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_第3页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读三圈环流部分示意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等压面向上隆起b地空气受热上升c地气压高于b地气压d地气压最低A.B.C.D.2.假设a地为副热带地区,那么Q地的风向可能是东北风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A.B.C.D.解析 1.B2.D第1题,结合图示知,由于大气垂直运动,近地面a地气流下沉,为高压,等压面向上隆起,而b地为低压,等压面向下弯曲。根据气压分布规律知,四地气压大小应为a>b>c>d。根据图示并不能确定b地气流上升是由空气受热引起的。第2题,假设a地为副热带地区,那么当其位于北半球

2、时,b地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那么Q地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南风;当a地位于南半球时,Q地位于南半球信风带,其风向为东南风。以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米/秒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答复34题。3.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B.C.D.4.以下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解析 3.B4.D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地位于15°N附近,7月份吹东风,风力为5米/秒,1月份吹西风,风力为约10米/秒,因此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故B项正确;地位于60°N附近,1月和7月都吹

3、西风,风力约10米/秒,变化不大,故A项错误;地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是无风带,风向和风速变化不大,故C项错误;地位于45°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风力为20米/秒和15米/秒,变化不大,故D项错误。第4题,洋流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故D项正确。5.以下图为世界部分示意图。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析 D据图可知,S市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北半球夏季气压带与风带北移,该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4、。6.图示意鄱阳湖地区。该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B7-4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B7-4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解析 A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环流形势弱,风力较小,当副热带高压北移至29.5°N以北时,该地吹东北风,当副热带高压中心

5、在鄱阳湖以东时,该地偏东风受大别山、庐山阻挡,被迫变为东北风南下;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图7-8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8.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上下气压系统缺少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根本上呈带状分布解析 7.B8.D第7题,读图可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西风风速和风

6、速差异都比南半球的小,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窄。第8题,地球是一个球体,南北纬度一样的地区地转偏向力相当;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季节性上下气压系统强盛。广阔的陆地面积、起伏的地形、气压形势的季节变化对西风气流的运动影响大。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下垫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气压带、风带大致沿纬线呈带状分布,西风风速比北半球的大,风向也更为稳定。9.以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A.台风雨B.地形雨C.对流雨D.锋面雨解析 C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图示区域马尔代夫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

7、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1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解析 A此题主要考察受海陆分布影响的气压带、风带的变化。寒露时节即10月8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已经进入深秋,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已经南移,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保存在太平洋上的是阿留申低压;受亚洲高压影响,我国天气寒冷程度增强。11.以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8、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解析 D此题主要考察区域定位以及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是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所以D项正确。二、综合题12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答复以下问题。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3某月份,枯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和风带挪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消费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线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第2

9、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非常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开展。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冰岛低压偏南风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那么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

10、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13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太阳直射点的南北挪动,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如在下面右图中大约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的气候均属于这一情况。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以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挪动左图和欧洲、非洲部分地区某时刻气压分布右图。1假设此刻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

11、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2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上面右图中哪些地区理论上还可能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说明其成因。举一例进展说明即可3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北大西洋为低压区;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故图示季节为冬季。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气候区,并说明各风带、气压带的名称和控制时间。第3题,比较气候异同主要从形成原因、所处位置、降水量等方面分析。答案1冬季。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2北回归线附近及偏南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成因:夏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成因: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或:70°N附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