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法分析电路_第1页
节点法分析电路_第2页
节点法分析电路_第3页
节点法分析电路_第4页
节点法分析电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鲍课堂”第一讲          “节点法”的使用规则       所谓“节点法”,其实是到高中阶段学习完电势等知识的之后运用的电路计算辅助分析方法。在目前阶段,我只是取其中分析电路的部分,用浅显的语言呈现给大家,以下图为例:    “节点法”的使用法则:    1. 一般从电源正极出发开始标节点(一般用数字“1”表示);    2. 同一根导线左右两端为同一节点;3. 经过一个用电器(包括灯泡、各种

2、电阻器、电动机等)则更换一个节点,如图中L1左边为节点“1”,右端则换为节点“2”;    4. 一定要最优先标直接导线连接的节点。(所谓“导线最优先”)5. 每个用电器左右两端共有两个节点,如L2,我们记做“L2左右两端为2、3这组节点”       对于第4点“导线最优先”这个问题,以下面电路图为例:       注意:在本图中,由于L2左右两端用一根导线连接,应遵从“导线最优先原则”,所以L2为“2、2”这一组节点,而非“2、3”。   &

3、#160;   从这点可以归纳出“节点法”应用的第一个判定法则:       【小鲍第一定律】:假如一个用电器左右两端节点相同的话,则该用电器被短路。 “小鲍课堂”第二讲 用“节点法”判断“并联关系”  对于电路分析最常见的问题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运用“节点法”可以说是“又快又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判断电路中的“并联关系”。  首先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为例:       例1、       按

4、照“节点法”使用法则正确地标定出该电路图的节点,我们发现:       L1左右两端为“1、2”这一组节点;       L2左右两端为“1、2”这一组节点;       L3左右两端为“1、2”这一组节点。       三个用电器左右两端为同一组节点,由此我们得出第二个判定法则:   【小鲍第二定律】:当我们正确地标出电路图的节点之后,假如用电器两端均为“同一组节点”的话,则

5、这些用电器为“并联关系”。             下面我们看一个比较复杂的电路:       例2、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这个可能让很多同学一眼看过去感觉头都大了,其实这个电路图运用“节点法”正确地标出节点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发现:每一个用电器均为“1、2”这一组节点,所以四个灯泡为并联关系,所以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小鲍课堂”第三讲    

6、                                                               用“节点法”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   

7、0;   对于电压表测量对象判断的问题,运用“节点法”也是颇为有效的。       这类问题的要注意的要点如下:       1.电压表在电路分析时视作断开;       2.电压和谁并联,就测得谁的电压。       下面我们以一个简单的电路介绍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例1    

8、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电路,可以看出电压表和L2并联,所以电压表测量的L2两端的电压。但是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如何运用节点法来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我们一步一步地来分析:       步骤一:       由于电压表在电路分析中看做“断开”,所以先抹去不看,变为了下面这个电路图:       步骤二:       运用“节点法”正确地标出节点:    &

9、#160;步骤三:       把电压表放回电路,分析电压表左右两端分别是什么节点(同一根导线左右两端节点相同):       步骤四:       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完整地标完了节点,我们发现电压表为“2、3”这一组节点,和L2节点为同一组,所以根据“小鲍定律二”可以得出:电压表和L2并联,所以电压表测的L2两端的电压。      例2、 判断下图中的电压表测量对象。       同样地,我们运用“节点法”标出节点: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电压表和L1、L2、L3甚至是电压均为同一组节点(“1、2”这一组),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压表测量的是L3的电压,同时也测量的是L1、L2和电源的电压。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错误率很高的题目:       例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