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题目名称: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班 级:20级水利水电专业班姓 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 月 日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1.基本资料 ,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20m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壤土。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中粘壤土,地表56

2、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Q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林,正常水位×108 m3,总库容2.3×108m3。Q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A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A-A断面处河底高程30m,砂、卵石覆盖层厚2.5 m,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

3、100,河底宽82m,河面宽120m,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1-1及表1-2。表1-1 设计年蒸发量统计月份4567891011蒸发量(mm)118表1-2 设计年降水量统计日月份4567891012349256-789101112201314151016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月计25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少量旱作物,各种作物种植比例见表1-3。表1-3作物种植比例作物早稻中稻双季晚稻棉花种植比例(%)5

4、0305020根据该地区灌溉试验站观测资料,设计年(1972)早稻及棉花的基本观测数据如表1-4及表1-5所示;中稻及晚稻的丰产灌溉制度列于表1-6。表1-4 早稻试验基本数据生育阶段复苗分孽前分孽后孕穗抽穗乳熟黄熟全生育期起止日期(日/月)25/4-4/55/5-14/515/5-1/62/6-16/617/6-30/61/7-11/712/7-20/725/4-20/7天数101018151411987模比系数(% )7818252l138100田间允许水层深( mm )10-30-5010-40-8020-50-8020-50-10020-50-9010-40-50湿润渗透强度( mm/

5、d )附注全生育期需水系数。表1-5棉花试验基本数据表生育阶段幼苗期现蕾期开花结铃期吐絮期全生育期起止日期(日/月)21/4-16/617/6-28/729/7-26/827/8-6/1121/4-6/11模比系数(%下水补给量占作物需水量的(%)10202225计划湿润层深(m)注:计划产量120Kg;需水量系数3Kg;土壤孔隙率48%(占土体的百分数);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为70%(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数),下限为35%(占空隙%);田间最大持水率为70%(占空隙%);播种时,计划层土壤储水量为72 m3亩;播前灌之前土壤计划润湿层()内的平均含水率0=40%(占空隙体

6、积的百分数)。增加的计划润湿层的平均含水率可按50%(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数)计。表1-6中稻、双季晚稻设计年丰产灌溉制度中稻双季晚稻灌水次序灌水时间 (日/月)灌水定额 (m3/公顷)灌水次序灌水时间 (日/月)灌水定额 (m3/公顷)17月5日5017月19日5025月26日2527月27日1534月6日2531月8日25410月6日2547月8日2056月20日30512月8日2562月7日3068月23日3078月7日3078月27日3087月14日3088月31日3097月22日3096月9日30107月29日251012月9日301110月8日30119月19日30129月30日20灌

7、溉定额320(m3/公顷)灌溉定额335(m3/公顷)早稻田间逐日耗水量计算日蒸发量=总蒸发量÷天数阶段水面蒸发量=相应的日蒸发量×相应的天数由于 则阶段需水量=阶段水面总蒸发量×模比系数阶段渗透量=渗透强度×天数阶段耗水量=阶段渗透量阶段需水量逐日耗水量=阶段耗水量÷天数田间逐日耗水量计算月份4567天数30313031蒸发量mm118日蒸发量mm生育期复苗分蘖前分蘖后孕穗起止月日25/4-4/55/5-14/515/5-1/62/6-16/6天数10101815阶段水面蒸发量(mm)阶段需水系数a1111模比系数(%)781825阶段需水量

8、(mm)渗透强度(mm/d)阶段渗漏量(mm)1313作物日需水量(mm/d)田间逐日耗水量(mm)田间逐日耗水量计算月份891011天数31303130蒸发量mm日蒸发量mm生育期抽穗乳熟黄熟 全生育期起止月日17/6-30/61/7-11/712/7-20/725/4-20/7天数1411987阶段水面蒸发量(mm)阶段需水系数a1111模比系数(%)21138100阶段需水量(mm)渗透强度(mm/d)阶段渗漏量(mm)作物日需水量(mm/d)田间逐日耗水量(mm)6早稻灌水制度设计当淹灌水层减去逐日耗水量,加上逐日降雨量后若小于最小田间允许最小水层深度则设计灌水,当大于最大田间允许水层

9、深度则设计排水。水量平衡方程:WtW0=WrP0KMET。已知泡田日期为4月13日至4月24日,泡田定额为,。=39即得初始淹灌水层为10.4mm.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列如下表。表2-2 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早稻灌溉制度初步计算日 期生育期设计淹灌水层逐日耗水量逐日降雨量淹灌水层变化mm灌水量排水量月 4日 2410425复苗10-30-503026272829213051238492505分蘖前10-40-80678910111213561415分蘖后20-50-901661718195620212251232425262728293031612孕穗20-50-100358404567

