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_第1页
第3章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_第2页
第3章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_第3页
第3章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_第4页
第3章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 从刺激到知觉从刺激到知觉3.2各种感觉各种感觉3.3 知觉知觉刺激换能感觉知觉感觉就是将刺激转变为大脑可以理解的形式,就像移动电话将电子信号转变为你能听到的声波一样知觉就是对感觉进行解释3.1.1 换能将物理能量转化为神经信息的感觉过程刺激感受器特定的感觉处理区域亲自实践:光幻视3.1.2 感觉的种类3.1.3 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漆黑晴朗的夜晚,50km外的烛光安静状况下,6米外的机械表的走字声9升水中的一茶匙糖扩散到三居室公寓空间的一滴香水从1cm高处掉落到你面颊上的密封翅膀亲自实践:台灯亮度调节实验3.1.4 信号检测理论感觉不是一种简单的有或无、是或非的体验3

2、.1.4感觉适应3.1.5 感觉对比3.2.1 视觉(1)可见光谱波长色彩(强度亮度)(2)视觉的生理基础视网膜、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视网膜盲点亲自实践:视网膜盲点(3)三色说红、绿、蓝(4)色盲与色弱3.2.2 听觉(1)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3声波传递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聚集在基底膜上基底膜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息神经信息传递到大脑的听觉皮层(2)我们如何辨别不同的声音?音调频率(波长,2020000hz)响度振幅(分贝)音品复杂性3.2.3 其它感觉(1)嗅觉和味觉(2)皮肤感觉(3)动觉和平衡觉u3.3.1 3.3.1 知觉的概念知觉的概念u知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知觉:个体为了对

3、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u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u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2)整体性邻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原则 闭合原则好图形原则同域原则(3)理解性知觉理解性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知觉理解性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知识与经验是知觉理解的基础知识与经验是知觉理解的基础, ,正如黎柏的正如黎柏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不同的人,由于知识与研究所表明的那样,不同的人,由于知识与经验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知觉理解程度经验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知觉理解程度也会

4、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对该事物的不同知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对该事物的不同知觉。觉。 2 2知觉理解性受言语指导的重要影知觉理解性受言语指导的重要影响响言语指导可以为知觉理解性指引组织言语指导可以为知觉理解性指引组织方向。当刺激信息判断标志不甚明显方向。当刺激信息判断标志不甚明显的时候,适当的言语指导可以帮助个的时候,适当的言语指导可以帮助个体唤起过去的知识经验,促进个体对体唤起过去的知识经验,促进个体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知觉对象的理解。(4)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

5、象的过程。知觉恒常性是个体知觉客观事物的重要知觉特征,它在恒常性是个体知觉客观事物的重要知觉特征,它在视知觉中表现比较明显。视知觉中表现比较明显。 在视觉范围内,知觉恒常性的种类有大小恒常性在视觉范围内,知觉恒常性的种类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亮度恒、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亮度恒常性等。常性等。 1 1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Ames room 2 2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3 3方向恒常性方向恒常性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复杂的环境,像进入了茂密树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复杂的环境,像进入了茂密树林中时,就不容易识别出方向。林中时,就不容易识别出方向。在看一些不熟悉国家的

6、地图时,可能不清楚其所处在看一些不熟悉国家的地图时,可能不清楚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如下图是歌手脸部颠倒的照片。的地理位置。如下图是歌手脸部颠倒的照片。 4 4明度恒常性明度恒常性明度恒常性是指当照明条件改变时,人知觉到明度恒常性是指当照明条件改变时,人知觉到的物体的相对明度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的物体的相对明度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如将黑、白两匹布,一半置于亮处,一半置于如将黑、白两匹布,一半置于亮处,一半置于暗处,虽然每匹布的两半部分亮度存在差异,暗处,虽然每匹布的两半部分亮度存在差异,但个体仍把它知觉为是一匹黑布或一匹白布,但个体仍把它知觉为是一匹黑布或一匹白布,而不会知觉为是两段明暗不同的布料

