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方案_第1页
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方案_第2页
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方案_第3页
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方案_第4页
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1 页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方案XX 建设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年 月 日 第 2 页目目 录录一、一、拟在本项目使用的检测设备、技术装备一览表拟在本项目使用的检测设备、技术装备一览表 .1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2二、二、近年已完成类似项目情况表近年已完成类似项目情况表 .3三、三、检测技术方案检测技术方案 .4(一)(一)检测目的检测目的.4(二)(二)检测依据检测依据.4(三)(三)检测总体计划检测总体计划.6(四)(四)检测工作流程图检测工作流程图.8(五)(五)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91 1天然地基或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天然地基或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12

2、1.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121.2 轻型动力触探.122 2基桩检测基桩检测.132.1 超前钻探孔检测.132.2 岩基载荷试验.132.3 低应变法检测.142.4 声波透射法检测.142.5 钻芯法检测.142.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152.7 高应变法检测.163.3.混凝土结构检测混凝土结构检测.163.1.外观质量检测.163.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173.3.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173.4.构件截面尺寸检测.173.5.钢筋配置及保护层检测.183.6.楼板厚度检测.183.7.房屋垂直度检测.183.8.楼层净高检测.194.4.钢结构检测项目钢结构检测项目.194.1

3、.外观质量检测.19 第 3 页4.2.构件变形检测.194.3.钢网架挠度检测.205.5.建筑节能、室内环境和幕墙工程检测建筑节能、室内环境和幕墙工程检测.205.1.建筑节能检测项目.205.1.1.检测对象.205.1.2.现场试验.205.1.2.1 外墙砖现场拉拔试验.205.1.2.2.窗户现场气密性检测.205.1.2.3.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法检测保温层厚度.215.2.室内环境检测项目及标准控制要求.216.6.设备安装检测设备安装检测.216.1 屋面防水层淋水蓄水试验.226.2.建筑电气线路绝缘检测.226.3.建筑排水通球试验.226.4.管道水压试验.226

4、.5 接线相位(线路、插座、开关).226.6.防雷接地电阻检测.22 第 1 页一、一、拟在本项目使用的检测设备、技术装备一览表拟在本项目使用的检测设备、技术装备一览表序序号号名称名称型号规格型号规格数量数量国别国别产地产地自有自有/租赁租赁备注备注1数显回弹仪ZBL-S2105国产自有2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仪8mm5国产自有3钢卷尺LD-368W5国产自有4混凝土钢筋检测仪ZBL-R6305国产自有5楼板厚度检测仪ZBL-T7105国产自有6手持式激光测距仪PD425德国自有7全站仪3日本自有8精密水准仪DSZ2 型3国产自有9幕墙综合物理性能测试机MQJ-012国产自有10锚杆拉力计ZY

5、型3国产自有11邵氏硬度计3国产自有12电子万能试验机3国产自有13液压万能试验机1国产自有14压力试验机1国产自有15声波透射法探伤仪3国产自有16高强螺栓轴力扭矩复合检测仪YJZ-500A3国产自有17钢材测厚仪UTM-101H 型3国产自有18焊缝检验尺 40 型3国产自有19数字式声波透射法探伤仪HS600C 型3国产自有20角焊缝磁粉探伤仪CJE-A 型3国产自有 第 2 页序序号号名称名称型号规格型号规格数量数量国别国别产地产地自有自有/租赁租赁备注备注21涂层测厚仪HCC-24 型3国产自有2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DSZ2 型3国产自有23扭矩扳手2国产自有24接地电阻测试仪3国产

6、自有25水压试验泵2国产自有26千斤顶QYL503 台国产自有27千斤顶QW100T3 台国产自有28百分表0-50mm12 个国产自有29基桩完整性检测仪RS-1616K(S)1 台国产自有30基桩完整性检测仪RSM-PRT(T)1 台国产自有31基桩完整性检测仪RS-1616KW1 台国产自有32非金属超声检测仪ZBL-U5203 台国产自有33多通道超声测桩仪ZBL-U5703 台国产自有34百米钻机GY-100 型3国产自有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姓名职务负责项目联系方式QQ雷军军副总经理协调1800846885877576449邱志恒所长总负责18008468848770

7、249363熊英质量负责人地基、基桩检测18627559599119009925李晓燕副所长环境、节能检测1800846881649020178 第 3 页二、二、近年已完成类似项目情况表近年已完成类似项目情况表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委托人名称委托人名称日期日期备注备注1长浏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省交通质监局/湖南长浏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22大浏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省交通质监局/湖南大浏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23长湘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省交通质监局/湖南长湘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24通平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省交通质监局/湖南通平高速公路

