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轴瓦的安装_第1页
合金轴瓦的安装_第2页
合金轴瓦的安装_第3页
合金轴瓦的安装_第4页
合金轴瓦的安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合金合金轴瓦的检修轴瓦的检修永远不要对客户说不,永远不要对客户说不,客户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客户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合金瓦的修理,在整个机组的检修中是其中一部分,对机组的了解和装配程度决定了对轴瓦处理内容。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轴承的运转质量指标和周期。如果不了解机组状态,刮瓦就没把握。所以,在刮瓦前的工作也是很关键的,如:联轴器的对中精密度,两联轴器连接状态,转子的动不平衡量,转子密封环上径向和轴向密封间隙、机座停机时和运行时的形状变量,机座上轴承座的定位刚性,运行时温度的分布情况冷却水的影响作用,以及介质中水分的影响等。都要通过了解和原来运行的情况优劣来判断分析+除了具备观察分析判

2、断能力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手艺。如何使用刮刀,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修刀,需要平稳均匀式的面刮、蜻蜓点水式的去凸,连续的表面挤压等等。+条件具备、手工具备时,就要考虑每一步的刮瓦目的和效果。采取最简单合理实用的刮瓦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所需要的效果。从而提高质量和刮瓦效率。+安装完成后,把握性有多大?每台设备机组,都有它的特性,每次修理,都是装配质量的优化。出外界因素之外,每次装配后,都应该比前一次的运行指标有进步,运行周期也相对延长。目录目录滑动轴承的检修要了解三个原理一是合金瓦轴承的工作原理:一是合金瓦轴承的工作原理:在轴承的瓦背内侧浇注上在轴承的瓦背内侧浇注上1 1到到2 2毫米的锡铅合

3、金基料层,内混毫米的锡铅合金基料层,内混有巴氏合金颗粒,在运行初期,轴表面的相对摩擦把较软的有巴氏合金颗粒,在运行初期,轴表面的相对摩擦把较软的基料磨掉,而镶嵌在基料里的巴氏合金颗粒显露出来,阻止基料磨掉,而镶嵌在基料里的巴氏合金颗粒显露出来,阻止了对基料的减磨,起到了支撑轴的作用,而磨去基料后的间了对基料的减磨,起到了支撑轴的作用,而磨去基料后的间隙,变成储存润滑油的油膜空间。隙,变成储存润滑油的油膜空间。+二是润滑的原理:在转速的下方有油楔的生成,油膜由厚膜碾轧成薄膜,在这个过程中受正压力的位置还有足够的厚度油膜。在油膜被挤压向轴向逸出过程中完成油的润滑,同时带走磨下的锡削和热量。在加速度

4、完成后,轴在油膜上面摩擦转动。+三是热膨胀原理:安装的时候和运行起来的时候温度差是确定间隙的依据。温差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掌握这些变数才能准确的预留间隙和紧力。一部分来自于原运行数据,一部分来自于相邻机组的运行状态还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个人的分析判断。争取取得最合理的数字。因为安装时还可能有数据的调整改变空间。滑动轴承简介 滑动轴承: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电

5、镀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减磨层或过渡层)。轴瓦和轴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高精度、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根据能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向心轴承、推根据能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承。力轴承、向心推力轴承。 (或称为径向轴承、或称为径向轴承、止推轴承、径向止推轴承)。止推轴承、径向止推轴承)。根据润滑状态,滑动轴承可分为:根据润滑状态,滑动轴承可分为:1)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2)完全液体润滑轴承。完全液体润滑轴承。运动特点运动特点 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

6、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如果由于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于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于将其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 轴瓦的形式和结构轴瓦的形式和结构径向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2单材料、整体式厚壁铸造轴瓦多材料、整体式、薄壁轧制轴瓦多材料、对开式厚壁铸造轴瓦轴承材料一、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 轴承材料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轴承材料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减摩性:材料副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减摩性:材料副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 耐磨性:材料的抗磨性能,通常以磨损率表示耐磨性:材

