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绳索的下列特性的测定方法_第1页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绳索的下列特性的测定方法_第2页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绳索的下列特性的测定方法_第3页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绳索的下列特性的测定方法_第4页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绳索的下列特性的测定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 883488 1 引言1.1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绳索*的下列特性的测定方法:线密度;捻距;直径或周长*;伸长;断裂强力。前三项特性(线密度、捻距和直径或周长)是绳索在特定的张力下测得的特性,该张力称为预加张力。测得的伸长等于绳索所承受的张力由初始值(预加张力)增至绳索最低断裂强力指标的75时的长度增量。测得的断裂强力是指试样在往复运动部件为恒速的强力试验机上进行断裂试验过程中所记录(或达到)的最大负荷。只有在使用上述类型试验机时,绳索特性表中所列出的断裂强力值方才有效。当不可能对绳索整个截面进行试验时,经有关各方协商同意,可用附录A(参考件)所述的方法。注:根据本标准所测量的线密度的概念,

2、绳索的净长度(在预加张力下)可由整条绳索的净质量(不包括捆扎或包装材料)除以线密度来计算。该两质量应以相同的方法调节后进行测定。1.2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23071972绳索 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1.3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标准GB 393883渔具材料基本名词术语。GB 696386渔具、渔具材料量、单位及符号。2 原理2. 1 以调节后试样的总质量除以其在预加张力下的长度来计算线密度。 2.2 在预加张力下测量捻距和直径(或周长)。2.3 通过增加张力至断裂点的方法测量断裂强力。2.4 在张力等于绳索最低断裂强力指标的75时测量伸长(需要时),必要时用另一试样,见附录B(补

3、充件)。3 仪器3.1 适当量程的天平,使质量的测量精度达1。*各类绳索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三股或四股拧绞绳索和八股编绞绳索。 *此处所给出直径与周长(在张力下)的测定方法与绳索外形有关,具体测定步骤事先由有关各方商定。3.2 适当量程的强力试验机,该试验机应提供本标准5.4.1和附录A(参考件)所说明的往复运动部件恒速,断裂强力的测量精度应达1。可用下列各种类型的夹具:楔形夹具;系柱,用于固定插接眼环试样;轮式夹具。4 取样、试样的选择及其调节试验前的取样、试样选择及其调节按附录C(补充件)进行。为达到测量精度,建议在绳卷上取出试样之前,绕扎试样的两端,并尽可能靠近绕扎端切取。除有关各方同意

4、外,试样应有足够长度, 以保证装在试验机上之后提供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在5.2(图1、图2和图3)中定义,并不小于表1中所列之值。表 1有效长度 mm绳 索 类 型试验机类型试验所需的最小有效长度Lu人造纤维绳索直径或参考值10各种类型400人造纤维绳索直径或参考值10楔形夹具或轮式夹具600其他类型1800天然纤维绳索各种类型18005 测试步骤5.1 初始测量在试样插接或解股以装在试验机上之前,用手将适当长度的试样在平面上展直,测其长度至-0.50.5。该长度以Lo表示,单位为米。在试样上作与其中点对称的两个标记,相距至少为0.50m,两标记间的距离以Do表示。注:对于小直径人造纤维绳索,由

5、于表1中规定了最小有效长度为400mm,故用手将绳索试样在平面上展直并标出两个相距至少为0.50m的标记,即可满足该条要求。 测定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0。该质量以mo表示,单位为克。5.2 试样在试验机上的安装5.2.1 根据所使用的夹具类型,把试样的两端固定于楔块间或轮上或通过插接眼环固定在系柱上,并应达到表1规定的试样有效长度。有效长度Lu应在张力为零以及试样在三种主要夹具间保持直线的条件下测量。当按图1和图3所表明的方法进行试验时,试验前不应在试样端部解捻或解编而使绳股分离。注:但是,在使用轮式夹具的情况下,对于直径在12mm以上的绳索,可以在轮圆周上的“d”点之外进行解捻或解编,以便