8、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25南岳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省交通质监局/湖南南岳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26吉茶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省交通质监局/湖南吉茶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27吉怀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省交通质监局/湖南吉怀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28汝郴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交工验收检测省交通质监局/湖南汝郴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2以下空白 第 4 页三、三、检测技术方案检测技术方案(一)(一)检测目的检测目的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更好地为洞新高速项目房建交工验收做准备,我司根据洞新高速项目房建交工验收检测邀请函和房建工程质量验收国家标准,并结合该工程

9、实际情况,制订本检测方案。(二)(二)检测依据检测依据1)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变更及其他资料等;2)相关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92-1999);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0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 23-201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GB/T 50375-2006);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1 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 8-200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 第 5 页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 年版)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04) ;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621-2010) ;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2002) ;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

11、B/T 1591-2008) ; 碳素结构钢 (GB/T 700-2006) ; 焊接 H 型钢 (YB 3301-2005) ;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12000) ;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 12312006) ;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GB/T 36322008) ;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 (GB/T16939-1997) ;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2002) ;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09-2006) ;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

12、钢焊丝 (GB/T 8110-2008) ;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T5293-1999) ; 第 6 页 钢焊缝手工声波透射法探伤方法与探伤结果分级 (GB 11345-89) ; 钢结构声波透射法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JG/T 203-2007) ;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 3323-2005) ; 焊缝磁粉检测 (JB/T6061-2007) ;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法 (GB/T4956-2003)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0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50325-2010);

13、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 18204.25-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18204.26-2000);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GB/T 16146-1995);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 14582-1993); 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0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第 7

14、页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50081-2002); 钻芯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2007);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1-01-200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01-2001);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 其它相关规范;(三)(三)检测总体计划检测总体计划针对我公司需进行的检测工作,分别成立了地基基础检测组

15、、土建结构检测组、钢结构检测组、水电检测组、幕墙节能环境检测组、报告编写组与数据处理组 6 个检测组。针对工程的进度情况,特制订总体计划如下:单个标段检测组开展工作顺序如下:地基基础检测组土建结构检测组钢结构检测组幕墙节能环境检测组水电安装检测组。考虑到各个标段工程进度不同,进场顺序适当调整,同时,为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检测任务,必要时安排检测人员常驻工地。(1)由于地基基础必须成桩或具备工作面,即具备检测条件后才能进行试验检测,工程总工期主要由施工方控制。详见下表:地基基础检测程序与进度控制地基基础检测程序与进度控制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现场准备工作现场准备工作检测开始时间检测开始时间试验检测试

16、验检测进度进度数据分析时间数据分析时间正式报告时间正式报告时间超前钻 探孔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层并清理完桩底浮浆后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层,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达到检测条件要求,日均检测 8 点现场检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 第 8 页岩基载荷试验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层并清理完桩底浮浆后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层,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达到检测条件要求,日均检测 3 点现场检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轻型动力触探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孔开挖至设计岩土层、设计标高待施工单位完成

17、基坑、基础开挖至设计岩土层,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达到检测条件要求,日均检测 15 点现场检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低应变法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清理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受检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 15MPa,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达到检测条件要求,单机日检测量100 根现场检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声波透射法待施工单位预埋声测管,完成灌注桩后,清理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声测管灌满清水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受检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 15MPa,通知检

18、测单位现场检测达到检测条件要求,单机日检测量50 根现场检测完成 3天内出临时结果或阶段性的结果所有项目完成后15 天出具正式报告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基施工后,并达到规范要求休止期,桩头处理至设计标高清理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现场道路及用电准备。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 28 天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强度。待施工单位完成管桩施工后,管桩填芯处理并达到 100%设计强度,并达到规范要求休止期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达到检测条件要求,单机日检测量1 根现场检测完成 3天后出中间检测报告所有项目完成后15 个工作日出具正式报告。高应变法待施工单位完成桩基施工后

19、,并达到规范要求休止期,桩头处理至设计标高清理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现场道路及用电准备。待施工单位完成灌注桩后,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 28 天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强度。待施工单位完成管桩施工后,管桩填芯处理并达到 100%设计强度,并达到规范要求休止期通知检测单位现场检测。达到检测条件要求,单机日检测量5 根现场检测完成 3天后出中间检测报告所有项目完成后15 个工作日出具正式报告。(2)待桩基承台及基础梁浇筑完成后,土建结构检测组进场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并初步检测现龄期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待到龄期 28 天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的复检。报告编写组进行报告的编写,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处理工

