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如何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使人们能够更加直接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包括经济在内的各种活动进行评价。 第二,制定条约或宣言,使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有关措施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准则,并形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纲领。 第三,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的消费生活向减轻环境的负荷转变。 第四,各有关国际组织和开发援助机构都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作为提供开发援助的重点领域。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的定义和特征所有指标都必须具有两个要素:一是要
2、尽可能的把信息定量化,使信息清楚明了;二是要能够简化那些反映复杂现象的信息,即使所表征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又便于人们了解和掌握。数量指标 :用于反映总体单位数目和标志,统称为数量指标。 总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并且要有数量单位。质量指标:把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得到一定的派生指标,以反映现像达到的平均水平或相对水平,这就是质量指标。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目标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构建评估系统,监测和揭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分析各种结果的原因,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政府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为区域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为发展战略和
3、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二)、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三、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一)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的概念 驱动力指标:反映的是对可持续发展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程和方式,即表明名环境问题的原因; 状况指标: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即描述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响应指标: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所做的选择和反应,即社会及其制度机制为减轻诸如资源破坏所做的努力。(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 能够描述和表怔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状况; 能够描述和反映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能够描述和
4、体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三者之间的驱动力状态响应关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全球、国家、地区以及社会四个层次,他们分别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系统,主要有科学、文化、人群福利水平或生活质量等社会发展指标,包括食物、住房、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卫生、教育、培训、社会安全等;经济系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规模、效益等;环境系统,包括资源存量、消耗、环境质量等;制度安排,包括政策、规划、计划等。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以下几点构成: 驱动力指标:主要包括就业率、人口净增长率、成人识字率、
5、可安全饮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运输燃料的人均消费量、人均实际GDP增长率、GDP用于投资的份额、矿藏储量的消耗、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水消费量、排人海域的氮、磷量、土地利用的变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人均可耕地面积、温室气体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状态指标:主要包括贫困度、人口密度、人均居住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原材料使用强度、水中的BOD和COD含量、土地条件的变化、植被指数、受荒漠化、盐碱和洪涝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濒危物种占本国全部物种的比率、二氧化硫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人均垃圾处理量、每百万人中拥有的 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量等; 响应指标:主要包括人口出生
6、率、教育投资占GDP的比率、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非再生能源消费量的比率、环保投资占GDP的比率、污染处理范围、垃圾处理的支出、科学研究费用占GDP的比率等。资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世界上独立的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依据此理论内涵,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群五个等级。第二节 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一、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国家财富包括以下几部分: 人造资本:为通常经济统计和核算中的资本,包括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人工创造的固定
7、资产;自然资本:指的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财富,如土地、森林、空气、水、矿产资源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这些财富,至少应保证它们在安全的或可更新的范围之内。人力资本:指的是人的生产能力,它包括了人的体力、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人力资本不仅与人的先天素质有关系,而且与人的教育水平、健康水平、营养水平有直接关系。财富的真正含义在于:一是国家生产出来的财富,减去国民消费,再减去产品资产的折旧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二、人文发展指数HDI(humen develoment index)它由收入、寿命、教育三个衡量指标构成。“收入”是指人均GDP的多少; “寿命”反映了营养和环境质量状
8、况;“教育”是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三、绿色国民帐户国内生产净值(NDP)=最终消费品+净资本形成+(出口-进口)。国内生产净值,即EDP=最终消费品+(产品资产的净资本积累+非产品资产的净资本积累-环境资产的耗减和退化)+(出口-进口)。 四、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这套评价体系由八大竞争力要素、41个方面、224项指标构成。八大要素主要包括: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和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主要有人口、教育结构、生活质量和就业等七个要素;生活质量中包含医疗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等状况。五、几种典型的综合指标(一)货币型综合指标(二)
9、物资流或能量流型综合指标资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绩考核标准干部政绩考核的五大标准 1、政绩考核标准一:原材料消耗强度(万元产值的主要原材料消耗) 2、政绩考核标准二:能源消耗强度(万元产值的能源消耗) 3、政绩考核标准三:水资源消耗强度(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 4、政绩考核标准四:环境污染排放强度(万元产值的三废排放总量) 5、政绩考核标准五: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第十章 环境伦理观第一节 环境伦理学的由来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两重性:人依靠自然生活同时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既改造自然又依赖自然;人变革自然又必须顺应自然;人控制自然条件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支配自然力又受
10、自然力约束。这样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含适应,又包含冲突,是有冲突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克服如下两种片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过分夸大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将自然视为纯粹供人类利用的对象,不顾自然规律,强调人统治自然和人对自然界的主宰作用,这是生态唯意志主义的反自然的观点。另一种观点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被动适应,认为任何出于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发,其活动都是错误的,要求人类“返回自然”,这是生态唯自然主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它们都割裂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辨证关系,前者将人的作用绝对化,夸大了主体的作用;后者则将自然环境的作用绝对化,夸大
