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1 课时不进位加法教材第 1113 页的内容。1. 使学生理解 100 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2.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3. 使学生体验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课件、小棒。课件出示教材第 11 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师:请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把这些信息用铅笔画横线标记出来,说给你小组的

2、同学听一听。(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全班汇报发现。)生 1:我发现二(1)班有 35 人、二(2)班有 32 人、二(3)班有 37 人、二(4)班有 34 人。生 2:我发现每个班都有两名带队老师。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如果老师要知道一个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师:同学们都知道把班级学生的人数和本班带队老师的人数合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涉及到加法方面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板书课题。)1. 教学第 12 页例 1。师: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怎样列式? 师:怎样计算 352 呢?小组合

3、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1)用口算 527 ,30737。(2) 用小棒,先摆 3 捆零 5 根,再摆 2 根,5 根2 根7 根,30 根7 根37 根。(3) 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 527,在个位写 7,十位是 3,在十位下面写 3,所以等于 37。师: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2. 教学第 13 页例 2。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 师:怎么计算? 指名学生计算,并说一说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汇报:(1)用口算 527 ,303060 ,60767。(2) 用小棒,先摆 3

4、捆零 5 根,再摆 3 捆零 2 根,先算共有 6 捆也就是 60 根,再算 5 根2 根7 根,60 根7 根67 根。(3) 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 527,在个位写 7,十位是 336,在十位下面写 6,所以等于 67。师: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1. 教材第 12 页“做一做”第 1、2 题。2. 教材第 13 页“做一做”第 1、2 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不是件容易的

5、事, 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 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改变固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摆小棒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质疑亲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个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 数学问题的喜悦的情感,注重算法多样化。 真实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第 2 课时进位加法教材第 14 页的内容。1. 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2.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

6、位数的进位加法。3.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课件、小棒。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不进位加法,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362123755630452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检查。师:同学们做得很不错。(课件出示教材第 11 页主题图。)师:昨天同学们知道了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老师一共有多少人。今天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二(1)班和二(3)班一共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 教学第 14 页例 3。(1)

7、 观察图画,全班交流(继续展示课件主题图)。生:我发现二(1)班有 35 人,二(3)班有 37 人。师: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列式? 出示 37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2) 摆小棒:小组说摆法。师: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先摆 3 捆零 5 根和 3 捆零 7 根,再看 5 根和 7 根又可以捆成一捆还剩 2 根,最后得出一共有 7 捆零 2 根。(3) 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75 超过了10 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

8、这个 1,也可以从这个 1 加起。2. 比较总结。(1)比较 3532 与 3735 有什么不同?(2) 计算 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 0 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3) 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1. 教材第 14 页“做一做”。指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 教材第 15 页“练习二”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今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笔算时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本节课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模式,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充 分利用已有的

9、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10 了,怎么办呢?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个先把它们摆一起, 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方法。学生计算过程中在对向前进 “1”的处理时,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记加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 课,认真反思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得好。第 3 课时练习课(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材第 1516 页的内容。1. 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2. 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

10、的兴趣。3. 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发展。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使学生比较熟练、准确地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课件、卡片。师: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师:同学们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1. 教材第 15 页“练习二”第 4 题。(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 指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 教材第 15 页“练习二”第 5 题。这些计算

11、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3. 教材第 16 页“练习二”第 7 题。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4. 教材第 16 页“练习二”第 8 题。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5. 教材第 16 页“练习二”第 9 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6. 教材第 16 页“练习二”第 10 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7. 教材第 16 页“练习二”第 11 题。(1) 独立完成,交流算法。(2) 说说题意,该怎么买?有几种买法?独立列式。(3) 独立提出

12、数学问题,并解答。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计算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教材上的练习题比较少,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太有限了。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 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教师点评, 有意识地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这样,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了差异资源。第 4 课时不退位减法教材第 18 页的内容。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

13、, 掌握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竖式中数位要对齐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课件、竖式计数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 2008 年奥运会在哪里举办的吗?(北京。) 师:是啊,2008 年的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可是你们知道 2008 年北京奥运会金牌前 5 名的国家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17 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并思考:从图中,我们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汇报。)生 1:我知道金牌数:中国

14、 51 枚,美国 36 枚,俄罗斯 23 枚,英国 19 枚,德国 16 枚。生 2:我知道中国的金牌数排在第一位。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师:应该怎样列式呢?引导学生列出 3623。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就涉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吧!(板书课题。)1教学第 18 页例 1。(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怎样算 3623。(2)指名说怎样算的?鼓励算法的多样性。可以口算 302010,633,10313。还可以用竖式计数器计算。动手操作:用竖式计数器表示 36。师:十位上的 3 个表示多少?个位上的 6 个表示多少