7、料的抗磨性能,通常以磨损率表示。 抗咬粘性抗咬粘性:材料的耐热性与抗粘附性。:材料的耐热性与抗粘附性。 嵌入性嵌入性:材料容纳硬质颗粒嵌入,从而减轻轴承滑动表面发生刮伤或磨:材料容纳硬质颗粒嵌入,从而减轻轴承滑动表面发生刮伤或磨 粒磨损的性能。粒磨损的性能。 磨合性磨合性:轴瓦与轴颈表面经短期轻载运行后,形成相互吻合的表面形状:轴瓦与轴颈表面经短期轻载运行后,形成相互吻合的表面形状 和粗糙度的能力(或性质)。和粗糙度的能力(或性质)。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单体瓦)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单体瓦)定位唇钢钢背层层合金层层油槽内内倒角油孔内内倒角油孔半径径高外倒角轴瓦结构要素示意图轴瓦结构要

8、素示意图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 中央壁厚:决定油膜厚度中央壁厚:决定油膜厚度 一次减薄厚度:因壳体变形,防止因一次减薄厚度:因壳体变形,防止因轴轴 颈与轴瓦的颈与轴瓦的 发生发生接触接触 对口减薄厚度对口减薄厚度: 防止因轴颈变形引起轴防止因轴颈变形引起轴 与轴瓦发生接触与轴瓦发生接触1、厚度1)壁厚包括钢背厚度及合金层、Ni栅层及表面镀层厚度之和,即总厚度。2)合金厚度:合金层厚度越大,轴承耐疲劳性能越差,通常产品的合金厚度设定在0.20.5较大的轴瓦厚度在22。5mm之间。挂瓦的国厚和过薄都会影响到瓦的使用性能。传热速率、膨胀系数、不一样容易导致起层而破坏。3)轴

9、瓦两对口处壁厚削薄 由于轴瓦以很大过盈量装配于轴承座中,瓦口附近在压紧后产生径向内缩的趋势,为避免对口平面附近合金层发生早期磨损和咬轴现象,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压延变形压延变形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2、张开量 轴瓦两对口平面和外圆面的两条交棱之间的距离与轴瓦名义外径之差,称之为弹张量。在正常的状态下,该值应始终为正值,以使轴瓦装入座孔后在座孔内产生径向的压应力而紧贴座孔。该值的选取如下表:座孔直径(轴径尺寸)最小弹开量弹量公差范围平瓦26120(23113)0.5(0.2)【1.5】120170(113163)0.75(0.5)【2.0】170260(163252)1.

10、00(0.5)【2.5】260320(252310)1.50(1.0)【2.5】320450(310434)2.00(1.0)【3.0】4508002.00(1.0)【4.0】80012002.00(1.0)【4.0】止推轴瓦2680(2376)0.10.380110(76105)0.10.4110170(105163)0.10.5170320(163310)0.30.7320以上0.51.0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3.定位唇 目的:防止轴瓦相对于轴承座产生轴向和周向的相对移动,保证装配时位置的正 确性。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5.油孔及油槽 目

11、的:把润滑油导入轴颈和轴承所构成的运动副表面。 形式:按油槽走向分沿轴向、绕周向、斜向、螺旋线等。 按油槽数量分单油槽、多油槽等。 由于油孔、油槽会破坏工作表面及油膜压力的连续性,故开设油槽、油孔须遵守如下原则:1)保证润滑油及时到达工作表面,而不至于中途分枝流失。2)非特殊情况下,力求避免开设整 圈环形油槽。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5.油孔及油槽(续)3)连杆轴瓦上片和主轴瓦下片由于负荷较重,尽量避免开设油孔及油槽。4)开设油孔、油槽的部位应与整个油道设计良好配合,防止油道中润滑油发生压力波动,这种波动是轴瓦产生气(穴)蚀的根源之一。5)油孔、油槽一定只能开设在轴瓦低

