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楚雄“彝人古镇”建筑特点楚雄德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何洪文 675000【摘要】彝人古镇建筑深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影响,其建筑风格取材于彝族传统的民居素材,并广纳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元素。以汉式的明、清建筑为主体,浓缩了楚雄彝州的地方特色,博采了中国优秀的园林艺术,深蕴本土历史文化内涵,彝人古镇是彝族建筑历史的见证,是流动的传统。【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风格建筑特定民族特色一、工程介绍彝人古镇位于云南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约3141亩,总建筑面积1 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是集商业、居住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地产项目,由楚雄汇通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原(宋大理国德江城旧址上重建而
2、成。是以仿古建筑为平台、彝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是楚雄州政府确定的十大文化产业之一,也是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的特点是把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相结合,形成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一体的文化精品项目,成为特色鲜明、层次多样、内容丰富、功能齐备的综合型、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新区。该项目整体设计,分期实施,互为依托,将传统古建筑格调与现代建筑文化和彝族文化相结合,既充分展示彝族的人文文化和建筑文化,又满足旅游和居住的需要,为楚雄成为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展示的核心,为推动楚雄的旅游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该项目共分为8期,目前已完成16期开发。通过项目的前期建设,已
3、完成建筑达到预期的效果,先后荣获“中国旅游文化典型楼盘”、“中国城市标志名盘”、“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最美十大主题公园”等殊荣。二、彝族简介彝族,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历法和独特传统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人口多达820多万。彝族历史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博大、精深。在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种类就有十种之多,用彝族文字写下的文献浩如烟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医学、艺术等。十月太阳历、虎宇宙观、万物雌雄观、尊左尚黑、火崇拜、毕摩画、毕摩经、史诗梅葛等对人类的科学史、思维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彝
4、族支系多达50多个,每个支系的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民俗文化、节日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三、彝人古镇建筑风格与布局衣食住行,属各民族大文化体系的主要部分,彝族民居建筑和彝族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并与彝族的历史和地理分部有很大联系,彝人古镇在前期策划时,查阅彝族各不同区域范围彝族建筑风格与建筑布局的相关书籍,并走访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具有典型代表的历史建筑,在此基础上定位彝人古镇的建筑风格与布局。以传承彝族传统建筑,博采各民族传统建筑精华,以打造现代优秀传统民族建筑为目的,彝人古镇内有大小一百多个四合院,还有若干排浦,大多是三层楼房,底层宜商,跃层宜居,入宅则
5、清净幽雅,出门则方便繁华;各户型造型讲究,沿袭古建传统,梁、柱、檩、椽、枋、拱等建筑工艺得到充分运用。古镇内除东边少部分规划为高档住宿区外,贯穿整个古镇大部分为云南民居半颗印、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及北京三合院、北京四合院一进院、北京四合院两进院等,特别是三期开发建设彝文化主题园(彝人部落村,整个园区将彝族传统常见建筑如瓦房、土掌房、垛木房、闪片房、毛草房等彝族民居建筑为特点尽情展示,使彝族原生态建筑文化得到完美呈现。四、彝人古镇的建筑构造特点4.1彝人古镇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进行仿造,打破了传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建筑的主要骨架,通过现
6、代的技术手段在外装饰上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使古镇建筑既满足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4.2保持古建筑的构架制原则。彝人古镇沿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抬梁式”(叠梁式构架原则,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和纵横梁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4.3大胆引用古建筑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彝人古镇在一些标志性建筑如牌枋、雕楼、城门楼、六祖庙等建筑上,在钢筋混凝土梁板上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斗、拱、昂、升、翘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形
7、成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复杂的斗拱体系可以使屋檐出挑较大,可以遮阳、避雨、保护梁架,加大体量,层层叠叠的画有彩绘斗拱,都在古典中构筑了现代气韵,在传统中凝固着时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4.4建筑力求展示古建筑风格,布局尽量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以展示彝族古建筑的完美性。纵观中国古代的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住宅,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臵成组群。彝人古镇建筑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在其外观轮廓均保留古建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的建筑风格,但基础由传统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改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承托着整座房屋;屋
8、身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墙做围护隔断用,门窗均使用仿古木门窗;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顶上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挂臵木挂件,给人以木结构屋架造就屋顶的视觉,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古镇建筑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一些有表达特殊元素建筑中沿袭古建风格,造形各异,如望江楼也采取八角形;而彝人部落村等园林观赏用的建筑中,则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古镇建筑屋顶采用有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悬山屋顶,拙朴温厚,与自然契合相生;歇山屋脊处的变化复杂、工巧,体现了灵秀俊雅之气、富贵有余之度
9、;在重要建筑如古戏台、庙会戏台、六祖庙等庑殿顶通过灯光、外墙装饰显得金碧辉煌、雍容华贵,但其最美之处仍在轮廓。曲檐、曲脊、曲坡,在檐角上根据檐脊形状排列着仙人、龙、凤、麒麟等蹲兽。使得屋顶的样式发生了多维的几何形态变化,从而构成了一个多曲线、面的空间曲态体系。4.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无论是一至七期的规划布局,还是从整个古镇的使用功能上来看,古镇的平面布局均采用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原则。整个古镇以德江城为建筑中轴线,在德江城里布臵主要建筑物,两边布臵附属建筑,使整个古镇从布局上庄严雄伟、整齐对称。所有建筑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门楼、望江楼、碉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每一个建筑
10、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建筑小品则根据园林的平面布局需要,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灵活融溶整个古镇。4.6灵活安排单体建筑空间布局。在彝人古镇内无论是大体积建筑如高氏相府、土司府,还是小体量建筑歌厅、酒水吧,室内均采用大空间格调,便于根据使用功能而灵活机动进行功能分隔布局,室内间隔采用隔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