20、作,并在 15个工作日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委托方,对问题及时处理。(3)待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完工后,混凝土表面粉刷前,土建结构检测组进场,进行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楼层净高、垂直度的检测。如检测时部分混凝土未到 28 天龄期,则待到 28 天龄期后,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复检。报告编写组进行报告的编写,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委托方,对问题及时处理。(4)待网架工程完工后,钢结构检测组进行外观质量、杆件变形及网架挠度的检测。报告编写组进行报告的编写,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并在

21、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委托方,对问题及时 第 9 页处理。(5)节能工程检测进度门窗检测:门窗进场时,委托单位需第一时间送检窗户样品至湖南 XX 建设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进行窗户三性、保温性能检测。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测:待墙体节能工程完工,外墙砖施工之前需进场检测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测。窗户现场气密性检测:窗户安装完毕后,验收之前进行窗户现场气密性检测。检测工作完成后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外墙砖拉拔试验:在外墙砖施工后龄期达到 28d,验收之前进行外墙砖拉拔试验,但不应超过 60d 的龄期。(6)室内环境工程检测进度等主体

22、工程完工、门窗安装完毕工程验收之前进行室内环境检测。检测工作完成后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7)幕墙工程检测进度在幕墙后置预埋件安装完毕,安装幕墙龙骨之前需进行现场锚栓拉拔试验,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8)待水电安装工程完工后,水电检测组进场进行屋面防水层淋水蓄水试验、建筑电气线路绝缘检测、建筑排水通球试验、管道水压试验、照明全负荷通电试验、大型灯具牢固性、接线相位(线路、插座、开关)检测等八个项目。报告编写组进行报告的编写,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委托方,对问题及时处理。

23、(9)报告编写组与数据处理组根据现场检测进度及时进行报告编写及数据处理,并出具相关检测报告。(四)(四)检测工作流程图检测工作流程图为保障试验检测试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进度,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特制定以下试验检测工作流程。简化检测流程如下:分部工程完完成施工方自检监理验收(符合检测条件后通知业主)业主通知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单位接到甲方通知后进场检测检测单位完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检测单位完成后小时内出具检测临时结论给业主 第 10 页如检测过程中出现不符合项,检测单位通知业主,之后业主通知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成后,业主通知检测单位复检。整体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单位出具正式检测报告。

24、详细流程图见下图: 收集相关资料 (包括施工组织计划、相关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结合工程实际制定详细检测方案业主审核检测准备通过不通过收到业主通知依据业主要求适当调整检测方案进场检测汇报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专家会诊修正施工工艺或采取的工程补救措施继续检测符合检测条件主要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初步检测结果汇报退场详细分析、撰写正式检测报告并提交业主提交总报告主要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初步检测结果初步检测结果 第 11 页(五)(五)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 第 12 页建筑桩基强制检测项目和比例要求建筑桩基强制检测项目和比例要求基础类型基础类型建筑行

25、业强建筑行业强制检测项目制检测项目检测比例检测比例规范要求规范要求检测项目强制性检测项目强制性低应变预应力管桩检测比例为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10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1.6 项、5.1.8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4基桩完整性检测强制条文静载(试桩)检测比例:总桩数的 1%,且不少于 3 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1.5 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16、8.5.

26、6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1、3.3.7、条文说明 3.3.7可根据设计意见确定预应力管桩静载检测比例:总桩数的 1%,且不少于 3 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1.5 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16、8.5.6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1、3.3.7、条文说明 3.3.7基桩承载力检测强制条文超前钻检测比例:人工挖孔桩、旋挖桩等混凝土检测比例 100%;否则需地勘单位需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检测比例或不采用超前钻探检测桩端持力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7、(GB50007-2011)8.5.6-6 项、10.2.13 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9.4 项根据设计、地勘单位正式文件意见确定混凝土灌注桩岩基载荷检测比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l%,且不少于 3 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1.5 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16、附录 H、8.5.6-6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1、3.3.7、条文说明3.3.7基桩承载力检测强制条文/无单桩承载力检测时采用岩基载荷替代,否则必须采用静载、高应变法等方式进行基桩承

28、载力检测 第 13 页基础类型基础类型建筑行业强建筑行业强制检测项目制检测项目检测比例检测比例规范要求规范要求检测项目强制性检测项目强制性低应变检测比例:人工挖孔灌注桩、旋挖桩检测比例 1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1.6 项、5.1.8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4基桩完整性检测强制条文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1.6 项、5.1.8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4、3.3.7基

