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_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_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_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_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_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罐和铁罐第一课时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罐和铁罐之间的争辩和它们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做人道理。故事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也是本文的精彩之处,其中的神态、语言描写栩栩如生,很具品味的价值。二、教学目标:1、识“、懦”等几个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罐的谦虚克制。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三、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寓意,理解重点词句。四、教学准备:1、罐和铁罐的课件。2、各组的标志牌。五、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

2、你们想听吗?从前,有个国王,在他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的,一个是铁的。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轻轻地把手中的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碰到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儿,我们来进行一场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生自读)2、王老师知道,我们三(1)班的同学最喜欢挑战难题是吗?谁愿意把自己认为最难的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指明朗读学生评议)3、读了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板书问题)(三)探究感悟:1、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罐和铁罐吧!喜欢研究罐的同学带着这些问题(指板书);喜欢研究铁罐的同学,你们来

3、解决这些问题(指板书)。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问题,也可以成为你的研究对象。想知道最好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吗?老师这里有个秘诀,想听听吗?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反复的朗读,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书中所包含的意思了,一些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来试一试,看看通过朗读,你是否能解决你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自由朗读、研究)2、刚才,同学们研究得可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朗读研究,你们一定收获不小吧!想不想知道别人有些什么收获呢?那就让我们找一找周围和你研究同一对象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吧!(学生自由交流)3、集体反馈:(1)谁能把你的研究成果用

4、朗读的方式来展现一下呢?先请研究铁罐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吧!(指名读)你读得太棒了,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读吗?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你也来读一读。(2)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铁罐的话,你觉得读这些话有什么不同吗?(指名回答)研究罐的同学,让我们一起配合研究铁罐的同学把故事中的对话来读一读吧!让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一下铁罐从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的态度变化吧!(3)通过朗读,我们已经认识了傲慢的、蛮横无理的铁罐。先面,让我们在研究罐的同学的指引下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另外一个主人公罐吧!(罐研究成果反馈)(4)想不想把我们刚才的研究成果通过表演来展现一下呢?(学生表演读罐和铁罐的对话)四、总结;1、同学们,历史车

5、轮滚滚向前,很多年后,罐和铁罐有会发生哪些变化呢?他们的结局如何?你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吗?2、故事的作者黄瑞云叔叔也给故事安排了一个结局。下节课,我们来个故事大比拼,看看谁的故事结局最出色!27.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罐,常常奚落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本文将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

6、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适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理解能力,教材的设计适合学生表演读,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容。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容。(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教学策略: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策略一:引

7、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罐的谦虚不软弱。策略三:根据课文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理解。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容,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读课文。教学重点: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

8、铁罐的“傲慢无礼”和罐的“谦虚”。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2.会把课文中学到的道理应用于生活实践。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激趣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课罐和铁罐。请同学们先和文中的主人公打个招呼好吗? 生:罐好!铁罐好!hello táoguàn! Hello tiguàn ! 师: 同学们你们真懂礼貌!我想能干的你们一定能互相配合,胜利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对吧?2、导新:通过上节初读课文同学们知道铁罐有什么优点?罐有什么缺点? 生答后师板书:(1)坚固 (2)易碎师:铁罐因为自己的坚固所以常常奚落他的伙伴罐,谁能说说奚落是

9、什么意思?生答后师出示课件:(1)奚落的解释 (2)铁罐是怎样奚落罐的?师:请同学们自由读2-9自然段分别划出他们的语言对话。二、研读感悟(一)铁罐的话1、读读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子?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2、反馈交流:课件出示句子。(1)“你敢碰我吗?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它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板书:(3)傲慢(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师指名读,表演何谓轻蔑的神情。请同学带着更加瞧不起的神情读这句话(懦弱二字的出口可见铁罐

10、是何等的自以为是)(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师:指名读思考:你读出了铁罐的什么?生答:(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析词:相提并论 提(tí提问 d提防)板书:(4)自大(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师:指名添加神态词语。思考:“把你碰成碎片”可见铁罐自以为怎样?它这样做对吗?生答后师小结:铁罐是何等的目光短浅,此刻压根儿看到自己的短处。5、听了同学们的朗读

11、,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罐子,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奚落)。读了这些语言我们自然就理解了奚落的意思,可见联系上下文可把不明白的词义搞清楚。6、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罐又是怎样对待的呢?(二)、研读罐A、指名读读描写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罐谦虚地回答。(读出谦虚的神态)指名读。读出罐的什么语气?从哪里看出它的谦虚?生答:(5)谦虚 因为他称铁罐为兄弟。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师: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欲言又止又说明了什么?生讨论后回答

12、:(不会生锈、美观)(能克制)3.“何必这样说呢?”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师:和睦相处吧,你读出罐什么?生答后师板书:(6)友善4、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B、读了罐的话,同学们能不能想出一些恰当的词来形容罐?(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可见,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么一只谦让友善的罐却偏偏遇到了一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让我们来分角色再读一读。师读对白,男生读铁罐的话,女生读罐的话。读后师生共评。(你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已

13、经让老师深深地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C 、过渡;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三)、研读罐和铁罐的结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017自然段。(生朗读课文)1、捧起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指名朗读第14自然段。思考: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光洁、朴素)生答后师板书:(7)完好无损 2、“多美的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第15自然段)思考:罐还是当年的罐吗?生答:(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3、指名读

14、第17自然段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思考:铁罐到底哪儿去了呢?生答: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最后(8)无踪无影。三、升华感悟(1)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们想对铁罐和罐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我想对铁罐说:我想对罐说:(2)我明白了:A、物各有所长,B、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C、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D、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板书: (9)物各有所长、要正确看待四、拓展延伸续写故事:许多年代过去了。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也都不一样。人们在厚厚的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