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全册分析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全册分析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全册分析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全册分析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全册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知识树单元知识树1 12 23 34 45 56 67 7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加以整合。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的概念。要让学生弄清楚“计数单位”和“数位”这两个概念。记数位顺序表,加强自然数概念的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让学生利用亿以内的相关知识,自主探索.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注意,加减的计算中把按键的顺序和屏幕结果对应起来,具体讲解。乘除让学生自己完成。 学情分析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先在第七册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在第八册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本单元对亿以内

2、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第

3、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大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

4、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通过一定的训练,使达到熟练的程度。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数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但是,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由。 3.感知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

5、数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教学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于发展都是生活时间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介绍量角器和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度量方法通过对两组角的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明确角的度量,明确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大小和什么有关用量角器画角用量角器画角各种角各种角的关系的关系平角平角周角周角射线的概念射线的概念直线射线直线射线和线段和线段的联系的联系和区别和区别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和符号及和符号及各部分各部分的名称的名称角的度量角的度量画角画角直线射直线射线和角线和角角的分类角的分类角的度量角的度量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

6、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符号。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二年级下册学生认识、了解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而本单元是从数学化(量化)的角度认识角,认识平角、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非常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学情分析第二单元

7、角的度量 本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和直线的区别;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的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的特征,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教学难点:是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教学策略针对本单元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采取以下的策略进行教学: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理解含义,因此在教学是,老师通过直观的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并进一步指出射线是直线上

8、的一部分,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重点应该放在教学直线和射线的认识上,关键是让学生搞清楚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教材中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而是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3、充分挖掘习题中蕴含

9、的教学价值,及时根据回馈的信息加以点拨引导。教材在练习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力求体现多样化和层次性。如练习五的第二题,要求选择适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并说出分别是哪一种角,回馈时,除了检查画出的角的度数是否准确,说出的角的种类是否有误,还应要求学生说出画出这些角的方法,究竟是用量角器,三角板还是其它工具,以突出“合适”的含义,体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评价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学情分析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主要教学三

10、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相应的口算、估算,学习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完整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本学期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编者选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作为学习素材,这是因为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抽象关系是以不同运动为载体的因此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领学生

11、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是背景资源。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有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教材安排的多道例题(例一、14512 例二、16030 ,10630和例五、49104?)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

12、问题的目的。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张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单元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方法虽不确定但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4、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运算中有关乘法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着最基本的运算知识本单元练习的题量与第一学段相比稍有增加,使学生通过一定题量的练习,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第三单元 两位数的乘法教学目

13、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法;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笔算方法;3、积的变化规律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难点: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方法;2、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

14、3、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4、积的变化规律;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策略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计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并不陌生,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教学时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方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比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教学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

15、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即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教学策略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和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在练习设计中,安排了多个引导学生探索数值关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等特点,尝试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有序活动,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

16、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学情分析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第二个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有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了教学梯形的特征以外,还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2、学习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并行线;3、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4、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和高;5、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

17、观念,教学重点:是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学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垂线和平行线,初步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线、垂线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底边上的高。教学难点是:1、能区分并行线与垂线的不同画法,能运用画并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2、理解四边形关系的集合图。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这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一方面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就积累了许多表象;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的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为此,我们在教

18、学中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出发,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一些内容, 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像“平行与垂直”这一内容如果放到整个教材体系中,就不难发现它的学习既需要直线及角的知识做基础,同时又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尽管教材在素材的选材上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现实背景,设计了一些学以致用的习题,如借助于运动场景上的一些活动器材引出垂直与平行,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怎样测定立定跳远的成绩、怎样修路最近等,但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过

19、程中做必要的充实和拓展,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4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这一单元涉及到许多作图的内容,如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等,而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因为作图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养成需要经过一定量的训练。教学策略 5、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尽管教材在素材的选材上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现实背景,设计了一些学以致用的习题,如借助与运动场景上的一些活动器材引出垂直于平行,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怎样测立定

20、跳远的成绩,怎样修路最近等,但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 6、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几何概念。 加强比较辨析是防止概念混淆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以平行四边形为例,一方面要重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发现和总结,另一方面要加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辨析,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形概念。 在例5的教学中,当学生观察、比较除数、被除数、商的变化特点时,提醒学生从上往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下往上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例4是商是两位数,除的顺序、试商的方法与商一位数的完全相同,重点弄清每一位商的书写位

21、置。例3是除数不接近整十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通过例2主要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这是重点和难点通过例1教学,主要解决试商、商的书写位置放手让学生主动想解决。重点引导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对于估算,由于有前面加减估算的基础,先让学生估一估,简单总结估算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方法,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提供较多的口算机会。对口令摘苹果拔萝卜夺红旗口算游戏,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提高口算能力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整十数除几百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几十数的口算整十数除整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十数的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

22、算除法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笔算除法商的变化商的变化规律(例规律(例5)两位数除以两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位数,商是一位数数( (例例1 1例例3)3)三位数除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例一位数(例4 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口算除法包括用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笔算除法包括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和商的变化规律。本单元共十五课时学情分析及教材编排意图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比如在除的过程

23、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要小于除数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了,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数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所以掌握商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试商这个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是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第二阶段商是两位数,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的方法迁移至此。对于试商的方法

24、,本单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这种试商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确定出商。当然有些特殊类型的题目应注意试商的灵活性。 本单元还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情境中,如读书、寄特快专递、包装等,让学生在数据库、实际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之后,为学生提供丰富有情趣、有意义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

25、,(商是一位数)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1、掌握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2、使学生了解、探索商的变化规律;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商的变化规律;3、除法估算教学策略教学策略:1、掌握商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教学时,采用尝试法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设置多次对比(第一次是正确竖式与错误竖式的对比,第二次是口算过程与笔算

26、竖式的对比,第三次是两位数除三位数和两位数除两位数的对比)这样就突破了定商和商的位置这在教学难点。2、四舍五入法试商需要调商, 这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为什么要调商,怎样调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商几?你是怎么找到的?合适吗?为什么?改商必?为什么?这样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理清试商过程,明确试商步骤。教学策略 3、让学生在现实情况中探究计算方法。计算教学通常是比较枯燥平淡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现在的新教材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教学时我们结合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

27、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究计算方法、解决所提出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而本单元教材比较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笔算的现实问题情境,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时我们尽量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

28、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赢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策略5、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计算教学除了课堂上的讲和练以外,课下还需加强大量的练习,如:每天早晨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10道口算练习,35道笔算练习,可以采用听算、口算卡开火车等形式使每位学生争取口算能不出错,笔算除法也是在掌握了计算法则之后再配上相应的练习,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试商的方法后再对一些特殊的题进行分析比较,如14026可以把26看做30也可以看做25来试商。因为平时的口算就有254,255,256的练习题。当然,不论学生采用哪种方法试商,只要试商准确,允许学生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总

29、之计算题只要你认真仔细通过大量的练习应使每位学生在计算题上不要轻易失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的对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本单元教材的选择注意联系实际。一方面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好奇和关心,因此素材的选择加强了联系

30、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扫描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正确绘制复试横向和纵向条形统计图,2.根据统计图能够正确回答问题。3.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能够提出问题,

31、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的对策。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的去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此外学生在现实中也积累了许多相关的生活经验。知道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较,城市和乡村的比较,工业和农业的比较等。2.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的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如利用统计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根据两种饮料销售量的统计决定如何进货,找出绿化对降水量的影响等。采用图示法进行教学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 数数学学广广角角对策论对策论排队论排队论优化理论优化理论(烧水问题)(烧水问题)优化理论优化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