29、桩完整性检测强制条文,验证低应变、超声波法完整性检测,钻取桩顶持力层性状与岩基载荷试验一起替代基桩承载力检测条形基础轻型动力触探单体建筑少于 3 点或一般场地抽检比例为每 1000不少于 3 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4.1.5 项、附录 A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2 项、10.2.3 项、10.2.7 项、10.2.8 项地基承载力强制性条文柱下独立基础浅层平板浅基础、独立柱基础试验检测数量为单体建筑不少于 3 个试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2 项、附录 C,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

30、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4.1.5 项地基承载力强制性条文强夯、预压等处理地基基础浅层平板一般场地抽检比例为每 1000不少于 3 点,根据处理方式不同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确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2 项、附录 C,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4.1.5 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地基承载力强制性条文注:1、以上检测项目均为湖南省建筑行业质量检测机构确认、认可的强制性检测项目;2、如设计有明确规定检测项目及检测比例均可按设计要求实行,如设计无明

31、确要求必须按以上规范执行。 第 14 页1 1天然地基或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天然地基或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对浅基础、独立柱基础、处理地基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轻型动力触探等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强制性条文第4.1.5 条,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针对本工程特点,我公司特对浅基础工程的地基承载力检测制订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及轻型动力触探两种检测方案,由于地基承载力检测为强制性检测项目,因此必须至少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地基

32、承载力检测,对于不符合轻型动力触探条件的地基,可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1.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1)试验目的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即确定天然地基或处理地基承载力。(2)检测比例浅基础、独立柱基础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数量为单体建筑不少于 3 点。(3)检测依据本次试验采用堆载法,试验方法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范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2 项、附录 C,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4.1.5 项。1.2 轻型动力触探轻型

33、动力触探(1)检测目的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目的检测浅基础地基土的夯实程度,确定天然地基或处理地基承载力。(2)抽检比例一般场地抽检比例为每 1000不少于 3 点。 第 15 页(3)检测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4.1.5 项、附录A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10.2.2 项、10.2.3 项、10.2.7 项、10.2.8 项。2 2基桩检测基桩检测桩端岩石地基承载力采用岩基载荷试验进行检测,桩端持力层采用超前钻探测桩底岩土层性状;基桩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检测、钻芯法检测;基桩承载力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高

34、应变法检测。2.1 超前钻探孔检测超前钻探孔检测2.1.1 检测目的根据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逐孔对孔底下 3D 或 5m 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行检验,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应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对存在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的探孔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钻探深度。1.3.2 检测比例如无设计或地勘单位无推荐检测比例,则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要求超前钻检测比例一般为 100%。1.3.3 检测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5.6-6 项、10.2.13 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9.4 项。2.2 岩

35、基载荷试验岩基载荷试验2.2.1 试验目的确定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2.2.2 检测比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l%,且不少于 3 根;当总桩数在 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 2 根。2.2.3 检测依据桩基承载力检测强制性条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5.1.5 项、建筑地 第 16 页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16、附录 H、8.5.6-6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1、3.3.7、条文说明 3.3.7,其实际为代替承载力检测中的静载试验。2.3 低应变法检测低应变法检测

36、2.3.1 试验目的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2.3.2 检测比例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比例为 100%。预应力管桩检测比例为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2.3.3 检测依据桩基完整性检测强制性条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5.1.6 项、5.1.8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4。2.4 声波透射法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2.4.1 试验目的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2.4.2 检测比例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检

37、测,一般为大直径灌注桩(大于 800mm)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可以替代低应变法。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比例为 100%。2.4.3 检测依据桩基完整性检测强制性条文,可以替代低应变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5.1.6 项、5.1.8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4。2.5 钻芯法检测钻芯法检测2.5.1 试验目的检测灌柱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 第 17 页或鉴别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2.5.2 检测比例对于端承型大直径(大于 800mm)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

38、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 2.5.3 检测依据桩基完整性、承载力检测强制性条文,不能采用静载试验进行承载力检测时,增加钻芯法检测桩端持力层性状并进行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完整性检测后的验证检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5.1.6 项、5.1.8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4、3.3.7。2.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2.6.1 试验目的静载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堆载试验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39、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试验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规范执行。根据规范规定,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进行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a.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b. 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c.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 2.0 倍。2.6.2 检测比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l%,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2.6.3 检测依

