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1页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2页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3页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4页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D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2.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 碳素墨水B 打印碳粉C 低碳生活D 石墨碳棒3.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做电极;做滤毒剂;制作固体润滑剂;做燃料;制作装饰品;冶炼金属;制作染料。A B C D 4.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A 导热性B 导电性C 吸附性D 可燃性5.激光打印机是常

2、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A黑色 B易溶于水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该反应中碳表现出 (填“氧化”或“还原”)性。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3)CuO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考点二:碳的化合物1.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3、,操作为:从b端通入氮气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 B C D 2.如下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B 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C 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D 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3.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

4、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4.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红色紫色红色B 紫色红色紫色C 红色紫色蓝色D 红色无色红色5.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AB BC CD D6.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BCD7.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一下操作,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可以研究碳化学性质和用途B 黑色粉末逐渐变色C

5、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D 实验结束后,应该熄灭酒精灯后,再移开试管8.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毒B 可以燃烧C 密度比空气的小D 能还原氧化铁9.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 B、 C 、D 、E 、F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B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 ,F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中A 、F都具有 性。(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 、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

6、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填“相同”或“不同”)。10.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拒用。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再生。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回收。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CO2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这些CO2可作为气体肥料,还可制造用于人工降雨。(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

7、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A B C D2.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连接好装置;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3.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B 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C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D 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4.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

8、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有(填仪器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内画出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4)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5.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是。装置A中的反应方程式;装置B中

9、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还可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D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答案】A【解析】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作电极,与滑腻感

10、无关,A说法不正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说法正确;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C说法正确;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D说法正确。2.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 碳素墨水B 打印碳粉C 低碳生活D 石墨碳棒【答案】C【解析】“低碳生活”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3.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做电极;做滤毒剂;制作固体润滑剂;做燃料;制作装饰品;冶炼金属;制作染料。A B C D 【答案】D【解析】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做滤毒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性质;制作固体润滑剂是利用了石墨具有滑腻感,属于

11、物理性质;做燃料是利用了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装饰品,是利用了金刚石的折射和反射光的能力,属于物理性质;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染料是利用了炭黑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4.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A 导热性B 导电性C 吸附性D 可燃性【答案】B【解析】由实验的图示可知,石墨电极芯串联在线路中,该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导电性。5.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A黑色 B易溶于水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该反

12、应中碳表现出 (填“氧化”或“还原”)性。【答案】(1)B (2)C+2CuO=2Cu+CO2 还原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3)CuO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答案】(1)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 (2)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还原 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13、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该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考点二:碳的化合物1.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从b端通入氮气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用石蕊进行检验,首先将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纸花放入瓶内,通入二氧化碳

14、,观察不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从b端通入氮气,将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水滴下,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2.如下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B 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C 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D 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答案】B【解析】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A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虽然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试管内的氧化

15、铜无变化,B说法不正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点燃酒精灯前持续通入CO,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C说法正确;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计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D说法正确。3.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该反应反应物中的氧气属于单质;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该反

16、应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不会发生变化。4.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红色紫色红色B 紫色红色紫色C 红色紫色蓝色D 红色无色红色【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5.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

17、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为防止污染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装置D收集氨气即环保又便于确定收集。6.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BCD【答案】D【解析】A中下面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不正确;B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B不正确;C中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不正确;D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

18、比空气大,能对二氧化碳倾倒,该操作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D正确。7.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一下操作,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可以研究碳化学性质和用途B 黑色粉末逐渐变色C 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D 实验结束后,应该熄灭酒精灯后,再移开试管【答案】D【解析】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与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既体现碳化学性质,又体现用途;反应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束,为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应先移开试管,再熄灭酒精灯。8.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19、 )A 有毒B 可以燃烧C 密度比空气的小D 能还原氧化铁【答案】C【解析】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大于29,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9.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 B、 C 、D 、E 、F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B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 ,F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中A 、F都具有 性。(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 、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填“相同”或“不

20、同”)。【答案】(1)CuO Cu CO+CuO=Cu+CO2(2)CO2+Ca(OH)2=CaCO3+H2O 还原(3)不同【解析】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E,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所以D是铜,A和B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C可以转化为F,F和B反应产生铜,因此F应该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产生铜,因此B是氧化铜,A是碳,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F和B的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表现出还原性;C是二

21、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F是一氧化碳,有毒性,都会使小白鼠死亡,原理是不同的。10.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拒用。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再生。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回收。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CO2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这些CO2可作为气体肥料,还可制造用于人工降雨。(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答案】(1)大量燃烧含

22、碳的物质(2)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其他合理答案)物理 干冰 (3)不是 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含碳物质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发展低耗能、低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是低碳经济的必备措施。根据题意,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氧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和光,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将会造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影响绿色植物的生长,所以并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少越好。

23、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可选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浓硫酸来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2.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连接好装置;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

24、、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3.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B 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C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D 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用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验满时,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试管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该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

25、片,正放在桌上。4.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有(填仪器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内画出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4)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答案】(1)锥形瓶 (2) 催化作用 (3)CaCO3+2HClCaCl2+H2O+CO2(4)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不会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