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_第1页
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_第2页
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_第3页
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_第4页
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第3章 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3-13.1 TDM承载信令处理路径3-13.2 IP承载信令处理路径3-33.2.1 MTP3/M2UA承载ISUP/INAP的处理路径3-33.2.2 M3UA承载ISUP/INAP的处理路径3-63.2.3 UDP承载MGCP/H.248的处理路径3-73.2.4 IP承载H.323的处理路径3-103.2.5 UDP承载SIP的处理路径3-143.2.6 IUA承载DSS1的处理路径3-173.2.7 V5UA承载V5.2的处理路径3-18第3章 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3.1 TDM承载信令处理路径1. 正常处理路径正常情况下,TDM(Time Divisi

2、on Multiplex)承载信令处理路径如图3-1所示。图3-1 TDM承载信令正常处理路径(1) EPII的E1接口提供TDM PCM接口,以接入标准64k或2M七号信令链路;(2) EPII处理MTP1(Message Transfer Part Layer 1)的消息,提取信令时隙并通过内部HW将其发送到FCSU板;(3) FCSU板处理MTP2(Message Transfer Part Layer 2)链路层消息、MTP3网络层消息。FCSU板在分析DPC(Destination Point Code)时,如果本消息属于本板,则根据SI(Service Indication,业务指

3、示码)分发到本板上的业务层处理用户层消息。否则,根据NI(Network Indication)、OPC(Originating Point Code)、DPC(Destination Point Code)、CIC(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通过以太网总线将用户层消息转到指定的FCCU/FCSU板进行处理。& 说明:如果目标BSGI、FCCU/FCSU板在另一机框,则分发路径包括本机框HSCI、核心LAN Switch、目标FCCU/FCSU所在机框的HSCI、目标BSGI和目标FCCU/FCSU。2. 备份处理路径当与提供E1接口0 EPII板对插的0

4、 FCSU板发生故障时,TDM承载信令处理路径如图3-2所示。图3-2 TDM承载信令备份处理路径(1) 0 EPII的E1接口提供TDM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接口,以接入标准64k或2M七号信令链路;(2) 0 EPII处理MTP1消息,提取信令时隙;(3) 由于0# FCSU板发生故障,0 EPII会自动通过H.110总线将信令时隙发送到1# EPII板;(4) 1# EPII板通过内部HW将信令时隙发送到1 FCSU板;(5) 1 FCSU板处理MTP2链路层消息、MTP3网络层消息。1 FCSU板在分析DPC时,如果本消息属于本板,则根据SI分发到本板上

5、的业务层处理用户层消息。否则,根据NI、OPC、DPC、CIC通过以太网总线将用户层消息转到指定的FCCU/FCSU板进行处理。& 说明:如果提供E1中继电路的EPII板发生故障时,系统不能通过H.110总线进行业务倒换。3.2 IP承载信令处理路径3.2.1 MTP3/M2UA承载ISUP/INAP的处理路径1. 上行路径MTP3/M2UA(SS7 MTP2-User Adaptation Layer)承载ISUP(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er Part/ISDN User Part)/INAP(Intelligent Networ

6、k Application Protocol)在SoftX3000中的上行路径如图3-3所示。图3-3 MTP3/M2UA承载ISUP/INAP的上行路径& 说明:如果目标BSGI、FCCU/FCSU板在另一机框,则分发路径包括本机框HSCI、核心LAN Switch、目标FCCU/FCSU所在机框的HSCI、目标BSGI和目标FCCU/FCSU。(1) BFII对外提供IP接口接收IP报文,并进行物理层消息处理,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将报文发到IFMI板;(2) 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根据IP协议类型、本地IP地址、本地SCTP端口号、对端IP地址、对端SCTP端口号,通过以太网总

7、线将消息分发到指定的BSGI进行处理。IP协议类型、本地IP地址、本地SCTP端口号、对端IP地址、对端SCTP端口号与BSGI板号的对应关系需要人工进行数据配置。此分发为一级消息分发,也称承载信令消息分发;(3) BSGI进行IP、SCTP、M2UA和MTP3消息处理后,将消息发送到本板的ISUP/SCCP分发模块。ISUP分发模块通过以太网总线,根据消息中的NI、OPC、DPC、CIC分发到负责处理该CIC的FCCU/FCSU板;SCCP分发模块则根据TCAP/INAP的会话号分发到负责处理该会话的FCCU/FCSU板; 注意:MGCP、H.248与SCTP协议只能由BSGI板处理,既不能

