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医综合 -355一、 A型题 ( 总题数: 41,分数: 82.00)1. 糖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产能反应是A. 葡萄糖 G-6-PB. G-6-P F-6-PC. 1 ,3- 二磷酸甘油酸 3- 磷酸甘油酸 D. 3- 磷酸甘油醛 1,3- 二磷酸甘油酸葡萄糖 G-6-P 为耗能反应; G-6-P F-6-P 和 3- 磷酸甘油醛 1, 3-二磷酸甘油酸均无能量释放和消耗。2. 糖酵解途径中,催化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是A. 葡萄糖激酶B. 丙酮酸激酶 C. 磷酸甘油酸激酶D. 6- 磷酸果糖激酶 -1 糖酵解过程中,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1,3- 二磷酸甘油酸
2、+ADP3 磷酸甘油酸 +ATP(由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 ) ;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丙酮酸 +ATP(由丙 酮酸激酶催化 ) 。3. 糖酵解途径的终产物是A. 乳酸B. 3- 磷酸甘油醛C. 丙酮酸 D. 乙酰 CoA 糖酵解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称糖酵解途径;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 糖 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 ) 。4. 既能催化糖酵解也能催化糖异生的酶是A. 丙酮酸羧化酶B. 磷酸甘油酸激酶 C. 丙酮酸激酶D. 果糖二磷酸酶 催化糖酵解的关键酶为:葡萄糖激酶、 6- 磷酸果糖激酶 -1 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糖异生的关键酶是葡萄糖 -6-
3、磷酸酶、 果糖二磷酸酶 -1 、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催化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都 是不可逆的,因此这两种反应的关键酶不可能既能催化糖酵解也能催化糖异生。5. 糖酵解途径中,哪种酶催化的反应产物对该酶有正反馈作用A. 葡萄糖激酶B. 丙酮酸激酶C. 磷酸甘油酸激酶D. 6- 磷酸果糖激酶 -1 反应产物对本身的反应通常是负反馈调节, 但 1,6-二磷酸果糖 (6- 磷酸果糖激酶 -1 的反应产物 ) 可正反馈 调节 6-磷酸果糖激酶 -1 。6. 下列各项中,属于磷酸果糖激酶变构抑制剂的是A. AMPB. PiC. GTPD. ATP 磷酸果糖激酶 (6- 磷酸果糖激酶 -1
4、) 是糖酵解途径的重要调节点,其受 AMP、ADP、Pi 及 2,6- 二磷酸果糖 的别构激活,而受 ATP和柠檬酸的别构抑制。 1,6- 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催化反应的产物,目前也将 其列为该酶的变构激活剂,但作用远弱于2,6- 二磷酸果糖。 GTP与此酶及其催化的反应无直接关系。7. 丙酮酸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是下列哪种物质A. 1 ,6- 二磷酸果糖 B. 柠檬C. 乙酰 CoAD. 1 ,3- 二磷酸甘油酸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过程的重要调节点之一,1,6- 二磷酸果糖是此酶的变构激活剂,而ATP及乙酰 CoA为其变构抑制剂。此外在肝内,丙氨酸对该酶也有变构抑制作用。柠檬酸和1,3- 二磷
5、酸甘油酸不是该酶的变构效应剂。8. 决定糖代谢时产生的丙酮酸代谢去向的是A. 6- 磷酸果糖激酶 -1 的活性B. NADH+H+的去路C. NADPH+H的去路D. FADH2 的去路A.B. C.D.糖代谢时产生的丙酮酸的代谢去向由NADH+H+ 的去路决定:有氧时 NADH+H+ 可进入线粒体内氧化,丙酮酸就进行有氧氧化而不生成乳酸;无氧时NADH+H+ 不能被氧化,丙酮酸就作为氢接受体而生成乳酸。9. 巴斯德效应是指A. 糖酵解抑制糖有氧氧化B. 糖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 C. 糖有氧氧化抑制糖异生D. 糖异生抑制糖有氧氧化 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 (醇发酵 ) 的现象称巴斯德 (Pastue
6、r) 效应。10. 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生理意义是A. 防止丙酮酸的堆积B. 产生的乳酸通过 TCA循环彻底氧化C. 为糖异生提供原料D. 生成 NAD+以利于 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所催化的反应持续进行A.B.C.D. 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所需的氢原予由 NADH+H+ 提供,后者来自糖酵解第 6 步反应中的 3- 磷酸甘油醛的脱氢 反应(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以 NAD + 为辅酶接受氢和电子 ) 。在缺氧情况下,这对氢用于还原丙酮 酸生成乳酸, NADH+H+ 重新转变成 NAD + ,糖酵解才能继续进行。11. 三羧酸循环主要是在亚细胞器的哪一部位进行的A. 细胞质B.
