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冲击开发技术专题_第1页
低冲击开发技术专题_第2页
低冲击开发技术专题_第3页
低冲击开发技术专题_第4页
低冲击开发技术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冲击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1技术体系低冲击开发(Low-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美国推出的一种概念,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这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低冲击开发模式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这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提倡因地制宜,采用绿色屋顶、植被浅沟、下凹绿地、渗滤、滞留等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生态化、低能耗处理,尽可能模拟雨水自然循环

2、过程。目的是要延长雨水聚集时间,减缓雨水的流速,从而雨水资源化利用。表:低冲击开发技术体系低冲击开发保护性设计1、保护开发空间 2、改造车道3、集中开发 4、限制路面宽度渗 透1、绿色街道 2、渗透池(坑)3、渗透性铺设 4、绿地渗透径流贮存1、蓄水池 2、绿色屋顶3、雨水桶 4、低势绿地生物滞留1、人工滤池 2、植被滤槽3、植被过滤带 4、雨水花园过 滤1、植被浅沟 2、植草洼地3、小型蓄水池 4、植草沟渠低影响景观1、种植本土植物 2、种植耐旱植物3、更新林木 4、改良土壤2设计要点表格 1公园低冲击开发规划设计要点控制目标规划要点设计要点山体截洪沟绿地道路广场建筑水景排水系统1、公园开发

3、建设后的综合径流系数0.20;2、绿地开发建设后的综合径流系数0.10。1、雨水利用应以入渗和调蓄为主,充分利用大面积绿地和水体。2、适当位置可建雨水调蓄设施和雨水湿地等雨水处理设施。3、部分不能入渗的建筑屋面雨水、绿地雨水和路面雨水可进行雨水收集回用。1、截洪沟宜采用生态断面与铺砌。2、充分利用山坡地形设计集水地形及其他渗透设施,山坡适宜设计为梯田形, 分段消能,滞蓄雨水,使雨水能就地渗透, 涵养山林。3、结合截洪沟,可考虑在山坡建渗井和蓄水池,也可在山下建蓄水池,蓄水池雨水在非雨季时可利用。1、大面积绿地应建为下凹式绿地,充分利用现有绿地入渗雨水。2、绿地应尽量低于周围硬化地面,并应建导流

4、设施,以确保流入绿地的雨水能够迅速分散、入渗;3、绿地植物宜选用耐涝耐旱本地植物,以乔灌结合为主。4、在绿地适宜位置可推广建设浅沟、洼地等雨水滞留、渗透设施或雨水处理设施。5、雨水口宜设于绿地内,雨水口高程高于绿地而低于周围硬化地面。6、绿地适宜位置可建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为确保安全性,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可建于地下。雨水经适当处理可回用于绿地绿化。7、绿地适当位置可建雨水调蓄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应留有溢流设施。8、为增大雨水入渗量,可综合采用多种渗透设施,如浅沟-渗渠组合系统、渗透管、入渗井、渗透管排放一体设施等。1、公 园 非机动车道路、人行道、林荫小道、广场、停车场、庭院必须采用透水铺装地面。公

5、园广场可采用透水地面 渗井的方式入渗雨水。2、公园不透水的路面雨水径流和透水路面超渗水应引入两边绿地入渗。公园建筑屋面雨水引入周围绿地入渗或收集利用。1、景 观 水体应做为雨水调蓄设施,单独设的雨水调蓄设施应优先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调蓄池应设溢流口,超过设计标准的雨水可排入市政管系。2、景观水体可与蓄水设施,湿地建设有机结合,雨水经适当处理可回用于公园杂用水,满足公园雨季用水等。合理设计山体排洪系统,并按现行规范标准设计截洪系统和市政排水管道。来自:坪山河流域低冲击开发管理办法及示范项目实施指引:1163主要技术措施应用介绍具体工程技术体现为:1. 地面材质选用透水材料,使雨水渗漏,补充土壤水分