8、由MSGI板处理,也不能由IFMI板处理。(4) FCCU/FCSU进行ISUP/INAP消息处理。2. 下行路径MTP3/M2UA承载ISUP/INAP在SoftX3000中的下行路径如图3-4所示。图3-4 MTP3/M2UA承载ISUP/INAP下行路径(1) FCCU/FCSU根据处理M2UA、MTP3链路的BSGI模块号,通过以太网总线将消息发送到BSGI板进行处理;(2) BSGI进行M2UA、MTP3消息处理后,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IFMI板,并通过以太网总线将对应的消息包分发到指定的IFMI板进行处理;(3) IFMI板进行MAC层消息处理后,以固定连接方式将IP消息发

9、送到BFII板;(4) IP信令消息包经过BFII驱动后,通过BFII相连的网线出SoftX3000系统。3.2.2 M3UA承载ISUP/INAP的处理路径1. 上行路径M3UA承载ISUP/INAP在SoftX3000的上行处理路径如图3-5所示。图3-5 M3UA承载ISUP/INAP的上行路径(1) BFII对外提供IP接口接收IP报文,并进行物理层消息处理,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将报文发到IFMI板;(2) 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根据IP协议类型、本地IP地址、本地SCTP端口号、对端IP地址、对端SCTP端口号,通过以太网总线将消息分发到指定的BSGI进行处理。IP协议类型、本地

10、IP地址、本地SCTP端口号、对端IP地址、对端SCTP端口号与BSGI板号的对应关系需要人工进行配置。此分发为一级消息分发,也称承载信令消息分发;(3) BSGI进行IP、SCTP和M3UA消息处理后,将消息发送到本板的ISUP/SCCP分发模块。ISUP/SCCP分发模块通过以太网总线,根据以下原则进行二级分发:l 对于ISUP消息而言,BSGI根据NI、OPC、DPC、CIC分发到负责处理该CIC的FCCU/FCSU板。l 对于SCCP消息而言,BSGI根据TCAP/INAP的会话号分发到负责处理该会话的FCCU/FCSU板。(4) FCCU/FCSU进行ISUP/INAP消息处理。2.

11、 下行路径M3UA承载ISUP/INAP在SoftX3000的下行处理路径如图3-6所示。图3-6 M3UA承载ISUP/INAP的下行处理路径(1) FCCU/FCSU根据处理M3UA链路的BSGI模块号,通过以太网总线将消息发送到BSGI板进行处理;(2) BSGI进行M3UA、SCTP消息处理后,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IFMI板,并通过以太网总线将对应的消息包分发到指定的IFMI板进行处理;(3) IFMI板进行MAC层消息处理后,以固定连接方式将IP消息发送到BFII板;(4) IP信令消息包经过BFII驱动后,通过BFII相连的网线出SoftX3000系统。3.2.3 UDP承

12、载MGCP/H.248的处理路径& 说明:R2消息包含在H.248消息包中,其处理路径与MGCP/H.248消息相同。1. 上行路径UDP承载MGCP/H.248在SoftX3000的上行处理路径如图3-7所示。图3-7 UDP承载MGCP/H.248的上行处理路径(1) BFII对外提供IP接口接收与媒体网关通信的IP报文,并进行物理层消息处理,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将报文发到IFMI板;(2) 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根据BSGI功能配置和负荷分担的原则,通过以太网总线将消息分发到BSGI进行处理;(3) BSGI进行MGCP/H.248底层协议处理后,根据如表3-1所示的原则进行

13、分发:表3-1 BSGI进行MGCP/H.248 二级消息分发路径消息类型路径备注来自媒体网关的注册消息(1)BSGI将消息发给可处理MGCP/H.248消息分发的CDBI。无(2) CDBI查询媒体网关域名与所属FCCU/FCSU模块号关系表,将消息转发给管理该网关或者终结点的FCCU/FCSU模块号进行处理。来自媒体网关的Notify消息BSGI根据Request ID进行分发到所属的FCCU/FCSU。对于Request ID为0的永久事件消息,BSGI将消息转发给CDBI,CDBI查询终结点归属的FCCU/FCSU模块号后,将消息转发给该模块。Request ID的范围由FCCU/FC

