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化: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成都市新津县的调研_第1页
产业生态化: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成都市新津县的调研_第2页
产业生态化: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成都市新津县的调研_第3页
产业生态化: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成都市新津县的调研_第4页
产业生态化: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成都市新津县的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业生态化: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成都市新津县的调研2012年第3期第28卷(总第223期)改革与战略REFORMAT10N&STRATEGYU.3.2012(Cumulatively,NO.223)产业生态化: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成都市新津县的调研宋宝莉,何东,刘传辉(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摘要】统筹城乡发展同步推进了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后产生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问题.在居住区及其周围发展生态产业,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生态产业可以通过三条路径进行: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生

2、态农业,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工业,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关键词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统筹城乡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g-I1002736X(2012)03010803EcologicalDevelopmentofIndustry:RuralCommunityistheChoiceBasedontheInvestigationtoXinjinCountyofChengduSongBaoli,HeDong,LiuChuanhui(ManagementSchoolofXihua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39)Abstract:Coo

3、rdinated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hasadvancedintegrativerepairingoflandresourcesandconstructionofruralcommunity.Aftertheimplementationofruralcommunity,therearesomeproblemsappeared.Todevelopecologicalindustrycansolvetheseproblemsincertaindegrees.Therearethreeroutes:todevelopecoagriculturethatgatherma

4、nufactureandrelaxationasawhole,todevelopmanualprocessingindustryandindustryparkalliedindustry,andtodevelopcasualculturetouristindustry.Keywords:ruralcommunity;ecologicaldevelopmentofindustry;coordinated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统筹城乡发展同步推进了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随之而来的是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来源问题,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年龄在40岁,

5、5O岁以上的农民),由于受年龄,观念,综合素质等影响,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居住区居民生活来源的不稳定甚至缺失,就业难等成为很多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因素,依托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及其周围的产业园区,发展生态产业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产业生态化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发展所建立起来的产业体系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为基点的,这种产业体系以其巨大的生产能力满足了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欲望,但随之而来的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962年,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犹如一

6、声惊雷,惊醒了被物质欲望蒙蔽眼睛的人类.卡逊在书中尖锐地指出了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拉开了轰轰烈烈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从此,基金项目】2011年西华大学校重点项目西部资源型企业生态化发展研究(ZW1121505)阶段性成果;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的动力及战略价值基于四川省企业的实征研究(09SA137)阶段性成果;四川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建设资助项目(SZD0801091);西华大学重点实验室”ERP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XZD0817091).作者简介】宋宝莉(1976一),女,山东莱芜人,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

7、向: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循环经济;何东(1964一),男,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西华大学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循环经济,战略管理;刘传辉(1982一),男,西华大学党委办公室,助教,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固改j5残呜-鍪签辫登.拳人类开始探寻合理的产业发展之路.关于产业生态化发展思想,国内学者一般把肯尼斯?博尔丁1966年所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思想,以及尤金?奥德姆和霍华德?奥德姆兄弟所创立的系统生态学理论及其生态系统演化的思想作为根源.博尔丁指出,未来社会将开发出一个循环的或者说闭环的物质经济”;尤金?奥德姆则认为成熟或健康正常的

8、生态系统具有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为协同共生,系统内物质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没有营养物质流失出去系统等特征.目前,关于产业生态化,概念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它将产业活动过程纳入自然生态大系统的运行过程,是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创新过程,产业系统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本身就是产业生态化实现的一种方式(李慧明,左晓利,王磊,2009).产业生态化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产业间的聚集性,关联性与功能互补性(李强,2010).总之,产业生态化发展就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9、,消费者,还原者”的产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增长模式,从而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反生态特性削弱,生态特性加强.二,生态化发展是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农民集中居住区大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是为实现农村村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农村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而新建的农民住宅小区.新津县位于成都市南面,县城距成都市区28公里,是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标准县”之一,截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在建和拟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共计4O个.通过对全县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研发现,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集中居住区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集约