11、了客体的作用。二、古今中外人类对自然态度的变化1、渔猎时代2、农业文明时代3、工业文明时代三、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四、环境伦理观的产生1、 生命中心主义2、 地球整体主义3、 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第二节环境论理学的主要内容一、尊重与善待自然环境论理学的基本问题:人类对待自然的环境的正确态度是什么?人类对于自然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到底自然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从维持和保护自然生态的价值出发,一种尊重与善带自然的原则是环境伦理学所要求人类的。具体来说,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 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2、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2、 顺应自然的生活(1)最小伤害原则(2)比例性
12、原则(3)分配公正原则(4)公正补偿原则二、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1、正义原则 2、公正原则 3、权利平等原则 4、合作原则三、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1、责任原则2、节约原则3、慎行原则第三节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一、环境保护政策中的环境伦理二、企业行为中的环境伦理三、人行为中的环境伦理四、环境伦理观对发展观的影响环境伦理观告诉我们:不仅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到头来遭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更重要的是,环境伦理不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它反对人类仅仅从自己生存的利益考虑而将地球视为可供任意榨取的对象,强调人类作为地球演化史上的价值最高者,对地球这一“家园”和地球上的各种
13、物种具有保护的义务。因此,环境伦理观的提出,必然意味着一种新的人类发展观,并对以往片面追求高效率的工业文明观发出挑战。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一节 环境管理一、概述(一)环境管理的概念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例如,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狭义和广义的环境管理,在处理环境问题的角度和应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
14、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二)环境管理的内容环境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划分:(1)资源环境管理:(2)区域环境管理:(3)部门环境管理:(1)环境计划管理:(2)环境质量管理:(3)环境技术管理: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进行环境管理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手段有:(一)行政手段(二)法律手段(三)经济手段(四)技术手段(五)宣传教育手段三、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中国的环境管理(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2.
15、“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是“三十二字”方针的重大发展,也是环境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即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16、。(三)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订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1.预防为主(四)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2.“三同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是指污染物控制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控制为主的发展方向,以便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五)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措施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改善环境质量,“九五”期间,中国将实施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使200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确保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
17、区的污染,使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实行总量控制,采取排放浓度标准与排放总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污染物排放,能有效地遏制环境问题加剧的趋势。我国政府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在“九五”期间对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石油类、重金属、化学需氧量(COD)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要求其排放量到2000年能够控制在国家批准的水平内。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是实现环保目标、改善环境质量的一项实际措施。它针对中国重大环境问题及其重点地区河流域以及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集中才力物力,实施一系列工程措施,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绿色工程规划分三期滚动实施,第一期(1
18、9962000年)筛选确定了1591个项目,总投资需求约1888亿元,重点治理“三河”、“三湖”的水污染以及“两控区”的大气污染,同时还包括各地区和有关行业确定的污染治理项目。到21世纪头10年还将进行第二期、第三期,滚动发展,不断继续。第二节 环境规划一、基本概念(一)环境规划的含义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二)环境规划的原理(三)环境规划的原则制定环境规划的基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保护人类
19、赖依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制定环境规划,应遵循下述5条基本原则:以生态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环境目标的可行性原则。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二、环境规划的类型环境规划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自然保护规划。下面简单介绍:以按照性质进行划分的环境规划的不同类型:1.生态规划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这种规划也称污染控制规划,是当前我国环境规划的重点。根据范围和性质不同又可分为
20、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3.自然保护规划三、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及其编制程序一般来说,编制环境规划主要是为了解决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和保护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无论哪一类环境规划,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划编制程序进行的。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一)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由环境规划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开展规划工作之前,提出规划编写提纲,并对整个规划工作规划组织和安排,编制各项工作计划。(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这是编制环境规划的基础,通过对区域的环境状况、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破坏的调研,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便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基
21、本内容包括环境特征调查、生态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的调查、环保治理措施效果的调查以及环境管理现状的调查等。环境质量评价即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描述,以便查明规划区环境质量的历史和现状,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掌握规划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规划区的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1)污染源评价:通过调查、监测和分析研究,找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方式、途径、特点、排放规律和治理措施等。(2)环境污染现状评价:根据污染源结果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环境污染的程度。(3)环境自净能力的确定