10、84091011124013591453151617抽穗20-50-90301819402021222376249025262728293071乳熟10-40-50626364656667640869610611612黄熟湿润131415101617181920307230校核:与7月11日淹灌水层相符,计算无误。由上表可得早稻生育期设计灌溉制度,如下表。表2-3 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表早稻灌溉制度灌水次序灌水时间(月/日)灌水定额(m3/亩)1(泡田)70230340440540640740灌水定额300棉花净耗水量水量的计算全生育期的需水量即其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为各生育阶段地下水补给量为由于

11、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净耗水量=-整理数据得下表 表2-4早棉花净耗水量计算表 生育阶段幼苗期现蕾期开花结铃期吐紊期全生育期模比系数(%段需水量57.67 地下水补给量占作物需水量(%)10202225地下水补给量5.77 19.22 16.92 22.43 WT016 16 16净耗水量51.90 60.89 43.97 51.28 有效降雨量计算降雨入渗量处理:有效降雨为。当旬内有接连两天或两天以上的降雨时,看做一次降雨,将其累加,如不是则就为一次降雨。当一次降雨小于5mm时,为0;当一次降雨在550mm时,取为;当一次降雨大于50mm时,取为0.8。由此可得

12、入渗的有效降雨量如下表。表2-6 有效降雨量计算表 有效降雨量生育阶段 起止日期P P0幼苗 月(日) mm m3/ 亩1335300现蕾0000开花结铃00吐絮000000最大、最小蓄水量计算最初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蓄水量为,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可依次推出棉花各生育期内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蓄水量,当所得小于或接近该生育期内的最小蓄水量时,则需进行灌水;当大于最大蓄水量时,则需排水。其中计划湿润层的最大、最小蓄水量:根据数据列出下表表2-7 棉花最大、最小蓄水量计算表生育阶段幼苗期现蕾期开花结铃期吐紊期Wmin44.82 56.03 67.23 78.44 Wmax89.64 112.06 134.

13、47 156.88 播前灌水定额由此得灌水率计算表如下:表2-8 灌水率计算表灌水率计算表日 期天数生育期设计储水量净耗水量逐旬耗水量逐旬入渗量实际储水量灌水量7210幼苗期9.27 88.03 20109.27 89.64 109.27 89.64 109.27 89.64 109.27 89.64 65.56 084.08 4现蕾期5.66 078.42 1014.16 112.06 1014.16 097.90 1115.58 96.42 811.33 99.49 3开花结铃期4.55 106.25 1015.16 101.88 1015.16 100.92 69.10 091.82 5

14、吐絮期3.61 0118.21 30107.22 118.29 107.22 0111.07 107.22 125.95 107.22 156.88 107.22 156.88 107.22 155.86 64.33 0151.52 所以可得棉花灌溉制度为表2-9棉花生育期灌溉制度表棉花生育期灌溉制度表生育阶段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水时间 播前灌1幼苗期220吐紊期330 总计各次灌水的灌水率为计算过程见下表。表3-1灌水率计算表灌水率计算表作物作物所占面积(%)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亩) 灌水时间灌水延续时间(d) 灌水率m3/(s*万亩)始终 中间日早稻50 1(泡田)70120.34 50

15、23030.58 5034050.46 5044040.58 5054040.58 5064050.46 5074040.58 中稻30 1(泡田)50110.16 3022540.22 3032550.17 3042530.29 3053050.21 3063030.35 3073040.26 3083050.21 3093050.21 30102530.29 30112040.17 双季晚稻50 1(泡田)50110.26 5021530.29 5032540.36 5042040.29 5052550.29 5063030.58 5073040.43 5083050.35 5093030

16、.58 50103030.58 50113050.35 50123040.43 棉花201100.09 2022050.09 2033050.14 将所得灌水率绘在方格纸上得初步灌水率图及修正后灌水率图取修正后的灌水率为0.39 m3/(s*万亩).本灌区灌溉渠道分为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渠道。由于考虑到灌区面积足够大,故整个灌区由四条支渠控制。一支布置在整个灌区的西面,与等高线成一定的角度。二支布置在吴家沟和申溪之间,三支布置在申溪,四支布置在龙尾山左侧。第四支渠灌溉面积适中,地势平坦可作为典型支渠,该支渠有6条斗渠,斗渠长2.67km,取第三斗渠为典型斗渠。每条斗渠有8条农渠,长0.63k

17、m,间距0.33km,可取三斗五农为典型农渠。本灌区采用明沟排水,分别在吴沟和吴家沟之间及刘家湾和申溪之间的洪沟布置排水沟。另外,在每个条田中均设置排水沟,防止因排水不畅,引起地下水抬升,使土壤发生次生盐碱化。5渠道设计流量计算干支渠续灌,斗、农轮灌(各分两组)。灌区总面积约为12万亩,各支渠的长度及灌溉面积列入下表。表5-1支渠长度及灌溉面积 渠别 一支 二支 三支四支 合计 长度(km)灌溉面积(万亩)12典型支渠(四支渠)及其所属斗、农渠的设计流量.1 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四支渠的田间净流量为因斗、农渠分两组轮灌,同时工作的斗渠有3条,同时工作的农渠有4条,所以,农渠的田间净流量为:取田