7、。而不会知觉为是两段明暗不同的布料。 5 5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是指个体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颜色恒常性是指个体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由于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对其颜色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3.3.2 深度知觉(视空间知觉)深度知觉(视空间知觉)(一)什么是深度知觉(一)什么是深度知觉深度知觉也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是个体对深度知觉也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是个体对

8、远近物体判断或辩识立体的视知觉。远近物体判断或辩识立体的视知觉。视网膜作为一个两维平面,要形成三维空间知视网膜作为一个两维平面,要形成三维空间知觉,必须借助各种主客观条件,主要涉及的是觉,必须借助各种主客观条件,主要涉及的是三维空间线索。三维空间线索。人通过深度知觉来判断自己与环境中各种客体人通过深度知觉来判断自己与环境中各种客体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三)单眼线索(三)单眼线索单眼线索又称为单眼深度线索,指用一只眼睛观察单眼线索又称为单眼深度线索,指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获得立体知觉时运用的有关线索。物体获得立体知觉时运用的有关线索。1 1线条透视线条透视线条透视是指平面上的物体因各自在视网

9、膜上所成线条透视是指平面上的物体因各自在视网膜上所成视角的不同,从而在面积的大小、线条的长短,以视角的不同,从而在面积的大小、线条的长短,以及线条之间距离远近等特征上显出能引起深度知觉及线条之间距离远近等特征上显出能引起深度知觉的线索。的线索。 2 2遮挡遮挡遮挡是指当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另一个物体,被遮挡是指当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另一个物体,被遮挡的物体会自动地被知觉为比遮挡物离知觉者遮挡的物体会自动地被知觉为比遮挡物离知觉者更远些。更远些。遮挡是一种重要的深度线索,例如,当远处的房遮挡是一种重要的深度线索,例如,当远处的房子和树木处于并排位置时,一般很难判断出孰前子和树木处于并排位置时,一般很

10、难判断出孰前孰后,而当远处的树木遮挡了房子一角时,就很孰后,而当远处的树木遮挡了房子一角时,就很容易判断出树木在前,房子在后。容易判断出树木在前,房子在后。 3 3纹理梯度(质地梯度)纹理梯度(质地梯度)纹理梯度又称为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纹理梯度又称为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有规律的、有层次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有规律的、有层次的递缩或递增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远处密集和的递缩或递增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远处密集和近处稀疏的视像,为深度知觉提供线索。近处稀疏的视像,为深度知觉提供线索。如当平视由长方形大理石铺成的路面时,远处大如当平视由长方形大理石铺成的路

11、面时,远处大理石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密度大,而近处的大理石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密度大,而近处的大理石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密度小,物体的这种理石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密度小,物体的这种物理分布在视像密度上的变化,提供了深度知觉物理分布在视像密度上的变化,提供了深度知觉线索。线索。 4 4空气透视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由于空气的过滤和光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由于空气的过滤和光线的散射等作用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使远处的物体线的散射等作用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使远处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个体据此推知物体的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个体据此推知物体的距离。距离。 5 5明暗

12、和阴影明暗和阴影在光照条件下,物体会在背光的一面产生阴影,在光照条件下,物体会在背光的一面产生阴影,因此,阴影反映了相对于光源的位置,由此产生因此,阴影反映了相对于光源的位置,由此产生的物体各部分明暗差异,成为深度知觉或距离知的物体各部分明暗差异,成为深度知觉或距离知觉的线索,可以帮助个体了解物体的三维形状。觉的线索,可以帮助个体了解物体的三维形状。对明亮物体的知觉会显得近些,而对灰暗或阴影对明亮物体的知觉会显得近些,而对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的知觉,则会显得远些。这些都成为距中的物体的知觉,则会显得远些。这些都成为距离知觉的线索。离知觉的线索。 6 6相对大小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

13、近,而相对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人们可以据此来判断物小的物体看起来远。人们可以据此来判断物体的距离或辩识立体物体。体的距离或辩识立体物体。 7 7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视野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视野中两个物体的相对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较高的物体显得远些,而位置较低的物体显得位置较高的物体显得远些,而位置较低的物体显得近些。近些。 8 8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运动视差又称为单眼运动视差,指观察者的运动视差又称为单眼运动视差,指观察者的视线,在横向移动时见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视线,在横向移动时见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差异

