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题报告-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模仿与创造_第1页
微课题报告-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模仿与创造_第2页
微课题报告-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模仿与创造_第3页
微课题报告-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模仿与创造_第4页
微课题报告-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模仿与创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模仿与创造一、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美术课“设计应用”领域有很多课程都是需要学生运用多种媒材尝试制作、操作的。在课堂上面对众多媒材老师不可能一一为学生介绍示范制作;若教师示范,学生的就会模仿老师;若不示范,让学生研究制作方法总会出现两种现象:1、个别学生通过很长时间研究出制作方法(属于班级内的凤毛菱角);2、学生通过尝试失败,面对众多媒材无从下手,久而久之连基本的工具材料都不带了。二、了解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小学阶段的儿童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而善变,课堂上一会儿一个想法,在艺术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对不同材料很好奇,每样都想尝试一下,

2、但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又不断的推翻自己之前的想法,最后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产生挫折感,这种挫折感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高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体验尝试后没有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产生挫折感丧失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又怎么可能带其工具材料?长此以往,班内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会拉开较大差距,不利于教学的开展。班级内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中等生和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作品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又有自己的想法,老师怎样教才能在模仿和创造之间达到一种陪平衡?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让他们的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三、 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形

3、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美化生活和环境。”这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作为长期目标通过一点点的积累让学生的能力慢慢达到。1、 模仿与创造的关系 正确对待模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它们并不是对立的,模仿是创造的基础,“设计应用”领域的课大部分是操作性较强的课型,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制作的流程一定让学生学会这是很重要的,作品中可以有老师的影子,关键点是怎么在老师的基础上“变”,是老师需要思考的。在实践中我的一些做法:课例:山教版一年级会动的小纸人纸弹簧、会动的小纸人分腿钉(1)、能力强的学生在形象上变(如:男变女、不同动物间的变换等);(2)、中等生可以在装饰上变一变(3)、后进生可以参照老

4、师的作品在色彩及表情上变一变这样多发并用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至少学会一种方法明确制作流程,而不同材料的选择及使用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慢慢去体会、慢慢去尝试、选择的。有了这个基础慢慢的引导学生去创造。2、巧用教具引导学生创造设计应用领域离不开教师的教具演示,师的教具美观、实用、趣味性、参与性强,就能抓住低年级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授课内容重难点的掌握。如果能把教具做成可拆分的,还能让学生对制作的步骤一目了然,老师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创作。如:人美五年纸塑建筑等,通过这些教具学生明确了制作过程、重点难点,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3、正确评价:儿童作品的趣

5、味性就在于“拙”, 不以成人的眼光来评判作品美丑,评价时要更多的注重过程性评价,用孩子的昨天和今天比,点滴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多多的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4、 渗透学以致用、物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这是我的终极目标,学到的能够用到生活中孩子才会有成就感,更有兴趣上课。比如第一节课教方法,第二节课教装饰,第三节课与学生探讨作品的应用(怎么用,用到哪?),慢慢的相信学生的材料感受力、应用、设计制作等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人美四年级手提袋设计,自编拓展课:创意手提袋纸袋偶系列课程,从方法、造型、功能、应用这样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关注将所学用到生活中。创意手提袋设计(学生课堂作品) 手提袋

6、手偶设计(学生作品)低年级瓢虫的花衣裳一课原本是造型表现课,我将其变成设计应用课,先为瓢虫设计花衣裳,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作品可以用在哪?将其装饰雨伞、书包、风筝等美化生活,还可以使用不同材料表现或以各种形式呈现为生活增添趣味如:变成相框、胸针、飞行棋等等,这样去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应用,开阔他们的思路。四、 学生的改变通过两学期的尝试,低年级学生能够够对设计应用领域课程中的制作流程熟悉掌握,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所学为所用,中等生能够完成制作并将其装饰美观,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够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变换;高年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自主选择材料,完成较有创意的作品。一节课中能够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上都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五、 实践后的反思 学生的选材、工具使用、创新能力都有所提升,作品不再是单一的模仿教师,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低年级一部分学生的“变”还停留在表面,怎样将这种求“变”的思维渗透给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种教学模式还是不够开放,当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作为教师应该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