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目标测评_第1页
文言文目标测评_第2页
文言文目标测评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连城县2012年九年级文言文总复习质量检测题(一)学校班级姓名一、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 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 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 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注释彭城:古地名,今徐州。扉(f百):门。适:恰好。陂(b ci):水边。素(sf):向,沿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

2、之东()作亭于其上()日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故名之曰“放鹤亭”( )2 下列句中的“于”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告之于帝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皆以美于徐公D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 翻译下列句子。(2分)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4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文段交代了放鹤亭名称的由来,并具体描写了放鹤亭的特点。B 文段中所写之鹤很驯顺,善于高飞远翔,自由往来。C文段描写了“异境”之景的开阔与变化,为写鹤设置了背景。D 从文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君尽享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二、东坡画扇(宋)何蓮?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

3、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状告。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某:我。 姑:暂且。发市:开张。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踰:走出。逋(b u)拖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某家以制扇为业()(

4、2)适父死 ()(3)至懊悔不胜而去 ()2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3 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4. 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3分)(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5、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释:原谷:人名。捐:抛弃。谏:好言相劝。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 利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有一老父衣.褐()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谷年十有.五()是负义也()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3. 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

6、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4.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四、某山隅有一老者,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 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 泪如雨。曰:“父死乎? ”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 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 猴之墓”。(4分)(2 )老者暴卒(4)乃俱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惟一女远适他乡(3

7、)泪如雨()2 .翻译下列句子:(6分)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1)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2)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2分)?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 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3 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五、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选自韩非子?说林上)“何也? ”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 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屦:麻鞋。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 穿鞋。1.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而欲徙于越()(3)以子之长()2 翻译划线句(3分)(4分)(2)或谓之曰()(4)而越人

8、跣行(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3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六、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 那里?”注释神:灵性。厮:相互。1. 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2.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1)尔何能()(2)宜居汝上也(

9、)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C.不足为外人道也。D.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4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译文:5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2分)七、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

10、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注释】田:同“畋”,打猎。虞人:掌管山泽的官。旃(zhcn):红色曲柄的旗。必:完全肯定。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若欲闻射道乎?()(3)如使置十叶焉.()(2)王引弓欲射。()(4)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欲闻射道乎?(4分)(2)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3从养叔的话中,你领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分)连城县2012年九年级文言文总复习质量检测题(二)学校班级姓名一、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 与棐论文及坡,

11、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 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注释: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 了。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气索:气短。 不韵:不雅。1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分)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前后类.如此是时朝廷虽.尝禁止3. 翻译下列句子。(6分)(1)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2)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12、4. 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2分)二、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10分)(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中牟:地名。矢:射出的箭。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苦耕稼之劳苦:(2)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达:2. 翻译下面的句子。(2

13、分)(1)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译文:(2)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译文: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2分)答:4. 从选文看,宁越身上有哪些优点 ?(2分)答:5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对你有何启发?(2分)答:三、蔡勉旃坚还亡友财(11分)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 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故不语郎君故:且父未尝语.我也 语:亡何,其人亡 亡:而翁知我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14、列句子。(4分)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译文: 卒辇而致之。译文: 3本文表现了蔡勉旃怎样的优秀品质? (3分)答:四、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注释:选自孟子?梁惠王下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对:回答。 非其上:即以其上为非,认为他们的统治不对。民上:人民的统治者。以:介词,相 当于“把”。然:这样,代词。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贤者亦有此乐乎()乐民之乐者() 然而

15、不王.者()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2下列“以”字与“乐以天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策之不以其道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主张统治者应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被升华为 。(2分)五、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杂下。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常:一

16、定。置: 弃置,放弃。故:通“胡”,何,什么1解释下列句中“及”字的意义。 (4分)故难及也()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若有作奸犯及翠为忠善者() 不及汪伦送我情()2 翻译句子。(4分)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3. 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的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2分)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 2分)六、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 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 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17、,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好(hco):喜欢。弋(yi)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 烛邹:人名。亡: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3)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闻命:接受教导。(2)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4)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 )2. 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译文:(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译文:3晏子是如何谏杀烛邹的?从中可见晏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答:4请你总结阅读本文获得的“

18、劝说”方面的启示。(3 分)答:七、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 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 亮之为政, 开诚心, 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 虽仇必赏; 犯法怠慢者, 虽亲必罚。 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注释】表:指上表建议。廖立、李严:蜀汉之臣。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1)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 2)严闻亮卒()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太宗谓房玄龄

19、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 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C. 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 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 分)( 1 )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译文:(2)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译文:4.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2 分)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5. 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和原文回答)( 3 分)答: 连城县 2012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目标测评(一) (答案)一、1 第二年 建造 早晨 命名(各1分)2.B (2分)3. 山岗