14、。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差异。由于不同距离物体的视角和变化速度不同,由于不同距离物体的视角和变化速度不同,会引起相对运动视差,此时当环境中的物体会引起相对运动视差,此时当环境中的物体固定而观察者的头或身体移动时,会觉得固定而观察者的头或身体移动时,会觉得较较近的物体在向与其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且看近的物体在向与其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且看上去近处的物体运动较快,较远的物体则向上去近处的物体运动较快,较远的物体则向相同方向移动,而且远处的物体则运动较慢相同方向移动,而且远处的物体则运动较慢。 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相应地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相应地产生连续的运动,表现为远处的景物流动

15、速度产生连续的运动,表现为远处的景物流动速度相对较小,近处的景物流动速度相对较大,这相对较小,近处的景物流动速度相对较大,这种现象称为运动透视,它是整个视野中运动视种现象称为运动透视,它是整个视野中运动视差的整体模式,反映为物体纹理梯度的变化。差的整体模式,反映为物体纹理梯度的变化。如当飞机在机场降落时,乘客可以感觉到近处如当飞机在机场降落时,乘客可以感觉到近处的景物以较快的速度流动,远处的景物以缓慢的景物以较快的速度流动,远处的景物以缓慢的速度流动,根据景物流动的不同速度就能判的速度流动,根据景物流动的不同速度就能判断物体距离的远近。断物体距离的远近。 (二)双眼知觉线索(二)双眼知觉线索

16、双眼知觉线索包括双眼视轴辐合、双眼视差。双眼知觉线索包括双眼视轴辐合、双眼视差。1 1双眼视轴辐合双眼视轴辐合由于辐合,物体的映象才能够落在两眼视网膜由于辐合,物体的映象才能够落在两眼视网膜的中央窝上,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像。因此,人的中央窝上,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像。因此,人在观察物体时,两眼视轴必须向鼻侧辐合,才在观察物体时,两眼视轴必须向鼻侧辐合,才能使物体在两只眼睛中的视像都落在中央窝这能使物体在两只眼睛中的视像都落在中央窝这一感受性最高的区域,并获得视像。一感受性最高的区域,并获得视像。双眼视轴相交于物体上并形成一定的交角,称双眼视轴相交于物体上并形成一定的交角,称之为辐合角。当看近处物体时

17、,辐合角增大,之为辐合角。当看近处物体时,辐合角增大,肌肉调节作用大。肌肉调节作用大。 2 2双眼视差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指两眼注视外界物体时,在两个视双眼视差是指两眼注视外界物体时,在两个视网膜上视像之间的差异。距离和深度知觉,主网膜上视像之间的差异。距离和深度知觉,主要依赖双眼视差,它是形成立体知觉的最重要要依赖双眼视差,它是形成立体知觉的最重要依据。依据。人的两只眼睛构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有人的两只眼睛构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有6565毫毫米左右的目间距,当在看一个三维物体时,物米左右的目间距,当在看一个三维物体时,物体投射在左右两只眼睛上的视像并不完全落在体投射在左右两只眼睛上的视像并不完

18、全落在视网膜上的对应区域,出现左眼看物体的左边视网膜上的对应区域,出现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 3.3.3 听空间知觉听空间知觉人利用听分析器辨别声源的方向,并且在其他人利用听分析器辨别声源的方向,并且在其他信息作用下与经验相互联系来知觉声源的距离信息作用下与经验相互联系来知觉声源的距离。如果没有其他分析器参与时,人对声源的方向如果没有其他分析器参与时,人对声源的方向定位表现为以下几条基本规律:定位表现为以下几条基本规律: 第一,来自人体左右耳两侧的声音最容易定第一,来自人体左右耳两侧的声音最容易定位,很少发生辨认混乱。位,很少发生辨认混

