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高一下教学指导意见解读_第1页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高一下教学指导意见解读_第2页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高一下教学指导意见解读_第3页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高一下教学指导意见解读_第4页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高一下教学指导意见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高一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高一下教学指导意见解读教学指导意见解读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省级培训会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省级培训会2022年2月16日选修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1、3、4章章浙江省高中课改实验学科指导委员会信息技术学科组 蒋 莘E-mail:一、教学指导意见编写体例及作一、教学指导意见编写体例及作用用二、选修模块实施情况调查二、选修模块实施情况调查三、三、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特模块特点及教学总体指导意见点及教学总体指导意见四、四、 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模块教学指导意见分章节解读学指导意见分章节解读 指导意见分章节按照指导意见分

2、章节按照“课标内容课标内容”、 “ “教学要教学要求求”、 “ “本章教学建议本章教学建议” ” 三个栏目编写。三个栏目编写。课标内容:课标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采取按章节从课程标准中是教学的目标源头,采取按章节从课程标准中直接录用的方式,方便教师对应检索。直接录用的方式,方便教师对应检索。教学要求:教学要求:以节为单位,分以节为单位,分“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发展要求”与与“说明说明”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基本要求:主要是提出全体学生学习时要达成的三维目标,提示教师要完成的基本教学任务。发展要求:主要是提出一些有条件的学生可在本节学习时增补,全体学生在本模块学习结束时需掌握的内容。说

3、明:主要是对教学深广度的界定。本章教学建议:本章教学建议:主要是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所主要是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所提出的参考建议,如课时如何分配、教材内容如何处理、提出的参考建议,如课时如何分配、教材内容如何处理、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如何活动等等。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如何活动等等。体例解释体例解释教材角度:教材角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5 5套教材自教育部审定通过套教材自教育部审定通过至今已有至今已有3 3年,随时代发展教材本身内容需要年,随时代发展教材本身内容需要调整,调整,“意见意见”起着重新定位作用。起着重新定位作用。区域角度:区域角度:各个省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都使用自各个

4、省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都使用自己的教材,与全国审定教材存在着衔接问题,己的教材,与全国审定教材存在着衔接问题, “意见意见”起着重新优化组合作用。起着重新优化组合作用。教师角度:教师角度:由于每位教师水平高低不一,理解由于每位教师水平高低不一,理解不同,对模块知识内容深广度把握难以一致,不同,对模块知识内容深广度把握难以一致, “意见意见”起着规范认识作用。起着规范认识作用。评价角度:评价角度: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学分认定、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学分认定、学业评价上,有统一检测标准。学业评价上,有统一检测标准。我市市局直属高中共有16所,其中省一级重点2所,共有班级数118个,其中选择选修1模块的有

5、3 所高中,选择模块2的有10 所高中,学生自主选择走班的有2所。以班级为单位,在118个班中,选择模块1的 29个班,占24.6%。选择模块2的89个班,占75.4% 我市有省级重点高中共35 所,其中一级重点8所,二级重点9所,三级重点18所。共有班级数407个,选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有163 班,占40%。选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有244班,占60%。 本模块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本模块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题出发,设计

6、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本模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本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

7、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 选修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教学安排教学安排:“课标课标”中安排每一模块学习时间中安排每一模块学习时间为为3636课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课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算法与程序算法与程序设计设计模块指导意见中安排模块指导意见中安排3030课时。课时。教材选用:教材选用:我省选用的教材是

8、经国家教育部审我省选用的教材是经国家教育部审核通过,由陶增乐主编核通过,由陶增乐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出出版的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一书,教材由一书,教材由3 3个部个部分组成,分五章,分组成,分五章,1919个小节加附录。个小节加附录。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教师用书、教研网站教师用书、教研网站()()、评价工具、案例选编。、评价工具、案例选编。 补充资源:补充资源:省教研室组织编写的教师用书省教研室组织编写的教师用书教教学设计学设计,学生用书,学生用书活动手册活动手册。章原教师用书建议课时数指导意见建议课时数说明第一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52除第一章外其除第一章外其他各章的教学