14、SU分配。来自媒体网关的DLCX消息BSGI将消息转发给CDBI,CDBI查询终结点归属的FCCU/FCSU模块号并将消息转发给该模块。无来自媒体网关向SoftX3000的响应消息BSGI根据Transaction ID分发到所属的FCCU/FCSU。Transaction ID的范围由FCCU/FCSU分配(4) FCCU/FCSU板进行MGCP/H.248消息处理。2. 下行路径UDP承载MGCP/H.248在SoftX3000的下行处理路径如图3-9所示。图3-9 UDP承载MGCP/H.248的下行处理路径(1) 对于同一个呼叫的第一个消息,FCCU/FCSU会按照负荷分担的原则选择一

15、块BSGI,FCCU/FCSU会将同一呼叫的后续消息都会分发到该BSGI板处理;(2) BSGI板进行MGCP/H.248编解码和UDP消息处理后,根据UDP包中携带源IP地址与IFMI IP地址进行比较,选择IP地址系统的IFMI板进行分发;(3) IFMI板进行MAC层消息处理后,以固定连接方式将IP消息发送到BFII板;(4) IP信令消息包经过BFII驱动后,通过BFII相连的网线出SoftX3000系统。3.2.4 IP承载H.323的处理路径H.323包括了H.323 RAS(Registration, Admission and Status)和H.323 CALL(Q.931、

16、H.245),H.323 RAS在UDP上承载,H.323 CALL在TCP上承载。1. 上行路径H.323在SoftX3000的上行处理路径如图3-10所示。图3-10 H.323在SoftX3000上行的处理路径(1) BFII对外提供IP接口接收IP报文,并进行物理层消息处理,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将报文发到IFMI板;(2) 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确定该H.323 消息类型是H.323 RAS还是H.323 CALL,IFMI分发H.323 RAS、H.323 CALL消息到MSGI分发原则不同:l H.323 RAS一级分发根据数据配置,IFMI将H.323 RAS消息固定分发到指

17、定的一块MSGI。& 说明:l 可以通过数据配置多块MSGI板处理H.323 RAS协议,但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块MSGI板处理RAS请求消息,其他MSGI板作为备用;l 系统小容量的配置时,通过向IFMI加载MSGI程序和数据,可以实现IFMI充当MSGI的功能。l H.323 CALL一级分发IFMI判断TCP消息的目的端口是著名端口(1720)还是本地端口,从而采取不同的分发策略:如果目的端口是H.323 CALL本地端口,IFMI则根据H.323 CALL本地端口与MSGI模块号的关系进行分发。如果目的端口是著名端口,IFMI则负荷分担的方式将消息分发到MSGI进行处理。当Sof

18、tX3000充当GK(Gatekeeper)功能时,H.323终端发起的第一个H.323 CALL消息的目的端口是著名端口。IFMI以负荷分担的方式将消息分发到任意一块MSGI进行处理。IFMI返回给H.323终端的H.323 CALL消息将携带该MSGI板H.323 CALL本地端口。该H.323 终端同一呼叫其它H.323 CALL后续消息抵达IFMI板后,IFMI会依据H.323 CALL消息中本地端口号与MSGI板的对应关系将消息分发到MSGI板进行处理。当SoftX3000充当H.323 GW(Gateway)时,从IFMI发出的第一个H.323 CALL消息目的端口为目的端口(17

19、20)。对端服务器返回的H.323 CALL消息目的端口也为目的端口(1720)。IFMI以负荷分担的方式将消息分发到任意一块MSGI进行处理。IFMI返回给对端服务器的H.323 CALL消息将携带该MSGI板H.323 CALL本地端口。对端H.323服务器同一呼叫其它H.323 CALL后续消息抵达IFMI板后,IFMI会依据H.323 CALL消息中本地端口号与MSGI板的对应关系将消息分发到MSGI板进行处理。& 说明:l 每块MSGI板配置一段H.323 CALL本地端口,整个SoftX3000配置一个H.323 CALL著名端口(1720)。l H.323协议中一个正常呼

20、叫过程包含一条Q.931 TCP连接和H.245 TCP连接,不同呼叫的Q.931和H.245的TCP连接各不相同。同一呼叫的所有Q.931消息都在同一个TCP连接上传输,同样同一呼叫的所有H.245消息都在同一个TCP连接上传输。(3) MSGI进行H.323 RAS、H.323 CALL协议处理后,H.323 RAS消息二级分发原则如表3-2所示,H.323 CALL消息二级分发原则如表3-3所示。表3-2 H.323 RAS消息二级分发原则消息类型路径呼叫相关请求消息的ARQ(Admission Request,呼叫接纳请求)(1)MSGI通过EndPointID与FCCU/FCSU对应