19、乱。 第二,当确定声音来自前方,对前方水平线第二,当确定声音来自前方,对前方水平线上的声音(左上的声音(左前前右)辨认最准确。右)辨认最准确。 第三,人对来自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的声音第三,人对来自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的声音容易混淆,即在前容易混淆,即在前上上后后下竖面上的声音下竖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来自上方的声音会有容易混淆,来自上方的声音会有1/3机会被误机会被误认为是下方的声音,正前方的声音或来自上方认为是下方的声音,正前方的声音或来自上方的声音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后方传来的声音。的声音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后方传来的声音。 生活在三维空间中,除了根据视觉确定物体的生活在三维空间中,除了根据视觉确定物

20、体的方向、位置和距离外,听觉在形成空间知觉中方向、位置和距离外,听觉在形成空间知觉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同视觉一样,听觉也分为单也起着重要作用。同视觉一样,听觉也分为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耳线索和双耳线索。1单耳线索单耳线索人耳在接受一定频率的声音时产生听觉,由单人耳在接受一定频率的声音时产生听觉,由单一耳朵获得的听觉线索,称为单耳线索。一耳朵获得的听觉线索,称为单耳线索。由单一耳朵所得的线索,虽不能充分有效地判由单一耳朵所得的线索,虽不能充分有效地判断声源的方位,但可以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远近断声源的方位,但可以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远近。人耳在判断声源距离时大多根据声音的强弱。人耳在判断声源距离时大多根据

21、声音的强弱,即声音强为近,声音弱为远。,即声音强为近,声音弱为远。 2双耳线索双耳线索 时间差时间差时间差是指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时间差是指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由于两存在着距离差,由于两存在着距离差,当声音来自右侧方向时当声音来自右侧方向时,就比左侧耳朵先受到音波,声源就被定位在先,就比左侧耳朵先受到音波,声源就被定位在先获得刺激的一侧。时间差可以由两耳距离差和声获得刺激的一侧。时间差可以由两耳距离差和声速推算:时间差速推算:时间差=距离差距离差/声速。声速。 强度差强度差强度差是指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造成的强强度差是指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造成的强度差

22、别。一个来自侧面的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由于度差别。一个来自侧面的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由于声源受到头部阻挡,因此对侧耳朵获得的声音较弱声源受到头部阻挡,因此对侧耳朵获得的声音较弱,声声源便被定位在声音较强的一侧。低频的声音波长长,源便被定位在声音较强的一侧。低频的声音波长长,容易绕过头部,两耳强度差较小;高于容易绕过头部,两耳强度差较小;高于3000赫兹的声赫兹的声音,能够造成较大的两耳强度差。因此,两耳强度差音,能够造成较大的两耳强度差。因此,两耳强度差是分辨高频声音方向的重要信号。是分辨高频声音方向的重要信号。 声波相位差声波相位差声波位相差是指同一声源传到两耳时,在两耳声波位相差是指同一声

23、源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声波位相上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别。造成声波位相上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别。由于同一声波在波形的不同位相处产生的压力由于同一声波在波形的不同位相处产生的压力各不相同,所以当声波在侧方时,同一时间内各不相同,所以当声波在侧方时,同一时间内进入两耳的声波位相就有所不同,从而使双耳进入两耳的声波位相就有所不同,从而使双耳鼓膜受到的声压产生差异成为人辨别声音方向鼓膜受到的声压产生差异成为人辨别声音方向的信号之一。的信号之一。 3.3.4 3.3.4 时间知觉时间知觉(一)什么是时间知觉(一)什么是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

24、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观事件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具有四种形式:时间分辨、时间确认时间知觉具有四种形式:时间分辨、时间确认、持续时间的估计和时间预测。、持续时间的估计和时间预测。时间分辨是指人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来区分各种时间分辨是指人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来区分各种各样的活动。各样的活动。 时间知觉不同于空间知觉,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如下时间知觉不同于空间知觉,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如下: 1 1空间知觉有提供线索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空间知觉有提供线索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但是,人类却没有专门的时间知觉感受器。因此,时但是,人类却没有专门的时间知觉感受器。因此,时间知觉是视觉、听觉、躯