40、据桩基承载力检测强制条款,如无法采用静载试验,采用岩基载荷试验与钻芯法 第 18 页检测共同替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5.1.5 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16、8.5.6 项,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1、3.3.7、条文说明 3.3.7。2.7 高应变法检测高应变法检测2.7.1 试验目的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和满足高应变法适用检测范围的灌注桩,可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检测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混凝土灌注桩的单桩轴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确定高应变法检测结果与

4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对应关系。2.7.2 检测比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5%,且不得少于 5 根。 2.7.3 检测依据桩基承载力检测强制条款,混凝土灌注桩尤其是预应力管桩如无法采用静载试验,可以采用高应变法检测桩基承载力。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5.1.5 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0.2.16、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1、3.3.6。3.3.混凝土结构检测混凝土结构检测3.1.外观质量检测外观质量检测检测频率:100%全数检查 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

42、04-2002) 检测项目:1).观察该工程梁、板、柱外观表面,检查是否有蜂窝、麻面、孔洞、裂缝等质量缺陷;2).观察该工程梁、板、柱的外观线条是否顺直完整;3).观察现浇混凝土构件是否有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变形和裂缝。对有裂缝的 第 19 页部位,进行详细的裂缝检测并分析成因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处理意见;4).观察检查并结合测量工具,检查结构构件的布置是否与设计一致。3.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抽检频率:梁、板、柱抽检数量按每一楼层每种构件数量的 30%确定,且不应少于 10 个构件依据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 23-2011)检测项目:混凝土抗压强

43、度2.2.1.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法检测采用混凝土数显回弹仪对该工程现浇混凝土构件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抽检数量按构件数量的 30%确定。2.2.2.混凝土抗压强度钻芯修正法检测检测频率:对各方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均有的混凝土现浇构件抽取芯样不少于 6个。依据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检测项目:混凝土抗压强度根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3.3 条,采用钻芯修正法对所检的混凝土构件强度进行修正。3.3.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检测频率:对各方均怀疑的内部有缺陷的部位 规范依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

44、2000)检测项目:混凝土内部缺陷3.4.构件截面尺寸检测构件截面尺寸检测抽检频率: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 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 板可按纵、 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 。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1 年版 第 20 页检测项目: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3.5.钢筋配置及保护层检测钢筋配置及保护层检测钢筋配置检测: 抽检频率: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

45、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 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 板可按纵、 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 。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1 年版 检测项目: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检测:抽检频率: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 2%且不少于 5 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 50%。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

46、1 年版;检测项目:梁、板保护层厚度3.6.楼板厚度检测楼板厚度检测抽检频率: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楼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1 年版;检测项目:楼板厚度3.7.房屋垂直度检测房屋垂直度检测抽检频率:房屋四角及房屋转角处 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1 年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第 21 页检测项目:房屋垂直

47、度3.8.楼层净高检测楼层净高检测抽检频率: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1 年版;检测项目:楼层净高。4.4.钢结构检测项目钢结构检测项目钢结构检测主要进行外观质量、杆件变形及网架挠度检测,并评定所检项目是否

48、满足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4.1.外观质量检测外观质量检测检测频率:全数检查依据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JGJ 7-2010)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GB/T 50375-2006) 。检测项目:1)检查钢支座、锚板是否有变形异常、开裂等异常情况;2)检查钢支座处混凝土部位是否存在开裂等异常情况;3)检查前后撑杆是否存在变形异常的情况,重点检查悬吊荷载处节点;4)检查屋面板、天沟是否存在变形异常、渗漏现象;5)检查屋面板与檩条连接处锚固是否牢固,是否存在锚钉断裂、松动、磨损现象;6)检查构件表面防腐、防火涂层是否完整

49、,是否有无锈蚀起皮脱落现象等。注:外观检查比例均为 100%4.2.构件变形检测构件变形检测检测频率: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中表 3.3.13 的样 第 22 页本最小容量。依据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JGJ 7-2010)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GB/T 50375-2006)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04) 。检测项目:杆件变形。4.3.钢网架挠度检测钢网架挠度检测检测频率:不少于 5 个点。依据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JGJ 7-2010)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GB/T 50375-2006)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04) 。检测项目:网架挠度。5.5.建筑节能、室内环境和幕墙工程检测建筑节能、室内环境和幕墙工程检测5.1.建筑节能检测项目建筑节能检测项目5.1.1.检测对象检测对象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07)有关条款规定。5.1.2.现场试验现场试验5.1.2.1 外墙砖现场拉拔试验外墙砖现场拉拔试验执行标准:JGJ110-2008;验收批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