9、他各章的教学课时建议基本课时建议基本同原教师用书同原教师用书建议课时,意建议课时,意图是刚开始不图是刚开始不要大量灌输基要大量灌输基本概念,让学本概念,让学生产生厌学和生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的产畏难情绪的产生,不利整个生,不利整个模块教学。模块教学。第二章算法实例76第三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44第四章VB程序设计初步66第五章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1212总 计3430下面是三种教材处理建议,供大家参考。l一是先进行第一章第一章 算法和算法的表示算法和算法的表示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然后,直接进入第三章第三章 面化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面化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的教学,再进行

10、第四章第四章VBVB程序设计初步程序设计初步和第五章第五章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的教学,将第二章第二章 算法算法实例实例 融入到第四章、第五章中去,不进行独立教学。l二是先进行第一章第一章 算法和算法的表示算法和算法的表示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然后,直接进入第三章第三章 面化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面化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VB的基础后直接进入到第五第五章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章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教学,第二章第二章 算法实算法实例例、第四章第四章VBVB程序设计初步程序设计初步分别穿插到第五章中去,不进行独立教学。l三是按教材各章顺序组织教学。 必备软

11、件:必备软件:操作系统、Internet Explorer 5.5以上、Office2000(含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Access)、Visual Basic。推荐安装的应用软件:推荐安装的应用软件: Visual Basic6.0本章内容包含在本章内容包含在“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中(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1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和程序设计在

12、其中的地位和作用。(2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述算法的过程。(3 3)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示、模仿、探究、实践等环节,了解顺序、观看演示、模仿、探究、实践等环节,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掌握计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能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能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基本过程。1-1-1 本章是本章是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起始篇,计的起始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算

13、法基本概念是重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算法基本概念是重点内容,也是以后章节学习的基础。但是,这点内容,也是以后章节学习的基础。但是,这些知识内容往往又都比较抽象,容易引起学生些知识内容往往又都比较抽象,容易引起学生厌学,在初始阶段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厌学,在初始阶段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知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知道怎样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道怎样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的基础上,逐的基础上,逐步步理解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模式理解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模式,是本,是本章教学中的关键。章教学中的关键。 二、教材内容和地位二、教材内容和

14、地位1-2-1三、教学要求三、教学要求1-3-11.1 1.1 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1.21.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学会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要求发展要求说明说明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了解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发展要求发展要求说明说明三、教学要求三、教学要求1-3-21.31.3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知道怎样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知道怎样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2.了解指令的概念和计算机内数据的存储。了解指令的概念和计算机内数

15、据的存储。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变量内容,程序变量内容,程序指令的执行过程说明。指令的执行过程说明。说明说明对于指令类型及存储单元、数据存储限于对于指令类型及存储单元、数据存储限于教师作简单说明,学生不开展讨论。教师作简单说明,学生不开展讨论。1.41.4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1.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2.2.初步掌握算法的表示方法。初步掌握算法的表示方法。3.3.理解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模式。理解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模式。发展要求发展要求说明说明用生活实例来说明算法,仅限于流程图方式,对具用生活实例来说明算法,仅限于流程图方式,对具

16、体的程序中涉及的三种基本模式的程序分析体的程序中涉及的三种基本模式的程序分析( (即三种即三种基本模式的实现基本模式的实现) ),建议放在第五章中讲述。,建议放在第五章中讲述。1.4.31.4.3变量和变量的用途放在第四章进行教学。变量和变量的用途放在第四章进行教学。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 方案方案( (一一) )1-4-1教参课时0.510.535节节 号号节节 名名内内 容容课时课时1.11.1使用计算机解决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问题的一般过程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所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所需的三个阶段需的三个阶段1 11.21.2确定解决问题的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模

17、型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1.31.3把解决问题的方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法步骤化将数学模型步骤化将数学模型步骤化( (指令指令化化) )。1 11.41.4算法的概念和表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示方法1.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的基本概念。2.2.算法的表示方法。算法的表示方法。3.3.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执行模式。执行模式。合合 计计2 2这种方案主要是针对学生对算法与程序设计没作过教这种方案主要是针对学生对算法与程序设计没作过教学的零起点学校。学的零起点学校。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 方案方案( (一一) )第第1.1节节 计算机解决问题是本书的一个中心内容,计算机解决问题

