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化学集体备课稿 主备课人:陈敬 时间:2016年12月21日上周集体备课的效果和落实情况比较好,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良好,重难点能理解到位。课时安排:由于下周进行考试,用12课时讲解基础知识,1课时评讲习题本周集体备课内容是: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是许多学生感到困难的题型之一。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特征是以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及其分析:图像I:图像分析:(1)若a、b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
2、质的浓度导致。(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同时不同程度地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3)若平衡无移动,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个数不变;使用了催化剂。(4)若V正在V逆的上方,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逆在V正的上方,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图像II:图像分析:(1)由曲线的拐点作垂直于时间轴(t线)的垂线,其交点即为该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时间。(2)由达到平衡的时间长短,推断P1与P2、T1与T2的相对大小(对于此图像:P1P2、T1T2)。(3)由两平衡时,不同P、T下的量的变化可判断纵坐标y代表的
3、物理量。图像III:图像分析:(1)固定温度T(或压强p),即作横坐标轴的垂线,观察分析图中所示各物理量随压强p(或温度T)的变化结果。(2)关键是准确判断所作垂线与原温度(或压强)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3)y可以是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转化率、浓度、浓度比值、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图像IV: 图像分析:(1)温度为T2点为化学平衡点。(2)T1 T2温度段是随温度(T)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产物的浓度增大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3)T2T3温度段是随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结果。复习内容:考点1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解题策略:(1)首先看横轴和纵轴意义(特别是纵轴。表示转化率和表示反应物
4、的百分含量情况完全相反)以及曲线本身属等温线还是等压线。(当有多余曲线及两个以上条件时,要注意“定一议二”)(2)找出曲线上的特殊点,并理解其含义。(如“先拐先平数值大”)(3)根据纵轴随横轴的变化情况,判定曲线正确走势,以淘汰错误的选项。1、速率时间图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
5、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2、浓度时间图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2)反应物的转化率
6、是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这类图象反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
7、3 Dp1p2,n=34、恒压(温)线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5速率温度(压强)图6反应2X(气)Y(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提升训练7 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
8、 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8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9.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研究的是不同
9、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10反应:L(固)aG(气)bR(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ab D.ab考点2化学平衡综合知识图象解平衡图象要注意识图方法,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一看面(即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重点理解);四看辅(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数 (定量图像中有关数值的多少大小)。【例1】(08全国卷)已知:4NH3(
10、g)+5O2(g)=4NO(g)+6H2(g). 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多个条件变化转化为单个条件变化专练1下图中符合2A(g)B(g)2C(g)Q达到平衡状态的有(1P=1.01×105Pa)各图中都有压强、温度两个条件变化,分析时可通过横坐标上的某一点,作一平行于纵坐标的直线,交叉点即为同温度(或同压强)不同压强(或温度)下的变化多个条件变化转成了单个条件变化的问题如图B中A1,A2,A3三点就是500时1P,10P,100P压强下对应的A,符合压强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变化趋势 勒沙特列原理适应于各种平衡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学习时要从原理入手,剖析潜在的规律,总结出操作性较强的判断标准专练2:可逆反应aA(g)+bB(g) pC(g),反应时间与C%(产物C的体积分数)函数关系如图所示。A图表示压强不同的曲线,B图表示的是温度不同的曲线,试比较下列大小关系:P1_P2,T1_T2,H_0,a+b_p。提升训练1现有下列四个图像温度O生成物浓度1.01×105Pa1.01×106Pa时间773K乙O生成物浓度573KO573K773K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Ov(逆)v(正)(温度固定)压强反应速率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典与中学生教育
- 电力行业市场分析
- 中国灵魂世界眼光 爱国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2025沿街店铺租赁合同样本「版」
- 项目进度计划
- 暴雨天气下的仓库防护措施计划
- 2025杭州市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标准商业办公楼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物业绿化管理合同模板
- 秘书工作职责安排流程计划
- 《雷雨》小学语文一等奖优秀课件
- 新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程 2(全新修订版)答案及听力原文
-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 肾性贫血护理课件
- 绿 化 苗 木 进 场 验 收 单
- 新时期当好社会组织秘书长的若干思考课件
-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完整课件
- 4D现场管理培训ppt课件(PPT 45页)
- 军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 全州朝鲜族小学校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课文及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