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_第1页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_第2页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_第3页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_第4页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流行,高层建筑发展具有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体型和平面日趋复杂的特点。但经常发生的地震、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建筑设施尤其是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性能。因此,如何更好设计高层建筑结构一提高其抗震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抗抗震设计方法。【关键词】抗震设计;高层建筑;措施;分析方法1.前言近几十年来,高层建筑随着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而越来越流行。高层建筑发展的发展趋势是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体型和平面日趋复杂。由于高层建筑的这些特点,因此其更容易受到地震、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2、的影响。地震作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作用于建筑设施的负荷具有往复循环性,而高层建筑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还不成熟,仅仅依据微观的数学力学而不充分虑高层建筑结构内力的阻尼变化、材料时效、非弹性性质以及空间作用等其他相关因素,很难在结构上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降低其在遭遇地震时的经济和人力损失1。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急需性。2.地震对高层建筑的作用特点2.1高层建筑构件形式方面(a)在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中,通常地震对板和梁的破坏程度轻于柱; (b)地震作用经常在多肢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窗下引起交叉火灾斜向的裂缝;(c)如果混凝土柱配置螺旋箍筋,即使地震引起较大的层间位移,对柱以及核心

3、混凝土作用并不明显;(d)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长、短柱并用于同一楼层,长柱受损害较轻。2.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方面(a)对于钢筋混凝土柱、板体系的高层建筑,各层楼板因楼层柱脚破坏或者侧移过大以及楼板冲切等因素而在地面坠落重叠2;(b)对于“填墙框架”体系的高层建筑,由于受窗下墙的约束,因而容易发生外墙框架柱在窗洞处短柱型剪切现象;(c)对于“填墙框架”体系的高层建筑,地震对采用敞开式框架间未砌砖墙的底层破坏严重;(d)对于框架-抗震墙体系的高层建筑,地震损害不大;(e)对于“底框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地震严重破坏刚度柔弱的底层。2.3高层建筑地基方面(a)如果地基自振周期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周

4、期相同或相近,地震作用因共振效应而增加;(b)如果高层建筑处在危险活地形不利的区域,则容易使高层建筑因地基破坏而受损;(c)地基处地质不均匀,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使上部结构倾斜甚至倒塌损; (d)若高层建筑的地基处有较厚的软弱冲积土层,则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的损害显著增大。2.4高层建筑刚度分布方面。(a)对于采用L 形以及三角形等平面不对称的高层建筑,地震作用能够使建筑结构发生扭转振动,因而损害现象严重;(b)对于采用矩形平面布置的高层建筑结构,如果该建筑的抗侧力构件(如电梯井等)布置存在偏心情况时时,同样会使建筑结构发生扭转振动。3.抗震设计方法3.1静力法如果以F作为地震作用于建筑设施的力,以

5、M表示建筑物的重量,以R表示地震震度,则有以下公式:F=RM (1)这种以“震度”表示地震尺度的想法,在1924年(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后第二年)被纳入日本的建筑工程相关的技术规范中,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房屋的重量是影响地震破坏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认为为建筑重量10%的水平力大约地震惯性力相当。在当时还假定: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大小决定了房屋的抗震能力大小;地震力与建筑地基以及结构的实际特性等因素无关3。3.2反应谱法美国在1933年长滩发生大地震以及在1940年ELcentro发生大地震时。均取得了强震加速度记录。美国的一些相关研究者依据建筑物自振特性资料以及这些强震记录

6、提出了著名的地震反应谱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我国在抗震设计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科学合理而又普遍适用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大部分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都是根据结构能力以及反应谱理论建立起来的。3.3弹性动力时程法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法抗震结构设计的原理是,根据地震烈度、高层建筑场地类别以及设计分组的判断,然后选用合适数量的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的记录,对其积分然后求解运动方程4,最终计算出在模拟的地震中建筑的加速度、速度以及位移的响应,进行抗震设计。高层建筑运动方程是独立的, 我们要计算各个时刻的结构反应只需用到数值方法求解。3.4静力弹塑性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原理为

7、计算现有设计方案的抗侧力能力,进而估计出其抗震能力,其具体方法为: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在房屋上施加某种分布的水平力,逐渐增加水平力使结构各构件依次进入塑性,调整水平力的分布和大小,直到结构达到位移超限5。其优点在于:据结构的振型变化可以求得水平力的分布,根据结构在不同工作阶段的周期通过设计反应谱可以求得水平力的大小。3.5动力弹塑性分析法我们以y,y,y分别表示运动的水平位移和速度以及加速度,以yg表示地面运动水平加速度,则在多自由度系统中,在地面运动作用下的振动方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y+Cy+Ky=-MLyg (2)采用各种手段划分由强震记录的水平方向上的时间-加速度曲线,将其分为一系列极

8、小的时间段,运用震动方程对对每一个时段方程进行积分求解,可求得每个时间段内体系的加速度、速度以及位移,最终可计算出结构内力。4.抗震方法的比较地震是一种破坏性严重的自然现象,其三要素分别为:幅值、持时与频谱特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案应体现地震动特性和结构特性,所考虑的地震作用应在在地震作用下最大程度地反映结构的真实响应6。表1为抗震设计方法反应结构特性以及地震动特性的具体情况对比。表1 各种抗震设计方法对比5.工程实例分析地处我国益阳的某高层建筑,地下3层,地上28层,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7-28层为住宅区;第6层作为空中花园以及设备转换层;4-5层为办公用区域;1-3层为商场楼层

9、;地下3层作为设备用房和车库;第7层楼盖作为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高层建筑总高度(地面以上)为90.4m。该高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作为工程主体,柱截面面积为7001100m2、8001100m2,墙厚2-4m,板厚为:转换层1.8m、天面1.2m、住宅1m、裙楼1.1m,梁截面面积为190400-240600m2。转换层框支梁为4001300-5001500m2。该高层建筑要求7度的防烈度;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第1组为地震分组。预期的抗震等级为:8层以上为二级;1-8层为一级;6层以下普通框架为一级;框支框架为特一级。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规范,本工程设计中有四项不合理,具体为

10、:5.1扭转不规则在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水平位移最大应小于等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而在本高层建筑中此比值最大为1.32,大于1.2,属于扭转不规则。5.2凹凸不规则在该高层建筑中,平面最大凸出部位凸出尺寸为L=17.24m, Bmax=41.20m, L与Bmax之比为41.84%,而规范要求的此值为35%。5.3楼板局部不连续塔楼部分楼层电梯间局部楼板最小净宽3m,相关的建筑规范规定此值为5m。5.4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塔楼剪力墙通过转换梁向框支柱传递,属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5.5解决措施具体到本高层建筑,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为了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需要采取的措施如

11、下:(1)加强剪力墙底部部位。(2)根据规范要求提高框支柱的配筋率。(3)塔楼楼梯间及周边楼板厚度增大至1.5m。(4)转换层板厚度增大至1.8m。(5)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钢筋配筋率提高到0.5%。(6)将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以及框支柱等部位的抗震等级均提高一级。6.结语现代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的高层建筑事业的不断前进。随着高层建筑的层数、高度越来越高,结构、体型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时代是发展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对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用发展那的眼光看问题,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而选择科学合理的抗震结构设计,为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参考文献】1包世华、王建东.大底盘多塔楼连体结构的受力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16):52-56.2 娄宇、王红庆、陈义明.大底盘上双塔和连体高层建筑的振动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9,(24):31-33.3卞朝东、李爱群、娄宇、吴耀辉.高层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