7、细胞核C. 微粒体D. 线粒体 三羧酸循环是体内重要的氧化途径,催化三羧酸循环过程的酶系均存在于线粒体内。12. 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循环一周可生成 4 分子 NADHB. 循环一周可使 2个 ADP磷酸化成 ATPC. 乙酰 CoA可经草酰乙酸进行糖异生D. 琥珀酰 CoA是-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三羧酸循环循环一周可生成 3 分子 NADH;循环一周没有 ADP磷酸化成 ATP;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是乙酰 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 6 个碳原子的柠檬酸,然后柠檬酸经过一系列反应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完成一轮循 环。在该循环中没有草酰乙酸生成,而且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8、 (由柠檬酸合酶催化 ) 为不逆反应,所以乙酰 CoA不可经草酰乙酸进行糖异生。13. 三羧酸循环中的不可逆反应是A. 草酰乙酸柠檬酸B. 琥珀酰 CoA琥珀酸C. 延胡索酸苹果酸D. 琥珀酸延胡索酸乙酰 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由柠檬酸合酶催化,缩合反应所需能量来自乙酰 CoA的高能硫酯键。 由于高能硫酯键水解时可释出较多的自由能,使反应成为单向、不可逆反应。14. 下列对乙酰 CoA代谢去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合成葡萄糖 B. 氧化供能C. 生成酮体D. 合成胆固醇乙酰 CoA的重要去路是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所需。它还作为原料参与胆固醇、 脂肪酸和酮体的合成。
9、但乙酰 CoA不能用来合成葡萄糖, 因它不能转变成丙酮酸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 的反应不可逆行 ) ,它只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掉,故不能沿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15.1 分子乙酰 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A. 草酰乙酸B. C02+H20C. 草酰乙酸 +CO2+H2OD. 2 分子 CO2+4分子还原当量 +GTP 1 分子乙酰 CoA经三羧酸循环时,每次循环有 2 次脱羧 (2 分子 CO 2 ) ; 4 次脱氢反应 (4 分子还原当量 ) 其 中 3 次脱氢由 NAD+ 接受,1 次脱氢由 FAD接受,经氧化磷酸化, 生成 9 分子 ATP;1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GTP
10、) 。16. 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中,生成ATP最多的阶段是A. 异柠檬酸 - 酮戊二酸B. 草酰乙酸柠檬酸C. - 酮戊二酸琥珀酸D. 琥珀酸苹果酸由-酮戊二酸琥珀酸的过程中包括: 由 - 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反应中有脱氢, 脱下的氢由 NAD+ 接受生成 NADH+H+ ,后者经呼吸链传氢给氧生成水的同时产生2.5 个 ATP;琥珀酰 CoA琥珀酸,反应中琥珀酰 CoA放出辅酶 A,并释放分子中蕴藏的能量使 GDP磷酸化生成 GTP(作用物或底物水平磷酸化 ) ,因 此前后共生成 3.5 个 ATP。17.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A. TPPB. NAD+C. 生物素D. 辅酶
11、 AA.B.C. 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糖有氧氧化的 7 个关键酶之一,由丙酮酸脱氢酶 E 1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 E2 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E 3 组成,参与的辅酶有硫胺素焦磷酸酯TPP、硫辛酸、 FAD、 NAD + 和 CoA;生物素是丙酮酸羧化酶 (糖异生的关键酶 )的辅酶; 丙酮酸激酶是催化糖酵解的关键酶之一, 其辅基为 K +和Mg2+18. 葡萄糖在体内代谢时,通常不会转变生成的化合物是A. 乙酰乙酸 B. 胆固醇C. 丙氨酸D. 脂肪酸在糖代谢正常及三羧酸循环运转正常时, 糖代谢所生成的乙酰 CoA的主要去路或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 化,或是合成脂肪酸,不可能堆积以缩合
