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_第1页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_第2页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_第3页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_第4页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工程学院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矿带区120万吨/年生产能力设计 学生姓名: 王志珂、高腾翔、王婷 学 院: 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安全工程1541班 专业课程: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陈国祥 2018年 1月 1 日 课程设计名称: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课程编码:012263106课程性质:实践课适用专业:采矿工程课程设计时间:4周;学分数: 4 ;编写人: 王志珂(201510104138)、高腾翔(201510104137)、王婷(201510104139);编写单位: 安全工程学院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矿*采(带)区*万吨/年生产能力设计 专业 安全工程 班级

2、 安全工程1541 一、设计题目*矿*采(带)区*万吨/年生产能力设计。二、设计时间2017年12月25 日 2018年1月5日。 三、设计资料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下例为假想矿井)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内为一层煤(或两层煤,依具体任务确定,若设计题目是两层煤,则自上而下顺序为Kl、K2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带)区走向长度2000m,倾斜长度800m,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煤层均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

3、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12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25 或设计条件为:(1)一层煤,煤层厚度2.2m,煤层倾角20,(2)一层煤,煤层厚度2.2m,煤层倾角12;(3)一层煤,煤层厚度6.9m,煤层倾角20;(4)一层煤,煤层厚度6.9m,煤层倾角12;(5)两层煤,K1煤层厚度6.9m,K2煤层厚度2.2m,煤层倾角20;(

4、6)两层煤,K1煤层厚度2.2m,K2煤层厚度6.9m,煤层倾角20;(7)两层煤,K1煤层厚度6.9m,K2煤层厚度2.2m,煤层倾角12;(8)两层煤,K1煤层厚度2.2m,K2煤层厚度6.9m,煤层倾角12;设计采(带)区综合柱状图一层煤:柱状 厚度(m) 岩性描述 8.60 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 8.40 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 4.20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 - 7.80 灰色砂质泥岩 - 4.60 薄层泥质细砂岩,稳定 .。 3.20 灰色细砂岩,中硬、稳定 6.9 煤层,煤质中硬,=1.30tm3 。3.20 灰白色粗砂岩、坚硬、抗压强度6080MPa 。 2

5、4.68 灰色中、细砂岩互层 两层煤:柱状 厚度(m) 岩性描述 8.60 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 8.40 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 - 0.20 碳质页岩,松软 2.2(或6.9 )K1煤层,=1.30tm3 4.20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 - 7.80 灰色砂质泥岩 - 4.60 薄层泥质细砂岩,稳定 .。 3.20 灰色细砂岩,中硬、稳定 2.2(或6.9 ) K2煤层,煤质中硬,=1.30tm3 。3.20 灰白色粗砂岩、坚硬、抗压强度6080MPa 。 24.68 灰色中、细砂岩互层 采区生产能力为采区或带区生产能力定为45万t/a、90万t/a和120万t/a四种

6、,设计者可以在三种中任选一种。 四、完成的任务 按任务分配分组进行。要完成的任务如下:(1)设计内容:采(带)区巷道布置、采煤工艺设计、设计图纸。(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五、成果要求文字格式要求主标题:三号字、居中、宋体、加黒,段后为自动。正文:全文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0、行间距1.5,首行缩进2个字符(包括各级标题)。编码:采用中式“一、二、三、(一)(二)(三)123(1)(2)(3)”编码形式,不得采用自动生成格式。其中“一、(一)”做为标题,加黒,单独成行。“1(1)”可以做标题,也可以不做标题,如果做标题,需单独成行,做还是不做标题,均不需要加黒。图表:图表文字及说明等均采用五号

7、宋体。表格要有表头(表头包括表号、表名),表头在表的上面并居中加黑。图要有图号、图名,在图的下面并居中,不需加黒。公式:采用公式编辑器编写,要规范,必要时要编号,编号要写在公式的尾部。装订:A4纸打印,加封面,左侧装订。图纸要求(需要制图的情况)本设计绘制两张大图(二号图纸) 1、采(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1:2000)、剖面图(1:2000) 2、采煤工艺布置平面图(1:200)设计图纸四周各留20mm的边框线,右下角留出标题栏。 凡设计图中已有内容,说明书中都可以不画。 指导教师签名: 2017 年 9 月 10 日目录前 言8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82、设计题目的设计条件8第一章 带区

