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要点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要点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要点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要点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设计资料1、建筑尺寸:纵向跨度L1=2160mm,横向跨度L2=2400mm。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2、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板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梁箍筋、板构造筋采用HRB335级钢筋。4、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度25KN/m3,舞厅标准值4.0KN/m2,恒荷载分项系数为,活荷载分项系数为。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m,次梁的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l02/l01=6/=3.3>,故按单向板设计。按跨高比条

2、件,要求板厚h1800/40=45mm,对跨度大于等于1500mm,民用建筑楼板,h60mm,故取板厚h=60mm。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000/186000/12=333500mm。故截面高度取为h=450mm,截面宽度b=(1/31/2)h=150225mm,故取b为b=200mm。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5400/155400/10=360540mm,取h=500mm。截面宽度b=(1/31/2)h=167250mm,故取b为=250mm。楼盖建筑平面及楼盖结构布置平面图见附图1、附图2。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如楼盖结构布置平面

3、图轴线、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元板。1、荷载计算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260mm钢筋混凝土板×220mm石灰砂浆×17=0.34 kN/ m2小计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4.0kN/ m2永久荷载设计值g=9×1.2= kN/ m2可变荷载设计值q=4.0×1.4=kN/ m2荷载总设计值gq=kN/m2近似取为g+q=kN/m2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45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2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l0=lnh/2=18

4、00200/212060/2=1610mm<lna/2=1640mm,取l0=1610mm中间跨l0= ln =1800200=16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五跨。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从左到右节点编号依次为A,B,C.C,B,A。单元中点处的编号1,2,3,2,1。计算简图为:3、弯矩设计值由调幅法,查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m分别为: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A1B2C3梁板搁支在墙上01/11两跨连续:-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6-1/141/16板与梁整浇连接-1/161/14梁-

5、1/24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故:M1= MB=(g+q)l02/11=×2/11= kN·mMC= (gq) l02/14=×2/14= kN·mM2=(gq)l02/16=×2/16=kN·m这是对端区单向板而言的,对中间区格单向板,其MC=×0.8=-kN·m M2=0.8×=kN·m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环境类别为一级,C30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板厚60mm,h0=60-20=40mm;板宽b=1000mm。C30混凝土,1,fc2 ;HRB400钢筋,

6、fy=360N/mm2。则板的配筋计算的过程如下表。板的配筋计算 截 面1B 2C 弯矩设计值(KN·m)88=1-6271 轴线, 计算配筋实际配筋 ()6190619061906190轴线计算配筋=实际配筋 ()61605/616061605160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原则;As/bh=123/(1000×60)=0.205%,此值大于t./fy=0.18,同时大于,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5、确定各种构造钢筋:分布筋选用6250。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6200。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板角构造钢筋:选用6200,双向配置板四

7、角的上部。6、板的配筋见图纸。四、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1、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荷载2.988=KN/m次梁自重 0.2×(0.46)×25×1.2=2.34KN/m次梁粉刷 0.02×(6)3KN/m小计 可变荷载设计值 q=5.6×=KN/m2、计算简图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截面为250mm×500mm。计算跨度:边跨=6900-120-350/2+240/2=5875=1.025×5755=,取=587

8、5mm中间跨 =6000250=575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度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算简图如3、内力计算 由表11-1、11-3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弯矩设计值:截面位置1B2C1/11-1/111/16-1/14剪力设计值:截面位置4、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各支座计算按矩形截面,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5875/3=mm;又,故取=1800mm。各截面纵向钢筋均布置一排。环境类别一级,C30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一排纵向钢筋=450-40=410mm。C30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360N/

9、,箍筋采用HRB335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如表。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截面1B2C弯矩设计值()-或3=0.118082=0.08930.1260870.093或388选配钢筋()216314214214计算结果表明,支座界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此值大于,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验算截面尺寸:410-60=350mm,因350/200=1.75<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N>Vmax=62.6KN,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tbh0

10、5;×200×Vmax=62.6KN,故按构造配置箍筋,采用6200验算配箍率下限值:sv,min=×30014%实际配箍率:sv=56.6/(200×20042%>0.114%,故满足要求。五、主梁设计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1、荷载计算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8.05×6=48.3KN主梁自重(含粉刷)(0.56×0.25×1.8×25×1.2+0.02×(0.6)×2××17×1.2=KN 永久荷载设计值 G=+

