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觉悟的要义三轨成一大佛乘沈海燕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Email:hyshen86 hyshen_20提要: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538-597)的三轨理论,因此理论在其佛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意义在于,三轨是智者大师对整个佛教的纲领性总结,不但包含了真理、智慧和实践这三个组成佛教的要素,同时也是圆满佛果的具体显现,代表了周遍法界的实相法性、契理究竟的无上佛智以及善巧度众的无量悲行。智者三轨理论不仅为众生皆能成佛作了有力的论证,而且也揭示了宇宙万法皆可由三轨来统摄这一实相真理。在智者看来,三轨合而共成一乘,而此一大乘正是成佛之要径、觉悟之要义也。关键词:1、三轨2、
2、成佛之因果3、一大佛乘4、妙三轨 5、实相法性A Core of Enlightenment- The Threefold Tracks forms a great Buddha-vehicle Haiyan SHENAbstract: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Chih-is theory of the Threefold Track, because this theor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his system of understanding Buddhism.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th
3、e fact that the Threefold Track outlines and concludes the whol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It includes the three components (Objects as truth,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hat constitute Buddhism. Meanwhile, it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perfect fruition of Buddhahood, representing the true realitydharma
4、ta that is all-embracing, the unsurpassed knowledge of the Buddha that ultimately penetrates the True Reality, and the skillful means of saving living beings. Chih-is theory of the Threefold Track not only strongly sustains the concept of universal salvation of all sentient beings, but also demonstr
5、ates such a truth that all dharmas can be incorporated by the Threefold Track. In Chih-is view, the Three Tracks together that forms a single vehicle is the core to the attainment of Buddhahood. Key words: 1. Three Tracks2. Cause and effect of Buddhahood3. One great Buddha-vehicle4. Subtle Three Tra
6、cks 5. True Reality - dharmata一、前言智者大师的三轨理论是建立在其真理、智慧、实践、果位学说基础上的。在其巨著妙法莲华经玄义(以下简称玄义)里,大师认为,佛陀成佛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度,二是度人。用大师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行、化他。“自行”的历程是由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这五个部分组成的,而“化他”的历程则由感应妙、神通妙、说法妙、眷属妙、功德利益妙这五个部分组成。对“自行”中的前四妙,笔者已另有专文论述, 详见境妙究竟从妙法莲花经玄义中看天台智顗对真理的论述,觉群学术论文集,第1辑, 商务,2001;“A Study of Chih-is Theo
7、ry of Knowledge in relation to Objects as Truth”(英文论文:智顗之契入真理的智慧思想研究),寒山寺佛学,No.1,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觉群学术论文集,第2辑, 商务,2002;天台智者的果位论, 戒幢佛学,No.2,岳麓书社,2002。本文旨在对大师的三轨理论做一个探讨。三轨是自行成佛中的最后一妙,起了概括前四妙的作用,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与第四妙“位妙”紧密相关,乃果位所系之处。诚如智者称:“三法妙者,斯乃妙位所住之法也。” 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1中。 对智者来说,轨即是法,法即是轨,故三轨亦称三法:“法者,