12、成乙酰乙酸 (为酮体成分 ) 。19. 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的物质是A. 亚油酸B. 乳酸C. 酮体D. 胆固醇 胆固醇属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在体内不能被降解,但其侧链可被氧化、 还原和降解等转变为其他具有 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化合物。而乳酸、亚油酸、酮体及 - 磷酸甘油等都可转变成乙酰 CoA,然后进入三羧 酸循环被氧化。20. 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 底物抑制B. 反馈抑制C. 竞争性抑制 D. 非竞争性抑制丙二酸与琥珀酸的结构近似, 所以可竞争性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 但却不能被反应生成产物, 属竞争性抑 制。21. 调节三羧酸循环运转最主要的酶是A. 异柠檬酸脱氢酶
13、B. 延胡索酸酶C. 苹果酸脱氢酶D. 琥珀酸脱氢酶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为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及-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目前一般认为,异柠檬酸脱氢酶和 -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才是三羧酸循环的调节点。柠檬酸合酶虽催化单向反应, 但因柠檬酸还可转移至细胞质分解成乙酰 CoA,参与脂肪酸合成,故此酶活性高低不一定是加速三羧酸循环运转, 所以不是主要调节位点。 苹果酸脱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及延胡索酸酶等催化的为可逆反应, 不是调节部位。 22.1 分子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时,脱下的一对氢经过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同时生成多少分子 ATPA. 1B. 1.5 C. 2D. 2.5琥珀酸脱氢酶系以
14、FAD为递氢体, FADH2 经氧化磷酸化可生成 1.5 分子 ATP,所以 1 摩尔琥珀酸脱氢生成 延胡索酸时,脱下的 1 对氢经 FAD传递氧化磷酸化,可生成 1.5 摩尔 ATP。23. 下列物质在体内氧化成 CO 2 和H 2 O时,同时产生 ATP,哪种产生 ATP最多A. 丙酮酸B. 甘油C. 乳酸D. 谷氨酸 一分子甘油经氧化后最多可产生 18.5 个 ATP。一分子丙酮酸氧化后产生 12.5 个 ATP。而乳酸脱氢后生成 丙酮酸,故其比丙酮多产生 2.5 或 1.5 个 ATP。乙酰乙酸先活化为乙酰乙酰 CoA(消耗 2 个 ATP),再硫解转变成 2分子乙酰 CoA,后者经三
15、羧酸循环氧化可产生 10个 ATP,故共产生 18个 ATP。而谷氨酸彻底氧化时 首先氧化脱氨基转变为 - 酮戊二酸,此反应中脱下的氢被 NAD + 接受生成 NADH+H+ ,经呼吸链传递最后 可生成 2.5 个 ATP。 -酮戊二酸经三羧酸循环转变为草酰乙酸,此过程中共产生7.5 个 ATP,草酰乙酸沿羧化支路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再转为丙酮酸,这阶段消耗一个ATP,产生一个 ATP,两者抵消。最后丙酮酸彻底氧化可产生 12.5 个 ATP。谷氨酸经彻底氧化后共产生 22.5 个 ATP。24. 下列哪条代谢途径与核酸的合成密切相关A. 糖酵解B. 糖有氧氧化C. 糖异生D. 磷酸戊
