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深耕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土壤深耕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土壤深耕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1) 现行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标准;(2) 现场勘察及招标答疑文件。2 .施工与编制的指导思想(1) 以满足业主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 工的要求,以及国家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规为前提;(2) 优化施工组织、施工方案、施工资源,强化现场管理, 确保建筑物外形美观;3.编制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共四章,分别对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安全、 质量、施工进度与控制造价、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措施 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二、质量目标我公司把土壤深耕工程作为一号重点形象工程, 将集中公司精 华,大力弘扬“敬业、诚实、创新、拼搏”的公司精神,科学实施“干 一项

2、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经营战略,按照“建精品工程、创文明工 地”的总要求,确保实现以下工期、质量、管理目标:(1 )工期目标: 35 日历天。(2 )质量目标: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 3)安全目标: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5%。以内;无重大的机械设备、火灾及交通事故;保证周围居民、设施的安全,杜绝因工程管理不善引发的各类事故的发生。三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第一节 测量放线一、测量控制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 个施工期间针对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二、平面控制系统 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

3、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FDT2G (欧波)电子经纬仪及 50m 钢尺。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 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 间保护及使用方便。三、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C32 II (索佳)光学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 离不得大于 200m 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 合,允许闭合差为 士 10mm /L( L为水准线长度公里数)。第二节 土壤深耕整理工程 根据项目区的地形特点、农田耕作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要求, 本项目土壤深耕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深耕、农田制坎。 土地平整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平

4、整,使土地更适合种植或其他的需 要。在进行土地平整设计时,应在满足灌排要求的基础上,合理 调配土方,尽量保持平整单元内的挖填方平衡,以减少运土工程 量。同时,要与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相结合,对项目区内土地全 部进行深耕,修建水平田地。1 、田块布设 项目区内坡地改为梯田,梯田的田面长度、宽度根据地形、坡 度、土层厚度、种植作物种类、劳力和机械化程度等因素,并结 合当地的实践经验确定。在满足田坎高度的条件下,田面宽度依 据地形地势而定,地势较为平缓时,田间宽度可适当大点,否则 应小点。田间宽度方向与等高线垂直,田间长度方向与等高线平 行,田面长度的确定与项目区道路等的布置相结合进行,边角地 带,随

5、地形布局为不规则田块。2、平整深耕土地 项目区土地平整强度除受地形地貌影响以外, 在很大程度上还 取决于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向,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追求单元 区内土地平整的统一化,形成田面外高里低,利于水土保持;推 高填低,尽可能做到挖填平衡,深耕土地 22cm-25cm 之间,相邻 单元区之间平整后的高差作为相邻田块的高差。3、田坎施工 田坎高度与田面宽度和地面坡度等因素有关,田坎太高,不但 修筑困难,费工费时,而且容易损坏崩塌。因而要根据土质、坡 度大小和方便耕作等条件来确定。田坎边度的确定,以能使田坎 稳定而又少占耕地为原则。规划设计时,一般要求田坎高于 0.3 米以上。根据平整区域地层设

6、置地堰,土坎外坡角取 76 °,地堰顶宽 为 0.30m ,地堰顶高出田面 0.20m 。为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利用 天然降雨,块田统一整成平行走向的长方形形式。4、田坎施工原则 项目区土地平整根据地形、面积、空间结构特点将项目区划分 成若干坡度土地平整单元区,每个单位区为为一个田块基层。单 元区内土地平整的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尽量做到 单元区内土地平整的统一化;推高填低,尽可能做到挖填平衡。 项目区土壤属棕壤性土,田坎高度不宜过高,但为使田面有适当的宽度,田坎高度也不宜过低。5、土方开挖 施工准备: 在现场任何部位的地表面将被破坏或有工程施工 之前,应测量并记录下这部分地

