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收藏到手机    转发   评论 2007-05-01 23:51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温拓 彭荣(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广东广州 51032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成为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现有统计数据为依据,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知识,继续沿用索洛方程作为建模的参考模型,在原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新引入FDI因素改进了模型并加以检验,最终建立了以资本存量因素、劳动力因素、产业因素和FDI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方程

2、,达到了良好的拟合效果。文本的目的在于量化分析和测度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因素,挖掘影响因素背后蕴涵的信息,进而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增长提出政策性参考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经济增长 因素 模型 建议一、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必要性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富积累快慢的重要反映,透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知道是哪些原因导致了经济的增长,更能够挖掘出增长因素背后蕴涵着的有利信息和潜在矛盾。通过对有利信息的研究,政府能够更快地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

3、从而达到对国民经济调控和引导的目的;通过掌握潜在的矛盾,政府也能够及时把握今后经济政策改革和创新的方向,从而更好地为此后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及持续、高效、健康地增长服务。     (二)相关研究的进展     经济增长这一重要课题很早就已经进入了许多学者的研究领域范围,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索洛方程为核心的类似研究层出不穷。该模型主要用资本因素(K)和劳动力因素(L)来拟合GDP(Y)的增长。而实际研究表明,一国的GDP仅仅用以上两种指标来拟合是不够的,因此在最新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又加入了两个新指标,一个是研究制度因

4、素(S)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一个是研究产业因素(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增长理论也因此变得更加完善。     考虑并结合现有的数据信息,本文继续采用改进的索洛方程作为研究时建立模型的主要依据,并参考了詹锋等的建模思想。该文把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而把制度因素和产业因素作为弥补模型拟合精度的随机影响因素,采用索洛方程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但该文未考虑回归模型中残差的自相关问题,是其不足的地方。     本文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在建立计量模型时,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并加以解决:首先,保留了把资本因素

5、和劳动力因素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做法,从后面参数检验的结果来看,与预计的情况基本相符;其次,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数据的更新,把产业因素和新引入的一个新的衡量指标“FDI(F)因素2”,也一起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加以研究;在模型中剔除了t检验不显著的制度因素,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此外,本文还充分考虑了自相关问题,在模型中添加了AR(1)和AR(2)项,自相关的影响基本消除。二、因素分析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经济增长因素可按时间顺序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大类:     (一)传统理论

6、因素     1资本因素(K)。资本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增值,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会自觉地从低利润行业流向高利润行业,从而使得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带动经济的增长。资本因素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最重要的两大影响因素之一,资本因素用“实际资本存量(1952年价格)3”来衡量。     2劳动力因素(L)。劳动力来源于人口,人口数量越多,劳动力来源越广。劳动力数量是劳动力因素影响经济的具体表现之一,随着现代化的实施和高科技的运用,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程度的影响有超越前者之势。由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生产力是促进

7、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这就是至今仍保留劳动力因素的原因所在。劳动力因素用“从业人员数量4”来衡量。     (二)最新理论因素     1产业因素(I)。产业因素主要指的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间各产业的比例关系及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其影响机制在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提高了资源的流通和使用效率,改善了投入和产出的配比关系,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产业因素用“第二三产业人员比重5”来衡量。     2制度因素(S)。根据

8、近代学者们的研究表明,确实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影响的程度是否显著将通过统计学检验来断定。改革开发至今,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非国有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因此在众多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中,非国有化率成为了最好的选择。非国有化率可以通过间接计算非国有化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的办法来衡量6。     3FDI因素(F)。持续的外部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合同利用外资仅仅还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才是促进增长的真正动力,因此必须准确区分用合同利用外资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并加以统计。可见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这一指标来量化FDI因素是

9、更加合适的。三、建立模型     (一)收集数据     在本次建模数据收集过程中,实际资本存量指标来源于张军等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一文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来源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网;其他指标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其中,实际GDP指标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表一 1978年2004年GDP、资本、劳动力、产业及外资利用状况     (二)拟合模型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结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

10、用索洛的增长方程来拟合,该方程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8。理论发展至今,模型原先仅有的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两个变量,已经不足以充分解释经济增长的因素了,因此本次建立的模型是改进后的索洛的增长方程。为方便研究和体现拟合的效果,模型采用了三组对比的形式:     在模型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I表示产业因素,S表示制度因素,F表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参数分别表示K、L、I、S、F对Y的弹性系数。e为自然底数,为随机误差项,用于解释上述影响因素以外的随机因素。     对以上三组方程两边同时取

11、自然对数,变形后整理为以下形式:     根据表一的数据,调用Eviews软件对方程(4)(5)(6)进行估计,可得表二各方程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表二 各方程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     由以上各方程的检验结果,可建立以下经济计量模型:     对于方程(4)有:lnY=-2.109676+0.571637×lnK+0.276410×lnL+0.704339×lnI+0.055883×lnS+AR(1)=0.645787+AR(2)=-0