12、负荷部位。6)油孔及油槽的边缘必须去尽锐边、毛刺、尖角,并应尽量形成圆滑过渡结构。 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轴瓦结构要素的作用与要求6.半圆周长(半径高) 轴瓦靠半圆周长过盈量固定在座孔内,它与座孔的配合靠过盈量产生径向压应力。 过盈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工作的可靠性,故需严格控制。过盈量太小或太大都将引起轴瓦失效(判定标准是Pr(接触应力)最小必须大于或于等10MPa) 。半径高过小时:1)瓦背与座孔贴合不紧,热量不易传递。 2)瓦背与座孔贴合面有可能产生缝隙。 3)瓦背与座孔表面丧失“锁紧”能力。半径高过大时:轴瓦产生塑性变形、弹张量消失、配合压力反变小,其后果与过盈量 不足相似。 让轴瓦

13、能够粘贴在壳体上,即使有负荷也不会产生轴瓦移动让轴瓦能够粘贴在壳体上,即使有负荷也不会产生轴瓦移动/动摇的情动摇的情况。况。故障原因清洁度(异物) 润滑油供应不足安装误差对中不良超载比率38.311.115.98.16.0故障原因腐蚀制造精度低气蚀其它比率5.65.52.86.7 汽车轴瓦损坏的原因调查表汽车轴瓦损坏的原因调查表从上表可以看出,润滑油的清洁度和安装误差是损坏轴承的主要原因大型组合瓦的检修步骤大型组合瓦的检修步骤一、确认主轴的与联轴器的联接标准达到要求,同时考虑刮瓦的减薄量对对中度的影响。二、确认各密封环的位置与叶片的间隙合适,轴向位移定位适中。三、刮研瓦座,达到轴瓦的摩擦面与轴

14、接触70%,即大面有点。不偏斜、不翘曲等二元方位确认。四、压间隙,测量总间隙,确认刮削量、平行度,确定检修方案。四、粗刮下瓦,找大平,细刮,分小点。精刮,挤压成花。五、压间隙确认刮研效果。六、在允许的条件下垫高下瓦,测试上瓦的配合面接触程度。粗刮和细刮。七、最后确认刮研效果。八、测量侧间隙,并刮削侧间隙。九,处理轴面光洁度。同时清理油道、油池、密封面、气封等。十、测量轴向间隙,调整垫片达到垂直度、受力均匀度的要求十一、测量瓦座的顶间隙,加垫或紧固的方式保证瓦座的刚性。确定轴瓦间隙确定轴瓦间隙 要细看轴瓦安装说明书要细看轴瓦安装说明书根据公式确定:顶间隙根据公式确定:顶间隙a=kd (d-轴直径

15、,轴直径,k为系数,圆筒瓦系为系数,圆筒瓦系数为数为0.002,椭圆瓦为,椭圆瓦为0.001),轴承的侧间隙一般情况下采用,轴承的侧间隙一般情况下采用b=a,在顶间隙较大时采用,在顶间隙较大时采用b=1/2a(圆筒瓦),在顶间隙较小(圆筒瓦),在顶间隙较小时采用时采用b=2a(椭圆瓦椭圆瓦)。+3、根据经验数据确定一般情况下轴的直径*1-1.5 + 50a 0.0010+ 50150 0.0015+150300 0.0020+如:轴的直径为180毫米,安装时气温20度,运行后温度上升到160度,油温上升到40度,此时该轴在直径方向膨胀了多少?+(160-20-40)0.180.015=0.27

16、+0.27/180=0.0015+轴瓦的两侧间隙测量+ 轴瓦两侧间隙的测量是用塞尺在轴瓦水平结合面四个角(常称瓦口)上测量。塞尺插入的深度约为轴颈的1/101/12。由于侧隙是楔形的,故塞尺不可插入过深。+下瓦侧隙对称度的检查+1) 轴瓦的间隙不仅要求瓦口处的间隙合格,而且要求侧隙的形状是一规则的楔形。2) 测量下瓦间隙对称度时,先用最薄的塞尺沿四个瓦口插入,测量下瓦间隙对称度时,先用最薄的塞尺沿四个瓦口插入,直到插不动为止,取出塞尺,记录塞尺的深度,测后将测值直到插不动为止,取出塞尺,记录塞尺的深度,测后将测值列表进行分析。列表进行分析。+轴瓦的顶部间隙测量+轴瓦的顶部间隙采用压铅丝法进行测