18、间水利用系数,农渠的净流量灌区土壤属轻沙土壤,查表得相应的土壤透水性参数:因此农渠每公里输水损失系数为:取农渠的计算长度为:农渠的设计流量为:.2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因一条斗渠内同时工作的农渠有4条,所以,斗渠的净流量等于4条农渠的毛流量之和:农渠分2组轮灌,各组要求斗渠供给的净流量相等。但是,第2轮灌组距斗渠进水口较远,输水损失较多,据此求得的斗渠毛流量较大,因此,以第2轮灌灌水时时需要的斗渠毛流量作为斗渠的设计流量。斗渠的平均工作长度。斗渠每公里输水损失系数为:斗渠的设计流量为:。C.计算四支渠的设计流量斗渠分两组轮灌,支渠的工作长度取:。支渠的净流量为:支渠每公里输水损失系数为支渠的设计流

19、量为计算四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一、二、三支渠的设计流量A计算一、二、三支渠的田间净流量B计算一、二、三支渠的设计流量以典型支渠(四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作为扩大指标,用来计算其他支渠的设计流量。推求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ACD段的设计流量BBC段的设计流量C.AB段的设计流量DOA段的设计流量5.2.5渠道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的计算为保证对下级渠道正常供水,目前有些灌区规定渠道最小流量以不低于渠道设计流量的为宜,在此取,而加大流量为(当,取;当时,取;当,取)。根据各渠道的设计流量求得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见下表。表6-1各渠道流量设计表干渠支渠斗渠农渠OAABBCCD1234设计流量最小流量1最大

20、流量91由已知资料查表,可取OA段:取,宽深比所以可得校核不冲不淤取即有因此有,满足要求,说明断面尺寸符合要求,即干渠OA段的断面尺寸为:,。干渠AB、BC、CD段以及典型支渠、斗渠、农渠皆采用经济适用断面计算,其结果列入下表。表6-2 渠道断面计算表横断面设计表断面QhbABRVV不於V不冲OA6.41 1.04 0.68 3.08 1.54 4.75 9.71 9.12 1.07 0.66 0.31 0.75 AB5.04 1.04 0.68 3.08 1.41 4.34 8.11 8.33 0.97 0.62 0.30 0.73 BC3.40 1.04 0.68 3.08 1.22 3.

21、75 6.04 7.19 0.84 0.56 0.27 0.70 CD1.99 1.04 0.68 3.08 1.00 3.06 4.04 5.88 0.69 0.49 0.25 0.66 4支1.87 1.04 0.68 3.08 0.97 2.99 3.86 5.74 0.67 0.48 0.25 0.66 典斗0.57 1.04 0.68 0.83 0.91 0.75 1.52 3.33 0.46 0.37 0.20 0.59 典农0.13 1.04 0.68 0.83 0.53 0.44 0.51 1.93 0.26 0.26 0.15 0.51 经校核皆满足,说明以上横断面尺寸都符合

22、要求。纵断面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灌溉水位要求确定渠道的空间位置,包括设计水位、渠底高程、堤顶高程、最小水位等。而为了防止风浪引起渠水漫溢,保证渠道安全运行,挖方渠道的渠岸和填方渠道的堤顶应高于渠道的加大水位,即为安全超高。又为了便于管理和保证渠道安全运行,挖方渠道的渠岸和填方的堤顶应有一定的宽度,以满足交通和渠道稳定的需要,即是。干渠纵断面设计利用迭代法计算。()OA段:初始选,则有进行迭代,最终得,即为最小水深。安全超高同理可得其它渠道的安全超高见下表。表6-3各渠道安全超高设计表渠道安全超高设计表渠道Q最小ABbhminhmin(hmin-hmin)/hmin 安全超高 OA3.21 2.65

23、 2.83 4.95 1.011 0.0374 0.463 AB2.52 2.29 2.83 4.48 0.928 0.0231 0.438 BC1.70 1.81 2.83 0.837 0.0153 0.413 CD1.00 1.32 2.83 0.717 0.0435 0.388 4支0.94 1.27 2.83 0.690 0.0140 典斗0.28 0.61 2.83 0.698 0.0031 典农0.07 0.27 2.83 0.402 0.0205 0.303 OA段:初始,则迭代得,即为OA段堤顶高程。因此得堤顶宽度为同理可得其它渠道的堤顶高度,如下表。表6-4 各渠道堤顶高度设计表渠道堤顶高度设计表渠道Q加大ABbhjhj(hj-hj)/hj D O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