8、巷道布置9第一节 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91、 采区或带区生产能力定为120万t/a三种。92、 计算带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93、 计算带区的服务年限。9第二节 带区内的再划分101、 确定采煤工作面长度。102、 确定采区内的区段数目或带区内的工作面数目。103确定工作面生产能力。114、确定采区或带区内同采工作面数目及工作面接替顺序。11工作面接替顺序11第三节 确定采(带)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12第二章 采煤工艺设计15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15第二节 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17第三节 循环方式、作业形式的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18参考文献:19前 言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下

9、例为假想矿井)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区内为一层煤,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区走向长度2000m,倾斜长度800m,采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煤层均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2、设计题目的设计条件煤层设计条件:一层煤,煤层厚度6.9m,煤层倾角12。本带区生产能力定为120万t/a。第一章 带区

10、巷道布置第一节 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1、 带区生产能力定为120万t/a三种。2、 计算带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工业储量:ZC=V=走向长度倾斜长度煤层厚度=1.30tm32000m800m6.9m=1435.2000万t按规定带区边界保护煤柱左右各留设10m宽。则永久煤柱损失量为:P=20m800m6.9m1.30tm3=143520t设计可采储量为:Z=(ZC-P)C =(14352000-143520)t0.75=10656360tC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75。3、 计算带区的服务年限;当矿井生产能力A一定时,矿井的设计服务年限为:P=ZAKK矿井储量备用系数,矿井设计一般取1.4

11、。所以 P=10656360t120万t/a1.4=6.34a第二节 带区内的再划分 1、 确定采煤工作面长度。为使巷道保持良好状态,防止采空区矸石冒落及保证生产安全,需在带区左右两侧留有一定范围的煤柱,煤柱尺寸大小与煤层上的压力及煤体本身强度有关,综合已知条件及所选用的采煤方法,在采区左右边界各留10m的边界煤柱,采区内不再留这类煤柱。工作面长度可以用下列式表示:L=nTtB 式中L工作面长度,m; n同时放煤支架数; T每班工作时间,min; t每架支架放煤所需时间,min; B支架宽度,m; 每班工作时间效率。取:n=2,B=1.5m,T=300min,t=6min则:L=23001.5

12、6=150m2、 确定采区内的区段数目或带区内的工作面数目。根据给定的条件可知,煤层的倾向长度800-20=780m,走向长度2000-20=1980m。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瓦斯涌出量小。回采工作面是沿走向方向布置,沿倾向推进,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工作面数目:N=(L- S0)/(l+ l0)式中:L煤层走向方向长度,m; S0采区边界煤柱宽度,m; l工作面长度,m;l0回采巷道宽度,取3m;N=2000-102150+23=12.69 取13巷道宽度为4m4.5m,本带区选取4.5m,且采区生产能力为120万t,选定13个区段,采用沿空掘巷方式,巷道间留较小煤柱,取5米。割煤机一

13、刀进刀量为0.8m,年产量为120万吨,则经计算可知,工作面长度为150m,每天割9刀。3确定工作面生产能力; 采煤工作面产量:A0=Lv0MC0式中 L采煤工作面长度,m; v0工作面推进速度,m/a,v0=0.8m61220=1152 m/a; M煤层厚度或采高,m; 煤的密度,t/m3; C0采煤工作面采出率,一般0.930.97,薄煤层取高限,厚煤层取低限。采煤工作面的年推进度:综采面可达10801200或以上;普采面不小于600m。A0=1506.91.300.93=1441514.88 t/a式中 -工作面生产能力,万t -采区生产能力 ,120万t/a -每年正常工作日,330天

14、故 4、确定采区或带区内同采工作面数目及工作面接替顺序。生产能力为120万t/a,且工作面生产能力为3305.79t。目前开采准备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生产集中化,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以两个工作面产量保证采区产量,所以定为采区5个区段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下行开采顺序:工作面接替顺序图区段1 区段2区段3 区段4区段5 区段6区段7 区段8 区段9 区段10图1-1布置一个普采工作面无法满足设计条件,则需要两个工作面同时开采。煤层:区段1、区段2区段3、区段4区段5、区段6区段7、区段8区段9、区段10(箭头表示方向为工作面推进顺序)论述煤层间、分层间、区段间、条带间的开采顺序及参数。第三节