10、利用农村土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龙雨,2010).但不可否认,农民集中居住后,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一)农民集中居住区发展存在的问题1.集中居住后的农民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农民集中居住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但与城镇相比,其在各项配套建设和服务方面又远远落后,是介于城镇和农村之间的中间形态.居住区的居民虽然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但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又不同于城镇居民,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新型居民.多数农民集中居住区,尤其是大型居住区往往是一区多村组合起来的.重新居住后,在农村时原有的融洽的人际关系纽带发生了断裂,而新的融洽的人际关系纽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很多居民出现了精神上的

11、空虚感.又加上土地综合整治使农民和土地直接分离,农民改变了祖祖辈辈习惯的农作地临近庭园的生产生活空间形态,原有的对土地的心理依赖缺失,不能很好地适应居住区生活,产生了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想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2.农民的隐性失业问题变得显性化.”隐性失业”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于1937年首次提出,原指城市工人在经济危机期间为避免失业被迫接受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工作,使一些熟练工人不得不从事他们自己非熟练的工作,从而使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生产率,导致出现了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张木亮,赛晓序,2007).长期以来,农业一直被视为可无限吸纳劳动力的经济部门,城市的过量劳动力往往被下放

12、到农村,又加上农民意识较为落后,素质不高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农业技术推广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形成了大量隐l生失业劳动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综合整治,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发展,使得大批隐性失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重新集中后,由于受年龄,素质,思想意识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隐性失业的劳动力大批显现出来,就业难成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年龄在四十岁,五十岁以上的农民,就业问题更为突出.3.居住区产业支撑空心化.2009年,新津县启动了城乡统筹”整县推进”工作,力争在全市中远郊区(市)县率先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贯彻成都市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人民政

13、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外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着手对园区外的产业进行布局规划,将园区外企业”提档升级一批,淘汰关闭一批,调迁一批”,强化农民集中聚居点的产业支撑,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大批符合进园条件的原本分散在农村的企业开始撤离,使得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出现空心化.加之多年以来,农民集中居住区的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较短,农产品工业增加值低;工业基础薄弱,能够满足农村社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要求具有主导作用的重大项目缺乏;第二三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不能支撑居住区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方向迷失.(二)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不

14、仅是形式上的组合,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提升,要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才能够使他们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顺利过渡,才能够真正达到统筹城乡的目标.因此,在居住区及其周围大力发展产业才能够带动其经济的发展,实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调查中发现,多数”4050”人员不习惯不适应上班地点远离居住地点,按时上下班的工作方式,更多地追求在工作之余能够照顾家庭.而且居住区内部及周围限制发展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原有的规模以上的企业要迁移至产业园区.因此,居住区产业发展应该突破原有的思路,基于居住区的资源禀赋,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三次产业之问的互动,通过村企对接,车间进社区

15、,加工进农户的就业模式,在保证环境友好的情况下,解决5残呜圆“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三,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新津全县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包括生猪及家禽,水产养殖,绿色无公害粮油作物,蔬菜及食用菌,经济林木种植等.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逐渐增强.总结新津县的经验,遵循产业互动的原则,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可以通过以下路径.(一)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打破以往”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的发展模式,从源头开始,注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协调性

16、.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实施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力求避免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以实现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双重目标.生态农业实质是一种立体农业,它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如立体种养模式,通过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相互利用彼此的废弃物,达到节约资源和保证食品安全的目标);强调在不违背经济与生态的原则下,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循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强调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如观光农业的发展就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使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实现,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李慧明,左晓利,王磊

17、,2009;孟祥林,2009;王峰,2010).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在集约化的土地上,将农业纳入企业化经营轨道,发展规模经营,通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向无公害,生态,有机,特色化方向发展,开发出特色名牌农产品,并将基地建设与生态观光项目结合起来,发展苗圃种植园与体验式农业,形成集农业生产加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农业发展方式.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广循环经济和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方式进行.如图一1所示.第一,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通过扶持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或者通过采用”企业+大户+基地”或”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形成公司与农户结合的现代农业运行模式,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初加工,储

18、藏,运输,销售多次增利增值,推进乡村礼区农业产业化.第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农业基地,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科学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同时将种植,养殖和加工配套结合起来,实现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第三,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引进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坚持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建设高品质农业种植基地,走精品农业道路;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打造集花卉苗木生产,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花木种植业,实现一三产业的互动.圃暑残码图一1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二)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工业生态工业是遵循”资源一产品一废物.

