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一、地理条件:地形平坦,稍向西倾斜,地势平均标高22m (河岸边建有防 洪大堤)。二、水厂位置占地面积:水厂位置距离河岸200m,占地面积充分。三、水文资料:河流年径流量3.76- 14.82亿立方米,河流主流量靠近西岸。取水点附近水位:五十年一遇洪水位:21.84m;百年一遇洪水位:23.50m;河流平常水位:15.80m;河底标高:10m。四、气象资料及厂区地址条件:全年盛行风向:西北;全年雨量:平均63mm; 冰冻最大深度1m。厂区地基:上层为中、轻砂质粘土,具下为粉细沙,再下为 中砂。地基允许承载力:1012t/m2。厂区地下水位埋深:3 4m。地震烈度位 8度。五、
2、水质资料:浊度:年平均68NTU,最高达3000NTU; pH值:7.46.8; 水温:4.5 21.5C;色度:年平均为1113度;臭味:土腥味;总硬度:123.35mg/L CaCO3;溶解氧:年平均 10.81 mg/L; Fe:年平均 0.435 mg/L,最大为 0.68 mg/L; 大肠菌群:最大723800个/mL,最小为24600个/ mL ;细菌总数:最大2800个/ mL,最小 140个/ mL。六、水质、水量及其水压的要求:设计水量: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在原地下水源继续供水的情况下,每天还需13万立方米。水质: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压:二级泵站扬程按50米考虑。第二
3、章设计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第一节设计水量计算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水厂自用水量主要用于滤池冲洗和澄清池排泥等方 面。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 5%10%本设计取8%,则设计处理 量为:Q =(1 a)Qd =(1 8%) 13 104 =14.04 104m3 / d =5850m3 / h =1.625m3 / s式中:Q水厂日处理量;a-一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Qd 设计供水量(m3/d),为13万m3/d。第二节给水处理流程确定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
4、要求有关。 本设计以地 表水为水源,为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通常采用混合 、絮凝、沉淀、过 滤、消毒的处理工艺。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的净水工艺流程如下:第三章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第一节加药问一、药剂溶解池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 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 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 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 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
5、溶解池。二、混凝剂的选用与投加1、混凝剂的选用混凝剂选用:碱式氯化铝Aln(OH)mCl3n-m,最大投药量为30mg/L。2、混凝剂的投加本设计采用自动投药设备J -ZM 630/1.6 , 一用一备。三、加氯间设计加氯间时,须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1)加氯间靠近滤池和清水池,以缩短加氯管线的长度。水和氯应充分混合, 接触时间不少于30min。为管理方便,和氯库合建。(2)加氯间和氯库应布置在水厂的下风向。该水厂所在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加氯间应设在水厂的东南部。(3)加氯间的氯水管线应敷设在地沟内, 直通加氯点,地沟应有排水设施以 防积水。输送氯气的管使用无缝钢管,输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氯水
6、管使用橡胶管, 给水管使用镀锌管。(4)加氯间和其他工作间隔开,加氯间应有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 加氯间和值班室之间应有观察窗,以便在加氯间外观察工作情况。(5)加氯机的间距约0.7m, 一般高于地面1.5m左右,以便于操作,力口氯机 (包括管道)不少于两套,以保证连续工作。称量氯瓶重量的地磅秤,放在磅秤 坑内,磅秤面和地面齐平,使氯瓶上下搬运方便。有每小时换气8-12次的通风设备。加氯间的给水管应保证不断水,并且保持水压稳定。加氯间外应有防毒面 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防毒面具应防止失效,照明和通风设备应有室外开关。第二节配水井配水井体积为487.5m3,平面尺寸为12mx7m=84m2
7、,水力停留时间T=5min , 有效水深5.8m。第三节混合设备为提高混合效果,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加药点设在混和器进口处,并增加药液扩散器,使混凝剂在管道内很好的扩散,形成均匀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具有投资较低,无需额外提供能源,易于安装,无需经常维修,混合效果好的显著优点。第四节 絮凝池絮凝过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而形成更大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隔板絮凝、折板絮凝、栅条(网格)絮凝、和穿孔旋流絮凝等。根据各种絮凝池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本设计选择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第五节 沉淀池本设计
8、采用斜管沉淀池。相比之下,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 平流式占地面积大。而且斜管沉淀池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第六节 滤池从实际运行状况来看,V型滤池由于采用气水反冲洗技术,它与单纯水反冲洗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 较好地消除了滤料表层、内层泥球,具有截污能力强,滤池过滤周期长,反冲洗水量小特点。可节省反冲洗水量 4060%降低水厂自用水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2、不易产生滤料流失现象,滤层仅为微膨胀,提高了滤料使用寿命,减少了滤池补砂、换砂费用。3、采用粗粒、均质单层石英砂滤料,保证滤池冲洗效果和充分利用滤料
9、排污容量,使滤后水水质好。根据设计资料,综合比较选用目前较广泛使用的V型滤池。第七节 消毒方法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其方法分化学法与物理法两大类,前者往水中投加药剂,如氯、臭氧、重金属、其他氧化剂等;后者在水中不加药剂,而进行加热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经比较, 本设计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滤后消毒。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的消毒剂,除消毒外还起氧化作用。加氯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虽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较氯强而且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是由于二氧化氯价格昂贵,且其主要原料亚氯酸钠易爆炸,国
