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身边的科学活动_第1页
幼儿身边的科学活动_第2页
幼儿身边的科学活动_第3页
幼儿身边的科学活动_第4页
幼儿身边的科学活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身边的科学活动好玩的塑料袋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 包敏玲一、活动设计思路活动起因:在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请小朋友收集、携带一些材料,每次活动过后都会留下十多个塑料袋。半学期下来,班上竟然保存了两抽屉的塑料袋。某日,一名幼儿随手将用过的塑料袋丢在桌上,袋子被风吹得满地翻滚,我请她将塑料袋放入存放的抽屉里,她不太乐意地捡起袋子,咕嘟道:“这个袋子又没用了,收起来干什么?”是呀,这些塑料袋装过东西后,除了做班上的垃圾袋,对幼儿来说似乎真的没什么用了,而老师却还要一个一个地收集起来。能否将这些“废物”变成幼儿活动的材料呢?不防试一试。活动设计原由:塑料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物品,用处

2、很多,幼儿对此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幼儿还未发现它作为游戏材料的功能,因此对它并不感兴趣。我便将“塑料袋可以干什么”作为入手点,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础展开问题,逐渐过渡到讨论塑料袋“玩”的新用处上,使幼儿的思考有一条线索。同时,结合塑料袋的特点开展科学活动、美工活动,引导幼儿对废旧物品进行再利用,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二、活动案例师:这些塑料袋可以用来干什么吗?幼1:能装水果。2:我妈妈带我到超市买的巧克力就是装在里面的。3:可以装书到幼儿园来。4:我们家用这个装垃圾。5:我的舞蹈鞋也是用塑料袋装的。6:还能装菜,萝卜、青菜、土豆-好多好多菜。师:塑料袋有这么多用处,那它可不可用来玩呢?幼:不

3、可以!(幼儿毫不犹豫地回答)师:噢!-今天,包老师想用塑料袋来给大家变魔术。幼:啊?塑料袋怎么变魔术呀?过程分析:幼儿肯定地回答塑料袋“不可以”玩,在我意料之中。其实,幼儿对玩球类、绳类、棒类等玩具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只是限于塑料袋的固有形态,防碍了他们经验的迁移。于是,我使用了“变魔术”的游戏形式,让塑料袋“改头换面”,当塑料袋呈现出形象、具体的“新面貌”后,幼儿思维的局限性将被打破,这样就能更容易地迁移相关的生活经验,寻找到塑料袋与各种玩具之间的联系。师:首先,我要把塑料袋变成一个大气球,谁能帮助我?经过片刻思考,几名幼儿举起了手。第一名幼儿抓住袋子口向里面吹气,可吹了半天,塑料袋也没有鼓起

4、来。“袋子口太大了。”第二名幼儿吸取前面的教训,将袋口收拢,凑到嘴边用力地吹,可是仍没有成功。师:这样吹的方法行吗?幼:不行!(幼儿无可奈何地说)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后来,一个小女孩抓住袋子口,上下来回地快速兜风,然后一把捏住袋子口,果然形成了一个气袋。虽然由于动作不够快,捏住的气袋很小,但这一方法还是得到了其他幼儿的认同。师:这个球可以怎么玩呢?幼1:可以往上扔得接。(抛球)2:可以扔给好朋友。3:可以打球。(做了个肩上发球的动作)4:还可以踢球。5:还可以拍球。(立刻有几名幼儿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球拍不起来,它不是皮球。)师:如果我想把塑料袋变成能抓在手里的小球,谁能帮助我?“我会!”一

5、名小女孩高兴地冲上来,接过塑料袋在手中揉捏起来,不一会儿,塑料袋就被揉成了一个小团。师:这个小球可以怎样玩?“可以扔。”小女孩说着就将球扔了出去。“就像扔雪球一样。”其他幼儿也补充道:可以用来踢;可以往上扔,再接住它;可以当羽毛球打;可以两个人滚球。师:我又要变魔术了!我要把塑料袋变成一根又细又长的绳子,谁能来帮助我呢?这次幼儿的反应比较快。一名幼儿把塑料袋拉平整后,捏成了长条状;另一名幼儿像折纸条一样把塑料袋折成了长条状。可是,只要手一松,塑料袋就会散开。我问幼儿:“有什么办法让它不散?”孩子们没被难倒,“用绳子扎住。”“用胶带贴住它。”“在袋子边上打个结。”过程分析: 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常常

6、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会习惯性地向成人求助。其实,幼儿在观察成人活动时,也慢慢开始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但是,他们缺少自己实际解决问题的机会。当我把幼儿求助的问题“袋子会散”又抛回给幼儿时,幼儿开始调动积累的生活经验,来想法子解决问题了。师:这根塑料绳可以怎样玩呢?幼1:放在地上跳过去。 2:两个人一起甩绳子。 3:能两个人一起拽。(拨河) 4:我想用它跳绳。(“不行,太短了,跳不起来。”立刻有幼儿提醒他。)师:“能不能把塑料绳变长些呢?”幼儿没有回应。师:“可不可以找别人帮忙呢?”有幼儿想出了把几个塑料袋一个一个接起来的方法。在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玩塑料袋的过程中,幼儿都很投入、很开心。有

7、的幼儿拿着塑料袋上下挥动,给它充气;有的幼儿将塑料袋用力抛向空中,看它飘来飘去;有的两个人甩起了塑料绳;有的打起了“排球”;还有的投起了“垒球”。幼儿各自探索着不同的玩法,将塑料袋视作了有趣的变形玩具。第二天玩塑料袋时,幼儿又想出了新玩法:当飞机投,当风筝放,当跨栏跳,当飞镖射,当泡泡吹-过程分析:当幼儿看见“改头换面”后不同形态的塑料袋,他们玩得兴致一下子被激发了,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同形式地游戏应运而生。可见,给幼儿一条线索,他们就能建立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扩散和发挥。三、活动分析:这是一次由幼儿行为引发的随机教育活动,材料是我们最常见的、又是容易被忽视的废旧物品塑料袋。幼儿还未能将

8、这一生活用品与自己的活动“玩”相联系。这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幼儿寻找出塑料袋与玩具的联系,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体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的乐趣。活动由讨论塑料袋的用处引出话题,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幼儿轻松地进入谈话内容。活动中,我用“变魔术”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想办法改变塑料袋的形态,再根据其形态调动幼儿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探索出塑料袋不同形态下的不同玩法,将玩的自由和权利交给了幼儿。这样,幼儿的想法就会多种多样了,显示出幼儿的个性和经验的差异性。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由于能力、经验的不同,玩法上也显现出几个层次:有的反复甩着塑料袋,满足于“唰唰”作响的声音;有的变化多种玩法,不断翻新;有的请老师帮忙打结做成了球或绳;还有的三两结伴,集中塑料袋共同玩。第二天,幼儿的玩法又有所创新,这是他们学习后消化和反思的结果,我们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将知识及能力内化。这次活动也给我带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