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园群书经眼录》补正(续)_第1页
《藏园群书经眼录》补正(续)_第2页
《藏园群书经眼录》补正(续)_第3页
《藏园群书经眼录》补正(续)_第4页
《藏园群书经眼录》补正(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藏园群书经眼录补正(续)丁延峰(聊城大学古籍所 山东252059)傅增湘是藏书大家,颇精版本之道,所撰藏园群书经眼录为当代治版本者必研之资。然因限于时间,多为浏览匆观,难免有所舛讹。笔者曾订误数则,刊于图书馆杂志之一百八十四期上。今又累得数则,以续其前。一、离骚草木疏四卷,宋吴仁杰撰。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二著录云:影写本,十二行二十四字。后有庆元丁巳自序,又庚申河南方燦跋,有校对官衔三行。钤有汲古阁朱文印。(乙亥三月阅)此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据上著录可知,该本当据宋庆元六年罗田县庠刻本抄录而来,宋刻本今存国家图书馆,古逸丛书三编和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均已影印出来。今将“影写本”与原宋本对照发现:一是行

2、款不同,宋本每半页十二行二十一字,写本为每行二十四字;二是版心镌刻不同,宋本版心上记字数,下记刻工姓名,写本均无;三是版框尺寸不同,宋本框高22厘米,宽17.6厘米,版式高阔,而写本略小;四是卷末吴仁杰自序手写上版,写本则为楷书。因此写本并非影抄原宋刻本显然。据查,原宋刻本钤有“乾学“印记,可知在清初为徐乾学传是楼收藏过,其后经汪士钟、杨以增递藏。后转归北京图书馆,为存世孤本。1931年2月,在海源阁第四世主人杨敬夫将其抵押于天津盐业银行时,傅增湘曾目验是本,并于经眼录卷十二著录了这个宋刻本。时隔四年多之后,亦即1935年3月,再度看到写本时,可能忘记宋刻原貌,遂导致误认。沈津在中国珍稀古籍善

3、本书录中将“影写本”著录为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然毛扆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王文进明毛氏写本书目、瞿冕良常熟先哲藏书考略汲古阁均不著录,沈氏仅据毛氏藏印就断为“毛抄”,尚待考证。又宋刻本,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亦未著录,以汲古阁毛氏之嗜宋之好,如此重要的本子不予著录,说明毛氏并未收藏过。按毛氏惯例,一般家藏珍本必影录或影刻存副。而既然毛氏未藏宋本,影录之说更加可疑。四库全书所收为影抄本,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八著录,说明清初之前此本已经流传开来。因此,是本很可能辗转他本而来,而非直接影录宋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则题是本为“明抄本”。二、重校添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郑定辑注。

4、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二著录云:此书杨氏海源阁藏一全帙。前岁曾获一览,其行款刊工与此同。杨氏楹书隅录引何义门读书记,言据陈氏书录解题,为姑苏郑定刊于嘉兴。杨氏又据刊工中有曹冠宗、曹冠英、丁松、王显诸人与郑氏在嘉兴所刻愧郯录同,益可为郑刻之确证。”(藏园群书题记卷十二该书题记亦引)傅氏在此通过转引杨绍和考识之语,言重校添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为“郑刻”,是;而云愧郯录亦为“郑氏在嘉兴所刻”,则误。海源阁主人杨绍和于楹书隅录卷三宋本愧郯录题云:“每半叶九行,行十七字。序末署嘉定焉逢淹茂梓于禾中,盖宋宁宗嘉定七年甲戌,姑苏郑定剞劂于嘉兴之本也。予斋藏柳柳州集,与此本正同,其行式字数及板心所记

5、刻工,若曹冠宗、曹冠英、王显、丁松诸姓名,与此多合。”又于楹书隅录卷四宋本重校添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题云:“每半叶九行,行十七字。陈氏书录曰:“姑苏郑定刊于嘉兴”予藏宋椠岳倦翁愧郯录,亦剞劂于禾中,其行式字数及板心所记刻工,若曹冠宗、曹冠英、丁松、王显诸姓名,悉同此本,则为郑定嘉兴所刊愈无疑义。愧郯录序署嘉定焉逢淹茂,此本必同时受梓,盖郑定之知嘉兴,正在宁宗朝也。”绍和所题宋本愧郯录为宋郑定所刻,所据为愧郯录之卷首岳珂序末所署,然愧郯录之序由岳珂作,该书实由岳珂于嘉定七年所刻,非郑定,乃绍和误认。傅氏两次引绍和所题,不加辨审,沿绍和误说,以讹再讹。王国维已经指出绍和之误:“此亦岳倦翁守嘉兴时所刊

