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学源流之经史子集概要2010年人文素质教育讲座2010年5月讲义下载地址账号: 密码:20102010国学的几种含义国学指国家学府,即古代中国、朝鲜的中央学府,为官学体系的最高学府。 虞之上庠,夏之东序,殷之瞽宗,周之辟雍,汉后之太学,隋后之国子监,皆为国学。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
2、,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先生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固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
3、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的定义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传统国学传统
4、国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
5、、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国学分为小国学圈与大国学圈,小国学圈仅仅限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大国学圈则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国学随着西学渐淫东学式微之际经
6、波澜起伏而日渐风起云涌,走到今日实属不易,国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长的、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简称四分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郑默中经,荀勖中经薄首倡四部分类法),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经部之下又有小类。清代的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又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四库全书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
7、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 “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十四类。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经 什么是“经”? 说文解字云:“经,织也。”玉篇云:“经纬以成缯布也。”经的最初意义,原来是指“织物的经纬线”而言,织物而
8、没有经纬线就不能成缯布。推之于治国平天下,须立一个纲领,行事便有条理,犹如织布须有经纬线,因此“以经纬成缯布”之说,便借为“经纶天下”之意。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就是由经纬借为经纶的例证。 又按周礼天官太宰说:“以经邦国。”注曰:“经,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也。”经作法解,凡古代圣哲言行政教之载于典籍,其能垂训诫而作法则,便尊称为“经”。王逸注离骚说:“经,径也;如路径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故经之为义,经之为书,可以“示人以修身、处世、治国、施政的大道,常用之而无所不通了。” “经名”的来源 经的名称始见于国语,“挟经秉抱”。孝经锡命决引孔子话云:“吾志在春秋,而行在孝经”,这是
9、纬书中始称“经”名。后世所谓“六经”的名称,大概来自于庄子天运篇,其云:“丘治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由上可知,称“经”先秦早已有之。 礼记有“崇四术以教士”的说法。四术即诗、书、礼、乐。先王以此四者设教由来已久。有人认为,易常用于卜筮,然其道理过于精微,非初学者所能通晓。春秋虽为史事记载,但其“策书”性质藏于秘府不为常人所窥。直到韩宣子到了鲁国才看到易象、春秋。故先秦时期六经并未为诸国所备。这是古人以四术作为四经的一种说法。 西汉扬雄法言仅说五经,而不称四经或六经。其言“说天者莫辨乎易,说事者莫辨乎书,说体者莫辨乎礼,说志者莫辨乎诗,说礼者莫辨乎春秋”。这是因为经秦始皇焚书后,乐经早
