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同步训练题_00002_第1页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同步训练题_00002_第2页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同步训练题_00002_第3页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同步训练题_0000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长江沿岸是我国工农业兴隆、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化内陆、综合性强的一个工业地带。据此答复12题。1有关长江流域农业消费自然条件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潮湿地区,雨热同期B水资源季节分配均匀C四川盆地为紫色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水稻土,江南丘陵为红壤D平原地区土地资源质量好,但后备资源缺乏,有些山区水土流失严重2有关长江流域农业基地分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长江流域有六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它们都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棉花的重要分布区长江流

2、域蚕桑基地主要分布于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长江流域是我国甜菜、甘蔗、长绒棉的消费基地A BC D解析:第1题,长江流域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年际变化大。第2题,长江流域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成都平原六个商品粮基地,其中成都平原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长江流域不是我国甜菜和长绒棉的消费基地。答案:1.B2.A图1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诺克斯维尔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以下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

3、末春初降水较多4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 B1112月C12月 D45月解析:第3题,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河流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亚热带潮湿气候,冬春季降水较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第4题,根据图2中的降水资料可知该地区11月份降水开场增多,进入多雨期,在此之前应留出一定的库容用以蓄洪。答案:3.D4.A美国田纳西河整治非常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7题。5田纳西河两岸可以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给基地6以下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效果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减轻了

4、旱涝灾害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开展C20世纪80年代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程度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7由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历得到的启示是A我国水利完全可以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B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C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D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历不能借鉴解析:第5题,电力的开发,促进了流域内高耗能工业的开展,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第6题,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整治,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开展,20世纪80年代这里人均收入已接近全国平均程度

5、。第7题,学习外国经历,不能过于机械,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从全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开发水力、水电。如今我国水力、水电的开发程度低。答案:5.D6.C7.C以下图是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图,读图答复810题。81960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A面积增大、水位升高 B面积增大、水位降低C面积减小、水位降低 D面积减小、水位升高9引起青海湖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总量 B年蒸发总量C年地表径流总量 D年地下径流总量10青海湖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加剧洪涝灾害 B生物物种增加C加剧土壤盐渍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解析:第8、9题,比照图中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情况可知,

6、青海湖的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从而使蒸发更加旺盛,进而导致水位下降,湖泊面积减小。第10题,湖泊水位下降,面积减小,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减小,湖泊环境容量减小。答案:8.C9.B10.D以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答复1112题。11方案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处 Bb处Cc处 Dd处解析:根据该河流干流河床的剖面图可知,河流c处的落差大,因此该处水力资源丰富,是修建大坝的理想位置。答案:C12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C修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解析:从图中可知,M河流域的上、中游位于山地、丘陵地区,落差较大

7、,故在该河流域植树造林,可以起到修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C二、综合题13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开展、环境保护必然互相联络、互相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开展趋势。结合材料完成以下各题。材料1:以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材料2: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工程西汉唐金明清人口数量万35.97.85.924.4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0.380.750.990.753.09城镇个16677耕地面积万顷1.653.254.293.1310森林面积万顷5.343.21.20.29覆盖率%705040154畜牧业程度%100907020

8、10工矿业个01023灾害频率次/100年0.11.21.31.54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_;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填字母A森林 B森林、草原C草原 D草原、荒漠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_。A铁矿 B石油C煤炭 D铜矿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开展剧变发生在_时期,简述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_。解析:汾河是穿行于黄土高原之中,两边临山地,河谷形态表现为峡谷;所在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有一定的降水量,植被为森林和草原。所在省区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从图中数字的变化可以读出,发生剧变的是清代,因人口剧增,导致大量开

9、荒垦殖,造成一系列的后果,到如今,由于植被保护较差,加上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答案:1峡谷B2C3清朝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量大增,农业消费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开荒山、草坡,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消费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贫困。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加,植被锐减14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1:以下图为波河流域图。材料2: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分,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

10、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展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1试述图中所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2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3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如今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4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解析:第1、2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第3题波河北部支流夏季有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补给,冬春季节流域降水丰富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故汛期较长;第4题结合该流域的特点,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成功治理的经历作答。答案:1沿河分布;沿海分布。2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根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3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春季节,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