6、;2. 通过设置雨水花园、植草洼地、低势绿地、渗透井、渗透塘、渗透管沟等方式涵养水分。3. 雨水通过生态湿地的过滤、流速控制、沉淀、存储等来保障河道的水质,从而实现河道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渗透式措施渗透路面透水的铺装材料可以用来渗透雨水以减少向场地外的径流,减少下游洪水,以及雨水管道发生溢流的频率。使用透水铺装材料还可以消除积水的问题,提供地下水的补给,控制对河床及河堤的冲蚀,促进污染物的消除,同时也提供一个更加美观的环境。透水铺装是一种能透水的铺装材料,并可以与地下的储水设备相联系,这些储水设备可以在地表径流渗入下层土壤之前临时储存雨水。常用的透水铺装有: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和植草砖

7、等透水路面是完整的系统,除面层的透水层(现浇或预制块铺砌),还须有相应的贮水或排水层。透水路面的典型结构是自透水表层往下,依次为顶部过滤层、贮水层、底部过滤层、土工布层、未扰动底土。绿色屋顶是通过在屋顶种植绿色植物来实现滞留雨水、减少雨水径流量降低室温和节约能源等目标。绿屋顶的结构由下至上依次是,不透水层,排水层,覆土层和植被层。不透水层用来保护建筑屋顶不受雨水侵蚀,通常使用高质量的防水膜。排水层收集没有被覆土层吸收的多余雨水,可以通过自身结构排出屋顶。覆土层用来过滤雨水同时给植被提供生长的介质。植被层的植物选择应以浅根系植物为主,以防止植物根系刺穿屋顶的结构。这些植物还应该耐干旱和大风且具有

8、良好的再生能力,能够抵抗强烈的太阳辐射。由于屋面雨水便于收集,水质相对较好,经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用于一些工业,如木材加工,也可用来建设观赏水景,浇灌小区绿地,冲刷路面,或供小区居民洗车和冲洗马桶,省水又省钱。LID树池下凹绿地通过改造使绿地高程平均低于周围地面10 厘米左右,保证周围硬质地面的雨水径流能自流入绿地。绿地下层的天然土壤改造成渗透系数大的透水材料,由表层到底层依次为表层土、砂层、碎石、可渗透的底土层,增大土壤的存储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在绿地中因地制宜地设置起伏地形,在竖向上营造低洼面。在绿地的低洼处适当建设渗透管沟、入渗槽、入渗井等入渗设施,以增加土壤入渗能力。雨水渗排系统绿化带

9、采用下凹式植生滞留槽,雨水口设于绿化带内,雨水口高程高于绿地约10cm;路牙采用孔口道牙,下雨时,路面雨水经透水沥青入渗,经下层砾石层储存、汇集至道路一侧的边沟,再流入下凹式植生滞留槽入渗,超渗雨水经雨水口流至市政雨水管道。 滞留及过滤设计雨水花园通过生态湿地、植物带滞留设施将汇集的径流进行疏导,降低径流流速、延长径流汇集时间及延迟峰流量。过滤是通过滤料或多孔介质截留水中的悬浮物质,截留水中的悬浮物质。雨水花园是在低洼区域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等植物的工程设施,它主要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净化雨水,同时通过将雨水暂时滞留而后慢慢渗入土壤来减少径流量。用于雨洪控制与径流污染控制系统。雨水花园既要保证及时排除多余雨水,又要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因此其结构从上自下依次是蓄水层、覆盖层、过滤层、人工填料层和排水层。滞留及过滤设计植被草沟植物草沟是一种类似地表沟渠的排水系统,在沟渠内种植植被,通过植物根系的生物处理,滤层过滤,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得以有效去除。径流贮存设计雨水调蓄池通过设计雨水管网及收集系统贮存径流实现雨水回用或通过渗透处理用于沿线绿化的灌溉以及河道的生态补水。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占地面积大,一般可建造于城市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的下方,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 ,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