25、体感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间知觉是视觉、听觉、躯体感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活动的结果。 2 2空间知觉有规定刺激,例如,形状知觉是有物体的空间知觉有规定刺激,例如,形状知觉是有物体的轮廓引起,大小知觉由事物在视网膜上的投引起,而轮廓引起,大小知觉由事物在视网膜上的投引起,而时间知觉并不由固定刺激引起,但是时间知觉与空间时间知觉并不由固定刺激引起,但是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知觉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3 3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即时反映,时间知觉一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即时反映,时间知觉一般是对事后的认知。般是对事后的认知。(二)时间知觉的依据(二)时间知觉的依据人对时

26、间的知觉是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反映的人对时间的知觉是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反映的。时间知觉的媒介主要有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时间知觉的媒介主要有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周期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状态。周期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状态。 1 1、自然界自然界的周期的周期现象现象2 2、计时工具、计时工具3 3、生理节律、生理节律4 4、周期性的社会活动、周期性的社会活动(三)时间知觉的特征(三)时间知觉的特征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它受许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它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时间知觉对时间间隔判断的精确性受感觉时间知觉对时间间

27、隔判断的精确性受感觉通道性质的影响。通道性质的影响。 时间知觉存在较大的误差和个体差异。时间知觉存在较大的误差和个体差异。 时间知觉受特定时间内发生的事件的数量时间知觉受特定时间内发生的事件的数量与性质的影响。与性质的影响。 时间知觉受人的情绪、动机、兴趣和态度时间知觉受人的情绪、动机、兴趣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3.3.53.3.5 运动知觉运动知觉 (一)真动知觉(一)真动知觉产生真动知觉的原因:当物体从某一位置向另产生真动知觉的原因:当物体从某一位置向另一位置运动时,物体在空间中的连续位移,一位置运动时,物体在空间中的连续位移,引起视网膜上相应部位的连续变化,这些信引起视网膜

28、上相应部位的连续变化,这些信息经过视觉系统的加工处理,便产生了运动息经过视觉系统的加工处理,便产生了运动知觉。知觉。 中枢神经系统指示眼睛运动产生的信息,与中枢神经系统指示眼睛运动产生的信息,与视网膜上映象流提供的信息的相互抵消,并视网膜上映象流提供的信息的相互抵消,并不因为眼睛的运动和视网膜上映象流动而产不因为眼睛的运动和视网膜上映象流动而产生运动知觉。生运动知觉。这种来自身体运动时动觉信息和视网膜上映这种来自身体运动时动觉信息和视网膜上映象流信息相互作用的运动系统,被格列高里象流信息相互作用的运动系统,被格列高里称为头眼运动系统。称为头眼运动系统。 (二)似动知觉(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

29、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把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的刺激知觉为刺激人把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的刺激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位置向后面一个位置运动的现象从前面一个位置向后面一个位置运动的现象,或把相继呈现的、没有连续位移的刺激物,或把相继呈现的、没有连续位移的刺激物,知觉为在空间作连续的位置移动。,知觉为在空间作连续的位置移动。 似动是对运动知觉的较高级的组织过程,其似动是对运动知觉的较高级的组织过程,其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和诱导运动,它们都属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和诱导运动,它们都属于运动错觉。于运动错觉。 1 1动景运动动景运动动景运动又称为动景运动又称为PhiPhi现

30、象,指视野内不同位现象,指视野内不同位置的两个静止刺激物,按一定时间间隔相继置的两个静止刺激物,按一定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把它们知觉为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呈现时,把它们知觉为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在空间连续运动的现象。刺激物在空间连续运动的现象。如黑暗中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灯泡以一定时如黑暗中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灯泡以一定时间间隔(如间间隔(如4 45 5次次/ /秒)先后发光,人会知秒)先后发光,人会知觉到光点在两者之间左连续运动。觉到光点在两者之间左连续运动。 2诱导运动诱导运动诱导运动是指当一个静止物体周围的其他物诱导运动是指当一个静止物体周围的其他物体运动时,该静止物体被知觉为运动的知觉体