6、,杨录以为嘉定甲戌姑苏郑定刊于嘉兴者,非是。” 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提要,闽蜀浙粤刻书丛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页243。不仅如此,绍和还据刻工相同、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及愧郯录之作序时间等,断定两书“必同时授梓”,又误。对此台湾学者昌彼得曾做过考证:“郑定之知嘉兴府年代无考,据明万历二十八年修嘉兴府志职官门载,宁宗嘉定年间凡易八守,以岳珂最早。岳氏于七年刻愧郯录,或即在其任中。其后历五守,始由郑定继任,继郑氏者为刘汉弼。按宋史卷一零六刘汉弼传,刘氏登嘉定九年进士,授吉州教授,历秘书郎、著作佐郎,其升著作郎出知嘉兴府,虽本传不载何年,依仕宦升迁年限推之,当在嘉定末季。则郑定之任职,

7、当亦在十多年间,距岳氏之刻愧郯录亦仅数载,故刻工仍多相同。杨氏谓二书同时授梓,恐未确也。” 昌彼得:蟫庵群书题识,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页261。盖岳珂刻愧郯录在先,而郑定刻柳集在后。三、韦苏州集十卷,唐韦应物撰。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二集著录云:其卷首沈明喆补传,宋本无之,则为明人所补盖显然可见,又不足论也。沈明喆实为沈作喆。沈作喆为南宋初人,曾作寓简十卷,自为序。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浙江湖州人,丞相该之姪,绍兴五年进士,以左奉议郞为江西漕司幹官。尝作哀扇工歌,忤洪帅魏良臣道弼,捃深文劾之,夺三官。清钱塘历鹗撰宋诗纪事卷四十四有传。傅氏此误一是名字;二是将其当为明人,并以此作为断定韦集

8、明翻宋本与原宋本之别的依据。四、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六卷书传问答一卷,宋蔡沈撰。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著录云:此书大字雕镌精丽,吕氏跋文以手书上版,下真迹一等。据吕跋称倚席上饶,锓梓学宫云云,则为上饶郡学所刊,为是书第一刻。傅氏言宋淳祐十年吕遇龙上饶郡斋刻本为书集传之“第一刻”,误。该书卷首蔡抗面圣表云:“玉音云:曾刊否?臣奏坊中板行已久,蜀中亦曾板行,今家有其书。”此表落款时间为淳祐七年(1247)八月二十六日,亦即在此之前,该书已有坊刻本和蜀刻本。此两刻本今已失传,故吕刻本实为传世蔡传最早刻本,远非“是书第一刻”。吕刻本原藏清内府,后为海源阁收藏,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和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

9、著录。今转归国家图书馆。该书自卷首依次为蔡沈之子蔡抗之进书表、面圣表,后省看详文牒、书传问答、跋及蔡沈序。卷末依次为绍兴壬辰长至后十日后学黄自然跋、孙监跋、吕遇龙跋。蔡沈自序云:“庆元己未冬,先生文公命沈作书集传。明年,先生殁。又十年始克成编。”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蔡沈受命于朱熹,始作书集传,六年,朱熹卒,至嘉定三年(1210)撰成。据蔡抗进书表可知,该书由蔡抗于淳祐七年八月进呈。此书卷四、卷五后均镌“淳祐庚戌季秋金华后学吕遇龙校正刊于上饶郡学之极高明”二行,又吕遇龙跋云:“斯传上经乙览,四方人士争欲得而诵之,犹惧其售本之未善也。遇龙倚席上饶,际先生的嗣久轩先生为部绣衣,茂明家学,而遇

10、龙得以承教焉。遂从考质,锓梓学宫。观者能以一时师友问答求之,则知其不专于训诂也。淳祐庚戌九月既望后学金华吕遇龙敬书。”遇龙跋云“际先生的嗣久轩先生”,是指他在上饶为官时,正遇到蔡抗亦来上饶。蔡抗字仲节,号久轩,绍定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三年前,蔡抗进呈乙览,三年后于上饶相遇遇龙,再次考质后,于淳祐十年庚戌(1250)镂版印行。自蔡沈嘉定三年撰成是书到吕遇龙淳祐十年刻梓,已历四十年,而揆度是书“四方人士争欲得而诵之”之盛况,吕刻之前已有刻本,当是情理之中。五、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宋苏轼撰,王十朋纂集,附纪年录一卷,宋傅藻撰。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三著录两部是书,均题“宋建安虞平斋