15、确定采(带)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确定带区内开拓巷道布置 根据题目所选条件,完善带区所需的开拓巷道。 运输大巷布置在k1煤层底板下方50m处的稳定岩层中。 2.由于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煤层赋存条件好,涌水量较小,瓦斯涌出量较小,自然发火倾向较弱。为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降低巷道维护费用,采用沿空掘巷的方式。 3.方案选择 方案一:分带单独布置 每一个分带分别开斜巷进入上部煤层,每一个分带都布置一个煤仓直通运输大巷。 方案二:带区联合布置 运输大巷通过材料斜巷进入上部煤层,在上部煤层布置运煤集中平巷。,整个带区布置一个煤仓巷道硐室掘进费用 方案工程名称 单价( 元)方案一方案二工

16、程量(m)费用(万元)工程量(m)费用(万元)回风运料斜巷1580152*16383.76152*247.97进风行人斜巷158094*16237.3394*229.66煤仓1453.14*16*25*472.343.14*16*25*0.59.04集中平巷8353600-10*2297.49合计693.44384.17 巷道硐室维护费用 方案工程名称 单价( 元)方案一方案二工程量(m)费用(万元)工程量(m)费用(万元)回风运料斜巷40元/m152*16185.584152*16.02*219.48进风行人斜巷40元/m94*16*16.0296.3894*16.02*212.04小计25

17、4.9631.527煤仓30元/m25*16.02*1619.22425*16.021.201集中平巷160元/m2*2577*16.021321.07总计529.1611321.079生产经营费用 方案工程名称 单价( 元)方案一方案二工程量(m)费用(万元)工程量(m)费用(万元)斜巷1164元/m94*16175.0694*221.883煤巷951元/m25*1638.0425*24.755合计213.1026.638费用汇总表 方案矿井费用名称 方案一方案二掘进(万元)693.44384.17维护(万元)529.1611321.07生产(万元)213.10526.638总计(万元)14

18、35.7131731.898 方案一系统简单,通风容易,但生产调度管理复杂,煤仓太多,维护困难装煤点多,管理复杂。 方案二采用集中化生产,从根本上克服了方案一的缺点。虽然方案二维护费用高,但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分析,选择方案二更优越。 综上所述,选择带区联合布置方式,巷道布置情况见巷道布置图、带区巷道剖面4.定带区通风布置系统各煤层通风系统为:运输大巷材料斜巷煤层运输集中平巷分带运输斜巷采煤工作面分带回风斜巷回风大巷 第二章 采煤工艺设计 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设置采煤工艺对于设计带区的煤层厚度为6.9m,进行采煤工艺设计。6.9m属于厚煤层,硬度系数f =2,结构简单,无断层,

19、瓦斯涌出量较低,涌水量也较少。故可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倾斜长壁采煤法开采。综采工作面流程为采煤机向上割煤、移架采煤机向下装煤推移刮板输送机斜切进刀推移刮板输送机2、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用国产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和对多种采煤机的型号对比选用采煤机MG2*160/710-AWD型电牵引采煤机3、装煤 (1)确定落煤方式采用双滚筒采煤机直接落煤。(2) 确定割煤方式 往返一次割两刀。(3)确定进刀方式 为提高煤炭采出率,选取端部割三角煤斜切进刀方式,如图所示: (4)确定截深综合考虑煤层顶底板状况、煤本身硬度、采煤机截割功率、采煤机效率、输送机运输能力等确定截深为800mm。4、运煤液压支架型号型

20、号ZZ400/17/35中心距1500mm型式支撑掩护式外形尺寸59001420mm运煤方式双输送机运输适应煤层倾角15支撑高度支架重量13t工作阻力4000 kN设计单位北京煤机厂(1) 移架方式移架方式为分段移架(2)支护方式由于煤层f=2,顶煤厚度较小,选用及时支护。(3)端头支护端头支护方式为单体支柱加长梁组成的迈步抬棚。(4)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由于采用综采开采,支撑压力分布范围为2030米,峰值点距煤壁前方 5-15m,所以超前支护的距离为20米。选用单体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铰接顶梁的长度为1000mm。5、处理采空区 一般采用全部垮落法。 第二节 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确定工作面合理长度时要考虑以下方面: 1、 煤层地质条件 该带区煤层埋藏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煤层平均倾角为12,煤层厚度适中,瓦斯涌出量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小,综采工作面长度一般为12018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