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往往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可见,学好地理就足以在别人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高中地理有很多难背的知识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一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1) 工业联系:A 生产上联系:投入-产出联系如:炼铁厂和钢铁厂;皮革厂、钢铁厂和汽车厂B 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共用廉价劳动力或基础设施如:天津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康师傅”和“三星”C 信息联系:计算机联网(2) 工业集聚好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类型:A 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投入-产出联系如钢铁厂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B 新
2、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协作工厂集聚并接近市场,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区。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二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如下:(1) 原料来源多、交通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影响渐弱;市场影响渐强例:鞍钢(原料、动力指向型);宝钢(市场指向型)(2) 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3)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例: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5)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我国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的
3、发展(6) 国防的需要:如我国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7) 个人偏好:如华侨回乡投资(8) 工业惯性的影响(9) 环境保护的影响:原则:大气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与盛行风垂直的两郊外;水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下游;固体废弃物和噪音多的企业远离居民区气污、水污:化工厂气污:水泥厂、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污: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噪污:交通线、车站、飞机场。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三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1)冲积扇平原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
4、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2)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见下图)。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
5、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3)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同步练习题】1.以下地貌主要形成于山前的是()A.河漫滩平原B.洪积扇平原C.三角洲平原D.角峰答案:B解析:洪积扇平原位于山前。2.下列地表形态属于河流
6、侵蚀地貌的是()A.黄河三角洲B.崇明岛C.黄土高原D.河谷答案:D解析: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3.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A.两条河流交汇处B.河流发源地C.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D.河口位置答案:B解析:河流的发源地大多处于山区,不利于城市的建设。4.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河流示意图A.B.C.D.答案:A解析: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严重,在平直的河道,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5.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堆积地貌是由河水的搬运作用形成的B.河水的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C.三角洲平原是比较
7、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类型D.河流堆积地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答案:B解析:河流堆积地貌是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搬运作用为堆积输送了大量物质。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四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
8、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
9、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
10、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
11、迅速激化;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
12、家。(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1、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臭氧层破坏(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3)土壤污染:(4)固体
13、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地理高一下学期重要知识点: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培育良种(高产、
14、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地理高一下学期重要知识点: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
15、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 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 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二)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化的股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5商业贷款合同范本
- 2025标准版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安全监管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与风险评估的结合策略
- 2025市场营销专员劳动合同范本
- 年度项目评审与优化建议计划
- 管理者的心理素质与职业发展计划
-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布置总结
- 环保产业绿色制造技术与设备研发计划
- 2025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8.2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项目发展计划
- DB32T 5076-2025 奶牛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配置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文化素质考试中职英语试卷
- (完整版)心理辅导记录18个表格
- WS-T 428-2013 成人体重判定
- 资料员岗位季度绩效考核表
- 铺轨基地临建方案
-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