8、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 见金光明经玄义,大正藏册39,页3上。 具体而言,三轨指的是真性轨、观照轨、资成轨。此三轨是大师对万象世界的一个理论总结:乃三种可资轨范之法,宇宙万物十法界皆包含此三轨法,由之组成,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四维时空,无所不容,无所不通。根据大师的定义,真性轨乃众生本性所具有的如如不变之实相智者大师对实相的定义是:“所谓实相,实相之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 玄义,大正藏册33,页783中。陈英善对天台智者的实相论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参阅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1995。真理;观照轨是能作用于破除迷妄之情,开显此实相真理的智慧;资成轨是助成获得此观照智慧的积
9、功累德之善行。智者指出,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此三轨的同义词即是三因佛性。智者在论述圆教人所理解的十二因缘“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时,论及佛性,并将佛性分为三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以及缘因佛性。这是智者大师根据大般涅槃经中所说之概念而设立的三因佛性,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相应。谓众生本具此三因佛性,故终能证得三德涅槃。正因佛性指诸法实相之理体,乃成佛之正因,与法身相应。了因佛性意为,由此正因,发此照了实相之智慧,与般若相应。缘因佛性意为,一切功德善根,乃可资助了因佛性,开发正因佛性,与解脱相应。此三因佛性乃成佛之依据也。参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0上。智者对佛性的定义是:“觉了不变,故名佛
10、性。”同上,页783中。真性轨是正因佛性,即众生本具的实相真理;观照轨是了因佛性,即众生本具的获得证悟实相智慧的能力;资成轨是缘因佛性, 指众生潜在的积功累德的能力,能使众生本具的实相真理得到显现,而成就佛果。其区别在于,三因佛性乃成佛之因,是六道众生何以皆能成佛的事实根据,而三轨之法则是成佛之果,是三因佛性得到开显的最终结果。换言之,三因佛性是“性德三轨”。另一方面,大师这一三轨理论所阐明的是法华经所弘扬的一佛乘的宗旨。根据智者的学说,一佛乘就是由三轨组成的。行者只有经由真性轨、观照轨和资成轨所成之乘,方能直至觉悟成佛之道场。也就是说,三轨就是“修德三轨”。对于智者大师来说,佛教中三轨之法的
11、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因为它包含了所有成佛之因果。“本末含藏一切诸法”,宇宙之本体和现象皆可以归结为三轨之法,并由之来说明。三轨成一大佛乘即是宇宙本体论,三轨含藏诸法便是宇宙现象论。二、三轨的定义大师在玄义中对三轨的阐述是全方位进行的。首先,大师对三轨作了总的定义。三轨的性质其实就是一佛乘,因为一佛乘就由此三法组成,一和三皆不可一概而论。说一乘其实就是三法,说三法其实是一佛乘,因为此一佛乘之内容极为丰富,可以有不同的名相,且本体与现象合而为一,密不可分。诚如智者所云:“一佛乘即具三法,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如来藏。此三不定三,三而论一;一不定一,一而论三。” 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
12、1中。也就是说,三轨与一佛乘并非两个分割的个体,而是一个互相契入的整体。形象地说,这两者即非纵亦非横,“不纵不横,而三而一。” 同上。大师将一佛乘之灵活而不可决定性用肯定、否定、双重否定的公式来表达。(i)肯定的公式“亦一”所表达的是“第一义谛” 智者大师对第一义谛的定义是:“无上无过,名第一义谛。”同上,页783中。思想,乃实相的绝对性。这里所指的是万法归一佛乘。(ii)否定的公式“非一”所表达的是“如来藏” 智者大师对如来藏所下的定义是:“含备诸法,故名如来藏。”同上。思想,乃实相的功能性。具体指如来藏之含藏无量诸法门,佛陀因此而应机说数乘。(iii)双重否定的公式“非一非非一”所表达的是
13、“第一义空”的思想,乃基于空性之上的起用,为实相之善巧方便性,权中有实,实中有权。具体指的是,佛随机说法,看似决定而非决定。说一佛乘之实而有三法之权;说数乘之权而终归一乘之实。那么,三轨又是从何种意义上代表一切诸法的呢?这要从境、智、行这三妙着手了。在智者的佛学体系中,境妙、智妙和行妙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三类范畴了,将修行成佛的要素完整的圈点了出来。成佛解脱之谛理、契入真理之智慧以及个人之修行实践,这三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真理是为体,智慧是为宗,而实践是为用。三者缺一不可,是成佛之大道,修行之要途。而三轨便是体、宗、用的表徵。故智者认为,三妙是成佛之因,三轨是成佛之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一
14、体,皆可以三轨之法总括之。若以三轨总论,智者指出,其一,境、智、行三妙,“是因中所乘之三轨”。三轨所成之一佛乘则是“证果所住之三轨。”其二,境、智、行是各别而说,三轨之法是总合而说。其三,三轨与三妙道出了修行成佛的本末。境、智、行三妙是性德三轨,是起始之本,真性轨、观照轨、资成轨三法是修德三轨,是终结之末。其次,大师认为,如果三轨之法分别而言,并非有一定之规。四教中各教因其教、行、证的不同,而三轨的含义亦大相径庭也。只有掌握三轨各别的定义,才能对三轨作为成佛之一大乘这一总定义有进一步的理解。智者强调:“先须识如来开合方便,然后乃解总揽三法为一大乘也。” 同上,页741下。也就是说,一切诸法皆来