22、(4)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5)费用效益分析:调查因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带来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分析治理污染的费用和所得经济效益的关系。(三)环境预测分析环境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所掌握环境方面的信息资料推断未来,预估环境质量变化和发展趋势。它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没有科学的环境预测就不会有科学的环境决策,当然也就不会有科学的环境规划。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有:污染源预测包括大气污染源预测、废水排放总量及各种污染物总量预测、污染源废渣产生量预测、噪声预测、农业污染源预测等。在预测主要污染物增长的基础上,分别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生
23、态环境预测包括城市生态环境预测、农业生态环境预测、森林环境预测、草原和沙漠生态环境预测、珍惜濒危物种和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古迹和风景区的现状及变化趋势预测。(四)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确定环境目标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选择目标要考虑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选择目标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政策。考虑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要同步协调。(五)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六)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七)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实施环境规划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要把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落实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24、。编制环境保护年度计划。以环境规划为依据,把规划中所确定的环境保护任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使之成为可实施的年度计划。实行环境保护的目标管理,即把环境规划目标与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环境规划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四、环境规划的作用(一)环境规划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二)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三)环境规划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四)环境规划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第十二章 环境污染防治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水污染类型: 工业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 农村水污染。一、各类水污染的防治对策(一)、工业水污染的防治对策宏观性控制对策:工业
25、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应按照“物耗少、能源少、占地少、污染少、运量少、技术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原则,限制发展那些能耗大、用水多、污染大的工业。技术性控制对策:(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按照国家海河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到2005年我省COD排放量应控制在万吨,但2003年实际排放量为万吨。(4)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管理性控制对策:(二)、城市水污染的防治对策1、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城市废水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3、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 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
26、水源的保护。 5、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三)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农业节水可以采取的各种措施有:大力实行喷灌、滴灌等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定额,实行科学灌水;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渠利用系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二、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一)废水的物理处理法(二)废水的化学处理法(三)废水的生物处理法(四)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城市废水的一般处理工艺流程三、城市废水资源化(一)城市废水资源化的意义(二)废水资源化途径与再生水水质标准 1、废水资源化途径2、再生水水质标准
27、(三)城市废水资源化实例 四、流域或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一、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规划: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全面启动,3、节约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二、洁净煤技术(一)中国洁净煤技术发展战略 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加工利用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4个领域:煤炭加工,高效洁净燃烧和发电,煤转化,污染排放控制及废弃物处理。涉及行业: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冶金。组织实施情况:选择14项技术,按3
28、个层次组织实施(二)中国洁净煤技术研究进展 1、选煤 2、型煤 3、水煤浆 4、硫化床燃烧 5、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6、煤炭汽化和液化 7、污染控制 8、煤系废弃物综合利用三、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一)世界清洁能源的发展1、地热能 2、风能 3、太阳能4、氢能技术5、核能 6、燃料电池(二)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 1、天然气 2、水电 3、太阳能和风能 4、生物质能 5、核能四、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的举措两控区总面积:109×104km2,占国土面积的11.4%,其中酸雨控制区面积约为80 ×104km2,占国土面积的8.4%。五、机动车污染控制(一)中国机动车排气
29、污染特点v 城市机动车车速低v 汽车设计落后v 燃料油性能差,芳香族成份含量高v 柴油中硫的含量高(二)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措施 1、调整交通需求2、清洁油品 采用无铅汽油提高汽油辛烷值3、清洁汽车(1)机内净化(2)机外净化4、配套法规和标准5、发展公共交通车6、控制私人汽车拥有量六、工业污染控制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和强化环境管理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一、固体废物减量化对策与措施(一)城市固体废物1、逐步改变燃料结构 2、净菜进城、减少垃圾产生量 3、避免过度包装和减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 4、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 5、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6、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二)工
30、业固体废物1、淘汰落后生产工艺 2、推广清洁生产工艺 3、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一)固体废物资源化途径 1、物质回收 2、物质转换 3、能量转换(二)废物资源化技术 1、物理处理技术 2、化学处理技术 3、生物处理技术(三)资源化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1、城市垃圾2、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1)、提取各种金属 (2)、生产建筑材料 (3)、生产农肥 (4)、回收能源 (5)、取代某种工业原料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一)、焚烧处理 1、焚烧处理废物类型 2、废物焚烧炉 3、焚烧处理技术指标 (二)、固体废物的处置技术1、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1)区别对待、分类处置、
31、严格管制有害废物。 (2)最大限度的将有害废物与生物圈相隔离。 (3)集中处置。2、固体废物陆地处置的基本方法 (1)土地填埋处置的分类 (2)填埋厂的基本构造 自然衰减型填埋场全封闭型填埋场第十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 生态保护的对象和类型一、对象 现有的野生资源与环境; 正在利用的已经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资源与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耕地肥力、城市生态环境和水源地的水质二、主要类型维护、保护、恢复和重建三、时空尺度(一)空间尺度(二)时间尺度第二节 生态保护的目标、原理和对策一 目 标生态保护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健康生态系统,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用大约50年的时
