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横县陶圩镇邓钦菊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横县陶圩镇邓钦菊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横县陶圩镇邓钦菊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横县陶圩镇邓钦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横县陶圩镇中心学校(本校) 邓钦菊毛泽东同志说:“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么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叶圣陶先生也说:“语言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言教学才算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责任。”以上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了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语文是工具,而且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基础工具。学好语文,为我们学好其它科提供了一个极为坚实的基础。可见,学好语文科与学好其它学科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语文教学工具性这一本质属性。但语

2、文科的教材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和今人佳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语文教学又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语文科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热爱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教会学生做人。综上所述,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所以,语文教学就要把语文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而怎样在语文教育中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和相互作用呢?一、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语文基础知识是字、词、句、段、修辞手法等等,语文基础知识好比一座房子的地基,没有地基,就无法建起高楼大厦。同样道理,不学好基础知识,就无法学好语文。那么如何在基础知识教学中

3、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呢?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比如教学生写字,老师先板出端正优美的字来,再告诉大家,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字,美丽大方,我国的书法是世界上仅有的一块瑰宝,几千年来,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赞美。这样之后,写字就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技能训练了,而是充满高尚思想的书法练笔了。再次,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训练和掌握上,而应让学生学会运用,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所以,只要我们都是善于动脑筋,基础知识教学就能做到既让学生学知识,掌握语言工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

4、主动性,熏陶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从而凸现了人文性的特点,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中学语文读文教学就是通常所讲的阅读教学。叶圣陶先生有一段生动的比喻,他说:“阅读是什么一回事?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的养料。”而吸收就需要借助语言这个工具,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阅读教学必须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那么,怎样结合起来呢?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但是,阅读教学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上。因为只有知识技能的学生是不能创造世界的。 正如李正涛在没有灵魂的教育中所讲到的,不能培养“有知识无智慧

5、、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欲望无理想”的畸形人才。因此,语文教学还要努力发掘教材中的精神因素,人文因素,语文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的教学,促使学生理解、感悟,从而与作者达到共呜。比如,教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我就在引入时用了一个例子:一位病重的母亲,艰难地做好饭菜,等待周六从学校归来的孩子。当时学生被这个例子感动了,我再引导他们去读背影中的父亲,问他们父亲和母亲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的启发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深沉父爱”这个中心。我再引导他们去搜索亲人们对自己的爱,把最让人感动的细节写出来。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阅读的方法,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而且还让学生理解了亲情的可贵,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孝心。语文的

6、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自然地结合起来了。三、口语交际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运行的方式的转变,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来频繁,越来越来生活化。而口语交际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成了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有的能力。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这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我们语文教师要教会他们“听什么”、“为什么听”、“怎样听”,只有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逐步理解对方说话的要义。接着,要教会学生学会表达,要训练学生如何把要讲的内容讲清楚,如何最快地打动听者,这里除了在说的内容上要加以指导外,在说话的语气、语调、重音等方面,也需多多指导点拨。同时也别忘了教会

7、学生如何运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以增强表达效果。再次,要创设交际情景。课堂上话题式的口语交际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原生态的自然的言语交际活动,它缺少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和动力。因此,要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地进行口头交流,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使学生暂时忘却自己所置身的课堂,步入教学指向的交际环境中。最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教会学生要认真地听取别人的话,不要随意地中途打断别人的对话。眼睛要平视说话人,眼光要平和,不要挖苦嘲笑别人。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美,不说脏话臭话。说话的时候要态度平和谦虚,不能盛气凌人

8、。说话要充分注意语气、语调和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的协调。经过这几个步骤,既教会了学生交际的方法,提高了学生交际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四、 作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通过作文教学来育人,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作文就是作人,要学会作文,先要学会做人。”朱自清先生也早就说过:“写作是基本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但是写作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缺少必要的写作知识和能力,写作就无法完成。所以,作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也要结合起来。那怎样结合起来呢?首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告诉学生写作的重要性,教给学生写作的一些基本

9、知识和方法,了解各类文章的特点及写作的规律性。其次,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需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完成。需要培养学生那些能力呢?第一是培养观察力。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留意生活,对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特别是对准备要描绘的对象作深入细致,全方位的观察.然后把观察结果写下来.第二是培养思维能力.思维力是人对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经过思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心理活动.思维力是写作能力的核心,整个写作过程,从观察生活,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到表达方法的采用,都离不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第三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最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

10、他们成为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善变性,能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现代智能型人才.这些能力其实也是今后学生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在这里,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再次是积累素材.积累优美、深刻、新颖、富有哲理的词语、句子、篇章。让学生养摘录的习惯,日积月累,语言就会日渐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日渐提高。在积累语言的同时,还要积累生活,积累阅历,积累情感。这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通过读文教学来积累。我们的语文课本,都是富有情感,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透彻地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日积月累,学生心中自然就会有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的崇高理想;就会有刘禹锡“陋室不陋”的豪放情怀;就会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潇洒;就会知道爱国、爱家、爱社会;就会知道珍惜时间,热爱生命;语文课本中的这些思想情感,就像涓涓泉水,流入孩子们渴求真理的心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在孩子们的思想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迹。第二个途径是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平时把一天天的生活见闻、情感感受,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一个个动人感人的细节用日记的方式记下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看山则情满于山,看水则情溢于水”。第三个途径是增加课外阅读。平时让学生看有益的课外书,看新闻,看报纸,使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2、”。周末让学生看中外名著,接受优秀作品的熏陶。这样的积累,既让学生丰富了写作素材,开阔了眼界,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养。增广了学生的阅历。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当然,作文批改的时候,也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在这个环节中,既要把学生作文中的语言、修辞、写作方法等进行修改、讲评,也要对作文内容里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修改、点评。既肯定他们的优点,也提出他们的不足。让学生品尝成功的甜蜜,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结合在一起的。总之,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两个分割开来的单独体,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语文教学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充分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