15、自于同一源泉如来藏。从此如来藏中,佛陀开出不同的救度众生的药方,包括声闻乘、辟支佛乘和菩萨乘,这些乘分别由三藏教、通教和别教藏、通、别、圆教是智者大师判教体系的一部分,是关于佛说法的不同教义。三藏教指原始佛教之小乘,三藏由经、律、论组成,是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通教包括小乘佛教以及初级大乘的教义,是佛为声闻、缘觉和钝根菩萨三乘人所说之法。别教之无量的教义只适合大乘利根菩萨。圆教之事理圆融的中道实相的教义对最上利根菩萨,亦是佛为三乘人而说,旨在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有关智者判教体系的研究,请参见吴汝钧,“天台宗的判教理论”, 谛观第82期,1995,页2至页19;杨惠南,“智的五时八教判”,正观
16、第3期,1997,页7至页93。来代表。事实上,唯有一大乘能包含所有三乘,那就是佛乘,而圆教便代表了究竟之佛乘。概而言之,真性轨代表所见之如如不动、不可破坏的实相真理,观照轨代表能见真理之智慧,资成轨代表追求解脱之实践,此三者在四教中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有权、实之别。如果此三法中的每一法的含义各个有别,不能形成互为一致的整体,那么,此三法就只是如来说法中所开出的方便权乘法。只有当这三法的内容互相联系,一起作用为一圆融一致的整体,才能成就一究竟之佛乘,而谓之实、谓之妙。那么,如何才能确定何者为妙三法呢?智者所采取的方法是将三轨的定义放在四教中一一检视。按照智者的观点,一圆融之乘是由乘体和乘具组成
17、的。真性轨所代表的是乘体,而观照轨和资成轨则代表乘具。乘体必须有运作之意,不仅能因此达至解脱之境,亦能于自我解脱后而继续度他人解脱。而乘具亦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乘具是行人达到解脱的助缘。另一方面,乘具也是真理的具体显现。从体必须起用,行人自我解脱后依然要继续教化众生。故体中必须有用,用中必须有体,只有当体、用一体而又各自具备功用时,才是圆满的一大乘。体中有用体现在菩萨不但自度,亦恒常地实施教化,普令众生皆成佛道。用中有体意为,此度众之行为乃是建立在寂静真性上的自然显现,是无为而为,是随顺因缘。以下是智者大师对三轨在四教中所具的不同定义的检视。1三轨在三藏教中的含义体现了“析法入空”三藏人入
18、空的方式是“析法”。他们认为诸法实有,只有通过拆析诸法直至一无所有才能得出诸法皆空的结论。智者大师论及其观空特色,曰:“三藏四门,皆灭色入空。如析实人头等六分,求人不得,故名为空。” 玄义,大正藏册33,页784下。的阿罗汉所证之真无漏真无漏意为见到自己本有之真性而真正出离生死,属证得空性的阿罗汉之慧。 的境界。在声闻人看来,世界诸色法皆是苦的根源,因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而产生欲望烦恼,令人在欲、色、无色三界中轮回不休,永无出期。唯有通过拆析诸法乃因缘和合而成,才能对诸法根本无一实有的自性有深刻的体认,并因此而证入空无的涅寂灭境界,永断生死苦本。如此之观照即是观照轨所代表的无为智慧
19、。资成轨的作用则是断三界见、思烦恼惑智者将一切烦恼妄惑归结为三类:见思惑、尘沙惑以及无明惑。见思惑总指因分别、贪染所起之诸邪见、诸妄想。见惑指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之见。思惑指贪、嗔、痴等对世间事物的颠倒之思。断此见、思惑即离三界,为声闻、缘觉之涅境界。尘沙惑意为,众生见思惑之数,多如尘如沙。菩萨必须能以无量无尽之方便法门度众。若尚未掌握所有的法门,对菩萨来说,即是尘沙惑。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也。无明惑指对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见三藏法数,页106中。 而证入空之真谛。智者
20、认为,三藏中真性轨所代表的真谛不能称为乘体,因其不含运作意。而观照轨所代表的无为智慧能证得涅,故可称之为乘体。资成轨是积功累德之善行,是能令行者获得此智慧的助缘,故可称为乘具。而入空之真谛为声闻人修行的终极目标,故没有车乘到达之意。相反,三藏教教义之作用是诠释此真谛的,故此教义乃可为乘。然而,智者指出,当行者证得此真谛后,引领行者入空之教义已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教义仍然不能成乘。至于证悟本身,阿罗汉之证空的结果是无为寂灭,自我解脱后即不再来世间活动,故此证悟是没有入世之功用的,亦不具车乘之意,因所谓“乘”,就是“运荷”智者云:“运荷名乘”。金光明经玄义大正藏册39,页3下。之意,不能运作,
21、即非车乘。智者因此断言,三藏教之三轨不能成乘,只有“索车之意”。 参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2上。兹表解藏教三轨如下:声闻、缘觉 菩萨 é 1. 观照轨¾¾无为智慧¾¾乘体¾¾正道¾¾ 无常观三 ê é ê 2. 资成轨¾¾¾¾¾¾¾¾ 乘具¾¾助道¾¾功德肥 ê轨 ê ê ë 3. 真性轨¾¾
22、¾¾真¾¾¾¾¾¾¾¾¾¾¾¾断结见真 ë¾¾¾¾教¾¾¾¾¾¾¾¾乘2.通教三轨的含义体现了“体法入空”通教人入空的方式是“体法”。诸法的本质即如幻化,虚幻即空。故诸法非灭除以后才空。智者大师论及其观空特色,曰:“通教四门,皆即色是空,如观镜像。六分即空,不待析尽为空。” 玄义,大正藏册33,页784下。的真无漏境界。通教行者