21、关系,查询本板数据库。(2)如果成功查询到FCCU/FCSU模块号,MSGI把消息二级分发到FCCU/FCSU板。如果查询不成功,MSGI向CDBI查询EndPointID与FCCU/FCSU对应关系。MSGI收到CDBI返回的FCCU/FCSU模块号后,将消息二级分发到FCCU/FCSU处理,同时在本板数据库中记录EndPointID与所属FCCU/FCSU的对应关系。呼叫相关请求的其他消息,如DRQ(Disengage Request,呼叫退出请求)、IRQ(Information Request,信息请求)、BRQ(Bandwidth Request,带宽请求)MSGI通过数据配置确定的

22、FCCU/FCSU进行消息二级分发。于呼叫无关请求消息,如RRQ(Registration Request,登记请求)、URQ(Unregistration Request,注销请求)MSGI板分发消息的方法如分发ARQ相同,首先查询本板的数据库获得FCCU/FCSU模块号,如果查询失败再查询CDBI获得FCCU/FCSU模块号。表3-3 H.323 CALL消息二级分发原则消息类型路径H.323用户呼叫消息(1)对于同一呼叫的第一个消息而言,MSGI以Call ID为关键域到处理H.323 RAS的MSGI查询该呼叫所属的FCCU/FCSU模块。(2)MSGI得到查询结果后,将H.323 C

23、ALL消息二级分发到对应FCCU/FCSU。如果查询不成功,MSGI向CDBI查询Call ID与FCCU/FCSU对应关系。MSGI收到CDBI返回的FCCU/FCSU模块号后,将消息二级分发到FCCU/FCSU处理,同时在本板数据库中记录Call ID与所属FCCU/FCSU的对应关系。(3)同一呼叫其他后续的呼叫消息到MSGI后,MSGI将依据本板数据库的记录中的Call ID与FCCU/FCSU对应关系进行分发。H.323中继呼叫消息(1)对于同一呼叫的第一个消息而言,MSGI根据负荷分担的原则将消息分发到任意一块FCCU/FCSU板处理,并在本板数据库记录Call ID与FCCU/F

24、CSU模块的对应关系。(2)同一呼叫其他后续的呼叫消息到MSGI后,MSGI将依据本板数据库记录的Call ID与FCCU/FCSU对应关系进行分发。(4) FCCU/FCSU完成H.323业务的处理。2. 下行路径H.323在SoftX3000的下行处理路径如图3-12所示。图3-12 H.323在SoftX3000的下行处理路径H.323信令下行路径如表3-4所示。表3-4 H.323消息下发路径消息种类路径H.323 RAS(1)FCCU/FCSU根据负荷分担的原则将消息分发到可以处理H.323 RAS的MSGI板,并在本板的数据库上记录对应的MSGI模块号,同一呼叫的其他下发消息将直接

25、按照记录进行下发。(2)MSGI进行H.323 RAS、UDP消息处理。(3)MSGI根据需要分发的UDP包的本地IP地址选择适当的IFMI板。(4)IFMI板进行MAC层消息处理后,以固定连接方式将IP消息发送到BFII板。(5)IP信令消息包经过BFII驱动后,通过BFII相连的网线出SoftX3000系统。H.323 CALL(1)FCCU/FCSU根据负荷分担的原则将消息分发到可以处理H.323 CALL的MSGI板,并在本板的数据库上记录对应的MSGI模块号,同一呼叫的其他下发消息将直接按照记录进行下发。(2)MSGI进行H.323 CALL、TCP消息处理。(3)MSGI根据需要分

26、发的TCP包的本地IP地址选择适当的IFMI板。(4)IFMI板进行MAC层消息处理后,以固定连接方式将IP消息发送到BFII板。(5)IP信令消息包经过BFII驱动后,通过BFII相连的网线出SoftX3000系统。3.2.5 UDP承载SIP的处理路径1. 上行路径UDP承载SIP在SoftX3000的上行处理路径如图3-13所示。图3-13 UDP承载SIP的上行处理路径(1) BFII对外提供IP接口接收IP报文,并进行物理层消息处理,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将报文发到IFMI板;(2) 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判断UDP消息的目的端口。如果目的端口是SIP本地端口,IFMI则根据SIP