10、已亡佚,故扬雄略而不提,只称五经。班固在白虎通五经论中说:“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于上相类。显然,四术加上易而称五经。 “经目”的递增 从上可见,有礼经的四术,庄子天运篇的六经,法言、白虎通的五经等说法。显然出于各种原因,对经目范围的见解各有不同。到后世呈不断增加之势,有七经、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十三经、十四经等多种名目。 (1)七经。后汉书注七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宋刘敞有七经小传,以尚书、毛诗(毛苌所传,称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论语为七经。清代有康熙御纂七经,指易、书、诗、春秋和“三礼”等七种。
11、(2)九经。唐时所立学官,以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榖)梁传为九经。一说是: 易、诗、书、 礼、春秋、孝经、论语、孟子、周礼为九经。 (3)十经。宋书百官志以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经,论语和孝经各为一经,共计十经。 (4)十一经。将十三经除去论语、孟子便为十一经。因宋儒将论语、孟子列入四书的缘故。 (5)十二经。庄子天道篇有“翻十二经以说”之言,即在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以外,又加上“六纬”,合成十二经。 (6)十三经。这是说在易、 诗、书、“三礼”、“三传”上,再加上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四书,便成为十三经。此
12、说成为近世以来公认的标准。 (7)十四经。后人于十三经之末加上大戴礼记,合称为十四经。 总上,各种不同经目的说法可总括为,凡是列入经类的,不外乎“五常”之道和“六艺”之文罢了。 经书的内容 经书所及范围极其广大,凡我国古来一切天地人文、学术、政教等,包揽无余。引史记和淮南子中的两段话以说明经书的大概内容。 史记云:“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纪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生,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淮南子云:“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
13、;淳旁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讥辨义者,春秋之靡也。”, 史记说明了各种经书的特长及其致用之方;淮南子则点明各种经书感化人文之德。它们把经书内容言简意赅说出。 经书实际上开后世一切文体的先河。论、辩、说、解、序、跋等体,是易统其首;诏、策、章、奏、表、启等体,事书发其源;辞、赋、颂、赞、诗、歌等体,是诗立其本;铭、诔、箴、规、祝、祭等体,是礼总其端;纪、传、移、檄、关、牒等体,是春秋为其根。故文体的种类,虽支衍蕃生,归其大要,都是宗于经书的。故文心雕龙宗经篇有云: 故文能宗经,体有六艺: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轻,三则事信而不诞
14、,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华,六则文丽而不淫,以为禀经制式,酌雅富言,是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 经书为中国后世一切学术所宗 经书的文字,体大精深,无美不备,为中国后世一切学术之依归。先秦中国学术极其昌盛,究其实质,十有八九根源于经书如孔子手订六经,确立六艺经典,其学正奠基于经书;老子讲阴阳变化之道,庄子列子学说托于寓言假象,他们都根之于易教;邹衍、关尹子好推演五行,其学术根之于书教;管仲、商鞅法制,意在创制国家的政典,根之于礼教;申不害、韩非的刑名旨在归正赏罚的措施,根之于春秋之教。观之于杨朱、墨翟、苏秦、张仪、孙武等等之学,诉诸九流之分,西汉七录之叙,辨别原委归纳旨趣,无不有源于经书
15、,可谓,经书遗脉。 经书不但为先秦诸子一切学术之本,后世莫不取法于经书。如韩愈有言“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又言“周诰、殷盘诘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芭”;柳宗元说“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这些都是古人治学所言根源于经书的至理名言所在。十三经最完善的注疏本 周易正义 魏.王弼 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 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