11、务本书堂刊本”,并称之为“建本之至精者”。其中一部现存国家图书馆,傅氏还撰有长篇题记,并载藏园群书题记卷四。长期以来,关于此书的版本争论不一。其卷首百家注姓氏后有篆文木记曰“建安虞平斋务本书堂刊”。因有书牌可证,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虞氏的刻书坊“平斋务本书堂”究竟是元代还是宋代所创?从木记来看,“平斋”可能是务本书堂主人虞氏的堂号。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将其列入“宋版集部”,张元济宝礼堂宋本书录、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王绍曾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等均题宋本。四部丛刊影印时亦称为宋本。傅增湘当年为得到这个“宋本”,更是不惜以三部罕见抄本从周叔弢手中换取此本。但以上称宋刻者均未言所据,当以为书牌为宋人所题也。然

12、叶德辉则明确指出了清府馆臣之误:“此为元刻本,虞氏所刻它书有年号者可证。然则秘阁之藏鉴赏尚不可据,如此则其他藏书家见闻浅陋,其为书贾所骗者,正不知有几人也。” (清)叶德辉:天禄琳琅宋元刻本之伪,书林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页263。今查有年号者,如元泰定四年(1327)刻元肖镒撰四书待问二十二卷,目录后有“泰定丁卯仲春虞氏务本堂刊”牌记;元至元七年(1341)虞氏务本堂刻元赵孟頫赵子昂诗集七卷,此书目录后有“至元辛巳春和建安虞氏务本堂编刊”书牌一行;元至正六年(1346)刻周易程朱传义音训十卷图易一卷,序后有“至正丙戌良月虞氏务本堂刊”牌记等。则务本堂为元时建安刻书坊应无疑问。建阳

13、虞氏刻书自宋代已经开始,但宋代刻本均无“务本堂”或“务本书堂”堂号,如建安虞氏家塾刻本老子道德经章句,目录后有“建安虞氏刊于家塾”两行书牌。四部丛刊据此本影印。盖宋时虞氏还是以私刻为主,至元代刻书规模渐大,刻书种类数量亦多,形成刻书作坊,并名以堂号。杨绍和楹书隅录卷五据书牌题元本,王文进文禄堂访书记沿绍和所题,题云“元建刻本”。福建古代刻书据书牌定为元本。刘尚荣则又从文字校勘上,与宋本作了比对,亦认为是元本 刘尚荣:苏轼诗集版本考,苏轼著作版本论丛,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可见杨氏、叶氏等所定为元本更为可信。六、广韵五卷(存卷一、二、四,凡三卷),宋陈彭年等撰。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二著录云:此

14、书刊工与家藏景祐本史记补板及乐府诗集多同,或是南北宋之交浙杭所刊,为现存广韵最早刊本。是本为傅氏所藏。傅氏曾于1929年11月15日,在日本静嘉堂文库目验同一刻本全帙,并于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二著录云:“此帙乃岩崎氏购于本国者,非皕宋楼中物也。与余藏本正同,为广韵最早之刊本也。”11月19日,傅氏于日本内阁文库观另一南宋刻本,亦著录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二,并云:“盖余藏本为第一刻,此则翻本也。”傅氏藏本今藏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题“宋绍兴刻本”。该本版心下记刻工,共二十五人,都为南宋初刻工,如徐政、徐茂、徐杲等均为南宋初期杭州地区名工,曾刻宋杭州本经典释文等。傅氏题所藏为宋刻本无疑,然言“

15、或是南北宋之交浙杭所刊,为现存广韵最早之刊本”,足可商榷。傅氏有所不知,在日本名古屋大须观音宝生院尚藏有一北宋刻本,此为残本,只存其中第三卷二十九页,卷中避宋讳,凡“玄、铉、泫、弦、妶、郎、朗、珽、敬、警、璥、蟼、驚、弘、殷、筐、炅”等字皆缺笔。“贞、徵”等字不缺笔,“树”字有缺有不缺,此卷未见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三人庙讳之字,而宋钦宗以下不讳。当刻于北宋晚期。日藏汉籍善本书录著录并附书影,题北宋刻本,云:“抚刻精秀,墨色苍古,约为北宋末期刻本,亦系海内无二现存最古之广韵刊本。”此本已被日本“文化财审议委员会”确认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七、类编增广颍滨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三十七卷,宋苏辙撰。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三著录,题“一百三十卷”,误,实为一百三十七卷,凡诗六十卷,文七十七卷。此本今藏日本内阁文库,傅氏于1929年11月19日目观,盖因时间仓促,所记疏忽。中国古籍版刻辞典据此亦误为一百三十卷 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版,页161162。作者简介:丁延峰,南京大学中文系文献学博士,现为聊城大学文学院古籍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自2005年以来,在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目前主持课题有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7CLSZ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TQ020)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