27、本地端口与MSGI模块号对应的关系进行消息一级分发。如果目的端口是SIP服务端口,IFMI则依据负荷分担的原将消息分发到任意一块可以处理SIP协议的MSGI;& 说明:l 每块MSGI板配置一段SIP本地端口,整个SoftX3000配置一个SIP服务端口(5060)。当第一个SIP服务端口的消息抵达IFMI板后,IFMI负荷分担将消息分发到MSGI,出系统的消息将携带该MSGI板的SIP本地端口,同一呼叫其它后续消息抵达IFMI板后,IFMI依据SIP本地端口与MSGI板的对应关系将消息分发到MSGI板进行处理;l 系统小容量的配置时,通过向IFMI加载MSGI程序和数据,可以实现IF

28、MI充当MSGI的功能。(3) MSGI根据不同的消息类型按照如表3-5所示的原则进行消息二级分发:表3-5 SIP消息二级分发原则消息类型路径对于非呼叫类型的消息Register(1)MSGI通过SIP用户标识与FCCU/FCSU对应关系,查询本板数据库。(2)如果成功获得FCCU/FCSU模块号,MSGI则把消息二级分发到FCCU/FCSU板。如果查询不成功,MSGI向CDBI查询SIP用户标识(用户名或E.164号码)与FCCU/FCSU对应关系。MSGI收到CDBI返回的FCCU/FCSU模块号后,将消息二级分发到FCCU/FCSU处理,同时在本板数据库中记录SIP用户标识(用户名或E

29、.164号码)与所属FCCU/FCSU的对应关系。SIP用户呼叫消息(1)对于同一呼叫的第一个消息而言,MSGI查询本板通过SIP用户标识与FCCU/FCSU对应关系,查询本板数据库。(2)如果查询成功,MSGI得到查询FCCU/FCSU模块号,将SIP消息二级分发到对应FCCU/FCSU。如果查询不到FCCU/FCSU的模块号,MSGI向CDBI查询SIP用户标识对应的FCCU/FCSU模块号。CDBI向MSGI返回查询结果,MSGI将SIP消息二级分发到FCCU/FCSU,同时在本板数据库中记录SIP用户标识与FCCU/FCSU的对应关系。(3)同一呼叫其他后续的呼叫消息到MSGI后,MS

30、GI将依据本板数据库的记录中的用户标识与FCCU/FCSU对应关系进行分发。SIP中继呼叫消息(1)对于同一呼叫的第一个消息而言,MSGI根据负荷分担的原则将消息分发到任意一块FCCU/FCSU板处理,并在本板数据库记录Call ID与FCCU/FCSU模块的对应关系。(2)同一呼叫其他后续的呼叫消息到MSGI后,MSGI将依据本板数据库记录的Call ID与FCCU/FCSU对应关系进行分发。(4) FCCU/FCSU板进行SIP业务消息的处理。2. 下行路径UDP承载SIP在SoftX3000的下行处理路径如图3-15所示。图3-15 UDP承载SIP的下行处理路径(1) FCCU/FCS

31、U根据负荷分担的原则将消息分发到可以处理SIP协议的MSGI板,并在本板的数据库上记录对应的MSGI模块号,同一呼叫的其他下发消息将直接按照记录进行下发;(2) MSGI进行SIP、UDP消息处理;(3) MSGI根据需要分发的UDP包的本地IP地址选择适当的IFMI板;(4) IFMI板进行MAC层消息处理后,以固定连接方式将IP消息发送到BFII板;(5) IP信令消息包经过BFII驱动后,通过BFII相连的网线出SoftX3000系统。3.2.6 IUA承载DSS1的处理路径1. 上行路径IUA(ISDN User Adaptation Layer)承载DSS1(Digital Subs

32、criber Signalling No.1)在SoftX3000的上行处理路径如图3-16所示。图3-16 IUA承载DSS1的上行处理路径(1) BFII对外提供IP接口接收IP报文,并进行物理层消息处理,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将报文发到IFMI板;(2) 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根据IP协议类型、源IP地址(对端设备IP地址)、源端口号(对端设备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SoftX3000)和本地SCTP端口号,通过以太网总线将消息分发到指定的BSGI进行处理。IP协议类型、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本地SCTP端口号与BSGI板号的对应关系需要人工进行配置。此分发为一级消息分发,也称承载信令消息分发;(3) BSGI进行IP、SCTP和IUA消息处理后,根据D链路与FCCU/FCSU模块号的对应关系,将消息发送到FCCU/FCSU。D链路与FCCU/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