23、观空的方法与三藏教的区别在于,行者不必经过析法这个阶段来契入空理,而能认识万事万物当体即虚幻不实,即色是空。诸法虚幻本空就是真谛之理,非色灭后方才空无。故真性轨之定义即此真谛之理,可作乘体。观照轨是即色是空的智慧。资成轨所体现的是菩萨净佛国土,教化众生的实践。在智者看来,尽管真性轨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作为乘体,因为菩萨在证悟空性的基础上仍有种种济世之举措,但实际上此功用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这是因为,通教声闻及钝根菩萨于通教三乘十位有关智者大师对通教十地位的论述,参阅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第729页下至730页上。中的第七地、通教三乘十位中的第七地是“已办地”。此位已经断尽三界见、思惑,相
24、当于四果阿罗汉,故对声闻人及钝根菩萨来说,已经是修行的最后阶段。缘觉于第八地 通教三乘十位中的第八地是“辟支佛地”,是缘觉乘修行的最后阶段。就已入无余涅 无余涅指已断尽生死之因,亦无生死之果而达灰身灭智之究竟的涅境界。了,故其所证之理不具功用。而第九位之“菩萨地”和第十位之“佛地”,从教理上来说,虽具菩萨“净佛国土,教化众生”的功用,乃是用行为乘,但有名而无人。这是因为,利根菩萨中的上根者于第四地通教三乘十位中的第四地是“见地”,是三乘人之见道位,其果位相当于初果须陀洹。、中根者于第五地通教三乘十位中的第五地是“薄地”,其果位相当于二果斯陀含。或第六地、通教三乘十位中的第六地是“离欲地”,其果
25、位相当于三果阿那含。下根者于第七或第八地被接到通教之后的别、圆二教去了。既然通教实际所证之境与藏教相同,皆是寂灭涅,那么,诠释此通教真谛之理的教义亦不能作为车乘。因为声闻、缘觉证得之后,就不再需要此教义了。而证悟本身既然是无为空寂,那么,此证悟亦无功用。智者由此得出结论,通教三轨之法亦不能形成一大乘,亦只有“索车之意”。 参见同上,页742上。兹表解通教三轨如下: 三é 真性轨¾¾¾¾乘体 ê 观照轨¾¾¾¾空慧轨ë 资成轨¾¾¾¾众行3至于别教
26、三轨的含义,有鉴于别教菩萨以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实践为修行的首要,并以能进一步观照诸法不但有空的一面,还有假有存在的一面而契入中道之理,故修观照之智慧是乘体。以智慧为体即能显中道理,故智慧为体是真性轨。资成轨指的是菩萨救度众生的诸行。智者解释说,这是因为乘体必须具备破惑的功用。别教中只有观照轨之智慧才能破尘沙惑、显中道理,而此中道理却不能破惑,故不能以真性轨为乘体。在智者看来,别教三轨中,因真性轨不能作为乘体,至使三轨有所缺憾,不能成一大乘。 参见同上,页742上至中。兹表解别教三轨如下: é修观照¾¾¾乘体ù êê
27、0;¾¾为缘®修智慧®破惑显理(智慧为体真性轨) ë 诸行¾¾¾ 资成û4至于圆教三轨法,智者强调说,三轨的含义皆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而融为一大佛乘。真性轨所显发的是“正因常住”之实相真性。从实相之真性,而申发出“寂而常照”之观照智慧,所揭示的是“第一义空”。智者认为,当圆教菩萨证悟成佛后,其所在之寂静的境界并非无为的状态,而是无为而为,即寂且照。此照指的是广度众生皆共成佛道。这是圆教菩萨上求佛果的境界。自身之成佛并不意味着度生的结束,而意味着此救度众生的行为是随缘的,是没有任何牵强附会的自自然然发生的行
28、为,是经久恒常的,是最契机适时的,是最善巧方便的,是最圆融完美的。资成轨所揭示的是“如来藏”之真性法界所含藏的诸行实践与无量法门。三轨法若用公式来概括,就是肯定、否定与双重否定:亦一、亦非一、亦非一非非一。这一公式揭示了三法之间不纵不横的关系。也就是说,圆教三法之间的关系是不能以固定的格式来界定的。三法合而成一圆融的整体,分而各具功用,相互关联。“亦一”,皆由实相真性涵摄故;“亦非一”,寂而常照故;“亦非一非非一”,如来藏之含藏诸行与无量法门故。智者举如意宝珠 如意宝珠乃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见佛光大辞典,页2374。为例来形容此一而异之三法,宝和光显然非珠,不与珠一。然而,宝
29、和光皆由珠而来,故亦不与珠异。所以说,三法乃不可思议之法也。显然,此三法所代表的是一佛乘,是成佛之境界,非藏、通、别三教之行者所能及者。智者认为,因其尚未能证解此圆教三法,此三法对他们来说,就成了三障。为何这么说呢?如未断界内、界外尘沙惑,就意味着不能对无量法门皆了若指掌,即是障如来藏。如未断见、思惑,就意味着不能彻见空性,即是障第一义空。如未断根本无明,就意味着还未证悟诸法实相,即是障第一义实相之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三障又是通达成佛之三德(解脱、般若、法身)的要道。这又怎么说呢?智者解释说,如果破了尘沙惑障,就是通达无量法门之善巧方便度众。诸行圆满即是通达如来藏,资成轨得以显现。资成轨
30、显,名为解脱。如果破了见、思惑障,就是见到了第一义空,能寂而常照,即是般若智慧具足,观照轨因此得显。观照轨显,名为般若。如果破了根本无明,就是通达第一义之实相谛理。由对实相世界的证悟,真性轨得显。真性轨显,名为法身。所以,真性轨为乘体,观照、资成轨为乘具,三轨共成一佛乘,圆教行人乘此三法所成之乘,即能直至成佛道场。此圆教佛乘之运作,不但自度,亦常运不衰,教化众生,所谓“自行化他”乃耳。在充分描述了圆教佛乘运作之意后,智者意犹未尽,其辩证之论证层层深入,更进一步揭示了佛乘之不可思议的即运又非运的境界。何者?佛乘即可以用肯定的公式来展现,但又远不止于此。如果说,作为乘体的真性轨是处于“不动、不出”
