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来许多问题, 其中最为公众热议的是“城市看海”现象。海绵城市总体目标: 1、修复城市水生态2、涵养城市水资源3、改善城市水环境4、提高城市水安全5、复兴城市水文化涵养城市改善城市 水安全水资源 水环境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20年,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二、海绵城市技术路线 2.1源头减排在城市各类建筑、道路、广场等易形成硬质下垫面(雨水产
2、汇流形成的地区)处着手,尽可 能在源头解决径流减排问题。综合采用绿色建筑和低影响开发建设的手段,结合区域雨水排放管控制度, 落实雨水径流控制要求,既分解了责任和资金,又将市政管网等排水设施的压力也从源头得到了分解。2.2、过程控制传统排水系统按未端治理设计,按最大设计雨强来设计管径。过程控制即利用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手段,通过对雨水径流的过程控制和调节,缓解或者降低径流峰值,避免雨水径流的“齐步走”。2.3系统治理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来考虑治水,充分利用好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绿地湿地等天然“海绵体”的功能,同时考虑水体的“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既不造成内涝压力,也不截断
3、正 常径流,影响水体生态。相关部门一定要形成合力,统筹规划、有序建设、精细管理。、海绵城市建设五大关系海绵城市建设五大关系01水质和水量的关系海绵城市建设五大关系量、质统一才能处理好水的自然循丽口社 会循环的关系海绵城市建设五大关系海绵城市建设五大关系“绿色“与“灰色”的关系05绿色基5出设施倚仗自然力量,实现"自 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1、水质和水量的关系:量、质统一才能处理好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关系。2、分布于集中的关系:分布即化整为零,源头减排,集中即要集零为整,未端处理。3、景观和功能的关系:将自然生态功能融入到景观中,做到功能和景观兼具。4、生态和安全的关系:大概
4、率小降雨,要从涵养生态的角度留住雨水,小概率大降雨,要 以安全为重,妥善及时地排水防涝。5、“绿色”与“灰色”的关系:绿色基础设施倚仗自然力量,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 自然净化”。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原则规划引领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生态优先规划引领:从生态空间格局、系统、片区分层次构建海绵建设内容,先规划后建设,发挥规 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划定管控界限。应保护江河、湖泊、湿地等水敏感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海绵基础设施,提高水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 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安全为重: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消除安全隐患
5、,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的水安全。因地制宜:全面分析、系统评估,合理制定发展目标与控制指标,符合经济规律。根据海绵 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祭祀适宜性评价,各个区域需要合理确定分块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 标,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海绵技术设施。统筹建设: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 在各类建项目中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海 绵城市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他五、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5.1、下渗工程提高城市下垫面渗透性, 可避免地表径流,减少汇集至管网的雨水, 同时还有涵养地下水与 补充地下水的作用。具体形式为: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调整绿地 竖向
6、等。措施滞口延缰峰现时间滞留塘下凹式圣地雨水景观滞水姥时滞留池下沉式缭地广场下凹式堤地与植草沟通过滞留,提高雨水滞渗的作用,同时也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峰现时间,既降低排水强度,又缓解了灾害风险。具体形式有: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地、渗透池、人工湿地等。5.3、 蓄水工程措施蓄口用氐峰值流量口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发挥自然水体作用利用天然水系调蓄水景观与雨水词着相结合模块式雨水调蓄设施地下雨水调,池下沉式雨水调蓄广场主要用于收集雨水, 使城市降雨得到自然散落,以达到调蓄和错峰的作用,同时也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具体形式有: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等。措施净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人工湿地自然净化)河
7、岸生毒熊池件流制溢流(CSO)污染拄制通过土壤、植被、绿地系统等渗透,能对雨水水质净化,减少面源污染,然后回用到城市当 中,可供城市生产生活使用。净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 处理等。5.5、 用水工程措施用缓解水资源通皴、节水减排南水利用、再生水利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和再生水,提高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整个过程通过“渗”涵 养,通过“蓄”留住,再通过净化再利用,不仅能缓解洪涝灾害,还能缓解地区缺水问题。5.6、 排水工程措施排 利Jffl城市竖向与人工机破设施相结合 H那防涝设施与天站水系河道相结合 顿排水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闻污分流改造吉隆城*能修道”城市河道
8、构建绿色与灰色设施结合的蓄、排水体系,避免内涝等灾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 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怕啥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超标雨水的安全排放及下游用水,避免内涝。六、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构成 6.1不同海绵体系的界定海绵城市建设是由三部分构成:1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2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小排水系统)3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大排水系统)不同海旎体系的界定除市 jd ( mm .1开春控制【小海洞怵摹)诚市防总揖消1大海绵体系)潺4SO.制汨一滞浜区帛,用,排湿地.水沟.簟站0 01it湘,苗雨水卸辘第娴净用推沉瑞驰排水诲港而
9、飞下沉式堆透水赌面用色屋顶净用推匣蟠/驾佛 寻惠草河1 11。 SO 1W里观期(年)6.2、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低影响开发技术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传输、截污净化等几类。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 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实践中,应结合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按照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及其组合系统。6.3、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小排水系统)雨水渗管雨水渗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传输与排放,主要包括雨水收集设施、过滤设施、雨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海绵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建设应建立在 现状雨水管渠系统普查及现状管道病害全面修复的基础上。6.4、 超标雨水排放系统(大排水系统)深层隧道内景用于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进行构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实施步骤一般由以下七个方面构成STEP01明确当地自然水文特征(径流、蒸发等)STEP02依据当地降雨状况,得到设计降雨强度STEP03因地制宜确定当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STEP04根据规划布局分解径流总量控制为日降雨强度,确定各地块控制指标STEP05设计选用渗、滞、蓄等工程技术措施,落实规划控制要求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餐饮美食广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锰酸锂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家具制造市场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过滤材料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起酥油产业竞争格局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味紫菜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融资租赁担保行业前景趋势调研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蔬菜种植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菠萝超浓缩汁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岗岩荒料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酒店长包房租赁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几内亚水泥厂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
- 【道法】开学第一课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口腔门诊分诊流程
- 提高设备基础预埋螺栓一次安装合格率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宁河区事业单位招聘12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1
- 2024年科技节小学科普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共100题)
- 心肺复苏课件
- 2024-203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铁块矿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讲座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