16、糖旁路 葡萄糖通过磷酸戊糖旁路产生的 5- 磷酸核糖是体内合成核苷酸的主要原料。25. 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A. GTPB. 3- 磷酸甘油醛C. NADH+H+D. NADPH+HA.B.C.D.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为核酸的合成提供 5- 磷酸核糖;生成的 NADPH+H+ 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 反应,如脂肪酸合成和胆固醇合成等。26. 磷酸戊糖旁路途径的流量取决于A. NADH/NAD+的比例B. ADP/ATP的比例C. NADPH/NAD+P的比例D. FAD/FADH2 的比例A.B.C. D.磷酸戊糖旁路途径的关键酶是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其活性决定 6-
17、磷酸葡萄糖进入该途径的流量。 6- 磷 酸葡萄糖脱氢酶主要受 NADPH/NADP+ 的调节( 代谢产物的负反馈调节 )。27. 关于糖原合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糖原合成过程中有焦磷酸生成B. -1 ,6- 葡萄糖苷酶催化形成分支C. 从 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要消耗 ATPD. 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 UDPG 糖原合成过程中,在糖原合酶的作用下,糖链只能延长,不能形成分支。当糖链长度达到12 18 个葡萄糖基时,分支酶将一段糖链,约 67 个葡萄糖基转移到邻近的糖链上,以 -1 ,6- 糖苷键相接,从而形成 分支。28. 糖原合成中活化葡萄糖的载体是A. ADPB. GDPC. CDPD.
18、 UDP 由葡萄糖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先磷酸化成为 6-磷酸葡萄糖,后者再转变为 1- 磷酸葡萄糖。此后 1-磷酸葡 萄糖与 UTP反应生成 UDP-葡萄糖 (UDPG)。UDPG可看作“活性葡萄糖”,在体内充作葡萄糖供体,在糖原合 酶的作用下,将 UDPG的葡萄糖基转移给糖原引物,使糖原增大。可见携带葡萄糖的是UDP。29. 糖原合成时,每增加 1 分子葡萄糖残基需消耗A. 1 个 ATPB. 2 个 ATP C. 3 个 ATPD. 4 个 ATP从葡萄糖合成糖原是耗能过程:葡萄糖磷酸化时消耗 1个 ATP,焦磷酸水解成 2 分子磷酸时又损失 1 个高 能磷酸键,每增加 1 分子葡萄糖残基需
19、要消耗 2 个 ATP。30. 肌糖原合成不存在三碳途径的原因是A. 肌己糖激酶 Km太高B. 肌通过经典途径合成糖原C. 肌不能进行糖异生D. 肌不能合成糖原 肝直接从葡萄糖经 UDPG合成糖原的过程称糖原合成的直接途径。肝将摄取的葡萄糖先分解为丙酮酸和乳 酸等三碳化合物,后者再异生为糖原,这个过程称糖原合成的间接途径,也称三碳途径。由于肌不能进行 糖异生,因此肌糖原合成不存在三碳途径。31. 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A. 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B. 肌肉组织是储存糖原的器官C.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D.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 -6- 磷酸酶 糖原的直接分解步骤是:在糖原磷酸
20、化酶作用下,肝糖原分解下一个葡萄糖基,生成 1- 磷酸葡萄糖。 1- 磷酸葡萄糖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下, 转变为 6- 磷酸葡萄糖,后者被葡萄糖 -6- 磷酸酶水解为葡萄糖, 释放入血补充血糖。 因葡萄糖 -6- 磷酸酶只存在于肝,肌肉中缺乏此酶, 因此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补充 血糖。32. 下列哪种糖代谢途径既不生成 ATP或 UTP,也不消耗 ATP或 UTPA. 糖酵解B. 糖原分解 C. 糖异生D. 糖原合成糖酵解途径中, 1分子葡萄糖酵解消耗 2分子 ATP,生成 4分子 ATP,所以为能量的释放和储存阶段。糖 原合成是一个耗能的过程,每增加 1 分子葡萄糖残基需要消耗 2 个
21、 ATP。糖异生需要消耗 GTP和 ATP。33. 肌糖原分解的生理性调节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的调节A. 甲状腺素B. 胰岛素C. 胰高血糖素D. 肾上腺素 肝糖原的分解代谢主要受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肌糖原分解主要受肾上腺素的调节。 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是 通过肝和肌的细胞膜受体、 cAMP和蛋白激酶级联激活磷酸化酶, 加速糖原分解。 在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在肌,则经糖酵解生成乳酸。34. 经磷酸化修饰后活性增强的酶是A. 糖原合酶B. 丙酮酸激酶C. 糖原磷酸化酶 D. 乙酰 CoA羧化酶糖原磷酸化酶有磷酸化及去磷酸化两种形式,磷酸化后称为磷酸化酶a,其活性强,而磷酸化酶 a 经水解脱磷酸后
