及抑制性激素等发挥作用第五十五页,共103页。一、小肠的运动二、胰液的分泌三、小肠液的分泌四、肝的功能五、胆汁的分泌和排出第五十六页,共103页。分节运动 以环形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作用:1)混合;2)增加接触;3)有助血液、淋巴回流。蠕动 0.5-2.0 cm/s;蠕动冲:225cms; 逆蠕动。摆动 以纵形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第五十七页,共103页。 粘膜皱褶活动 绒毛伸缩运动:增加吸收 绒毛收缩素Villikinin第五十八页,共103页。回盲括约肌 Ileoce
17、al sphincter 延长食糜在回肠停留时间,利于消化与吸收 阻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第五十九页,共103页。1. 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运动 副交感神经(+)-运动 壁内神经丛: 局部反射- 运动2.体液调节 促进小肠运动:胃肠道的内容物、乙酰胆碱、 5-HT、P物质、促胃液素、CCK 抑制小肠运动: 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第六十页,共103页。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pH=7.8-8.4,最重要的消化液人每日分泌的胰液量约为1-2L。第六十一页,共103页。 碳酸氢盐:中和胃酸,为消化酶提供弱碱性环境 胰淀粉酶Amylase:淀粉麦芽糖 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
18、ase :脂肪甘油一脂+脂肪酸 胰蛋白酶Trypsin和糜蛋白酶Chymotrypsin: 羧基肽酶、氨基肽酶:蛋白质氨基酸 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DNA、RNA单核苷酸第六十二页,共103页。 1. 神经调节: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迷走神经(+) 1)直接:Ach胰腺分泌 2)间接:胃泌素、胃酸以及增强分泌细 胞对促胰酶素和促胰液素的敏感性 分泌特点:水和碳酸氢盐少,酶多第六十三页,共103页。2. 体液调节 分泌细胞:小肠粘膜“S”细胞 作用:小导管上皮细胞的分泌 特点:水分、HCO3多、酶含量少第六十四页,共103页。v 分泌部位:小肠粘膜“I”细胞v 作用:促进腺泡细胞分泌v
19、 特点:HCO3-少、含酶量大、水分较少、较粘 稠,消化力强v 促使CCK释放的因素: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 盐酸、脂肪第六十五页,共103页。促胃液素Gastrin(胃泌素)v 分泌部位:G细胞v 作用:促进胰液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 增加小导管分泌水和HCO3-第六十六页,共103页。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线代表水样分泌 虚线代表酶的分泌 第六十七页,共103页。三、小肠液的分泌及调节小肠内有两种腺体: 十二指肠:分布在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中,分 泌碱性液体,内含粘蛋白,粘稠度 很高。 肠腺: 分布于全部小肠的粘膜层内,分泌液构 成了小肠液的主要部分。第六十八页,共103页。弱碱性(
20、pH=7.6);分泌量为1-3L/日成分:水、粘蛋白、无机盐、多种酶(肠致活酶由小肠腺分泌;其他酶随肠上皮细胞脱落进入小肠液)(一) 小肠液的性质、成分、主要作用第六十九页,共103页。作用 消化作用: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 肠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 乳糖酶、肠肽酶、肠脂肪酶 稀释消化产物 保护作用: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溶 菌酶杀菌作用第七十页,共103页。(二) 神经调节: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体液调节:促胃液素、CCK、VIP第七十一页,共103页。(一)消化与吸收功能(二)代谢功能(三)清除功能(四)解毒和排泄功能 第七十二页,共103页。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由肝管流出,
21、经胆总管而至十二指肠;或由肝管转入胆囊而存贮于胆囊,当消化时再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胆汁和胰液、肠液一起,对小肠内的食糜进行化学性消化。 第七十三页,共103页。 v苦味,粘稠。成年人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000 ml 肝胆汁:金黄或棕桔色,弱碱性p7.4 胆囊胆汁:因浓缩而颜色变深,呈弱酸性pH6.8 v成分:水、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及各种离子,无消化酶v作用:主要是胆盐或胆汁酸的作用(对于脂肪的 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七十四页,共103页。 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 促进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防止胆固醇沉积。 中和十二指肠的胃酸。 利胆(胆盐的肠-肝循环): 促进肝胆汁合成
22、及分泌。第七十五页,共103页。1.神经调节:迷走神经(+) 增加肝细胞分泌胆汁 增加胆囊收缩,排放胆汁 增加促胃液素,使胆汁分泌增加 第七十六页,共103页。2. 体液调节 胃泌素:直接增加肝细胞分泌胆汁; 间接使盐酸分泌促胰液素 肝细胞分泌胆汁 促胰液素:增加肝胆汁分泌 缩胆囊素: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胆 汁排出 胆盐:肠-肝循环肝胆汁分泌第七十七页,共103页。第七十八页,共103页。吸收水分;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贮存场所。 第七十九页,共103页。 袋状往返运动 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蠕动、集团蠕动特点:少而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缓。 第八十页,共103页。碱性 主要成份:
23、粘液和碳酸氢盐大肠内的细菌 作用: 发酵: 分解糖及脂肪 腐败: 分解蛋白质 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 K 2030固体总量第八十一页,共103页。第八十二页,共103页。第八十三页,共103页。 吸收:消化管腔内经过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类等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粘膜第八十四页,共103页。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时间保证 吸收面积 通透性 小肠运动和绒毛舒缩 第八十五页,共103页。1.被动转运2.主动转运营养物质和水可以两条途径进入血液或淋巴:跨细胞途径:通过绒毛柱状上皮细胞的腔面膜进入细胞, 再通过细胞底-侧面
24、膜;旁细胞途径:物质或水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 胞间隙。第八十六页,共103页。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 蛋白质 脂肪(胆固醇)吸收的量、形式、部位、机制。第八十七页,共103页。 扩散入细胞,Na+泵出粘膜细胞,伴随水的转运。第八十八页,共103页。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主动吸收,但也有被动过程参与。酸性环境、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脂肪酸、胆汁酸与钙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阻碍钙吸收。第八十九页,共103页。5.Fe2+的吸收 方式Fe2+机制主动吸收维生素C、胃酸促进铁吸收第九十页,共103页。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 铁蛋白 (ferritin, Ft)第九十一页,共103页。6.维生素Vitamin水溶性维生素:单纯扩散方式,小肠上部维生素 B12: 与内因子结合,回肠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脂肪相同方式被吸收第九十二页,共103页。 吸收方式:单糖 吸收速度: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 葡萄糖吸收机制:Na+的协同转运 途径:血液第九十三页,共103页。方式:氨基酸与小分子肽机制:载体介导(Na+依赖性)途径:血液第九十四页,共103页。 脂肪:甘油三酯(甘油、脂肪酸) 类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糖脂等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卫生院聘用合同书-公共卫生岗位工作人员劳动合同
- 2025年度旅游景区物业保安保洁劳务全面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工程结清协议范例: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结算与配套设施维护协议
- 2020-2025年中国乐器培训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度便利店员工劳务合同(健康生活支持计划)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安防版房屋租赁合同
- 科技在提升企业决策效率中的作用
- 遗忘曲线复习计划
- 事业编制人员聘用合同范本
- 公住房买卖合同范本
- 数据采集管理制度范文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中药抗骨质疏松作用
- 中建综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 幼儿园开学家长会PPT模板(含完整内容)
- 表冷器更换施工方案
- 沥青集料筛分反算计算表格(自动计算)
-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恶性高热课件
- 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