10、内目前在净水处理方面应用尚不多。第四章 给水厂工艺计算第一节加药间设计计算一、设计参数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混凝剂的最大投药量a=31mg/L,药的容积的浓度按b=15%考虑,混凝剂每日配制次数 n=3 次。二、设计计算41、溶液池11Q容积:W =Q=31 5850 = 9.67m3417bn417 15 3式中:N 混凝剂(碱式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mg/L),本设计取31mg/L;Q一设计处理的水量,5850m3/h;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 15%;n一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 3次,本设计取3次。溶液
11、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子容积为9.67m2。有效高采用1.8m,则单池尺寸为LmBmH =2.4mM2.3mx2.0m ,高度中包括超高0.2m,置于室内地面 上。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W=2.4 2.3 1.8=9.936m3,满足要求。溶液池池底设DN200勺排渣管一根,溶液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2、溶解池容积: W2 =0.圳=0.2 9.67 = 1.93m3式中:W2 溶解池容积(m3 ),一般采用(0.2-0.3) Wi;本设计取0.2 Wu池子容积为1.93m2,有效高采用0.9m,超高0.3m,总高1.2m,池底坡度采 用0.02,平面尺寸1.5m
12、X1.5m,面积2.25 m2,则实际总体积为 Wp=2.025m3, 满足要求。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N200勺排渣管一根,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 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每池设搅拌机一台。选用 ZJ-700型折桨式搅拌机, 功率为4KW,$速为85r/min 。3、药剂仓库(4)药剂仓库计算: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应连在一起,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期间7-15d用量计算。 仓库内应设有磅秤,并留有1.5m的过道,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的方便。混凝剂选用精制硫酸铝,每袋质量是 40kg,每袋的体积为0.5 8.4 >0.2m3,药 剂储存期为15d,药剂的堆放高度取2.0m。硫酸铝的袋数:公式为
13、:式中,Q-水厂设计水量, 储存期,d;Q 24 u tQutN =二 0.024 1000 WWm3/h;卬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t-药剂的最大W-每袋药剂的质量,kg;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得,有效堆放面积A:公式为:式中,H-药剂得堆放高度,N =0.024父 5850父31父15-1632袋。40NVA -H 1-em; V-每袋药剂得体积,m3; e-堆放孔隙率,代入数据得:A 1632 0.5 0.4 0.22A 二二 40.8m2 1 -0.24、计量设备投药管流量:9.67 2 1000=0.224L/s 24 3600查表得投药管管径:d= 25mm,相应流速为 0.50
14、m/s。第二节配水井设计计算、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 =14.04 104 m3/d = 1.625m3/s水力停留时间:T =5.0min、设计计算配水井体积: V =QT = 5850父 5.0/60 = 487.5m3 ;配水井平面尺寸:12mM 7m = 84m2;487.5有效水深:H = 5.8m。超图取0.5m,则井深为6.3m。84配水井出水处采用管道与絮凝池连接,DN=1000mm,流速为1.04 m/s。第三节混合设备设计计算一、设计参数考虑设絮凝池2座,混合采用管式混合。设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 离为50米。进水管采用两条,设计流量为Q=1.625/2=0.8125m
15、3/s。本设计推荐 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管式静态混合器示意图见图1。药剂混合单元体静态混合器图1管式静态混合器计算草图设计计算1、设计管径静态混合器设在絮凝池进水管中,设计流量q =Q =1625 = 0.8125m3 / s ;n 5则静态混合器管径为:D =*但=,叵08更 = 0.907m ,本设计采用D=1000mm,此时流速 ',二 v . 3.14 1.10为 v =1.04m/s;2、混合单元数 按下式计算N X2.36v9.5D,3 =2.36 父1.04q5父1q3 =2.32 ,本设计取 N=3;则混合器的混合长度为:L =1.1DN =1.1 1.0 3 =3.3m3、混合时间L 3.3T=二二 3.19sv 1.044、水头损失等 E025m<0.5m,符合设计要求。Q2h =0.1184当 n =0.1184d5、校核GT值G=店二后舞奇=79*,在700-1000s'之间,符合设计要求GT =790x3.17 =2504 >2000,水力条件符合设计要求第四节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工作空间与创新园区的未来展望
- Unit 3【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册(牛津上海版)解析版
- 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高考一模政治试题 含解析
- 2025版教育机构教师实习指导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资产保全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运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合同4篇
- 济宁2025年山东济宁市任城区教体系统校园招聘35人(曲阜师范大学站)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教育新闻在媒体融合时代的特色与创新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深度解析如何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第14讲 应急撤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5篇
- 节前物业安全培训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器官损伤
- 手术室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牙膏项目创业计划书
- 单位食堂供餐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