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中管壁摩阻力理论公式应用_第1页
顶管施工中管壁摩阻力理论公式应用_第2页
顶管施工中管壁摩阻力理论公式应用_第3页
顶管施工中管壁摩阻力理论公式应用_第4页
顶管施工中管壁摩阻力理论公式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顶管施工中管壁摩阻力理论公式应用摘要:顶管施工中管道四周受土体摩擦产生摩擦阻力,阻止管道 前进。阻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其中的因素是施 工误差弓I起的管道轴线弯曲。管道轴线弯曲严重时可使摩阻力成倍增 长。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引出了许多计算摩阻力的经验公式。但本文 仅限于讨论理论公式,而且仅限于管轴线严格为直线状态下的摩阻力 理论公式,即在排除由于管轴线弯曲所引起的附加摩阻力的前题下讨 论管道摩阻力的理论公式,这时管道摩阻力的理论公式可以简化为平 面问题,可以以管道的横断面为模型例出计算图式。关键词:理论公式 摩阻力、规范公式存在的问题管道摩阻力的理论公式在许多文童和手册中都曾经出

2、现过, 后来集中反映在GB 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规范的6.4.8条规定,顶管的顶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P 计算的总顶力(kN);Y管道所处土层的重力密度(kN/m3);D1 管道的外径(m);H管道顶部以上覆盖土层的厚度(m);<p 管道所处土层的内摩擦角(°);3管道单位长度的自重(kN/m),(笔者:应改为由自重产生的力);L管道的计算顶进长度(m);f 顶进时,管道表面与其周围土层之间的摩擦系数;PF顶进时,工具管的迎面阻力(kN)。仅就管道摩擦力而言,上述公式可以简化。设p为单位长度 管道的摩阻力,则:这一公式引用了摩擦力的基本理论:摩擦阻

3、力等于正压力乘 摩擦系数。摩擦系数f采用已有的成果,所以问题的讨论重点转移到 正压力的计算上来,式中的tg2(45O(p/2)是主动土压力系数,用K1 来表示:Kl=tg2(45°-(p/2)代入上式得:稍作变化,将上式改写如下:此式的物理意义是:管道摩助力等于管顶土压力强度与水平 管轴线处主动土压力强度之和的2倍,乘以管道直径,再乘以摩擦系 数,另外再加上管道自重所产生的摩阻力。上式中第1项是管顶土压力和管底地基应力引起的摩阻力, 第2项是管道两侧主动土压力引起的摩阻力,计算时采用了每个方向 上的单位土压力乘以管道外径D1作为正压力,这种计算方法即违背 了摩擦力的基本理论,因为除管

4、顶、管底和水平管轴线两侧共4处土 压力以外,所有的土压力与管道表面不垂直,并非是正压力。二理论公式的推导假设土压力表示方法适用于圆形管道,下面按摩阻力的基本理论来推导摩阻力的理论公式。1管顶土压力造成的正压力管顶土压力强度ql是常量,并且有:ql=yHo在角度为a的圆周上取一微面ds,对应ds的圆心角为dao设作用于ds上的垂直土压力为dNVo贝I:dNV=qlsi nads设作用于ds上的正压力为dNo则:dN = dNVsi na=qlsin2ads因为:ds=Dl/(2da),所以:dN二Dl/(2q:Lsin2ada),对上式积分,得:代入ql得:N=TryHDl/42 管道右侧土压力

5、造成的正压力管道右侧土压力强度为q2 ,是变量,并且有:q2=y(H+Dl/2-y)Kl因为:y=Dlsina/2所以:q2二Y(H + Dl/2Dlsinc(/2)K:L同样在角度为a的圆周上取一微面ds对应ds的圆心角为dao设作用于ds上的水平土压力为dMHo贝IJ : dMH=q2cosads设作用于ds上的正压力为dMo贝0 : dM=dMHcosa= q2cos2ads ,代入 q2 得:dM=Y(H + Dl/2-Dlsina/2)Klcos2ads因为:ds = Dlda/2,所以:d M = yKlDl(H + Dl/2-Dlsina/2)cos2da/2对上式积分,得:3

6、管道四周土压力造成的总正压力可知,作用于管道四周的土压力上下、左右都是对称的,所 以作用于管道四周土压力的正压力之和Q为:由此可知外力引起的圆形管道单位长度摩阻力应为:p二f(Q+3)代入上式的Q得圆形管道单位长度摩阻力计算式的修正式: 稍作变化,将上式改写成如下:此式的物理意义是:管道摩阻力等于管顶土压力强度与水平 管轴线处主动土压力强度之和的TT/2倍,乘以管道直径,再乘以摩擦 系数,另外再加上管道自重所产生的摩阻力。上式与规范公式相比,仅在于2与TT/2的区别,也就是说, 规范公式中的由土压力产生的摩阻力部分的计算结果比修正后的摩阻 力公式计算结果大27.3%。 三、圆形管道上的土压力圆