31、的寂静状态,那就意味着佛乘是“非运、非不运”。如果说,作为乘具的观照、资成轨乃无为而为,随缘度众,那就意味着佛乘是“能动、能出”,则名为运。智者由此论断,佛乘之运与不运一体而二;体和用不分而分,不二而二。 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2中至下。兹表解圆教三轨如下:é真性轨¾¾乘体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正因常住ù 亦一 ù不ê观照轨¾¾只点真性,寂而
32、常照¾¾¾¾¾¾¾¾¾第一义空½亦非一 ÷思ë资成轨¾¾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具¾¾如来藏 û亦非一非非一 û议 三、诸教三轨之粗妙从对四教三轨的一一检视中,智者大师将藏、通、别三教之三轨判为粗,而圆教三轨则为妙。其论证以三轨中每一轨是否能各自成乘,或合而成一乘为标准。(i)就三藏之三轨为乘而言,观照轨析法入空的智慧和资成轨修道之助缘能各自成乘而令行者断三界内见、思惑,因证得真无漏而出三界外。然而,此二乘之间
33、是有次第的。资成轨所累积的福德资粮是为了获得智慧,析空之智慧是为了断结见真。此断结见真即是真性轨。此真性轨之证真境界只是自度而已,不具教化他人的功用,故不能成乘。既然三轨中或只是各自成乘,或不能成乘,故此三轨不能共成一乘。智者称此只是如来所设之权法而已,并不具究竟之大乘意,故粗。(ii)就通教三轨而言,其观照轨之体法空慧为巧,其资成轨之众行亦是助道,但真性轨所代表之涅寂灭的证悟境界,与三藏殊途同归,故此乘体之真性轨在通教三乘第七、八地亦无有功用,不能成乘,而第九、十地亦是“有教无人”,无车乘运作之意。故三轨亦不能合而成一大乘,故是粗。(iii)就别教三轨而言,资成轨之救度众生诸行法门是令行者获
34、得假观智慧的助缘,而此智慧所代表的观照轨能使行者破惑显理,所开显的是真性轨所代表的中道之理。此中道之理就是对现象世界假有一面的肯定。既然菩萨对假有之存在有深刻的体认,那么,菩萨就不会象声闻、缘觉人那样,只满足于自度,而是以入世利他为究竟。故此真性轨亦能成乘,有运作意。但是,智者同时也指出,别教三轨中的每一轨虽皆能成乘,但各轨之间是分隔的,是互不相融的,并不能共成一圆融之乘。故别教三轨仍是方便法,仍为粗。(iv)至于圆教三轨,智者大师乃从其不可思议和纯妙无粗的角度来检视之。上述三教之三轨皆依序而进,以资成轨为首乘,进而至观照轨,最终至真性轨。而圆教三轨是高屋建瓴似的,以真性轨为首乘,其它二轨皆是
35、从真性轨延伸出来的,是对真性轨所具有的丰富内涵的进一步说明,并非是脱离真性轨的单独个体。真性轨所代表的常住之诸法实相是无所不包的,乃涵摄宇宙万事万物。实相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它的不可思议性。所谓不可思议,指实相的可伸缩性、灵活性、可纵可横性而又无所谓纵横。可以有相,亦是无相,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把握之。众生的思维往往是僵固的、偏颇的,很难全面地从总体上来观察和把握事物的方方面面,总是以一定的模式或以二分法来认知某一事物,瞥见一面或二面而丧失其它诸方面。正因为思维有致命的缺陷,所以,要把握住实相,就必须如智者大师所说的那样,采用“不思议法”。那么,实相之不可以纵思、不可以横思的特性表现在哪里呢?
36、这可以从实相的代名词“第一义空”和“如来藏”中显现出来。智者曰,圆教点实相为第一义空,用来代表观照轨的“寂而常照”,即是法华经中“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见法华经册9,页8上。这一段的文意。也就是说,菩萨成佛得果位后,其佛果之乘并没有因为自住大乘而停止利他的事业,而是无为而为,继续度生,故其乘犹名为运。如此即寂且照,佛果运作之深度,岂是世俗所能衡量的?同时,圆教又点实相为如来藏,用来代表资成轨之诸行万法。如来藏所含藏之广度显然也是无法测量的。故智者称“第一义空”不可以纵思,“如来藏”不可以横思。从两者之深度和广度来说,“第一义空”与“如来藏”即高又广。若与实相合而成一
37、大乘,“如来藏”宛如众多宝饰仆从妆点侍卫,“第一义空”则如牛肥多力,法华经中将大乘比喻为牛车,声闻乘比喻为羊车,辟支佛乘比喻为鹿车(参见册9,页13中)。显然,牛车最为贵重,故以喻之。智者解释说:“大白牛,肥壮多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智慧无染,名为白。能破惑,故名多力。中道慧,名平正。入无功用,故其疾如风。” 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3上。可谓“不思议三法,共成大车”。 参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3上至中。从两者之深广不可测量来说,却不能用高和广的概念来限制之,因为如此的大车是没有高广纵横异同之别的,乃非高非广而又即高且广, 不纵不横而又纵横无碍。四、开粗三法显妙三法智者大师详尽判定诸
38、教三轨粗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对圆教三轨之妙的肯定,以突出圆教本身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更是为其“开粗显妙”的论述做好铺垫。在智者看来,区别教法之粗妙并非佛陀说教之本意。既然宇宙万物皆是究竟之实相的显现,所谓粗法即是方便权法,而方便权法所蕴含的则是究竟之实法。究竟之实法乃为佛说法的真实意旨,此真实意旨就是一乘成佛之道。而方便权法所起的作用就是接引众生皆共入佛道。所以,当佛陀之意旨尚未被知晓前,藏、通、别三教只是粗法。若粗法开显,佛旨即得揭晓,粗法不过妙法,皆是成佛之道耳。以是之故,智者认为,粗、妙之别仅在于个人认识的能力罢了。既然众生皆具佛性,那么,人人其实皆有能力体认作为一佛乘的妙三轨了。圆