17、量。先将铅丝放在下瓦的两侧和轴颈顶部,如图12(a)所示,然后合上上瓦,并均匀地拧紧结合面螺栓,随后再分解开,取出铅丝并测记其厚度。 则顶部间隙为顶部铅丝厚度的平均值减去两侧铅丝厚度的平均值。+即:a=1/2(a1+a2)-1/4(b1+b2+b3+b4)。检查顶部间隙是否出现楔形(顶隙的平均值是合格的),可将前后端的测量值分别进行计算。即:前端顶隙a1-(b1+b2)/2;后端顶隙=a2-(b3+b4)/2 ;前后端的顶隙应相等。若不相等,则证明顶隙出现楔形。+轴瓦紧力的测量+1 、轴承盖对轴瓦压紧之力称为轴瓦紧力。紧力的作用主要是保证轴瓦在运行中的稳定防止轴瓦在转子不平衡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18、。+2 、 紧力的测量与轴瓦间隙的测量方法相同,只是放铅丝的位置不同,测量紧力将铅丝放在轴承座的结合面与轴瓦的顶部处,如图12(c)所示。紧力值等于两侧铅丝厚度的值与顶部铅丝厚度的平均值之差。即c=1/4(B1+B2+B3+B4)-1/2(A1+A2),当C为负值时,表明轴瓦顶部有间隙。+3 、 轴瓦紧力的大小决定于轴承结构及轴承在运行时的工作温度,轴瓦的紧力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设计要求,当制造厂无此规定时,可按以下标准:圆柱形轴瓦为0.050.15mm;球形轴瓦紧力不宜过大,以免失去自动调心作用,一般为小于0.03mm。+测量中的注意事项+1、 铅丝直径d的选择,以压扁后不小于d/2为好,每段铅

19、丝的长度为轴瓦长度的1/51/6。+2 、 测量顶部压扁铅丝厚度时,应以最薄值为准。+3 、若轴瓦两侧的结合面不平整,可在结合面放置铅丝处垫上同等厚度的钢皮或铜皮。+4 、 测量紧力时在上轴瓦垫铁顶部放置铅丝时,最好将铅丝做成O形,以减少测量误差。+5 、紧轴瓦压盖螺栓时,为求使各螺栓的紧度一致,同时紧螺栓的力不宜过大。+6 、测量轴瓦紧力是在轴系找中心后,轴瓦已修刮、调整完毕,再进行轴瓦紧力的测量与调整。+紧力的调整+1 、对于可调式轴瓦,均应通过增减上瓦垫片的厚度进行调整。如图13(a)所示。+2 、对于无调整垫铁的轴瓦,可以调整轴瓦盖中分面垫片厚度见图13(b)或在上瓦顶部加减垫片进行调

20、整。+轴瓦的瓦背与瓦座、瓦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接触率分布均匀。其下瓦与轴颈接触范围角为90 ,接触率达不到要求时,应以瓦座与瓦盖为基准,涂以红丹粉检查接触情况,用细锉锉削瓦背进行修研,直到达到要求为止。接触斑点达到每平方英寸56点。+轴瓦与瓦座、瓦盖装配时,固定滑动轴承的固定销端头应埋入轴承体内。需要在上下瓦结合面处增加垫片时,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轴承内侧1mm,垫片应平整无棱刺,瓦口两端垫片厚度应一致。瓦座、瓦盖的连接螺栓应紧固而受力均匀。+轴瓦接触率刮削过程,接触率70%+刮瓦的步骤:是把下瓦合金内弧面上涂抹红丹,然后把轴放到下瓦上面,盘动转子,使轴在瓦面上的接触面点

21、磨出光亮,根据亮点的分布情况确认刮点,用刮刀削去亮点量。砂布磨去刮痕。目的是轴与合金面能够均匀的与轴全面接触。+(1)粗刮轴瓦。+对小型瓦,瓦上涂色,与上瓦研点粗刮几遍,然后将上、下瓦分别镶入瓦座与瓦盖上,瓦上涂色,用轴研点粗刮,待接触面积与研点分布均匀后,可转入细刮。粗刮时应注意,不可将瓦口部分刮亏了,要求120范围有接触点。+对大型瓦,主要是在下瓦上找大平面。其目的是消除瓦座装配调整后剩余偏差。+粗刮要点:+1、粗刮追求的是大面接触,而不是局部接触点多少,所以,以调整瓦座为主要内容,刮削大面为次要内容。+2、两个瓦同时调整再涂红丹后再刮。不能单刮一个瓦。在一个瓦烧坏更换时,要同时考虑另一个