32、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存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21世纪中叶,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理、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化”(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生态环境预防检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二 原 理(一)生态学原理(二)工程学原理(三)生态经济学原理三 对策(一)工程治理(二)生物防治植被恢复(三)生态系统整合性整合性
33、主要是指生态系统水平上物质的良性循环和能量的合理高效流动,系统具有多样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第三节 自然保护一、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具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功能性质的包括陆地或海域大自然保护区的总称。保护对象:主要是著名的、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其所含的动植物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三、森林保护四、景观保护五、文物保护六、水源保护七、水土保持八、防护林带第四节 农业生态保护一、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二、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是指以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为目的,以某些特定的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尽可能发挥农业内部的资源潜力为基础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三、土壤保护
34、若干措施拦砂坝控制细沟侵蚀及沟壑冲蚀等高耕种控制片状侵蚀种植防风林及植被覆盖控制风蚀民间作物保护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五、生态农业第五节 其它保护一、湿地保护湿地是指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m以内,积水期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群落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它有三大生态作用:一是为促进生物种类的多样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减缓大气温室效应;三可以缓解海水赤潮。中国有占世界的湿地资源,总面积万公顷。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年里,新建保护区个,使湿地保护区的总数达到个,保护区面积占天然湿地总面积的以上。首批被列入的块国际重要湿地黑
35、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埔湿地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世界湿地日:为了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促进湿地保护,决定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二、草场保护第六节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污染人为污染工业化农业的隐患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共分8个类型的区域(一)黄河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晋、陕、蒙、甘、宁、青、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是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
36、流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二)长江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川、黔、滇、渝、鄂、湘、赣、青、甘、陕、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三)“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本区域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干旱地区。(四)南方丘陵红壤区。本区域包括闽、赣、桂、粤、琼、湘、鄂、皖、苏、浙、沪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五)北方土石山区。本区域包括京、津、冀、鲁、豫、晋的部分地区及苏、皖的淮北地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六)东北黑土漫岗区。本区域包括黑、吉
37、、辽大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七)青藏高原冻融区。本区域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风力侵蚀面积22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八)草原区。我国草原分布广阔,总面积约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四十以上,主要分布在蒙、新、青、川、甘、藏等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第十四章 国际环境公约第一节 气候变化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6月11日)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10日)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ü 人口措施ü 能源措施ü
38、 生态措施1995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4.54 亿公顷,其中发达国家为 14.93 亿公顷,占 43.2%;发展中国家为 19.61 亿公顷,占 56.8%。就国家而言,俄罗斯联邦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占 22.1%;其次是巴西,占 15.9%;第 3 位是加拿大,占 7.1%;第 4 位是美国,占 6.2%;第 5 位是中国,占 3.9%。上述 5 国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 55.2%。世界人均森林而积为 0.6 公顷,其中发达国家的为 1.1 公顷;发展中国家的为 0.5 公顷。现在,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 0.11 公顷,排列在世界第 120 位。第二节 臭氧层保护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39、(1985年3月22日),1988年9月22日生效。2、经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9月16日)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1、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6月5日)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10 月23日) 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1983年9月13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现手段包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让,但需顾及对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以及提供适当资金。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6)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别报告
40、(1994)具体行动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2、移地保护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北部,面积14337公顷,1983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和猕猴。本区地处燕山山脉,最高海拔2116米。清代,视雾灵山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严禁砍伐树木,以致林木繁茂,形成了郁闭的天然林。且森林植被随海拔高度发生变化,形成垂直带,具有华北植物区系的代表性,是研究森林植被变化的“天然实验室”,因而为中外学者所重视。保护区内还分布有猕猴、斑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并为我国猕猴分布的北限。河北围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
41、自治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17°18-117°35,北纬42°10-42°20,总面积7300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亚高山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本区地处蒙古高原东南沿,地貌属高原台地,平均海拔1750米,区内有大小1个,水域面积8公顷,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建群种主要为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次之。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为华北亚高山草甸保存最好的区域之一。由于 本区位于东北、华北、内蒙古三大植物区系交汇地带,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每 平方米种子植物达25种以上,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8种以及白鹤