39、教之乘所以是妙,因为圆教人认识到,除了一佛乘所显示的是究竟佛性外,实无它乘可觅。其一,所谓妙真性轨,乃是说,众生虽具佛性宝藏,但在佛说法华经前,藏、通、别三教人有宝而不自知,故其法为粗。至法华经开显一佛乘,三教人得见佛性,始知佛性乃人人皆拥有之觉悟宝藏。由是,昔日粗真性轨法即成现今妙法。其二,所谓妙观照轨,乃在于舍弃众生原有的执著。众生误以为自身并不具有佛智,必须向外索求,靠修行所得之智慧,方能通达真理。行者当体认,智慧和真理不可分割,智慧本身并不是脱离真理而独立存在的个体,能单独运作而令行者见性成佛。智者强调说,只要行者能意识到慧理一体,即慧而理, 即理而慧,此观照轨之慧即为妙,代表不纵不横
40、一大乘。其三,所谓妙资成轨,乃在于显示如来藏之诸行万法,其本质不过是如如不动之佛性的显现。由此之认知,诸方便权乘皆妙,实无粗可待也。 参见同上,页743中至下。五、三轨贯彻修行始终经由以上的开粗显妙,智者大师有力地论证了三轨皆妙无粗的特性,是为“绝待妙”。诚然,作为一佛乘的妙三轨乃是最究竟的真理。从大师的论述中可知,此三轨的这种绝对真理性指的是佛乘之运作乃一切佛法的代表,统摄众生修行始终,涵盖众生本具之成佛之因和修行成佛之果。三轨之从因至果涵盖修行始终的特性,形象的来说,就是一佛乘在十法界(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的纵横驰骋,被大师视为“竖通无碍”。而十法界中每
41、一界的特性都是由十如是(如是体、性、相、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有关智者大师对十如是的论述,详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693中至696上。反映出来的。根据智者大师的一念三千理论,一念三千的意思是,每一法界具其它九法界,并具十如是,十界互具为百界,百界即具千如是。此千如与众生、国土和五阴三世间合而成三千世间,尽一切诸法。 凡夫一念心,即具十法界。何者?十法界即是实相的显现。用智者大师自己的话来说,便是:“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摩诃止观,大正藏册46,页1下。既然众生本具实相法性,那么,十法界在在处处,亦无时不在众生的心念之中了。用智者大师的话说,就是:“游心法界
42、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 玄义,大正藏册33,页696上。一念恶即是地狱、饿鬼、畜生,一念善就是人、天,而一念慈悲就是佛、菩萨。若众生心念中不同时含藏整个十法界,如何会有不同的法界的显现呢?显然,当下一念即包括全体,一即一切也。而全体亦只存在于每一念中,所谓一切即一也。而众生之所以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表现为与某一界相应,照大师的理论,那只不过意味着,一念善即是善显而恶隐,一念恶即是恶显而善隐罢了。善、恶本是一体,唯有隐、显的区别。隐的一面并非因其隐而不存在,显的一面亦不能因其显而取代隐藏的一面。善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犹如冰与水的关系
43、,乃是一种因缘而起的存在于同一实相体中的状态。故智者视十法界的十如是为三法之始,因为每一界之十如是完全可以由三轨来诠释。(i)“如是体”是以相、性为属性的主体,属真性轨;(ii)“如是性”是不变的内在本性,属观照轨;(iii)“如是相”是外在的形态,指行者之功德善行,属资成轨;(iv)“如是力”指体所具有之潜在能力,为了因佛性之观照慧,属观照轨;(v)“如是作”乃显现动作者,为精进修行,属资成轨;(vi)“如是因”为可导致相同之果的直接原因(称为习因或同类因),属观照轨;(vii)“如是缘”指间接原因或助因(或称报因),属资成轨;(viii)“如是果”由相同的因而来(称为习果或等流果),是因缘
44、和合所产生的结果,属观照轨;(ix)“如是报”由果而来(称为报果或异熟果),是因、缘、果所形成的后世之报果(即习报),属资成轨;(x)“如是本末究竟等”意为最初的如是相与最后的如是报在终极意义上来说是平等一如的,皆归趣于同一实相而究竟平等,故乃统摄诸法。智者的诸法实相理论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实相观。只有体认到诸法同时含空、假、中三谛,才能完整地契入实相的全貌。空谛观是证悟空性真谛的智慧,故属观照轨;假谛观是菩萨入世度生的动力,故属资成轨;中道谛是有关诸法实相即空即假之理,故属真性轨。 参见同上,页743下至页744上。兹表解三轨与十如是之间的相应如下: 一界十如 三轨 é 1.
45、如是体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真性轨| 2. 如是性¾¾¾¾¾¾¾性以据内¾¾¾¾¾¾ 观照轨| 3. 如是相¾¾¾¾¾¾¾性以据外¾¾福德 ¾¾资成轨 | 4. 如是力¾
46、;¾¾¾¾¾¾了 因¾¾¾¾¾¾¾观照轨| 5. 如是作¾¾¾¾¾¾¾万行精勤¾¾¾¾¾¾ 资成轨| 6. 如是因¾¾¾¾¾¾¾习 因¾¾¾¾¾¾¾ 观照轨| 7. 如是缘¾¾
47、190;¾¾¾¾报 因¾¾¾¾¾¾¾ 资成轨| 8. 如是果¾¾¾¾¾¾¾习 果¾¾¾¾¾¾¾ 观照轨| 9. 如是报¾¾¾¾¾¾¾习 报¾¾¾¾¾¾¾ 资成轨| é 空 等¾¾&
48、#190;¾¾¾¾ 观照轨ë10.如是本末究竟等¾¾| 假 等¾¾¾¾¾¾¾ 资成轨ë 中 等¾¾¾¾¾¾¾ 真性轨此外,既然十法界是实相之显现,每一法界都包含其它九法界,而实相则包括善也包括恶,那么,在智者看来,十法界之每一界之恶就可以用三道性相来概括,即烦恼性相、恶业性相和苦道性相。既然实相的特色是善恶一体,那么,三轨可以说就是善性相的代表了。故三道之恶性相即三轨之善性相。