31、运动时,该静止物体被知觉为运动的知觉现象。现象。一般来说,人会倾向于把较大客体当作静止一般来说,人会倾向于把较大客体当作静止的背景,把较小的客体知觉为在其中的运动的背景,把较小的客体知觉为在其中的运动。因此,较大物体的运动往往会诱导出较小。因此,较大物体的运动往往会诱导出较小物体在运动的知觉。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3、自主运动、自主运动 4、运动后效、运动后效3.3.2 错觉(一)什么是错觉(一)什么是错觉错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错觉的产生是有条错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错觉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即在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对件的,即在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主观歪曲的知觉。当错觉产生时,客

32、观事物主观歪曲的知觉。当错觉产生时,客观事物的长度、方向、位置、运动和弯曲客观事物的长度、方向、位置、运动和弯曲等特征受到扭曲而被错误地知觉。等特征受到扭曲而被错误地知觉。幻觉则是无条件的,它是主体对脱离客观事幻觉则是无条件的,它是主体对脱离客观事物刺激的虚幻反映。物刺激的虚幻反映。 错觉可以在各种感觉通道中和不同感觉通道错觉可以在各种感觉通道中和不同感觉通道之间产生,主要有视错觉、听错觉、味错觉之间产生,主要有视错觉、听错觉、味错觉、视听错觉、形重错觉等。心理学发现,、视听错觉、形重错觉等。心理学发现,视视错觉表现最为明显,错觉表现最为明显,即人凭借眼睛所见而构即人凭借眼睛所见而构成的对客观

33、事物的失真或歪曲的知觉经验,成的对客观事物的失真或歪曲的知觉经验,如大小错觉、运动错觉以及各种几何图形错如大小错觉、运动错觉以及各种几何图形错觉。觉。错觉并不是因为观察者的疏忽,而是个体在错觉并不是因为观察者的疏忽,而是个体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正常的心理活动,不特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正常的心理活动,不同个体只是表现在错觉量上的差异。同个体只是表现在错觉量上的差异。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因。 (二)错觉种类(二)错觉种类1 1大小错觉大小错觉大小错觉是指人对大小或长短一样的物体,在一些比大小错觉是指人对大小或长短一样的物体,在一些比它大些

34、、长些的物体中,看上去显得小些或短些,而它大些、长些的物体中,看上去显得小些或短些,而在一些比它小的、短的物体中则显得大些或长些等的在一些比它小的、短的物体中则显得大些或长些等的视错觉。常见的大小错觉有以下几种:视错觉。常见的大小错觉有以下几种:(1 1)线条横竖错觉)线条横竖错觉 两条线段长度相等,一条垂直于另一条的中点,垂直两条线段长度相等,一条垂直于另一条的中点,垂直线看起来比水平线长一些的现象。线看起来比水平线长一些的现象。研究发现,在主观上要使水平线与垂直线等长,前者研究发现,在主观上要使水平线与垂直线等长,前者须加长须加长30%30%。当水平线的长度为。当水平线的长度为850毫米之

35、间时,这毫米之间时,这种错觉现象最为明显。种错觉现象最为明显。(2 2)缪勒莱尔错觉()缪勒莱尔错觉(M Mller-Lyer illusionller-Lyer illusion)两条原本等长的线条,因两端箭头的朝向不同而看两条原本等长的线条,因两端箭头的朝向不同而看起来箭头朝内的线条比箭头朝外的线条要短些。如起来箭头朝内的线条比箭头朝外的线条要短些。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研究报道,主观上错误估计量比图所示。根据实验研究报道,主观上错误估计量比实际线长多实际线长多25%25%30%30% 。 (3 3)庞邹错觉()庞邹错觉(Ponzo illusionPonzo illusion)庞邹错觉包括庞