11、,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4.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彝人古镇在装饰的木结构上,无论是挑檐、回廊、实木门窗,还是木结构装饰的梁柱框架,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如裙板、如意、挂枋等,遵循传统明清彩画工程做法,均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通过使用强烈的原色,对比鲜明,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五、彝人古镇的建筑文化特点民族建筑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彝人古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彝族静态的建筑文化资源注入活的当代原素,让彝族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5.1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
12、情,他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彝人古镇建成后,系统了彝族建筑学理论,将彝族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进行融会贯通。在之前彝族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建成后,彝人古镇成了整个彝州建筑风格取向。5.2顺承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并兼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古镇建筑布局的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以德江城为中轴线将古镇内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和地道的儒家风范。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同。古镇内四合院均为天井式四合院(四合 院民间称为“四水归堂” ,即四面屋顶排水排向天井,也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四 )
13、合院均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满足道家理论上的吉利,实际上 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各四合院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 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 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 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 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也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5.3 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 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 而以满 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古镇建筑外表面以满足表观效果为主,而在建筑物的 内部则以
14、满足彝人古镇的广大业主的使用功能的需要为主要目的,打破了传统建筑 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而使用独特的方式使古镇内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 需求。 5.4 将传统的云南民居半颗印、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 马转角楼及北京三合院、北京四合院一进院、北京四合院等作为一个个标准化的建 筑个体,然后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整个彝人古镇的建筑个性,通过建筑群体 的布置来展示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使彝人古镇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 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5.5 古镇的景观建筑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通过彝人部落村和分布与 古镇的各大小建筑小品、园林景观等在园林中表现
15、意境,通过土主庙、观音洞、六 主庙等建筑物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通过土司府作为衙暑厅堂建筑来表现政治 制度。整个彝人古镇里,每一个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 了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5.6 从细部中体现特色。古镇建筑注重从建筑物的细部体现彝族特色,建筑物 的一个小构件,如门面、门头、门眉都能体现彝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彝人古镇建筑 绝大多数取材于彝族古典高档民居,全部两楼一底建筑结构,建筑风格采用汉式的 明、清建筑为主体,并在其中累加彝人的文化图腾和装饰细节,建筑雕塑凝练了彝 族风情及楚雄本土文化,按照彝族的文化习俗,设计了彝王阁、会馆、六祖分支的 雕塑和图腾墙;门面、门头、门
16、眉一律用彝族的仿古设计进行制作,更是体现浓郁彝 族情调。古镇的建筑风格,以彝式风格和情调为主,更兼收并蓄云南各民族的特色, 以彝族的历史文化穿插建筑群中,把彝人文化进行全景式的展示,让游客一入古镇, 便能真切的感受彝族的生活情趣。 六、彝人古镇的建筑功能特点 彝人古镇的建筑从主流上对彝族建筑的充分体现,但他体现彝族优秀的建筑文 化同时,有力求将中国古建各个功能特点都囊括其中,其建筑具有多样性。 6.1 居住建筑。彝人古镇西边靠龙川江部分规划为高档别墅区,布置了云南民居半 颗印、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北京三合院、北京四合院一进院、北京 四合院两进院等。另外还布置了联排别墅、双拼别墅,
17、彝人古镇东边靠太阳历公园 部分规划为高档多层住宅区,以满足古镇居民的居住需求。 6.2 城市公共建筑。 彝人古镇通过毕摩文化广场、 火塘会广场、 庙会广场等集中展 示了彝族庆典文化,通过对雕楼、城门楼与望江楼建设,让你在游玩中找到了古镇 开发建设的历史依据。 6.3 衙暑厅堂建筑。 古镇的土司府展示了彝族历代封建王朝少数民族地方统治机构, 他是上层文化较为集中之地,展示了彝族的土司文化。高氏相府前院展示高家的相 府文化和宗祠文化,后院用作婚宴馆,他展示了高无量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 之所。展示(唐)南诏、 (宋)大理国宫廷和民俗文化,它将各种建筑艺术手法发挥 得淋漓尽致,调动一切建筑语言来表
18、达主题思想,取得了难以超越的成就。 6.4 礼制与祠祀建筑。彝族有“六祖分支”、“九隆神话”之说,设“六祖庙”用于彝族民 众对先民、对祖先崇拜,成为广大彝族同胞寻根祭祖的场所。展示彝族人们举行祭 祀、纪念活动的建筑。 6.5 佛教建筑。土主崇拜是彝族农村公社时代部落和部落联盟以及封建领主制 的产物。彝族民间有“土主崇拜”的习俗,在彝族的现实生活中,土主无处不在,与人 们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彝人古镇的土主庙和观音洞等建筑,是彝族信徒供奉佛像、 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的处所。 6.6 园林和园林建筑。中国传统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 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它是多种艺 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 和工程技术的成就。古镇的园林景观在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 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 效果。古镇所有园林景观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 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从规划布局到建筑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航空供应链销售合作框架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与安装服务框架协议范本
- 2025版劳务公司劳务输出合同范本
- 2025年郑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生物学科专业知识试题汇编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工地施工环境保护责任合同
- 2025年高压电工证考试:高压操作安全规范与高压绝缘子泄漏电流控制方法试题
- 2025年装饰装修工(高级)考试试卷备考攻略与模拟试题
- 2025版旅游集团母子公司间旅游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试题库(政治)
- 2025年重庆市化工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
- 时间管理与工作压力的平衡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600题及答案
- 2024年-2024五届华杯赛小高年级组试题及答案
- 初中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矿产资源课件
- 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9J823幼儿园标准设计样图
- 2022电网绿电制氢及综合利用技术
- YY/T 1789.5-2023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第5部分:分析特异性
-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解读(夏)
-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艾青诗集》全赏析
- 有两小孩离婚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