18、是本书的一个中心内容,建议在用实例讲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后,提供建议在用实例讲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后,提供多个简单的例子,如:密码锁问题、电梯运行问题、用多个简单的例子,如:密码锁问题、电梯运行问题、用计算机解数学中的一些问题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计算机解数学中的一些问题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步骤,再归纳总结出使用计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步骤,再归纳总结出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对应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对应三个阶段解决问题思路的简单书面报告。三个阶段解决问题思路的简单书面报告。第第1.2节节 本节教学应

19、继上一节中讨论的问题解决思本节教学应继上一节中讨论的问题解决思路,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提出多种模型,讨论路,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提出多种模型,讨论选出最优方案。选出最优方案。 1-4-3第第1.31.3节节 教师用上一节数学模型切入,引出将解决教师用上一节数学模型切入,引出将解决问题方法步骤化,再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然后由教师问题方法步骤化,再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然后由教师将流程图化为指令形式,再由教师演示指令运行结果。将流程图化为指令形式,再由教师演示指令运行结果。第第1.41.4节节 算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算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和前几节形成一体,所以

20、在教学中建议在以上几节的基和前几节形成一体,所以在教学中建议在以上几节的基础上提出算法的概念,引出算法执行的三种基本模式。础上提出算法的概念,引出算法执行的三种基本模式。然后将以前的问题深化为适用到选择模式和循环模式的然后将以前的问题深化为适用到选择模式和循环模式的问题,再次将算法以流程图方式表示。本节课的教授中问题,再次将算法以流程图方式表示。本节课的教授中要把握好难度,不能全部按教材的内容顺序进行授课,要把握好难度,不能全部按教材的内容顺序进行授课,对于指令的类型、变量和变量的用途可视情况,移到第对于指令的类型、变量和变量的用途可视情况,移到第四章第四章第4.14.1节中进行教学,在学生有

21、一定程序概念后再学节中进行教学,在学生有一定程序概念后再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对于三种基本模式只作简单了解,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对于三种基本模式只作简单了解,不进行程序实例分析,也不要展开讨论或深入探讨。不进行程序实例分析,也不要展开讨论或深入探讨。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 方案方案( (一一) )1-4-4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 方案方案( (二二) )1-4-5节节 号号节节 名名内内 容容课时课时1.11.1使用计算机解决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问题的一般过程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所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所需的三个阶段。需的三个阶段。1 11.21.2确定解决问题的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方

22、法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1.31.3把解决问题的方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法步骤化将数学模型步骤化将数学模型步骤化( (指令指令化化) )。1.41.4算法的概念和表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示方法1.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的基本概念。2.2.算法的表示方法。算法的表示方法。3.3.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执行模式。执行模式。1 1合合 计计2 2教参课时0.510.535这种方案主要针对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对算法与程这种方案主要针对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对算法与程序设计有一个概念了解的学校。序设计有一个概念了解的学校。 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 方案方案( (二二)

23、 )1-4-6本章内容包含在本章内容包含在“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中(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4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3 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4 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

24、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学会运用。(5 5)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过)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过程,能够解释其意义。程,能够解释其意义。3-1-1 本章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本章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也是学生开始从第一章基本基本知识,也是学生开始从第一章基本概念的理论走入实际操作的开始,学生概念的理论走入实际操作的开始,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是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是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关键时候,通过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关键时候,通过实例解释概念,理解面向对象

25、程序设计实例解释概念,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语言的常用术语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的语言的常用术语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3-2-13-3-13 31 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简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简介基本基本要求要求1.1.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方法。2.2.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等概念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等概念并学会运用。并学会运用。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学会运用学会运用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3.2 3.2 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环境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环境VBVB中建立一个应用程序中建立一个应用程序基本基本要求要

26、求1.1.熟悉熟悉VBVB程序设计环境。程序设计环境。2.2.了解应用程序界面的设计方法。了解应用程序界面的设计方法。3.3.了解事件处理代码的编制方法。了解事件处理代码的编制方法。4.4.初步掌握应用程序的保存、调试和运行方法。初步掌握应用程序的保存、调试和运行方法。发展要求发展要求3-4-1教参课时134节号节号节名节名内容内容课时课时3 31 1面向对象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序设计方法简介简介对象、属性、类、对象、属性、类、事件和事件处理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的概念。1 13 32 2在可视化的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环程序设计环境境VBVB中建立中建立一个应用程一个应用程序序VBVB窗口的组