7、形管道上的土压力究竟如何分布? 土压力是否适用于圆形 管道?仔细分析后,土压力分布尚存在以下问题:1 管道上部土压力强度不是常量。管道上部的土压力只有在 管顶一点上强度是YH,其余各点均大于yH。A点上的覆盖层厚度与B 点相同。也就是说,在不计管道自重的情况下,管道下部的地基反力 与管道上部土压力相等。所以管底的地基应力的强度也不是常量。2管道侧向土压力并非呈梯形分布。因为某点的侧向土压力 应等于该点的垂直土压力乘以主动土压力系数。既然B点的垂直方向 土压力与A点相等,那么B点的主动土压力也应与A点相等。也就 是说管道下部的侧向主动土压力应与管道上部对称。下面进一步推导作用于圆形管道上的土压力

8、公式,并假定:(1)土压力只有正值,没有负值;(2)地基反力纳入土压力范畴。管道上部土压力ql的分布关系式如下:当 a=0寸ql=y(H + Dl/2-Dlsina/2)当 c(=tt2tt 时ql=y(H + Dl/2 + Dlsina/2)管道侧向土压力q2的分布关系式如下:当 a=OTTq2=yKl(H + Dl/2-Dlsina/2)q2=YKl(H + Dl/2+Dlsina/2)上述公式可以合拼如下:根据土压力分布图,下面推导圆形管道摩阻力计算的理论公 式。1管顶土压力造成的正压力因垂直土压力上下对称,左右也对称,现仅对c(=0tt/2部 份积分。在角度为a的圆周上取一微面ds,对

9、应ds的圆心角为dao设作用于ds上的垂直土压力为dNV,则:dNV=qlsi nocds设作用于ds上的正压力为dN ,则:dN = dNVsi na=qlsi n2ads因为 ds=Dl/2daz所以 dN = Dlqlsin2ada/2代入 ql二丫(H + Dl/2-Dlsina/2),得:对上式积分得:2 管道侧向土压力造成的正压力因水平土压力左右对称,上下也对称,现仅对oc=0tt/2部 分积分。同样在角度为a的圆周上取一微面ds对应ds的圆心角为dao设作用于ds上的水平上压力为dMH ,则:dMH=q2cosadso设作用于ds上的正压力为dM ,则:dM二dMHcosa= q

10、2cos2ads ,代入 q2 得:dM=YKl(H + Dl/2 -Dlsina/2)cos2a ds ;因为:ds=Dlda/2 ,所以:对上式积分,得:3 管道四周土压力造成的总正压力作用于管道四周的土压力上下、左右都是对称的,所以作用于管道四周土压力的正压力之和Q为:由此可知外力引起的圆形管道单位长度摩阻力计算式应修正为:p 二 f(Q+3) 代入上式的Q得此式的物理意义:管道摩阻力等于水平管轴线处土压力强度 与主|考试大|动土压力强度之和的TT/2倍 减去一个与埋深无关的管道 特性项,再乘以管道直径和摩擦系数,另外再加上管道自重所产生的 摩阻力。现在可以例出修正后的顶管的顶力计算公式

11、:建议规范的6.4.8条采用此公式(削牌专至卷首)四、圆形管道上的正压力分布作用于管道上的土压力一般用垂直压力和侧向压力分别表 示。但亦可用法向土压力q表示。有时用法向土压力表示使用起来更 加方便。dN = qlsin2adsdM=q2cos2ads因为:qds=dN + dM = (qlsin2a+cos2a)ds ,所以:q = qlsin2a+q2cos2a,代入ql和q2的表达式为:此式的物理意义是:圆形管道上任何一点的土压力等于该点 的垂直土压力乘以一个不大于1的与角度有关的系数。这一论点将涉 及现行地下管道的结构计算,并能减少管道结构强度的投入。五、矩形断面管道的摩阻力计算如果管道

12、的断面是矩形,其摩阻如何计算呢?现再看土压力形状,如果是矩形断面,则土压力全咅陶矩形 断面管道的表面垂直。所以这一公式就是矩形断面管道的摩阻力计算 公式。单位长度矩形断面管道的摩阻力计算公式:式中符号与前面相同。上式的物理意义是:矩形管道摩阻力等于管顶土压力强度与 侧向主动土压力强度平均值之和的2倍,乘以边长,再乘以摩擦系数, 另外再加上管道自重所产生的摩阻力。六、结论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之6.4.8条规定的管道摩阻力计算公式不适用于圆形断面的管道。规范公 式中的由土压力产生的摩阻力部分的计算结果比修正后的摩阻力公式 计算结果大27.3%。但此公式适用于矩形断面管道的摩阻力计算。2作用于圆形管道上部的垂直土压力呈曲线分布,并非直线。 两侧的主动土压力分布对称于水平管轴线,呈矩形加等腰三角形,并 非梯形。3 作用于圆|考试大|形管道上的土压力可用单一的法向土压 力来表示。法向土压力强度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