36、邹透视错觉和庞邹大小错觉两种。庞邹庞邹错觉包括庞邹透视错觉和庞邹大小错觉两种。庞邹透视错觉指等长的两条平行线,因受到两边纵向斜线的透视错觉指等长的两条平行线,因受到两边纵向斜线的影响,看起来上面一条线比较长些。庞邹大小错觉指看影响,看起来上面一条线比较长些。庞邹大小错觉指看同一个角中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时,近角顶端的那个圆看同一个角中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时,近角顶端的那个圆看起来显得比离角端远的那个圆大些。如图所示。起来显得比离角端远的那个圆大些。如图所示。(4 4)德勃夫错觉()德勃夫错觉(Delboeuf illusionDelboeuf illusion)德勃夫错觉指因对比而诱发的一种在面积大小

37、上的错德勃夫错觉指因对比而诱发的一种在面积大小上的错觉。实际上几个面积相等的圆环,在大小不同圆环背觉。实际上几个面积相等的圆环,在大小不同圆环背景的衬托下,看起来显得不相等的现象。如图所示。景的衬托下,看起来显得不相等的现象。如图所示。 (5 5)贾斯特罗错觉)贾斯特罗错觉 两个完全一样的扇形环,当按图上下排列时,两个完全一样的扇形环,当按图上下排列时,因对比而看起来上面的扇形环小些,而下面的因对比而看起来上面的扇形环小些,而下面的扇形环要大些的错觉现象。扇形环要大些的错觉现象。 (6 6)月亮错觉)月亮错觉月亮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同样大小,但在接近地平线附近时看月亮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同样大小,但在

38、接近地平线附近时看起来显得大些,而在头顶上时则看起来显得小些。起来显得大些,而在头顶上时则看起来显得小些。 2 2形状和方向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是指人对几何图形的形状和方向特征因形状和方向错觉是指人对几何图形的形状和方向特征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扭曲的知觉。常见的形状和方向错觉有为某种原因而被扭曲的知觉。常见的形状和方向错觉有以下几种:以下几种:(1 1)松奈错觉()松奈错觉(Zllner illusionZllner illusion)当一组平行线被不同方向的斜线所截时,看起来它失去当一组平行线被不同方向的斜线所截时,看起来它失去了平行线的特征。了平行线的特征。 (2 2)冯特错觉()

39、冯特错觉(Wund illusionWund illusion)两条平行线被多个方向的附加线段所截时,看起来失两条平行线被多个方向的附加线段所截时,看起来失去了平行线的特征,显得向中部凹陷。去了平行线的特征,显得向中部凹陷。 (3 3)奥尔比逊错觉)奥尔比逊错觉一个正方形和圆形看起来正方形非正方,圆并非圆。一个正方形和圆形看起来正方形非正方,圆并非圆。 (4 4)波根多夫错觉)波根多夫错觉 一条直线被两条平行线遮断后,看起来被分割一条直线被两条平行线遮断后,看起来被分割的两条线段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现象。的两条线段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现象。 (5 5)格里德火花错觉)格里德火花错觉 当在看着下图时,用

40、眼睛环视它一些时间,你就会看当在看着下图时,用眼睛环视它一些时间,你就会看到在那些交叉点上跳跃性地放出火花。到在那些交叉点上跳跃性地放出火花。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二、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迄今为止尚没有错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很好解释所有错觉现象。一般来说一种理论能够很好解释所有错觉现象。一般来说,错觉的产生与人在知觉具体事物时,外界环境,错觉的产生与人在知觉具体事物时,外界环境背景的干扰和人的主观因素是形成错觉的主要原背景的干扰和人的主观因素是形成错觉的主要原因。因。 (一)错觉眼球运动理论(一)错觉眼球运动理论错觉眼球运动理论试图从生理机制

41、和功能方错觉眼球运动理论试图从生理机制和功能方面对错觉进行解释。面对错觉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观察者对物体长度的判断是以该理论认为,观察者对物体长度的判断是以眼球对该物体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扫描或移动眼球对该物体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扫描或移动为根据的。这样人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为根据的。这样人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是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规律性扫描运总是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规律性扫描运动。动。当眼睛扫描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受当眼睛扫描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受周围轮廓的影响,眼球运动的方向和范围会周围轮廓的影响,眼球运动的方向和范围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知觉错误。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知觉错误。 (二)错觉恒常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