42、、黑鹤、大鸨、大天鹅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20种,为我国中温型森林草原地带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另一方面,本区位于西辽河和滦河和发源地,处于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系统脆弱敏感,稳定度低,容易引起沙化退化。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控制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修正案(1995年9月22日)3、1990年2月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了巴塞尔公约,1992年5月5日生效。4、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巴塞尔公约的要点:各缔约国有权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境和进口;建立预先通知制度和批准制度;
43、有害废物和非法越境转移视为犯罪行为。第五节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综合类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 日)。油污民事责任类 2、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11月29日) 3、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议定书(1976年11月19日)油污事故干预类 4、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1969年11月29日)
44、; 5、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1973年11月2日)油污事故应急反应类 6、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1990年11月30日) 防止海洋倾废类 7、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1972年12月29日) 8、关于逐步停止工业废弃物的海上处置问题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 9、关于海上焚烧
45、问题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 10、关于海上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 11、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的1996年议定书(1996年11月7日) 防止船舶污染类 1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3年11月2日) 13、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1978年2月17日)在保护海洋环境和永
46、续利用海洋资源方面,我国主张: 公海为全人类所共有,应保护公海资源不受掠夺,公海环境不受破坏;第十五章 清洁生产的原理 和评估方法第一节 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一 工业系统(一)工业系统的构成工业系统是人造系统,它是所有企业、行业和部门的总和。 工业系统的中心是人!(二)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二、工业的两重性工业产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 价 值三、工业社会的指数增长规律指数增长可用下式表达: A= A0ert A-某一增长值 A0-某初始值 r-增长率 t-时间四、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一)、工业生产的传统模式 不顾环境的工业生产(二)、在环境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生产 (三)、清洁
47、生产清洁生产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工业的生态化 末端治理模式的缺点。五、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是人类赖其得以审慎和合理地达到并保持一种企望使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方法。根据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系统不是与周围环境隔绝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系统的观点在于谋求包括从原料到产品,到用过的产品以至整个物质循环的优化,优化的要素包括资源、能量和资本。”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一)研究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探索工业生态化的途径 (三)在工业的规划和管理中运用生态原则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概念 一、清洁生产的由来(一)清洁生产的提法(二)清洁生产的发展概况(三)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
48、程二、清洁生产的概念 欧洲专家倾向于下列提法:清洁生产为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来说,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理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的概念归纳如下: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墙的风盼。清洁生产包括下面3个方面的内容1、清洁的能源2、清洁
49、的生产过程3、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定义:清洁生产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以及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一、技术评价 评价内容: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安全、可靠性;成熟程度;对设备的要求;操作控制的难易。二、经济评价 原则:按国家计委1987年公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进行 评价方法:采用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部分。三、环境评价 (一)、基本指标
50、:基本指标描述产出单位产值或产量的产品(服务)所伴随的主要物质消耗和排放水平。(二) 特殊指标(三) 延伸指标第十六章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第一节 工业污染的全过程控制与综合防治一、全过程控制 二、综合防治战略从污染预防的角度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例如,增加第三产业比例,减少煤炭用量等。 从环境的制约因素考虑工业的布局。例如,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建立各种清洁生产工业区、资源开发区和无废排放工业小区。 建立经济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一体化体系。 突出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 建立包括政府法规体系、健全机构建设和配套资金保证的清洁生产运行机制。 完善和拓展环境管理制度。例如,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等各项现行制度中引入清洁生产的内容和要求,实施IS014000。 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示范、转让、咨询、信息传播和培训。 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清洁生产。 吸引公众参与。例如,美国在10年前成立了全国污染预防圆桌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总统出面揭幕的全国污染预防周。 扩大国际合作。第二节 实施清洁生产的7个方向一、资源的综合利用(一)综合勘探(二)综合评价(三)综合开发(四)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粤教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2 中国书画 《第二单元 中国书法》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六校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合肥一模)数学试题
- 茶楼合伙协议书范本
- 北京统一租赁房屋租赁合同
- 童谣儿歌我来读活动
- 肾脏移植手术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箴言龙光桥学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初中地理】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电影机械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伐檀课件教案
- 供应链中心组织架构
- 小学教育中的体验式学习方法
- 《机房技术培训》课件
- 装载机操作安全规程培训
- 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防治
- Part1-2 Unit5 Ancient Civilization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精研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
- 学校宿舍家具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足疗店应急处理预案模板
- 项目经理的管理思路
-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款冬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