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4卢京潮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4卢京潮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4卢京潮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4卢京潮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4卢京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欢迎光临阳光大学生网,提供最全面的大学生课后习题答案和复习试题免费下载,第四章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4-1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证明点在根轨迹上,并求出相应的根轨迹增益和开环增益。解 若点在根轨迹上,则点应满足相角条件,如图解4-1所示。对于,由相角条件满足相角条件,因此在根轨迹上。将代入幅值条件:解出 : , 4-2 已知开环零、极点如图4-22所示,试绘制相应的根轨迹。 ()()()()()()()() 题4-22图 开环零、极点分布图解 根轨如图解4-2所示:图解4-2 根轨迹图 4-3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 解 系统有三个开环极点:, 实轴上的根轨迹

2、: , 渐近线: 分离点:解之得:,(舍去)。 与虚轴的交点:特征方程为 令 解得与虚轴的交点(0,)。根轨迹如图解4-3(a)所示。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用试探法可得 。根轨迹如图解4-3(b)所示。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分离点: 解之得:。根轨迹如图解4-3(c)所示。4-4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概略绘出相应的根轨迹。 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分离点:解之得: 起始角: 由对称性得另一起始角为 。根轨迹如图解4-4(a)所示。 系统有三个开环极点和一个开环零点。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起始角:

3、根轨迹如图解4-4(b)所示。 4-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概略绘出相应的根轨迹。 解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解之得:。与虚轴交点: 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其实、虚部分别为零得:解得: 起始角:由相角条件 ,。根轨迹如图解4-5(a)所示。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解之得:(舍去); 与虚轴交点: 令,带入特征方程,令实部,虚部分别为零解得: 根轨迹如图解4-5(b)所示。 系统有四个开环极点、一个开环零点。根轨迹绘制如下: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令解得: 起始角根轨迹如图解4-5(c)所示。 系统根轨迹绘制如下:

4、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解得: (舍去)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 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解得: 起始角:由对称性得,另一起始角为 ,根轨迹如图解4-5(d)所示。4-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要求: (1)确定产生纯虚根为的值和值; (2)概略绘出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和起始角)。解(1)闭环特征方程有 令实虚部分别等于零即: 把代入得: , 。(2)系统有五个开环极点: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解得: , (舍去) , (舍去)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 解得:

5、 ,(舍去) 起始角:根据法则七(相角条件),根轨迹的起始角为图解4-6 根轨迹图由对称性得,另一起始角为,根轨迹如图解4-6所示。4- 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概略绘制系统根轨迹。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图解4-7 根轨迹图 分离点:解之得: (舍去)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令解得: 起始角: 解出 根轨迹如图解4-7所示。4-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用根轨迹法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值范围。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起始角:渐近线: 图解4-8 根轨迹图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解

6、得: 根轨迹如图解4-8所示。从根轨迹图可知,闭环系统稳定的范围为,又,故相应的的范围为。4-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并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值范围。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令图解4-9 根轨迹图解得: , 根轨迹如图解4-9所示。由图解4-9可知使系统稳定的值范围为 。4-10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值范围。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分离点:由 解得: 。与虚轴交点:把s=j代入上方程,令图解4-10 根轨迹图解得: 根轨迹如图解4-10所示。由图解4-

7、10可知系统稳定的值范围为;又 , 所以系统稳定的值范围为。4-11 试绘出下列多项式方程的根轨迹。; 解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起始角: 图解4-11(a) 根轨迹图根轨迹如图解4-11(a)所示。(2)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图解4-11(b) 根轨迹图解得 ,(舍),(舍)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s=j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试根可得: 根轨迹如图解4-11(b)所示。4-12 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4-23所示,试概略绘制其根轨迹。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此系统为正反

8、馈系统,应绘零度根轨迹。 实轴上的根轨迹:, 分离点: 解得 起始角:根据相角条件, 得 ,。图解4-12 根轨迹图根轨迹如图解4-12所示。4-13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其根轨迹,并求出使系统产生重实根和纯虚根的值。解 由开环传递函数的表达式知需绘制根轨迹。 实轴上的根轨迹: ; 分离点: 解得: , 将, 代入幅值条件得,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图解4-13 根轨迹图解得: 根轨迹如图解4-13所示,复平面上的根轨迹为以开环零点为圆心,开环零点到分离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 。系统产生重实根的为0.54,7.46,产生纯虚根的为2。4-

9、14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的根轨迹,并写出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1)(2)解 (1)做等效开环传递函数G(s)实轴上的根轨迹:图解4-14(a) 根轨迹图分离点:解得:(舍去),如图解4-14(a)所示,根轨迹为以开环零点为圆心,开环零点到开环极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 当时,两个闭环特征根为。此时闭环传递函数为(2)做等效开环传递函数G(s)=实轴上的根轨迹: 图解4-14(b) 根轨迹图分离点: 解得:根轨迹如图解4-14(b)所示, 当时,两个闭环特征根为,此时闭环传递函数为4-15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4-24所示,试绘制时间常数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

10、并分析参数的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解: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图 4-24 系统结构图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分离点: 解得 。根据幅值条件,对应的。 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解得: 图解4-15 根轨迹图 起始角:参数从零到无穷大变化时的根轨迹如图解4-15所示。从根轨迹图可以看出,当时,系统阶跃响应为单调收敛过程;时,阶跃响应为振荡收敛过程;时,有两支根轨迹在s右半平面,此时系统不稳定。4-16 实系数特征方程 要使其根全为实数,试确定参数的范围。解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当时,需绘制根轨迹。 实轴上的根轨迹: , 渐近线: 分离点: 解得

11、 分离点处的根轨迹增益可由幅值条件求得: 根据以上计算,可绘制出系统根轨迹如图所示。由根轨迹图解4-16(a)可以看出,当时,多项式的根全为实数。当时,需绘制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区段为:, 。由根轨迹图图解4-16(b)可以看出,当时,多项式的根全为实数。因此所求参数的范围为或。4-17 某单位反馈系统结构图如图4-25所示,试分别绘出控制器传递函数为 图4-25 系统结构图时系统的根轨迹,并讨论比例加微分控制器中,零点的取值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解 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根轨迹如图解4-17(a)所示。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根轨迹绘制如下:图解4

12、-17(b) 根轨迹图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根轨迹如图解4-17(b)所示。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图解4-17(c) 根轨迹图 渐近线: 根轨迹如图解4-17(c)所示。从根轨迹图中可以看出,比例加微分控制器的加入使根轨迹向左移动,且当时系统趋于稳定,附加开环零点越靠近虚轴这种趋势越强。4-18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根据系统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并估算时的值。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图解4-18 根轨迹图 实轴的根轨迹:实轴上的除点外没有根轨迹区段。 渐近线: 与虚轴交点:令,解得根轨迹与虚轴交点为。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对应的根轨迹增益为 相应开环增益为 根轨迹如图解4-18所示。从根轨迹图中可以看出,当根轨迹增益,开环增益,根轨迹全在左半s平面,系统稳定;当轨迹增益,开环增益,有两条根轨迹落在右半s平面,此时系统不稳定。 对二阶系统来说,当时,。系统阻尼角为 在s平面作等阻尼线OA,使之与实轴夹角为。OA与根轨迹交点为,其余3个交点为,和。而本系统为四阶系统,其闭环极点分布满足主导极点的分布要求,可以认为,、是主导极点,忽略、作用,将该系统近似为二阶系统。不难计算,带入幅值条件可得对应根轨迹增益为: 4-19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要求闭环系统的最大超调量,调节时间,试选择值。解 根轨迹绘制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