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A1_第1页
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A1_第2页
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A1_第3页
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A1_第4页
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A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0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1.1. 目的目的加快结构设计的速度;保证结构设计的质量;减少机加工工时;提高装配和调试的工作效率;降低模具成本(原材料、机加工) ;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期;统一模具风格;使客户满意。2.2. 应用范围应用范围此标

2、准适用于汽车覆盖件,骨架件,以及其他白车身件铸造模具的结构设计。3.3. 权责权责工程中心铸件模设计人员负责按照此标准进行结构设计。4.4. 定义定义无5.5. 内容内容5.15.1 第第一一章章 机械手生产类型模具设计要点机械手生产类型模具设计要点5.1.1 Transfer 自动线的理解.25.1.2 Transfer 自动线冲压机.35.1.3 Transfer 自动线流程图.45.1.4 夹持器的安装要求.45.1.5 干涉曲线.55.1.6 干涉检查.65.1.7 Transfer 自动线模具设计注意事项.95.25.2 第二章第二章 CoilCoil &Transfer&a

3、mp;Transfer 生产类型模具设计要点生产类型模具设计要点5.2.1 生产线介绍.105.2.2 流程图.115.2.3 Coil Blank 和 Transfer 的简单组合.115.2.4 Coil Blank 和 Transfer 的拉延合成一个工位.13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1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

4、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15.1 第第一一章章机械手生产类型模具设计要点机械手生产类型模具设计要点5.1.1 Transfer 自动线的理解定义:利用机床和传送杠(机械手)周期性的往复运动进行生产的冲压生产线。A.机床的周期性运动B.传送杠的周期性运动传送杠(机械手)运动轨迹描述1.拾取制件(蓝色)2.提升制件到传送高度(青色)3.传送制件到下一工位(黄色)4.下降到放件位置(红色)5.后撤释放制件(紫色)6.返回,拾取下一制件(绿色)下模干涉曲线以压机下垫块(下模)为参考,机械手相对于压机下垫块的运动轨迹。上模干涉曲线以压机上滑块(上模)为参考,机械手相对于压

5、机上滑块的运动轨迹。下模干涉曲线上模干涉曲线6 61 12 23 34 45 5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2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1.2 Transfer 自动线冲压机1.压机提供的信息2.机床台面尺寸3.气顶位置4.码模槽位置5.机械手在方杠上的摆放位置6.取

6、放件时方杠位置(绿色)7.托起时方杠位置(蓝色)8.退出时方杠位置(紫色)9.废料坑及废料盒位置10.进、出料传送带的位置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3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1.3 Transfer 自动线流程图流程图提供的信息:机床的工位数量、模具在压机上的工位

7、位置、每个工位之间的距离、制件夹持位置、传送杠的位置、模具闭合高、坯料送入高度、模具下模基准高、压边圈行程、托料装置托起高度、进出料传送带高度、干涉曲线。5.1.4 夹持器的安装要求托铲托起制件,托铲接触制件区域要足够大,一般 6060采用托铲托起,托铲要能够防止制件攒动对于刚性较差制件,为防止制件自身的变形,采用卡钳夹取制件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4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am

8、p;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1.5 干涉曲线常用干涉曲线形式点的运动轨迹用直径 60(安全距离)的球体沿干涉曲线轨迹运动一周得到的管状干涉区域,红色为下模干涉曲线,蓝色为上模干涉曲线。优点:对于空间受限的模具,可以真实反映机械手危险点的运动轨迹。缺点: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把握危险点和熟练应用干涉曲线的能力。干涉曲线的安装:下模干涉曲线安装在夹持器最下端危险点(红色球)上模干涉曲线安装在夹持器最上端危险点(蓝色球)每个夹持器至少两处危险点需要安装上模干涉曲线每个夹持器至少两处危险点需要安装下模干涉曲线对于片状干涉

9、曲线,将夹持器安装到夹件位置,通过片体检查干涉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5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1.6 干涉检查Transfer 自动线干涉检查前准备下模活动部件释放:压边圈托起;托料芯托起;托料装置托起;侧冲机构回程;存放氮气缸释放。上模活动部件释放:压料芯自

10、由状态;预压销释放;吊冲机构回程;存放氮气缸释放。Transfer 自动线干涉检查项1.下模与气顶之间设计前首先确认自动线机床的气顶是否全部顶起如果气顶全部顶起,那么得保证全部顶起后的气顶与下模无干涉2.模具与传送杠之间下模与取件时传送杠保证至少 30mm 的安全距离(绿色传送杠)上模与托起制件后的传送杠保证至少 30mm 的安全距离(蓝色传送杠)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6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

11、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3.前后序模具之间自动线模具在总装到机床上时,前后序模具之间保证至少 60mm 的安全距离4.下模与前序送入、后序送出制件之间保证上一序制件传送到本序的过程中,顺利通过本序下模部件无干涉。保证本序制件传送到下一序的过程中,顺利通过本序下模部件无干涉。保证上序制件传送到本序下降过程中,顺利通过本序下模部件无干涉保证本序制件传送到下序上升过程中,顺利通过本序下模部件无干涉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

12、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7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模具与机械手之间保证机械手在拾件,上升,传送,下降,送件过程中与模具无干涉。保证上模干涉曲线与上模无干涉,下模干涉曲线与下模无干涉。6.上模与前序送入、后序送出制件之间上模干涉曲线竖直线段与上模干涉,制件与上模存在干涉。上模超出干涉曲线最底端曲线段,制件与上模可能干涉。制件最高点安装上模干涉曲线,如果上模超

13、出干涉曲线最底端曲线段,制件与上模可能干涉。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8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1.7 Transfer 自动线模具设计注意事项1.制件中心、模具中心、本工位机床中心相互不可偏移,如果偏移,所有序模具一起偏。2.导柱安装在上模,导套安装在下模。3.