11、=KN可变荷载设计值 Q=×6 =KN 2、计算简图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中间支承在400mm×400mm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边跨:=5400-200-120=5080mm,因=127mm<a/2=185mm,取 ×5080+400/2=5407mm,近似取=5410mm中跨:=5400mm主梁的计算简图如: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1)弯矩设计值弯矩: M=, 式中系数可由附表6-2查得。(i)86××38××=KN·m××××&#

12、183;m(ii)××××·m(iii)-0.286××21××=-KN·m(iv)××××·m2)剪力设计值剪力: V=,式中系数均查附表6-2相应栏内可得。由(i),KN由(iii),×1×60.48=由(iii),由(iv),3) 弯矩、剪力包络图弯矩包络图:第1、3跨有可变荷载,第2、4跨没有可变荷载 由附表知,支座B或C的弯矩值为:-××-0.286××=KN·mMc

13、=-0.095×60.48×5.4-0.191×54.89×5.4=-87.64 KN·mMD=-0.143 ×60.48×5.41-0.286×54.89×5.41=-131.72 KN·m在第1跨内以支座弯矩KN·m的连线为基线,作G=KN,Q=KN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G+Q)+=(+)×-=KN·m(G+Q)+=()×-2×=4KN·m 在第2跨内以支座弯矩=-KN·m

14、,=-KN·m的连线为基线,作G=.KN,Q=0的简支弯矩图,得第一个和第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KN·m =×××KN·m在第3跨内以支座弯矩·m,=-131.72KN.m连线为基线,作G=54.89KN,Q=,60.48KN的简支弯矩图,得第一个和第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在第4跨内以支座弯矩=-131.72KN.m,=0连线为基线,作G=54.89KN,Q=,0KN的简支弯矩图,得第一个和第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5.41+2/3×=&

15、#215;×5.41+1/3× 第1、2、4跨有可变荷载,第3跨没有可变荷载MB1××××·mMC××××·mMD××××·m各跨的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的计算方式与情形相同。因此:第1跨内第1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G+Q)+=(+)×-·m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G+Q)+=()×-=KN·m 第2跨内第1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56.93KN·m第

16、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KN·m第3跨内第1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m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m第4跨内第1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G+Q)+=KN·m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G+Q)+=KN·m 第2、4跨有可变荷载,第1、3跨没有可变荷载(与情形相同,各弯矩值可参照情形得到)第1、4跨没有可变荷载,第2、3跨有可变荷载MB××××·mMC××××5.4=-KN·mMD=-0.095×

17、×××5.41=-KN·m第1跨内第1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G+=××·m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G+=××·m 第2跨内第1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m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m第3跨内第1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m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m第4跨内第1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G+·m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为:G+·m第1、3、4跨有可变荷载,第2跨没有可变荷载(与

18、情形相同,各弯矩值可参照情形得到)所得弯矩包络图见附图3剪力包络图: 第1跨i由图(i),=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9-=-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KNii由图(iii)=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KNiii由图(iv)=-0.095×60.48+0.714×54.89=33.45 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第2跨i由图(iii)=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ii由图(i)=×+×=63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iii由图(iv)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KN过

19、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第3跨i 由图(iv)=×60.48+5×54.89=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6.28-54.89-60.48=KNii 由图(i)=×60.48+5×54.89=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KNiii由图(iii)=×60.48+5×54.89=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54.89=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54.89=KN第4跨i 由图(iv)=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54.89=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54.89=KNii 由图(i)=×60.48+1.28

20、6×54.89=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54.89=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54.89=KNiii由图(iii)=×60.48+1.286×54.89=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KN第1,3,4跨有可变荷载,第2跨没有可变荷载的情况下,剪力值可参照图(iii)。第2、4跨有可变荷载,1、3跨没有可变荷载,即图(ii)的情况下,剪力值可参照图(i)。所得剪力包络图见附图44、承载力计算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因60/465=0.13>0.1,翼缘计算宽度按=中较小确定,取=m。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B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KN·m。C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150.02-43.20×0.2=-141.38KN·m。纵向受力钢筋除B、D支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