16、氏传正义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 汉.何休解诂 唐.徐彦疏春秋榖梁传注疏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 唐.玄宗注 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 汉.赵岐注 宋.孙奭疏 尔雅注疏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史 史与史学的来源 史是什么?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玉篇曰:“史,掌书之官也。”周礼天官宰夫:“史,掌官书以赞治。”由上可知,所谓史,乃古代为帝王掌书、记事之人。史为一种官职,其所记之事应处处以中正公平为本,故其字从又,持中。又是右手之右,人用之以“书记事物”而能不失其中正,这才不负史之名。我国自春秋“史”便有“中
17、正不阿”、“秉笔直书”方为“良史”的传统。 上古简单,结绳记事。后人事日繁,文化渐进,始造书契;而国家创建,制度繁琐,遂不得不专立史官载述。史官的创设,据世本:“黄帝时,始立史官,仓颉、沮诵居其职。”可见史官来历久远。后世史学,即此发源。 史官乃是一个系统。因为一国之事多而繁,决不是一个史官所能总其成的。历代帝王斟酌情形,分其官掌其事。如礼记曲礼有“史载笔,士载言”的说法,玉藻有“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的说法。周朝史官分职就已格外详备,周礼春官云:“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外史,掌书外令。”史官已是一官分四职。周室既衰,朝纲失御,王官之学逐渐散于民间,
18、国史也就不专属于天子的史官了。春秋之世,诸侯纷起,各国都有其国史,如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就是当时最著名的。 孔子生当乱世,根据鲁史创作春秋,以为天下仪表,贬时王,斥诸侯,讨大夫,以正纲常,希图回复周礼大邦天下之治。左丘明本春秋为之作传,遂开我国史学编年体史书体例,成为后世史家鼻祖。 战国、秦汉之际,战乱纷呈,世代短促,史官记载往往无所适从。当时七雄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因此史官难以记载。秦统一天下虽书同文,车同轨,一法令,然三世而亡,史学著述无甚功绩。直到汉武帝,太史令司马迁继父谈之志,抽石室金匮之书,上始轩辕,下迄大汉,作十二本纪、八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将240
19、0多年的事迹纳之于130卷中,而成史记,遂开我国史学纪传之体,为后世所祖。 总括我国史学可分为两派: 一、国语、国策等书,附于左传。 二、前、后汉书、三国志等附于史记。 左传文章,其气缓,其旨远,其言短;史记文章,其气抑郁,其旨深曲,其言参差磊落而不齐。这就是所谓史学纪事两派,而为后世史家定其范围。 史学有两个要点,一则撰述欲其简,二则考证欲其详。古籍史书中莫简于春秋,莫详于左传。鲁史所记载的是一事之始末;圣人读之而知其是非,后定以一字褒贬,这是作史者资以为考证的。左丘明录之以为传,后人读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贬,这是读史者资以为考证的。故有云:一国之中,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
20、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也不知其所以褒贬。史学此两点,是中国古来作史与读史的两个重要问题。史目的递增 汉书艺文志之前,古籍中没有史部之一目。汉志将史部附于六艺之春秋后面。到了晋代(荀勖)方有甲乙丙丁四部分类之法,按照经子史集的方式排列。直到隋书经籍志才用经史子集取代甲乙丙丁成为定制。史部中,首列正史,于是史家的体制才开始确定。自唐以前,只有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这就是所谓的汉之四史,现今称为前四史。由是,史目逐渐递增,遂有十史、十三史、十七史、十八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等诸多名目。 十史。唐代初年,以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为十史
21、。史记、前、后汉书都不在其中。 十三史。唐代中叶,将以上未计入三种合入十史而有所谓十三史。 十七史。宋朝时在十三史基础上补入南、北史两书,又改刘昫的旧唐书为欧阳修的新唐书,改薛居正的旧五代史为欧阳修的五代史记,成为十七史。 十八史。元朝时,于十七史外加进宋史,遂成十八史。 二十一史。明朝时,将十七史合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四书,成二十一史。 二十二史。清朝时,在二十一史外,加上明史成为二十二史。 二十四史。清朝乾隆时所定的所谓正史。在二十二史的基础上,增旧唐书为二十三史,又从永乐大典中搜集薛居正的旧五代史集以成书,形成官方所定的二十四正史。史部的种类 唐代史学大家刘知几著史通一书,将史籍体例
