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_第1页
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_第2页
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_第3页
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_第4页
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简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百分数的一类简单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方法,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根底上教学的。通过教学,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教材设置了两个例题进展教学。例4教学比较一般的问题,先用条形图表示王红等3人一周中长跑的路程,使学生不仅理解到各人跑的千米数,还引起了对旧知识的回忆,直观感觉到图中的那些与几分之几有关的数量,为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提供经历;接着引导学生把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

2、分之几这个问题与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联络起来,使学生将已有的解题经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最后,教材指导求百分之几的计算技巧,先写出小数形式的商,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让学生体会用小数表示除法计算结果的简便。例5教学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材先帮助学生理解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把求百分率解释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在计算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后,又让学生自己选择两天的数据计算出勤率,稳固对出勤率的理解。在此根底上,教材通过练一练再让学生求树苗的成活率、说生活中百分率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消费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

3、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难点是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教学目的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络,从而受到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络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3理解百分率在详细生活问题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什么是百分数?2.把以下各数改写成百分数06 7/10 3.5 5/8 13出例如4统计图,仔细观察、获取信息。1比较任意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应该怎样

4、提问?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几分之几?2自由口答,适时提问: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3归纳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4. 这几题都是用分数表示两人所跑路程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也表示倍比关系,能否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改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呢?5揭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评析: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课始先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重点突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为顺利探究新知、过渡到新课做好铺垫。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5、百分之几1将复习题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改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2尝试解答,发现问题:谈话:你是否想自己试着算一算呢?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谈话: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讨论呢?3学生自由交流,老师适时引导考虑:1探究如何列式考虑: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哪两个量在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 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小结:这题以王红跑的路程作为单位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实际上与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2探究如何计算考虑:你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先求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再化成百分数。板书:45=4/5

6、=80%先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再化成百分数。板书:45=0.8=80%小结:列出除法算式后,通常先用小数表示商,再改写成百分数。3归纳小结:考虑:通过解答你明白了什么?引导:这题和复习题比较,什么没有变?条件和数量关系什么变了?表示两数倍数关系的形式从几分之几变为百分之几那么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没有变化?小结: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仍然是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用李芳跑的路程除以王红跑的路程,算式是一样的,只是结果用百分数来表示。4试一试怎样解答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1学生独立解答,同时考虑: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2交流:当除不尽时该怎么办?57的商是无限

7、小数,除不尽时,商要保存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存一位小数。5反思归纳:先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1王红跑的路程为什么在例4中作除数,而在试一试中作被除数?例4是李芳跑的路程和王红跑的路程比,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试一试是王红跑的路程与林小刚跑的路程比,把林小刚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因此王红跑的千米数,在前一个算式里是除数,在后一个算式里是被除数。2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时,通常应怎样考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上它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方法是一样的,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要注意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就会发生变化,解答这类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6完成

8、练一练第1题。评析:这一层的教学,通过改变问题,引出例题,运用设问沟通复习题与例题的联络,运用迁移规律,突出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突出当商是无限小数时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是通过比较反思突出求百分之几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二教学例5:求百分率问题1、出例如5:学校田径队有40人,下表是田径队某周每天早晨参加训练的人数统计。出示统计图2.引导分析:1什么是出勤率? 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2出勤率用什么数来表示?百分数3那么怎样求出勤率呢?估计一下哪天的出勤率高?用实际出勤人数直接除以应出勤人数3.算一算: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

9、?板书:3940=0.975=97.5%从上表中再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学生自由选择解答4反响交流:1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2周三、周四的实际出勤人数和应出勤人数一样,算式是4040=1,怎么改写成百分数形式?指导学生把1改写成100%3为什么周一、周二、周五的出勤率不是100%?出勤率可能高于100%吗?5比较求各出勤率的共同点:1意义: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2题意:都把总数作为单位1。3列式规律: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做分母或除数,率提示的量做分子或被除数,也就是用与单位1相比的量除以单位1。评析:这一层教学先帮助学生理解出勤率的含义,再鼓励学生自己选择

10、两天的数据计算出勤率,稳固对出勤率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对出勤率能否高于100%进展反思,使学生对出勤率的理解深化一步,成为理解其他百分率的根底。三拓展延伸1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说说成活率的含义,再独立解答。2完成练一练第3题1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百分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花生榨油出油率 学生考试优秀率产品检验合格率 制作盐水含盐率种子试验发芽率 射击测试命中率2讨论:求这些百分率有什么好处呢?指出:百分率能便于分析比较数据。板书:便于分析比较3交流:选择喜欢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评析:让学生述说生活中的百分率,体会并说出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旨在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有效拓宽知识领域,

11、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进步。四全课总结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

12、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老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是大致一样的,只不过要把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在做题时,我们一定要准确判断谁作单位1,这是解题的关键。2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3题。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

13、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老师较好地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较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