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存在问题及对策xx 课题组撰写目录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致富困难(二) 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三)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一)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二)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加强干部意识四,新农村建设发展成果浅谈海丰新农村建设的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问题的战略部署。 但从各地的实践看,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不足;二是农民群 众的主体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新农村建设的内
2、生动力不足;四 是民生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五是缺乏推动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矫正 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坚持舆 论先导, 进一步凝聚新农村建设的共识;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地位;三是坚持 各方参与, 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四是坚持全 面进步,积极推 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字:1. 新农村建设2. 问题3. 对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号角,各地按照中央“ 二十字方针” 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虽 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存 在的各种问题。因 此,
3、 正确地对待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 ,在工作中勇于创新, 不断完善各项政策 , 以利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向前推进。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富困难。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但当前农民增收中却遇到一些问题:一是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二)农民群众
4、文化素质低 ,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
5、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 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 认为新农村建设三五年就可以搞好,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 性认识不足。二是“片面化”。以偏概全,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 “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 的整齐美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 设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而严重忽视了全 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三 是“
6、短浅化”。在基层,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把新农村建 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改几户厕、装几户自来水、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 的村庄环境整治,忽略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 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社区建设、新经济组织建设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 措施乏力。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决非偶然,既有农村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有随着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它实际也表明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有:1. 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基层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的20 字方针很清楚, 但是说起如
7、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不少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 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2.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由于历史原因, 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难以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培养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 切要求。3. 农民观念陈旧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意识不强,对奔小康建设新农村建设了解不够,存在着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等落后观念。4. 缺乏资金来源 。这已成为农民生产方面的主要障碍,大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缺少资金投入,急需政府给予帮助,其中,
8、还有很大部分农民最希望政府给予生产性信贷资金支持。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一)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当前,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农收入已成为重要增长源。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要加大引导扶 持力度,推动全民创业快速发展。广泛宣传鼓励扶持创业的政策,大力推广 农民创业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努力营造政府支持创业、社会鼓励创业、农民 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发展。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各地要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
9、的能力,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三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要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和特色农业,以比较优势增效;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科技创新增效;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经营机制增效;四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继续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落实,以辅导培训和政策扶持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 一批,积极改造一批,着力提升一批,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加快现代农 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四要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 村二三产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把促进农
10、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就一定 能够逐步建立起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来。(二)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 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 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二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