22、分为六家: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又将六家统归于“编年体”和“纪传体”两大类。 清朝四库全书总目将史部分为十五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另有谱牒一门,自唐代以后,图存虚目,未计入。 古时,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言之书,尚书也;记事的书,春秋也。后世便有编年和纪事两种。然纪事者,以一篇记一件事而不能统贯一代的全部;编年者,又不能就一人而各见其本末。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作史记,创制纪传体。用“本纪”以序帝王,用“世家”以记诸侯,用“年表”以系时事,用“书”(汉书创“志”
23、)以详制度,用“列传”以志人物,将君臣政事得失总汇一编,从此确立史家准则,此后史家作史,其例目大同小异。二十六史01 01 史记史记 西汉司马迁 130卷02 02 汉书汉书 东汉班固 100卷03 03 后汉书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120卷04 04 三国志三国志西晋陈寿 65卷05 05 晋书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卷06 06 宋书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卷07 07 南齐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59卷08 08 梁书梁书 唐姚思廉 56卷09 09 陈书陈书 唐姚思廉 36卷10 10 魏书魏书 北齐魏收 114卷11 11 北齐书北齐书唐李百药 50卷12 12 周书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
24、0卷13 13 隋书隋书 唐魏徵等 85卷14 14 南史南史 唐李延寿 80卷 15 15 北史北史 唐李延寿 100卷 16 16 旧唐书旧唐书後晋刘昫等 200卷17 17 新唐书新唐书宋欧阳修等 225卷18 18 旧五代史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50卷 19 19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74卷20 20 宋史宋史 元脱脱等 496卷21 21 辽史辽史 元脱脱等 116卷22 22 金史金史 元脱脱等 135卷23 23 元史元史 明宋濂等 210卷24 24 明史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卷25 25 清史稿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 529卷26 26 新元史新元史民国柯劭忞 257卷子
25、 “子”字的意义 按许慎说文解字:“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注云:“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人承阳,故以为称。”可知“子”字最初原指“人类”而说,后引申作为男子的“美称”,如王肃云:“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颜师古云:“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由是可知,古代凡有道德、学问、爵位的人,都可称为“子”。 “诸子”之所以称为“子”,乃指人而说,并非指学派。何休公羊传解诂说:“古者士大夫,通称曰子。”清人汪中述学云:“古者孤、卿、大夫,皆称子;子不成词,则曰夫子。夫者,人所指名也,以夫配子,取足成词。凡为大夫,自适以下,皆称之曰子。” 上古“官”“师”合一,
26、一般弟子称其师传为“子”或“夫子”。后来学下于野求诸“私家”,弟子便以“子”题其著作。及至汉代,士人为著其本师之名声,更冠以“子”字于其姓氏之上,成为该弟子对授业经师敬称。何休公羊传解诂在隐公十一年云:“以子冠上,著其为师。”宋人承用其说,遂有子程子、子朱子等名,并以“子”为各派中“本师”或“先师”之称,而门弟子成书后,又复尊而称之为“子”,后世遂以其人之名而名之,这是“子书”名称所由来。 自古论“诸子”的,或称为“某子”亦或“某家”。子,本“卿士”的称号;而家则为“畴官世业”的专名。盖周代重“世禄”制度,往往以官为世,代守其业,子就父学为“畴官”,所以前人有“畴人子弟”的名称。如史记历书曰:
27、“畴人子弟分散。”集解云:“家家世业相传,为畴律。年二十三,传之畴官,各从其父学。”索隐引韦昭曰:“畴,类也;盖谓弟子之学,类于父兄,故有家学之名。” 清代经学家孙星衍说:“凡称子书,多非自著。”此话虽未妥当,但也说出了一些事实。凡属于“子书”的必须“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卓然成为一家之言”,而后可以称其为“子书”。西汉成帝命刘向为中垒校尉,校雠古书,作别录,未成而亡,其子刘歆继之,总合天下图书分为“七略”,把周秦以来诸子所著书籍定名为诸子略。东汉班固作汉书艺文志便采用他的方法。自此“子书”开始独立成为一类,和“经”、“史”并传,而后人之研究其书的,便也以“子学”命名它了。 到了唐代作隋书经籍志