7、面的标高和尺寸。所有地面标高 和尺寸的测量应有项目监理在场,并按规定的或项目监理批准的 方式记录,这些项目监理同意的标高值将作为计量的基础。 场地清理:主要清除工程区内树木、树桩树根、垃圾、废碴 以及残余设施等其它有损工程机械施工的有碍物。施工方法采用 人工清理和74 KW推土机清理相结合,并用拖拉机运到指定位置, 在穿过现有道路处,应采取临时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当地交通的 影响。对无价值的可燃物,设专人负责集中,并选择微风天气进 行焚烧,在焚烧时由安全员负责防火工作,防火器材到位,及时 处理险情,防止意外火灾发生。对无法燃尽或对环境产生污染的 有碍物,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运到指定地点掩埋。在清

8、理过程 中发现的文物古迹,将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明确指示处理。 农田平整: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按照田面设计高程的要求 沿着地势的变化进行平整,田块的尺寸根据设计要求,采取半填 半挖的土方平衡法。土方平衡是贯穿施工全过程的问题,采用土 方平衡的方法将高处推出的土料填筑到低处,以达到整个施工区 的平整度,且又解决了弃土或买土的问题。放线测量时按每亩土 地四个边线标高桩打桩,在桩上设高程标志,保证农田平整的标咼,地块四周边线用白灰划线,地块中心位置设4X 4 m中心标咼桩,边线桩、中心桩联合控制场地平整施工。施工时首先把耕作 层的土壤沿上下坡一条一条的堆成纵向线型土埂,施工中采用 74kw 推土机 2

9、台并列同速推土,从而减少土的溜失,推土机铲刀 间距 15-20cm ;然后把耕作层下面的生土从高处推向低处, 采用 2 台推土机并列推土法;再把堆放的耕作层土壤推向两边已经推平 的地方,把堆层下的生土象上面的工序一样,由高处向低处推平, 采用 2 台推土机并列推土法;最后将表土大致均匀摊平,使平整 的地块表层土壤保持熟化,施工中在推土机推平表土之后还需要 用平地机平整,基本达到平整。有沟渠的地方应该填平,最后形 成规定的格田及田埂。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地块的平整,同时还 要保证道路工程施工规范的正确使用,既要满足大集体工程设计 与技术规范要求,同时还要满足总体工程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 完成后检查

10、验收,及时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规划设计要求,进行 验收。 注意事项:避免对持力层的扰动。没有项目监理的同意,不 得在挖方底部使用大型设备。根据项目监理的指示,将多余或不 适用的材料清理出现场。6、土方填筑 坑槽填筑:采用1立方米反铲挖掘机挖土, 5t自卸汽车装 土运输,如果坑槽尺寸比较深和底面积比较大,采用推土机把自 卸汽车卸下的土推平,再用平地机整平,最后用震动碾压实。根 据地形和土方调配计划合理安排机械运行路线,土方填筑集中地 点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计划,土的含水量不够的话用洒水 车洒水再压实,压实方法是按设计断面分层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 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要求后,再上一层。 客土

11、:项目区如需要客土,先把客土源表层25 cm厚的熟土用推土机推到一边,然后采用 1 立方米反铲挖掘机挖下面的生 土,并用装载机装车,5 t自卸汽车运到客土区,后退进占卸料, 用推土机将自卸汽车卸下的土推平铺均,铺填作业从最低处开始, 按水平层次进行,不能顺坡铺填。客土区回填施工边线、设计边线、高程等由施工测量人员控制,并设置明确的标识桩,标明相关的施工参数。人工拣除200 mm以上粒径的石块, 再用平地机整 平,分段作业面的长度初定为 200 m,分层统一铺填,最后用震动 碾压实到设计标高。然后再把客土源区的熟土运到客土区并在表 层铺均,使客土区能达到很快熟化。在此过程中需要人工拣除粒径50 mm以上的石块、垃圾、树根等,最后形成规定的格田及田 埂。 表土层的厚度应 > 300mm,质量验收标准见下表:项目标高厚度允许值± 50mm+30mm7、检验 、应负责进行控制土方工程质量所需的所有现场和实验室试验。 、实验室试验应在现场或现场外经项目监理批准的实验室进行。 、现场压实度试验符合 GB/T50123的规定,试验结果的复印件 应提给项目监理。 测量人员按照设计施工要求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