6、将绳索的两端固定在轮上。试样的极限标记“r”应与夹具对齐图 1装在楔形夹具之间的试样极限标记“r”应离开插接最末端150mm图 2两个系柱之间的插接眼环试样插接眼环的内周长应在500600mm之间。至于插接方式则由制造厂决定。对于人造纤维绳索,建议将插接尾端理成锥形。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40mm的绳索,系柱直径(B)不得小于100mm,而对于公称直径大于40mm的绳索,系柱直径则不得小于150mm。极限标记“r”应位于绳索与轮的分离点上图 3装在轮式夹具上的试样5.2.2 用标记“r”划定出装在试验机上的一段试样,在断裂试验过程中,通常要求断裂发生在这一部位。5.3 直径(或周长)、捻距和标

7、记间新距离的测量根据绳索类型,对试样施加表2所规定的预加张力,然后在此张力下对试样进行下列测量。5.3.1 绳索的直径和周长公称直径和公称周长为近似值,只有在有关各方在订货时已就测值方法见附录D(参考件)和允差达成协议时才对这些特性进行检验。  表 2测定绳索线密度、捻距、直径(或周长)及净长(必要时)所施加的负荷 公称直径(或参考值)mm公称周长mm预 加 张 力天然纤维绳索人造纤维绳索daN( 允差55%)kgf(近似值)daN(允差-55)kgf(近似值)456789101112131416182022242628303236404448525660646872768

8、088961316192225293235384144515764707683899510211412714015216417819020321622924125427930511142029394969788810811813715719623528533039044050057063070075082098010801114203040507080901101201401602002402903404004505105806407107708401000110022.93.95.97.89.81315182124293949596983931081181471762102402903303

9、8042053065077091023468101315182125304050607085951101201501802152502953353854305406607859255.3.2 捻绳或编绞绳的捻距(见图4、图5)对于捻绳,测量同一绳股n个完整捻回的长度;对于编绞绳, 则测量同一绳股n个完整编绞的长度。该长度以d表示,单位为米。图 4捻绳的捻距 图 5编绞绳的捻距5.3.3 标记间的新距离测量在初始测量(见5.1)时在试样上所作的两标记间的新距离。该距离以Dp表示。对于最小有效长度为400mm的小直径人造纤维绳索试样,可在展直于平面上的绳索试样上,标出5.1中规定的初始标记,其间距

10、至少为0.50m,然后借助于滑轮用挂砝码的方法施加预加张力,从而获得Dp值。5.4 伸长和断裂强力的测量借助于试验机运动部件的作用增加张力,直至绳索断裂。5.4.1 试验速度试验机往复运动部件的速度应恒定,此速度以毫米每分为单位的值应在以毫米为单位的试样有效长度值的6至10范围内。对于所有人造纤维绳索,往复运动部件的速度不得超过250mm/min。5.4.2 伸长需要伸长数值时,应使用专门试样,并应使用附录B(补充件)规定的方法取得负荷伸长曲线图。注:若不需用附录B(补充件)推荐的方法,可使用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负荷伸长值的方法。通过有关各方预先同意,可在张力达到绳索最低断裂强力指标的75时,以尽

11、可能短的时间停止运动部件的运动,进行伸长测定。5.4.3 断裂为了确定试验结果是否代表绳索的真实强力,重要的是在试验完成时确定断裂点在试样上的位置。夹具所导致的试样损伤会严重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在施加负荷之前应在试样上标上5.2所示的标记。断裂应发生在试样上的两个标记之间。如果断裂发生在两标记之外并且低于断裂强力指标时,若记录到的负荷不低于断裂强力指标的90,则认为试样符合断裂强力指标;否则,试验无效并应重新进行试验。作为试验结果列入报告的断裂强力值必须是试验过程中真实记录到的值。 6 结果的表示6.1 线密度线密度可由公式(1)得出:x=mo/L(1)式中:x线密度,ktex;mo质量,g;

12、L由公式(2)计算的在预加张力下的试样长度,m。   L=Dp×Lo/Do(2)式中:Do按5.1测得的标记间初始距离,m;Dp按5.3在预加张力下测得的标记间距离,m;Lo按5.1测得的试样初始总长度,m。取所有被测试样线密度的平均值,其结果以千特克斯为单位表示。注:要求得在预加张力下的绳卷或绳索的近似长度时,可由绳索的净质量除以线密度来计算。6.2 直径(或周长)取所有被测试样直径(或周长)测量值的平均值,其结果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6.3 捻距捻距可由公式(3)得出:h=d/n(3)式中:h捻距,mm;d对于捻绳,为同一绳股n个完整捻回的长度;对于编绞绳,则为