22、变为活性很低的磷酸化酶 b。其他 3 种酶经磷酸化后活性都降低,而去磷酸后活性增强。35. 与糖异生无关的酶是A. 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 丙酮酸激酶 C. 果糖二磷酸酶 -1D. 醛缩酶 丙酮酸激酶是催化糖酵解的关键酶。36. 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A. 1- 磷酸葡萄糖B. 6 磷酸葡萄糖 C. 1 ,6- 二磷酸果糖D. 6- 磷酸果糖6- 磷酸葡萄糖为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的交汇点。其他如 1-磷酸葡萄糖、 1,6-二磷酸果糖及 6- 磷酸果糖均非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37. 下列关
23、于糖异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调节糖异生的关键酶有 4 个B. 肾脏可进行糖异生C. 肌糖异生产生的糖可维持血糖 D. 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机体内进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肝;在正常情况下,肾糖异生能力只有肝的 1/10 ;肌糖异生活性很低, 生成的乳酸不能在肌内重新合成葡萄糖补充血糖 (C 错) 。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 衡。38. 肝内调节糖分解或糖异生反应方向的主要信号是A. 6- 磷酸葡萄糖B. 6- 磷酸果糖C. 1 ,6- 二磷酸果糖D. 2 ,6- 二磷酸果糖 糖酵解和糖异生是方向相反的两条代谢途径。肝内调节糖分解或糖异生反应方向的主要信号是2,6- 二磷酸果糖的水平。进食后,胰高血糖素 / 胰岛素比例降低, 2,6- 二磷酸果糖水平增加,糖异生被抑制,糖分 解加强,为合成脂酸提供乙酰 CoA。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2,6- 二磷酸果糖水平降低,从糖分解 转为糖异生。39. 静息状态时,体内耗糖量最多的器官是A. . 心B. . 肝C. . 脑 D. 骨骼肌 静息状态时,体内耗糖量最多的器官是脑,约占全身总耗糖量的一半。40. 短期饥饿时体内不会出现的代谢变化是A. 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高 B. 肝糖异生增强C. 酮体生成增加D. 脂肪动员加强短期饥饿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全人事管理篇十篇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24年公务员考试尤溪县临考冲刺试卷含解析
- 八下期末考拔高测试卷(5)(解析版)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五课 第2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
- 《皮外骨伤科病证》课件
- 铁路线路设计合同三篇
- 服装店卫生消毒指南
- 幼儿园工作总结携手陪伴成长无忧
- 餐饮行业助理工作总结
- 感恩父母演讲稿锦集八篇
- 明细账(三栏式)模板
- 正大天虹方矩管镀锌方矩管材质书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妊娠剧吐伴酮症护理查房课件
- 200#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 单位洗车房管理制度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动力学全套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 河南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申请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