28、分天下图书为“经”、“史”、“子”、“集”四类,于是子书范围日益扩大。要特别注意一种要特别注意一种传统倾向传统倾向:即以为诸子学术是“反经术”、“非圣人”、“明鬼神”、“信物怪”、“小道不通”等,甚至以老庄、杨墨等学说为“异端邪说”,束书不观。其实,子学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学、名学、法学、伦理学等思想资源,是我国学术史及其研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高度重视。子书的种类 凡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都可称为子书。 有广狭二义分类法。 狭义分类法: 刘歆作七略,将天下群书分门别类,一曰辑略,二曰六艺略,三曰诸子略,四曰诗赋略,五曰兵书略,六曰术数略,七曰方技略。此时子书的种类开始粗立一个范围
29、,并不完备。 班固作汉书艺文志依旧仿效刘歆体例,只少了辑略一项。总括诸子种类得189家,4324篇,总为十家。其中小说家未入流,不计其中。其余所谓九家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故称“九流”。 此后,王俭又分为“七志”,分别为经典并史记、诸子、文翰、军书、阴阳、艺术、图谱。值得注意的,他将诸子提升到了第二。其后,阮孝绪分为“七录”,分别为经典、纪传、子兵、文集、技术、佛、道。他把子兵合而为一。 广义分类法: 首创诸子广义分类法的是荀勖。他分群书为甲、乙、丙、丁之“四部”。甲部为纪、六艺、小学,乙部为诸子、兵书、术数,丙部为史记之属,丁部为诗赋、图赞、汲冢书。其
30、后李充亦作四部。以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唐代确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创立“四库”之名。其中子类分为十七:儒家类、道家类、法家类、名家类、墨家类、纵横家类、杂家类、农家类、小说家类、天文类、历算类、兵书类、五行类、杂艺类、事类(类书)、经脉类(明堂称脉类)、医术类。自唐始,子部在学术上地位,常居第三,处于丙位,故称丙部。到了宋代,又于四部外增加天文、图书,别称六阁。这是将天文、图书放之于子部外了。 元明两代恢复唐代旧制。到清代,乾隆敕令修纂四库全书,总天下群书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形成定制。其子部分十四类: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
31、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排比次第,首儒家,终之以释家、道家。自古以来,中国人治学术多以儒家为宗法,排斥佛老故。诸子的来源 古之学术操之于王官,不公之于庶民,故掌握学术主要在二职:一曰“祝”,掌“天事”之官;二曰“史”,掌“人事”之官。二者中,尤以史官为学术思想之所荟萃。几乎古代所谓学术者,皆操之于史官之手,故当时欲求学,必求之于史官。有大学问者,莫不于史有关,如老聃为周柱下吏,孔子适周观“史记”还就“鲁史”作春秋。这是因为一切道术的源泉都包含在史事之中,圣贤不能舍“史”他求。当时书籍记之于竹帛,很不便利,学术传播十分困难,非专守其业,难以尽其所长,故“史”、“祝”都是世守其官的。 东周
32、以后,社会处于大变革中,学在于官变而为学下于野。一时人才辈出,星汉灿烂,老庄、孔孟、管晏、申韩、杨墨、孙吴等诸子纷起,形成我国学术史最光辉璀璨的一页。后世学者称老庄列文等为道家,申韩商鞅等为法家,墨翟之徒为墨家,孙吴等为兵家,管晏之流为政家,孔孟等为儒家。其实,兵家源于司马之官,法家源于司寇之官,政家源于司空之官,儒家和道家能总括诸家而得其全。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源流最为详尽。 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其道最高也。 道家:出于史官。 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 法家:出于理官。 名家:出于礼官。 墨家:出于清庙之
33、守。 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 杂家:出于议官。 农家:出于农稷之官。 小说家:出于稗官。 兵家:出于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术数:出于“明堂羲和史卜”之职。 方技: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从班固所述可见,诸子学术皆有源流可寻。历来治子学的莫不以此为准则。现代胡适持异议撰文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附录),极力贬斥汉志。古代论诸子学术的除了汉志外,还有淮南子要略,认为诸子学术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此说以为“学术之所兴,都是本于世变之所急”,很有道理,可参。 总之,论诸子来源,汉志以为“原皆出于王官”和淮南子要略以为“皆以救时之弊”。二者都有道理。因为,一则天下无无