19、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做出贡献,以实现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同时最高化(严安,2008).生态工业特征表现在:工业生产链条形成理论上的闭合回路;工业废弃物实现综合利用;工业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工业生产企业间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工业链条(徐承红,陈航,2010).发展生态工业的方式有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推行工业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等.而农民集中居住区发展生态工业,应该作为园区工业的补充,可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产业.以”企业+家庭”的模式,发展手工加工业,鼓励企业与当地农户联合,采用上门收取产品的方式,

20、发展手工编织品,旅游产品,雕刻,食品包装等手工业;依托产业功能区,采用车间进社区的方式,发展为功能区配套的产业,如包装,原料粗加工等,特别是可以为园区工业企业进行配套的中间件生产.如图一2所示.图一2农民集中居住区手-van-r-业及园区配套工业(三)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休闲文化旅游业是生态服务业的代表,通过发展生态服务业,可以开拓乡村社区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居住区居民的收入,实现农业和居住区的现代化.1.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思想的产生源于人类环境伦理观的觉醒.1965年,Hetzer在反思当代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思

21、路.他认为,生态旅游有四个要点:减少环境影响,增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让当地居民受益,满足参加者的娱乐需求(王玉,2010).农民集中居住区可将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联合起来,利用当地的下转第146页】圈莺一国家进行谈判,容易形成双方都选择合作的后果,从而使合作方总体效率达到最高.原因在于,走出”囚狱”的概率与成员多少呈负相关关系,成员越少,走出去的概率会更大,成员越多,难度越大.在东盟十国中有选择性地合作,可以根据各个东道国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策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之后,合作才会有实质性突破.合作就是博弈,博弈的结果就是达到利益的均衡,其外在形式就表现为一定

22、的制度,因此,在国别合作的前提之下,制度创新存在可能性.其次,在矿业投资合作上主要通过修改中柬,中缅,中老等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协定寻求实质性突破.前文已述,中国与东盟矿产资源合作中,矿产贸易合作的主要壁垒已基本解决,矿业投资要素的互补性没有有效发挥,途径便是选择国别合作.但就中国与东盟的矿业投资而言,我国应当特别加强与东盟新成员国的合作.这是因为,从产业结构方面考察,中国与东盟国家大致可分为j个层次:第一是新加坡,文莱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居主导地位;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第二产业和第j产业相当,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层次是

23、东盟新成员国的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是欠发达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中国由于与马来西亚等第二层次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近,产业结构相似,对外贸易存在竞争,削弱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与第一,三层次国家具有互补性.就矿业投资本身来讲,显然是与欠发达国家合作为主,即与东盟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合作.那么如何合作?就是以自由贸易区协议为依据,加大”走出去”,”引进来”的优惠条件谈判,并藉此修改双边协议,以求矿业投资合作上的重大突破.总之,中国一东盟地区的矿产资源合作,如果说2015年该区货物贸易基本实行零关税将使矿产品贸易基本自由流通的话,矿业投资合作却没有那么乐观.但确保我国矿产资源的持续

24、供应的途径又主要是加强矿业投资合作,取得境外矿产品的控制权.如果我们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能够就矿业投资合作进行有益的尝试,无疑是对改变我国目前国际矿产资源利用模式的重大贡献.【参考文献】【1】付文佚,邓翠颖.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海外投资保险常l度U1.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J3):20262】黄锦华.中国与东盟矿产资源合作现状研究.广西财经学院,2010,(6):610.【3】呼书秀.中国与东盟发展相互投资的法律机制研究M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41魏艳茹.中国一东盟框架下国际投资法律环境的比较研究以中国一东盟投资协议的签订与生效为背景.广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73-77.【5】杨丽艳.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运作中所及法律及其效力层次U】.河北法学,2007,(8):17o一178.6】2011中国一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提出加强矿业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