13、同一绳股n个完整编绞的长度(见5.3.2),mm。     取所有被测试样捻距测量值的平均值,其结果以毫米为单位表示。6.4 伸长率见附录B(补充件)伸长率值以百分率表示,由公式(4)得出:   f(Da-Dp)/Dp)×100(4)式中:f伸长率,;Da在张力等于最低断裂强力指标的75时标记间距离,m;Dp在预加张力下测得的标记间距离,m。6.5 断裂强力每个试样的结果以十牛顿(daN)为单位表示,不取平均值,并标明断裂是否出现在两标记之间。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项目:a. 取得的结果;b. 与本标准的关联;c.

14、具体的测试条件试样的调节、所用试验机的类型、测定伸长的步骤;如果使用了附录A(参考件)所述的方法,应予以说明;d. 计算结果时所用的各项数值;e. 本标准未列出的详细操作方法及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细节。附录A高断裂强力的专门测定方法(参考件)经有关各方协商同意,由同一种材料和同一线密度的加捻绳纱构成断裂强力在25000daN以上的3股、4股及8股绳索的强力可用下述方法由绳纱的断裂强力计算,其条件是测定绳纱的断裂强力前,绳索在其他方面均已满足所规定的要求。为了取得试验所需的绳纱,须将足够长度的绳索退捻,并避免绳索的各构成部分(如绳纱、绳股)绕其自身轴线旋转。被测试绳纱的数量应等于该绳索以毫米为单位

15、的公称直径值的一半,对于3股和4股绳索,被测绳纱数的1/5 应由各绳股的中心部分选出;对于8股绳索,应由S捻绳股中抽取一半,其余部分则由Z捻绳股中抽取。 所选取的绳纱应具有足够长度,以满足最小有效长度Lu等于400mm的要求。试样应依次装在试验机上,在此过程中须采取必要措施, 避免绳纱在测试前退捻。在绳纱的断裂试验中以毫米每分为单位的往复运动部件的速度在数值上与以毫米为单位的试样长度相等。以上述方法取得的结果平均值用于确定从中抽取绳纱之绳索的断裂强力Fd,计算时使用下述公式:Fd=Fy×n×r 式中:Fy绳纱的平均强力,daN;n绳索中绳纱的总数;r计算系数(见表A)。表

16、A计算系数公称直径(或参考值)mm周长(公称)mm计 算 系 数马尼拉麻和剑麻绳索合成纤 维绳索3股4股 8股3股聚酰胺3股聚酯3股或8股聚丙烯单丝3股或8股聚丙烯薄膜纤维404448525660646872768088961271401521651781902032162292412542793050.5920.5890.5850.5820.5790.5770.5740.5720.5330.5300.5270.5240.5210.5190.5170.5150.6100.6060.6030.6000.5980.5950.5930.70950.70220.69580.69000.68500.68

17、080.67700.67000.66500.66130.65780.57050.56550.56100.55720.55360.55020.54460.54000.53670.53330.87190.86460.85830.85310.84830.83950.83320.82860.82420.8900.8800.8750.8700.8650.8550.8450.8400.835注:当聚丙烯薄膜纤维绳纱断裂伸长率不小于7时,这些数值方适用,伸长率小于此值时,不应使用此方法。如果断裂强力系由计算得出,在试验报告、商业文件以及与买方洽谈时应指出此事实。附录B负荷伸长曲线图坐标的确定(补充件) 将进

18、行负荷伸长测量的专门试样装在试验机上,加负荷10次,每次加至最低断裂强力指标的50,加载与卸载速度应与5.4中的规定相符,每次负荷保留或负荷完全消除的维持时间应尽可能短。第10次完全卸载后,应使试样松弛1h,然后施加表2规定的相应的预加张力。 当试样处于预加张力时,应在绳索上标出一段合适的距离。然后,测定负荷伸长坐标点至断裂强力的75。在试验过程中,试样不得受任何干扰或从试验机上取下。附录C绳索 试验的取样和调节(补充件)C.1 取样取样尽可能代表该批承受测量与试验的绳索。批量应该是均匀的,即由同一类型和尺寸,并经受相同系列制造工序的绳索所组成。因而,对检验具有相同的代表性。随机取样,样品的数量见下表。批 量 大 小m样 品 数 量个2000以内1每2000为一单位1任何剩余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