49、如果说,恶隐即善显,那么,三道性相的转化就意味着三善性相的显现。故智者认为,(i)无明烦恼性相即智慧观照性相。众生智慧的缺乏是无明生起的原因。而智慧之生起是建立在体解无明是致苦的原因的基础上的。显然,离开无明,就无所谓智慧之明,故智者云:“不离无明,而有于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见同上,页743下。对智者大师来说,水结冰即是无明,冰融为水即是法性之明,故大师对此冰与水之相即关系有进一步的解释,谓:“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又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不一不异。”摩诃止观,大正藏册46,页56中。(ii)恶业性相
50、即善资成性相。由恶有善,离恶亦无善。智者将善资成比喻为竹中之火性,遇缘即能烧物,故火出还烧竹。此即恶中有善,善成还破恶之谓也。 参见同上,页743下至页744上。(iii)苦道性相即法身真性轨之性相。这是因为,若众生不识苦道亦是法身的显现,那么,法身就成了苦道;若众生知晓法身与苦道并非两个不同的个体,所谓“不离苦道别有法身,如迷南为北,无别南也,”那么,苦道即是法身真性轨了。 参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4上。智者大师在这里论证了三种类型的善、恶之相即。(i)第一类相即是通过事物相互依存转换来论证的。解无明即是明,智慧从无明来,如冰由水转化而来。(ii)第二类相即是通过事物的隐显破立来论证。
51、建立善就是破除恶,如火出还烧竹。(iii)第三类相即是对现象世界全体的了悟,是超越事物之二元对立之上的境界。一方面,苦道和法身对于证悟的圣人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实相之境界是离言冥会的,是涵摄一切的。所谓苦道或法身,乃是无明众生加诸于实相上的片面的概念。既然世间万象皆是实相的显现,那么,苦道即法身,法身即苦道。另一方面,苦道和法身之所以有区别,只是众生所处的不同认知状态而已。一念明,苦道即是法身;一念迷,法身就变成了苦道。以上法界三道性相与三轨性相的认同,使得三轨具有了涵盖成佛之因果的意义。兹表解如下:一十é 无明烦恼性相¾¾¾¾¾ 智慧
52、观照性相 (观照轨)¾¾¾¾¾法| 恶业性相¾¾¾¾¾¾¾ 善性相 (资成轨)念界ë 苦道性相¾¾¾¾¾¾¾ 法身性相 (真性轨)建立在此十法界与三轨相即理论的基础之上,智者又进一步用三轨来解释十如是的形成,因此而将十如是与三轨的认同深化至具体的内容。这不但论证了三轨是如何涵盖成佛之因果的,也因了此认同而论证了三轨所具有的代表实相的意义。在智者实相理论中,十如是被用来描述实相的特性。当十如是的形成
53、被归结到三轨的作用时,这就有力地说明了三轨乃贯穿始终之法,既代表成佛之因,也代表成佛之果。“如是力”和“如是作”的形成与初发菩提心有关,是众生本具之实相真性轨萌动的结果。如是因的形成是观照轨萌动的结果。如是缘的形成是资成轨萌动的结果。如是果的形成是观照轨萌动的结果,此萌动乃为习因,可感得最终的般若智慧之果圆满。如是报的形成是资成轨萌动的结果,此萌动乃为缘因,可感得最终的解脱报果圆满。般若、解脱圆满即意味着究竟成佛,是为法身圆满。如此,代表佛果功德具足的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对“德”的含义,智者大师的解释是:“常、乐、我、净是为德。” 见金光明经玄义,大正藏册39,页3上。究竟圆满,称之
54、为“秘密藏”。至于如是本末究竟等,“本”之开始之相即是“性德三轨”之佛因。性德三轨是隐而未显的状态,虽隐而未显,仍具由空、假、中三谛组成的实相的特性,乃不纵不横,不可思议也。“末”之终结之报即是修德三轨之佛果。修德三轨是不纵不横之实相的彰显,其终结果报的实相与初始之因的实相平等无二,亦是由空、假、中三谛所组成。这贯彻始终之空谛就是如等,是为第一义空之观照轨;假谛就是数等,是为如来藏之资成轨;中道谛就是妙等,是为正因常住之真性轨。 参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4上。兹表解十如是与三轨的关系如下:é 如是力ù| |¾¾菩提心发真性萌动| 如是作û
55、| 如是因¾¾¾¾¾观照萌动| 如是缘¾¾¾¾¾资成萌动| 如是果¾¾¾¾¾观照萌动习因®感得般若习果满ù | | 秘| |®法身满三德究竟满密| 如是报¾¾¾¾¾资成萌动缘因®感得解脱报果满û 藏| é 性德三轨冥伏不纵不横冥伏如等、数等、妙等ù é空等ë如是本末究竟等| |- 等-| 假等 ë
56、修德三轨彰显不纵不横彰显如等、数等、妙等û ë中等 六、三轨横通诸法从以上论述中可知,作为贯穿始终的实相之法,三轨乃从因至果,竖通无碍。然而,按照智者大师的观点,实相既然是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就应该是纵横无碍的。也就是说,竖通无碍只是从纵的方面论证了三轨之妙。只有当三轨从横的方面亦加以论证后,方始为绝待妙。故三轨除了竖通无碍,还应该横通无碍。而智者对三轨横通无碍的论证是通过三轨与十种三法(即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三德)智者在金光明经玄义中对此十种三法之名所含的无量义联系三德做了解释,曰:“三德尊重即是三宝;三德不生不灭即是三涅;三德
57、具足诸法聚集名为三身;运载荷负即是三大乘。不可异趣名三菩提;觉了清净名三般若;是如来种名三佛性;分别不谬是名三识;即事通理故名三道。”见大正藏册39,页2上。的认同来进行的。此十种三法是大师对无量佛法的归类概括,是对从凡地之佛因直至觉悟之佛果的修行阶梯的提纲挈领的总结。大师指出其逐级递进的关系,曰:“三道轮回,生死本法,故为初。若欲逆生死流,须解三识、知三佛性、起三智慧、发三菩提心、行三大乘、证三身、成三涅槃,是三宝,利益一切,化缘尽,入于三德,住秘密藏云云。” 见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4上。智者大师曾在金光明经玄义中说明,此十种三法有顺逆两种生起,由于因、果相对故。若由因至果,即由转三道