15、?师演示课件,请学生注意观察,口述过程,强调从个位的 6 个中去掉 3 个,从十位的 3 个中去掉 2 个。如何列竖式笔算?小组讨论。生汇报讨论结果,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列出竖式:362313师: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师:对了,相同数位对齐后我们才能去减。个位:633 ,3 写在对着个位上 6 和 3 的横线下。十位:321 ,1 写在对着十位上 3 和 2 的横线下。2归纳算法。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在算 3623 时你注意了没有,老师是先算哪儿?再算哪儿?(引导学生归纳: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1. 教材第 18 页“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思考:个位上得几?怎样

16、写? 十位上的两个数相同,十位上应该得几?2. 教材第 20 页“练习三”第 1、2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不退位减法算理是什么?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一说?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细心指导, 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

17、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 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第 5 课时退位减法教材第 19 页的内容。1. 使学生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 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并能正确地笔算。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难点:能正确笔算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课件、小棒。师: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信息,我们知道了中国以绝对的优势占据金牌榜的首位。那么从金牌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中

18、国比美国多多少块金牌?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136。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有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知识。(板书课题。)1教学第 19 页例 2。课件出示题目:5136。师:你会算吗?先试着算一算,遇到困难时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算一算。学生独立活动后,在小组内交流。(1) 引导学生摆小棒,理解算理。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指名摆小棒。在学生摆小棒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进行提问。学生先摆好 5 捆和 1 根小棒。问:为什么要拆开 5 捆中的一捆呢?不拆可以吗?(因为单根的 1根小棒不够减 6 根小棒,所以要拆开其中的一捆,这样才够减。)那现在应该怎么减?减完后还剩下几捆几根?(整捆

19、的小棒还剩下 4 捆减去 3 捆后剩 1 捆小棒,单根的小棒拆完 1 捆后总共有 11 根,减去单根的 6 根小棒后还剩下 5 根,这样最后剩下 1 捆零 5 根小棒。)注意:也可以先用拆开的 10 根小棒减去 6 根小棒,然后再加上原有的 1 根小棒,这样单根的小棒总共剩下 5 根。(2) 列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计算后老师进行指导帮助。5136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够减吗?怎么办?411.51BHDWG4mm3615个位上 1 减 6 不够减,从十位退 1,是 10,11 减 6 得 5。.513615生: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3)比较。师:比一比例 1 和例 2,这两道题

20、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2教学第 19 页例 3。(1)出示题目:5024。引导学生列出竖式,尝试计算,指名板演:502426想:从十位退 1 后,个位要算几减几?(2)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3)师:从哪位算起?个位上 0 减 4 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 0 组成 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 6。十位上的 5 被借走了一个 1,还剩 4, 422,十位上写 2。(4)小组讨论: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 10 再减。1. 教材第 19 页“

21、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 教材第 2021 页“练习三”第 57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如何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知识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和进位) 的算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 100 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 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 教材以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作为背景,让学生置身于预设的情境中,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无处不在。第 6 课时练习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材第 2021 页的内容

22、。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 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课件。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师:本单元的知识点中,你感到最困难而又没掌握好的知识是什么?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1. 教材第 21 页“练习三”第 8 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看哪一组同学做得又快又正确。2. 教材第 21 页“练习三”第 9 题。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先算卡片上两

23、个数的和,再算出它们的差。然后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计算方法。3. 教材第 21 页“练习三”第 10 题。夺红旗,计时,看哪组做得又快又正确。4教材第 22 页“练习三”第 11 题。先计时做,再连线,全班订正。1. 教材第 22 页“练习三”第 13 题。先观察,发现规律,再填空。2. 教材第 22 页“练习三”第 12 题。指导学生读懂题意,再独立完成,全班订正。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本节课通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发现学生在计算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数位对不齐;横式上的得数不写;把数字或符号抄错;把减法当加法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忘了进 1

24、 或退 1;一个竖式中既有退位点,又有进位 1,思路混乱。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严格要求,避免学生出现类似的计算错误。加强学生平时的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写进位点、退位点,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做到数字搬家不出错。第 7 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材第 2324 页的内容。1. 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难点:理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课件、

25、小红旗。师:我们学校每周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 23 页例 4 主题图。)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们只知道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 3 面,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师:那么,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1. 教学第 23 页例 4(1)。师: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班得了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借助小红旗摆一摆或画图分析。师:请同学们摆一排 12 面小红旗表示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因为二班比一班多