22、瓦的调换和刮研。最好同时更换。+3、刮瓦前先确定顶、侧间隙,对刮瓦的量有一个初步的概念,间隙小时多刮点,间隙大时,刮削量要小点。+4、每次只能刮亮点的中心,而不能连带周围。每次转动轴后的痕迹,要用手机拍下来,一便下一次核对刮瓦的效果。如不注意就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就可能因刮错而报废。+5、注意瓦附近的轴封内弧对测量触点时的支撑而影响。+6、刮瓦要使用合适弧度的刮刀,要以油石配合,常磨刃部,使之锋利。+7、每次刮完要使用500号砂纸在刮削位置挫磨光滑,以消除刮刀对基面的挤压而凸起的部分。+8、每次刮研必须向预定的目标进一步。+(2)细刮轴瓦。在大面已经分布到下弧的90度以内面上时,开始以削点为

23、中心工作的刮研,把一个点刮成两个点,两个点刮成四个点。+对于小型轴瓦,细刮轴瓦时,上瓦应加垫(瓦背结合面或减少瓦口结合面上的垫)装配后刮削两端轴瓦,在瓦上涂色,用轴研点。开始压紧装配时,压紧力应均匀,轴不要压得过紧,能转动即可,随刮随撤垫,随压紧。此时也应注意不要将瓦口刮亏了,经多次削刮后,瓦接触面斑点分布均匀、较密即可。+大型瓦:上瓦的处理:在下瓦刮研基本完成之后,对上瓦也要进行刮研。与下瓦刮研的区别在于需要把上瓦后背加几层垫,扣瓦盖,测试接触情况,然后刮削,随刮随加垫。或者在上瓦背后加够垫,两半瓦之间再加垫,随刮随撤垫。怎么方便怎么做。目的是要轴与瓦接触上,还要有一定的紧力,才能磨上光点。

24、逐步达到要求的接触光洁度和接触点,加垫的总厚度等于所要求预留的间隙+相对下瓦来说上瓦刮削要简单一些。+精刮:+细刮瓦是以钝角刮刀对瓦表面的局部挤压为主,刀削减少凸出为辅,使之表面既达到消除高度的目的,同时又起到硬化的作用。+在整个受力瓦面达到70%的面上有均匀小点时,刮瓦完成。+刮花:目的是1、均匀油膜。2、表面硬化。3、为检验本次的刮瓦成效,在下次拆机检修时可以通过轴颈对油花的磨损程度来判断本周期内的运行情况和本次的刮瓦效果。为下次的检修提供思路方法依据。+大型瓦:上瓦的处理:在下瓦刮研基本完成之后,对上瓦也要进行刮研。与下瓦刮研的区别在于需要把上瓦后背加几层垫,扣瓦盖,测试接触情况,然后刮削,随刮随加垫。或者在上瓦背后加够垫,两半瓦之间再加垫,随刮随撤垫。怎么方便怎么做。目的是要轴与瓦接触上,还要有一定的紧力,才能磨上光点。逐步达到要求的接触光洁度和接触点,加垫的总厚度等于所要求预留的间隙+相对下瓦来说上瓦刮削要简单一些。+轴颈的处理:+轴颈的表面必须达到光洁,量化数据粗糙度应在0.8以内。用砂布、油石打磨,用新麻绳浸油绕轴来回拉等方法,处理轴表面光洁度。+轴上出现环型沟槽痕迹时,需要上磨床处理,否则,保证不了运行周期。+转子的外观粗略检查:+1、轴向移动量:由轴向瓦来控制轴向位移,正常情况下,位移量是向着一个方向的趋势,所以要刮研轴向瓦来确定轴向接触面和位移量。+2、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