58、而成就三德,是为逆生起,是从无明为本立一切法:“一切众生无不是于十二因缘、三道迷惑。翻惑生解,即成三识。从识立因,即成三佛性。从因起智,即成三般若。从智起行,即成三菩提。从行进趣,即成三大乘。乘办智德,即成三身。身办断德,即成三涅。涅办恩德利物,即成三宝。究竟寂灭入于三德,即成秘密藏也。”(见大正藏册39,页2下)若由果至因,此是由三德之果而追溯至三道之因,是为顺生起:“初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夫三德者,名秘密藏。秘密藏显由于三宝,三宝由三涅,三涅由三身,三身由三大乘,三大乘由三菩提,三菩提由三般若,三般若由三佛性,三佛性由三识,三识由三道。此从法性立一切法也。”(见大正藏册39,页2下)众生皆是
59、从凡地开始修行的,而凡地的性质一言以敝之,就是无明烦恼、恶业、苦三道性相,众生既被三道纠缠,就流转轮回不已。故智者将“三道轮回”放在首位。而修行求解脱首先体现在对庵摩罗识、阿黎耶识、阿陀那识三识的理解上。故“解三识”为第二步。对第九识净识的认知使行者了知众生皆具三佛性,所谓正因、了因、缘因佛性,乃成佛之依据。故“知三佛性”是第三步。这种对于佛性的认知便使行者生起实相、观照、文字之般若智慧。故“起三智慧”是第四步。般若智慧的生起便使行者发实相、实智、方便三菩提心,欲求证悟成佛。故“发三菩提心”是第五步。凭了此菩提心,行者便实际修行自度度他的法门,是为理乘、随乘、得乘之三大乘。故“行三大乘”是第六
60、步。因为此大乘之实践,行者得以最终证获佛果之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故“证三身”是第七步。证获三身即意味着成就了三种涅槃,谓性净、圆净、方便净。故“成三涅槃”是第八步。既然大乘佛法不但自度,同时度他,利益一切有情,而此度他之行即成佛陀之教法,由佛、法、僧三宝来代表。故“三宝”为第九步。最后,佛果圆满,即名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并住寂而常照之秘密藏。故“入于三德,住秘密藏”,是为佛教最究竟的归宿。如此之贯彻始终之十种三法显然也正是三轨的范畴,故两者之间的类通是必然的。可以说,十种三法是三轨的彰显,而三轨则是十种三法的实相。以下是智者大师所论之两者之间的类通。第一,三轨类通三道。智者大师对三道的
61、解释是:“过去无明、现在爱、取三支是烦恼道。过去行、现在有二支是业道。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生、老死七支是苦道。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从烦恼通业,从业通苦,从苦复通烦恼,故名三道。”见金光明经玄义,大正藏册39,页4上。真性轨即苦道;观照轨即烦恼道;资成轨即业道。(i)何谓苦道即真性?智者认为,世间之永无休止的生死无常相即象征着法身之常。常与无常是不可分割的。因有法身真性之常住,方有生死无常之演变。(ii)何谓烦恼即观照?智者曰,观照所照之对象就是烦恼之惑,无惑则无照。既然观照与烦恼相互依存,两者就是一体了。(iii)何谓资成即业道?智者的观点是,无恶亦无善,恶业正帮助了众生成就资
62、成轨之功德善行。这可以举法华经里的例子,从两方面来论证的。一方面,那些骂詈佛陀之前生常不轻菩萨的众生,因其所造恶业,而得以有此后世因缘,还值佛陀说法,听聆教化,并皆得入不退之位。 有关常不轻菩萨的故事,参阅法华经,大正藏册9,页50下至页51中。显然,此恶业乃是受教化的因缘,是众生自身所造之业所产生的结果,所谓“己恶资己善”也。另一方面,则是他人所造恶业加诸行者所产生的结果。譬如佛陀称恶人提婆达多为其善知识。显然,这是从“他恶资己善”的角度来说的。参阅同上,页34下。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中,佛陀称恶人提婆达多的前世为仙人,曾向身为国王的佛陀的前生宣说妙法莲华经,故佛陀称其为善知识,并授记其未来当得成佛。此故事显然不是智者大师所要说的本意。故笔者在此所述乃力图将大师的本意揭示出来。在这里,智者大师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即善恶并非是绝对的,亦不是凡夫眼中鼠目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超市设备采购安装合同
- 初中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业主入住提供服务合同模板
- 人才选拔合同范例
-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合同
- 单位承担房屋租赁合同范例
- 季度付租金合同范例
- 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合同
- 商品房物业收费合同模板
- 制造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合同
- 2023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第二版)对比版
- 2024年中央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中外舞蹈史》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我家漂亮的尺子》课件-定稿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
- 内分泌科出科考试试题(附答案)
- 新核心大学英语B版听说教程2Unit1
- 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培训PPT-医疗教育宣传PPT
- 职务晋升申请书范文
- (完整版)花岗岩地面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