34、根之物,诸子学术岂可前无所承;二则天下无无缘之事,若非周秦间时势有以促成,诸子所论何由纷争。二说并论,则近道矣。子学流派 中国学术至春秋以后大变:古之学在官守,此后变为私学;古之学在致用,此后变为明理;古之学在尊旧闻,此后变为贵自发舒。观古人分辨,有荀子非十二子篇、庄子 天下篇、史记 太史公自序、汉书 艺文志四家论述学派。都是十分重要的古代学术史研究资料。 今考先秦学术,可总括为邹鲁派、陈宋派、郑卫派和燕齐派四派。 (1)邹鲁派:标榜仁义,以孔孟为中心,荀子为其支。 (2)陈宋派:亦称荆楚派,鼓吹虚无,以老庄为中心,墨翟、宋钘、许行、陈相等为其支。 (3)郑卫派:亦称三晋派,倡导法术,以申不害
35、、商鞅、慎到、韩非为中心,邓析子、惠施、公孙龙、魏牟等为其支。 (4)燕齐派:务为“空疏迂怪”之说,以邹衍、邹奭、淳于髡、田骈、接舆等为中心。 以上各派划分为其大概情形,若细分,则有儒道法墨名农杂等。读“子”的方法 考之于古代书籍分门别类,至儒家始创立“六经”名目,而周秦诸子书都别称为“子”,其余或称为“史”或称为“集”。隋书经籍志始明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经是发表见解之文,史为记载事物之书;周秦之际诸子群起,集最为后出。集和子的区别在于:集为一人的著述,其学术初不专于一家;子为一家的学术,其著述却不由于一人。 诸子之书,一般被认为是我华夏哲学智慧的大渊源。经书中虽有论及,却有驳杂不纯之嫌。唯有
36、子书论哲理智慧最为纯粹。子书之精粹,到西汉为止,东汉后便被以为浅薄。西汉子书多祖述先秦诸子。至于西周以前,无所谓子书了。由是可知,子书专为春秋战国之产物。故有云:“专家之学兴,而子书起!专家之学亡,而子书绝!”春秋战国之前学术混而不分,此后又裂而欲合。所谓道术既裂,方术以兴,一般才士,各得其学术之一端以自鸣其说,故称子。 子书的选择。儒家的荀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管与韩,道家的老与庄,杂家的吕氏春秋与淮南子,这些都是诸子中最精要的。读此八书的方法:先老子,次庄,次管韩,次墨、次荀,最后吕淮。先老庄,因道家讲原理,为诸家学术所从出。次读管韩,因法家是直承道家的余流。墨家则为诸子学术中的别派。荀子
37、作为先秦学术总结者,对诸家学术都有论及,颇有杂家之用,将其与吕淮相次并读,可以综览各家,明析异同得失所在。 通晓大义。先明名物、制度,而后诸子大义可通。 辨别真伪。 赏析诸子文辞。儒家文章,最为中和纯粹;道家者,老子古质,庄子诙诡奇谲;法家者,最称严肃;名家长于剖析;墨家冗长枝蔓,近于口语;纵横家机警明快,明于利害;杂家兼名法,合儒墨,最为疏通。要之,言为心声,诸子学问,五光十色,最具个性。细加辨析,醇驳乃分。集 “集”字的意义 许慎说文解字曰:“集,群鸟在木上也。”“集”字本作“雧”,从三隹在木上。隹指短尾鸟,三指数量多。故三隹在木上,有集合之意。小篆将“雧”省作“集”。古文作“雦”,只取三隹集合之意,而非集合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电商疫情应急管理预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找规律(4)-人教新课标
- 2024年双边协议:市中心双层商业店铺租赁合同
-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健康日》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解决问题 例5》人教新课标
- 中班体育教案:推小车
- 虚拟现实体验展厅施工方案
- 2024年共享资源:媒体合作框架协议
- 2024年农业科技研究合作合同
- 企业工商过户合同模板
- 雨污水管合同模板
-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四篇)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 职业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赛初赛理论知识考试及答案
- 锅炉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2024山东高速集团限公司招聘367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航天发展史主题班会 课件
- 【人教版】《劳动教育》二下 劳动项目一 洗头 课件
-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