11、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2. 经济的发展, 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道德发生嬗变。 因而对农民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同时法国城市地理学家菲利普潘什梅也说:“城镇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地说,也可能是一个气 氛,一种象征,一个灵魂。”法律与道德是维系当今社会有序运行的两种基 本机制。因此,小区管理必须把依法管理与依德管理相结合。在推行小区建 设管理执法时,也应注重醇化道
12、德风尚,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可以这样说市 民素质的提高是农村住宅区文明创建的根基,农村集镇区人际关系和邻里关 系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和“安全阀”;从另一角度来说,人是需要 与外界交往的。但农民封闭性的原因,不利于社区文化建设。这就要求:首 先是把进社区的农民组织起来,主要利用民间协会形式,开展一引起有益身 心的活动,如象棋、篮球赛、演唱会、歌舞,陶治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其 次是加强文化教育阵地建设。利用文明学校,致富学校等阵地,围绕家庭美 德、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建设,倡导“讲文明、树新风”,开展遵纪守法、 诚信教育,使进小区农民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为之一新。其三是将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引领到
13、对农民教育上,教育农民助人为乐、艰苦创业、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树立“八荣八耻”,激发创业,开拓进取。(三)加强干部意识。1. 不可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也不能例外。这不仅由我们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拥有 8 亿农民的国情所决定,还因为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具有全新内涵和全面要求。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说漠视这一现实,只会令 政府的投入走入误区,事倍而功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急迫心情,是能够 理解的,但实践中却急不得。必须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 任务,是个历史性的进程。要想彻底改造农村的面貌,不可能一
14、蹴而就。而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不是一夜之 间就能完成的目标,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2. 谈“模式”多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应该多向农民、农村问计,多在农村工作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但从一些地方的工作套路上看,往往与此相反,在“干部不知怎 么领,群众不知怎么整”的迷茫中,就向专家学者讨教,专家学者固然能讲 出一些大道理,而且听起来有根有据,但专家学者也不是神仙,也未必先知 先觉,不过是提出一些供决策者参考的思路,然而,有些领导干部拿专家学 者的话却不是做参考,而是信以为真,在上层形成个框框,从上到下层层套 用,甚至强迫执行,时间长了基层干部也就不主动想事
15、了,因为想了也没用, 最终得听上级的。各级做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千万不要被这些观点所左右, 因为“官员讲利弊,学者论是非”,专家学者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只是个 分析预测,专家学者们可以争论观点,可以大谈中国新农村建设要走什么什 么“模式”,作为决策者,应该把这些观点做为工作的参考,而且不能像专 家学者那样再争论这“模式”那“模式”,哪个模式都离不开客观实际,都离不开务实的实践探索,农村干部要多做“工程师”,少做“设计师”,按照中央和国家的政策和新农村规划,去组织广大群众去施工,才是领导干部的本职所在。四,新农村建设发展成果。近几年来,我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扶贫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
16、平, 使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9.3 亿元,比增6.8%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500元,比增9% 。全县初步建成了 40 万亩优质粮基地、25 万亩蔬菜基地、15 万亩水果生产基地、5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年出栏量15 万头生猪饲养基地,并形成了一批粮食、蔬菜、水果、林业、渔业、劳务等特色产业村,海丰县重点突出“四大创新”,推 进新农村建设。创新规划机制, 强化载体建设在新农村的发展规划上,我县提出建设“五村”、打造“六基地”、推进“三个十工程”的发展战略。建设“五村”是: 10 个县级新农村、 10 个扶贫示范村、 20 个小康先行村、 50 个“一村一品”
17、产业村、 100个生态文明村;打造“六基地”是:巩固和提升优质稻、海产品、水产养殖、优质菜、优质果和良种畜禽生产(饲养)基地;推进“三个十工程”是: 10 个农业龙头企业、10 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 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示范点。围绕这一发展目标,海丰县累计投入资金2 亿多元,全面完成 18 个镇(场)通行政村硬底化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58亿元,全面完成水利建设工程;所有的宜林荒山基本实现造林绿化,成为全省林业生态县。创新样板示范,推进全面发展我县按照全县行政村20% 的比例,确立了60 个行政村进行重点培育、 先行先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农村示范点“十化”标准。一是产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县
18、大力培育发展粮食、蔬菜、林业、渔业、特色、劳务“六大产业主导村”,实现了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在11 以上。二是布局合理化。因村制宜编制规划,住房全部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 均住房面积达到15 平方米。三是道路硬底化。全面整治硬化村庄主要路道、街巷。村内主干街道和公共场所全部安上路灯,实现亮化。四是村庄园林化。实现农田林网化、农户庭院园林化和田边、河边、路边、街边、宅边全方位 绿化,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 。五是环境整洁化。村庄主干街道整洁、美观、有序。六是家居舒适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初步实现生产生活信息化。七是服务社会化。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建立村级便民超市或综合服务大院。八是管理规范化。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村务财务管理规范。九是农民知识化。80 以上的适龄农民要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十是文明系列化。建立一条文明街、一处文体广场、一处农家书屋、一处文体娱乐室,村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创新扶贫攻坚,夯实经济根基近年来,我县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重点突出扶贫攻坚。一是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双到”活动。2010年,我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479.3万元,其中投入贫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行政管理史》课程教学大纲
- 营销创新教学课件第十章神经营销
- 2024年伐木个人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钻杆维修合同范本大全
- 肝癌病人的护理课件
- 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 音频有听力原文)
- 中医药活动课件
- 医疗能源图示
- 化学治疗给药的准备
- 2024购房合同能否更名以及如何更名专业版范文
- 大班社会《感恩》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新概念第一册L121-144期末测试卷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 创业指导师三级测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画线描课程
- 安宁疗护(PPT课件)
-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羽毛球教学讲解课件
- 四年级数学家长会课件
- 03 尘源跟踪电磁阀出厂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