12、.517094     对于方程(5)有:lnY=0.557751×lnK+0.171599×lnL+0.050244×lnF+0.484012×lnI+AR(1)=0.468468+AR(2)=-0.392952     对于方程(6)有:lnY=0.563318×lnK+0.172495×lnL+0.446408×lnI+0.024282×lnS+0.046328×lnF+AR(1)=0.461870+AR(2)=-0.426238

13、      (三)检验参数     根据方程组参数的检验结果,对于方程(4)来说,制度因素(S)的t检验概率值为0.3464>>0.05,不能通过t检验,由此可见制度因素(S)在方程中的影响不显著,方程(4)可信度不强。对于方程(6)来说,在增加FDI(F)以后,制度因素(S)的t检验概率值为0.5599>>0.05,还是不能通过t检验,由此可见方程(6)的可信度同样难以另人信服。在方程(4)和方程(6)中其他影响因素的t检验均通过,表明其他因素应该被包含在最终的计量模型中。 &#

14、160;   再回到方程(5),方程(5)在剔除了制度因素(S)后引入了新的因素FDI(F)。不难发现K、F、I、L、AR(1)、AR(2)的t检验结果均得以通过,概率小于或接近0.05,检验效果均另人满意;调整后的也达到了0.999665,另外F检验值较大,高达14308.24,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为了消除回归模型中残差的自相关,在添加AR(1)和AR(2)项后,杜宾沃森检验项的DW值达到1.913644的水平,已经非常接近2了,由此可以认为自相关在模型中已经基本消除。由于常数项的初次t检验结果不显著,在第二次检验时,被剔除于模型之外。   

15、;  综合以上所有关键的检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检验效果的优良性,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方程(5)是拟合效果和检验效果都令人满意的方程。引入FDI因素,剔除制度因素的做法是能够通过统计学检验的。由此,方程(5)对应的经济计量模型最终被确定为本次拟合效果最佳的计量模型。     (四)分析模型     由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相关知识可知,在模型中,参数需要满足特定的约束条件:当时,表示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不变;当时,表示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递增;当时,表示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递减。   &#

16、160; 模型表明,说明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这一点从最新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8”来看是相符的。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力受到的教育投资越来越大,而教育投资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观点来看,劳动力素质提高带给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规模递增型的。     从模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中资本因素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55.78%;其次是产业因素,贡献了48.40%;最后两位依次为劳动力因素17.16%和FDI因素5.02%。贡献最大的前两个因素中,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

17、平分秋色,表明现代因素的作用在得到越来越重要的体现,同时,传统的影响因素依然不可忽视。     传统劳动力因素的贡献率排在第三位,其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传统的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政策正在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进行转变;第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难以用劳动力数量指标反映,若考虑由于教育和再培训提升劳动力质量而带来的经济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传统劳动力因素的影响权重还将有所增加。     FDI因素的贡献率排名第四,可谓不高。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

18、在于,部分FDI已经转化为资本存量因素,两个指标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使其贡献值下降。虽然FDI因素的贡献率只有5.02%,但是由于外部投资将带动产业链条以及产生乘数加速效应,其对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四、结论建议     1从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可知:资本因素是目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国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继续加大对资本的投入。资本投入越大,经济增长的绝对数量越明显。此外,一部分超额的资本因素还可以代替一部分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速度。  

19、0;  2劳动力因素的弹性系数较低表明其传统的经济影响力正在下降。因此今后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上,改变过去一味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旧观念,对劳动力的教育投入还要继续加强。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技能的劳动力才能形成人力资源,否则将只会是经济长期增长的负担。因此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是经济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根本原因所在,今后国家在普及基本国民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再培训,使全国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一个整体的提升。     3产业因素的重要作用正在凸现出来,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后期,对于转型后各大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要加强引

20、导和重点研究。在保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有步骤有计划的实现工业现代化,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在重点加强高、精、尖项目支持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基础工业的投资和改造力度。最后,还要继续加快发展服务性产业的发展步伐,培育和发展其他要素市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功不可没。中国对引进和利用外资应一如既往持积极的态度。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要在巩固和扩大已有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引进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有效应对开放时出现的新情

21、况新问题。以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为辅,培养本土专业优秀人才为重点,“师夷长技以自强”,使经济的增长由纯粹的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变。     5制度因素由于不能通过t检验而被排除在模型之外,从经济学意义角度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值得商榷。制度因素是只是简单地通过非国有化率指标来反映的,从代表性上看有所欠缺。如果能够多选取多个指标,通过提取一个主成分来反映制度因素,效果可能会更好。第二,指标值的计算方法存在缺陷,非国有化率是通过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工业生产总值得出的比率指标,在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小于工业生产总值增长幅度的情况下,非国有化率将下降,因此相对量的下降掩盖了绝对量增加的事实。从表一的非国有化率数据也可以间接看出,我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2000年前后有较大的变动。第三,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最终要回归到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的结构变动上来,因此,也可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