14、安装在机床同一台面上的模具存放高度一致。4.制件定位可靠,感应器先要确认是装在机械手指上还是模具上。5.安装在同一滑块上的上模总重量不能超过机床滑块负载。6.制件托起装置要能够定位制件。7.安装在同一机床上的模具上模加工时底面都留 5mm 余量,待调试完成后上机台整体加工,保证闭合高度一致。8.当前后序模具之间距离过近时, 考虑吊耳起重棒的抽出方向, 如果铸入型吊钩需要考虑钢丝绳取出的空间。9.当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时,考虑前后序模具上加聚氨酯碰撞缓冲块。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9页共 15页版本:

15、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25.2 第二章第二章CoilCoil &Transfer&Transfer 生产类型模具设计要点生产类型模具设计要点5.2.1 生产线介绍1.Coil Transfer 线定义:无料垛,由开卷送料机直接送料的 Transfer 生产线。2.分类:(1)首序落料(2)首序切断拉延3.工艺注意事项:(1)区分 coil pitch (

16、A) 和 transfer pitch (B)AB,当 A 接近 B 时需要考虑模具结构是否可行,或在 OP20 放置空位架(2)首序使用 cut + draw 的原则:(a):压料面在切断的截面上必须平缓,b=1013mm; 同时应当保证 (c- b) / w0.05 ;(b):保证图示中 a 的大小可以符合模具强度要求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10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17、;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2.2 流程图5.2.3 Coil Blank 和 Transfer 的简单组合开卷落料和多工序模具简单组合(下模平面图)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11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

18、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从上面两个图可以看出,这个模具结构是由 3 个工位组成,最左边是一个开卷落料的工序,中间是拉延工序,最右边是修边冲孔工序。这种模具结构是一个简单的 Coil Blank 模具和 Transfer 线模具的组合。卷料从左侧进入模具,由开卷落料工序落下料片后,掉在托料面上,再由机械手送到下一个工位(拉延) ,后面的工位都是由机械手传送料。从拉延开始后面所有的工位都跟 Transfer 线模具一样,没有特殊之处。落料工位除了考虑正常的开卷线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点:1.在托料面要考虑 Transfer 线的机械手让空,这里就相当于单纯 Transfer 线的料垛,机械手需

19、要从这里取料送到拉延工位,所以这里也要当成是 Transfer 线模具去设计;2.在开卷落料工位的出料侧设置传感器,感应卷料是否送到位,以便确保拉延坯料的大小;3.开卷工位送料高度要求比拉延高 15mm 左右,以满足后面的 Transfer 生产线的要求;4.如图 4 所示,落料工位的下模刃口在托料面侧的要求刃口高度低于托料面,一般设计成通口,即不设计刃口空档。目的是防止机械手夹住料往上走的过程中刃口卡料,使料片不能取走;5.如图 5 所示,制件导向定位板的使用要求其安装面的高度和型面高度一致,目的是防止卷料的边往下塌拉或者造成该制件导向定位不起作用。开卷落料和多工序模具简单组合(上模平面图)

20、落料刃口托料面图 5图 4分发部门:工程中心各设计小组文件编号:VT-ENG-WI-071自动化生产模具自动化生产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页码:第 12页共 15页版本:A/0编制日期:2014-11-08DONGDONG GUANGUAN VISIONVISION TOOLTOOL & & MOULDMOULD CO.,LTD.CO.,LTD.东莞东莞市中泰模具市中泰模具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5.2.4 Coil Blank 和 Transfer 的拉延合成一个工位从上面两个图可以看出,这个模具结构是由 2 个工位组成,左边是一个开卷落料和拉延合成一体的工序,右边是修边冲孔工序

21、。这种模具结构是一个简单的 Coil Blank 模具和 Transfer 线模具的复合结构。卷料从左侧进入模具,由开卷落料工序落下料片后,掉在压边圈的压料面上,拉延后由机械手送到下一个工位,后面的工位都是由机械手传送料。这个结构只是第一个工位比较特殊,后面所有的工位都跟 Transfer线模具一样,没有特殊之处。第一个工位除了考虑第一节中提到的问题点以外还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点:1.压边圈仅需要在出料侧设置传感器制件定位,其他方向不需要传感器;2.压边圈的送料方向的左右侧的制件定位,靠近落料刃口侧的要求使用带有侧导入角的制件定位;3.上模压料板的行程要求大于压边圈的行程,落料的工作顺序要求在拉延之前;4.上模落料镶块安装在拉延凹模镶块上,如下图所示;5.从下模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落料刃口距离压边圈的出料侧传感器较远,卷料在往里走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卷料在未到达传感器之前就会插到压边圈内部,与压边圈刃口相撞,不能前行。设计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解决方案。下模落料镶块安装在下模本体,落料片直接掉在压边圈开始拉延上模落料镶块与拉延凹模镶块一体上模落料镶块拉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