27、成窗口的组成, , VBVB应用程序的界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面设计, ,编制事件编制事件处理过程的代码处理过程的代码, ,应用程序的运行应用程序的运行和保存。和保存。3 3合合 计计4 4第第3.1节中,学生初次接触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对对节中,学生初次接触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对对象、对象的属性、类、事件和事件处理等概念都是崭新的象、对象的属性、类、事件和事件处理等概念都是崭新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简单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简单的VB实例进行分析、实例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含义及其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可探究,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含义及其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可视化的程序设计,在视

28、化的程序设计,在VB中建立一个应用程序打下良好的基中建立一个应用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演示和讨论教学法。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演示和讨论教学法。教学时应注意淡化名词、概念等抽象的内容,多一些具体教学时应注意淡化名词、概念等抽象的内容,多一些具体的演示、讲解和分析。的演示、讲解和分析。第第3.2节中,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在程序设计这方面的基节中,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在程序设计这方面的基础都相对较为薄弱,为此建议教师在选用入门的例子时,础都相对较为薄弱,为此建议教师在选用入门的例子时,尽可能选用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问题本身又较为简单的尽可能选用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问题本

29、身又较为简单的实例,即尽可能将问题本身的难度降低,同时采用解剖例实例,即尽可能将问题本身的难度降低,同时采用解剖例子的方法,向学生作具体的演示、讲解和分析,这样既能子的方法,向学生作具体的演示、讲解和分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也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迅速地入门。教学过程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迅速地入门。教学过程中并尽可能让学生多实际动手操作,增加其感性认识。中并尽可能让学生多实际动手操作,增加其感性认识。3-4-2(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1)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30、的基本)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达式、函数。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一、课程标准内容一、课程标准内容4-1-1 本章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用详细介绍了如何用VBVB提供的变量,以及提供的变量,以及基本运算、表达式和语句等语言成分,来具体描基本运算、表达式和语句等语言成分,来具体描述算法中涉及的数据、计算过程以及它

31、们相关代述算法中涉及的数据、计算过程以及它们相关代码的编写方法,是学习编写程序代码的重要基础。码的编写方法,是学习编写程序代码的重要基础。是在第三章学生对程序的体验基础上,学习程序是在第三章学生对程序的体验基础上,学习程序设计的开始。设计的开始。4-2-14-3-14 41 1 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1.理解理解VBVB基本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2.2.掌握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掌握变量和常量的概念。3.3.了解数组变量的概念。了解数组变量的概念。发展要求发展要求了解了解VBVB中常用的标准函数,说明(定义)数中常用的标准函数,说明(定义)数组的方法

32、。组的方法。4.2 4.2 基本运算和表达式基本运算和表达式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掌握算术、关系、逻辑类基本运算。掌握算术、关系、逻辑类基本运算。2.了解运算的优先级。了解运算的优先级。3.掌握表达式的使用。掌握表达式的使用。发展要求发展要求4-3-24.3 4.3 语句语句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1.掌握常用赋值、选择、循环基本语句的使用掌握常用赋值、选择、循环基本语句的使用方法。方法。2.2.掌握程序注释的方法。掌握程序注释的方法。发展要求发展要求学会使用学会使用VBVB编写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编写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实现简单的算法。构,实现简单的算法。4.4 4.4 过程和函数

33、过程和函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1.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握其基本方法。2.了解过程和函数的定义方法。了解过程和函数的定义方法。发展要求发展要求4-4-1教参教参课时课时113110节号节名内容课时4.1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组、常用的标准函数。14.2基本运算和表达式算术类基本运算、关系类基本运算、逻辑类基本运算、表达式。4.3语句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注释语句。34.4过程和函数过程、事件处理过程、标准函数、自定义函数。1合 计6第第4.14.1节,本节内容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节,本节内容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组、标准函数等都是一些新概念,教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