26、得了 3 面,所以在下面摆二班小红旗的时候就要比12 面小红旗多出 3 面小红旗。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就是求比 12 多 3 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12 3,也就是 12315(面)。师:同学们再用画图的方式试试。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 教学第 24 页例 4(2)。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 4 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吗?(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或用小红旗摆一摆进行解决。师:请同学们摆一排 12 面小红旗表示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因为三班比一班少 4 面,所以在下面

27、摆出三班小红旗的时候就要比 12面小红旗少 4 面小红旗,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就是求比 12 少 4 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1248(面)。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1. 教材第 24 页“做一做”。(1)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求的鸡蛋和鹅蛋都和谁有关系?(2) 学生自己解决,汇报解题思路。2. 教材第 25 页“练习四”第 1、3 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28、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把知道的数学信息一一画出来,而且要和学生一起画。在画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要求, 画的时候一定要画两行,第一行表示一班的,第二行表示二班的。画第 二行的信息时,有学生说画 15 面,我就问他为什么画 15 面呢,生答因为是比一班多 3 面,就是在 12 的基础上再画 3 面就是 15 面了。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对比发现问题。在求三班的红旗时同样让学生们画一画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第 8 课时 练习课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材第 2526 页的内容。1. 通过

29、练习,使学生加深对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的解题方法。课件。师:上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指名汇报。)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相信大家会进一步掌握这部分的知识。1. 教材第 25 页“练习四”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回答。2. 教材第 26 页“练习四”第 8 题。(1)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

30、(2)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3. 教材第 26 页“练习四”第 5 题。(1)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2)学生汇报发现。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3)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1. 教材第 26 页“练习四”第 6 题。(1)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2) 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3) 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这道题时,你想到了什么?明确“还差” 是什么意思?2. 教材第 26 页“练习四”第 7 题。(1)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引导学生了解“优惠 8 元

31、”是什么意思呢? (3)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学会了什么?本节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 10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从画图中明白“求比一个数多几”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用减法的道理。第 9 课时连加、连减教材第 27 页的内容。1. 使学生学会计算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掌握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2. 使学生感受连加、连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连加 、连减之间的联系。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

32、简便写法。难点: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课件。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二年(1)班的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教材第 27 页图片及统计表。)师:观察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1)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2)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2。) (3)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进行了列式计算。但你发现了吗,有一个问题和其他几个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道连加题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1. 教学第 27 页例 1。出示:28

33、3422,应该怎样计算这道题呢?组织学生讨论:这道连加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分几步算?让学生在组内尝试解答。学生汇报尝试的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8131462622284(2)281314622284师:比较这两种书写格式,哪种更简便呢?2. 教学第 27 页例 2。课件出示教材第 27 页例 2,请同学认真读题,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44026。组织学生讨论:这道连减题怎样计算?有几种书写格式?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组织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844044442618(2)8440442618师:这道题哪步计算可以不写竖式,直接口算?指导学

34、生完成教材第 29 页“练习五”第 13 题。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重点让学生说说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但学生往往忘记第一步的得数。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教学时, 引导学生读题是关键,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题目的意思,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列出算式。第 10 课时加减混合教材第 28 页的内容。1. 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并学习笔算的书写格式,掌握简便写法。2. 培养

35、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方法。难点:能正确地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课件。1. 口算。324072050301540360401516510108132. 竖式计算。362817652521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笔算。如果在计算过程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1. 教学第 28 页例 3。(1) 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公交车吗?你瞧,一辆公交车缓缓地开过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 28 页例 3。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图意:车上原有 67 人,下来了 25 人,又上去了 28 人,现在有多少人?(2) 师:你会列式吗

36、?(学生列出算式:672528。)师: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加减混合运算。)(3)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用竖式计算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指名小组汇报板演。6725424228706725422870(4) 指导完成教材第 28 页“做一做”第 1 题。2. 教学第 28 页例 4。(1)师:这道题怎么算呢?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生试算:471663,72639。(2) 指导完成教材第 28 页“做一做”第 2 题。(3)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

37、归纳、总结。指导完成教材第 2930 页“练习五”第 410 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加减混合运算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就没有大的问题,那么我就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本节课是从学生熟悉的乘坐公共汽车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学时,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动作过程”, 提出问题,并联系过程列式计算。学生都有乘公交车的经历,所以理解起来非常容易。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的顺序相同,所以教学时让学生进行类推, 先填好分步计算的第一个竖式,并计算出得数,

38、再填写第二步计算的 竖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简便写法的竖式。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 高学习能力。第 11 课时解决问题教材第 32 页的内容。1. 结合具体的情境,能正确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乐趣。重点:学会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难点: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量。课件。1. 口算。205403469100603550(6515)405074525302. 竖式计算。4662959(3414)73(2035)师:同学们都做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 课件出示教材第 32 页例 5。(1)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所求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2) 讲思路:要求男生有多少人,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