20、山岭四面环绕,隐隐约约看上去像个大圆环。(2 分,意思对就行。 )4. A (2 分、1.( 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3分,每小题1分,意思符合即可)2. C (2分)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2分,意思符合即可)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 。(2分,每一点给1分) 在 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 1 分)三、1.(1)穿着 (2)回头看 ( 3)通“又” (4)这2. ( 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 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3. 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

21、、穿鞋子。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 被儿子抛弃到野外。4. 敬老爱老四、1(1)嫁(2)死忘( 3)像雨一样( 4)于是、就 2(1)老人疼爱他它就像亲生儿子,每次出门都带着它,也不用链子拴上,也不用手举 着,那猴子也从来不跑不离开。( 2)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 ,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3、.例: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 的人。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 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

22、儿的角度来回答。某座山的角落里住着一个老人,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猎人怜悯他的 孤独,送给他一只猴子。老人疼爱他它就像亲生儿子,每次出门都带着它,也不用链子拴 上,也不用手举着,那猴子也从来不跑不离开。这样过了五年。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 子关上门,跑到老人女儿那里,泪下如雨。老人的女儿问:“父亲死了?”猴子点点头。老人的女儿于是和猴子一起回家。老人家里只有空空的四壁,没钱安葬。猴子就哭遍了乡 里,乡里人于是集资掩埋了老人。老人的女儿让它离开,猴子作揖感谢她,但是仍然坚守 在老人的房子, 自己采果子吃。 每过五天必定要哭祭老人, 好像在感念老人养育了它五年, 异常哀伤。没过三个月就僵

23、死在老人的坟前。乡人可怜它,于是把它埋在了老人的坟旁, 并立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刻着: “义猴之墓”。五、1、( 1)迁徙( 2)有人( 3)凭( 4)光着脚2、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六、1(2 分)吾能别香臭 /然后子可食 /故吾位居汝上。 2(1)你(2)应当( 2分)3 C 4(2分)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5(2分)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七、1你(2)弓|

24、:拉开(3)焉:于之,在那里。(4)那么,就2. ( 1)你想要听(知道)射箭的道理吗?( 2)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不是我能预测的了!19目标专一,做事容易成功;目标过多,精力容易分散;做事要专注,要善于排除 其他干扰; 人们常常因为弄不懂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容易迷失方向; 做事的时候,目标过于分散,会让人无所适从; (答出其中一项或言之成理,均可得 2 分)如果打“做 事好高骛远,很难取得成功”之类得 1 分;与本文不符,不得分。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 “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 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

25、的左边出现,麋 在国王的右边出现。 国王拉弓准备射, 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 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 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 我射箭的时候,放一片叶子在百步 之外去射它, 十发箭十发中。 如果放十片叶子, 那么能不能射中, 就不是我能预测的了! '” 连城县 2012 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目标测评(二) (答案)一、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像虽然,即使3 、( 1)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后几次都像这样。(2)士大夫没有熟读过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 。 4、要点:开阔的胸怀。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

26、)文章送来, 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后几次都像这样。一天与儿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 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 30 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海 外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即使曾经禁止(海外诗),赏赐的钱增加到 80 万,但是禁得更严密传送更多,经常凭借(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 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 韵律。二、1. (2分)以为苦 (2)显达2( 2 分)( 1 )怎样做才能够免除这种辛苦呢?( 2)学了十五年,周威公拜他做了老师.3. ( 2 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坚持不懈

27、的意义。4. (2分)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勤奋刻苦。(或认准目标,坚持不懈)5. ( 2 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三、蔡勉旃坚还亡友财1. (4分)所以 告诉 通“无”,没有。你,你的(每空1分)2. (4分)哪有寄存一千两白银却没有凭据的?(得分点: 安、金、反问句式) (蔡 勉旃)最终用车子运着(白银)送还给了他。 (得分点:省略、卒、辇) (每小题 2 分,一 个得分点 1 分,本小题扣完为止。 )3. (3 分)“重诺责,敦风义”或者“诚实守信” 。(答对“守信”即给满分)四、乐以天下,忧以天下1 、 也 以为乐 称王皇帝2、 B3、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

28、共同享乐,也是不对的。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4、与民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齐宜王在雪宫里接见孟子,说: “你们这些贤人也有这样的享受吗 ?” 孟子回答说: “有啊。 (您的这种享受 )人们得不到,那么就要责怪他们的统治者了。因为得 不到(享受 )而责怪统治者, 是不对的; (但是)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共同享乐,也是不对的。把老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是自己的快 乐;把老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作启己的忧愁。把天下 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 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 从来没有过啊。 ”五、为者常成,行者常至1、 达到到,至和,与 如,比得上2、 (无论多么难做的事)总去做,就一定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总是走,就一定能 到达。(只要你)总去努力而不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