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_第1页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_第2页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_第3页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_第4页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管好一年级音乐课课堂纪律内容提要:小学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小学环境既好奇又感到陌生、学习,生活很不适应。在这特殊的“转折期”里,如何管好一年级音乐课课堂纪律,我认为要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关键词:组织教学 兴趣 情感 亲切语言 引学 我参加音乐教学工作有十四个年头了,一到六年级的音乐课我都教过。但回顾这些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年级的音乐课是比较难上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小学环境既好奇又感到陌生、学习,生活很不适应。特别是在音乐课上,一周每个班才安排两节音乐课,班级人数又多,每班学生有80人左右。因此,学生自控能力弱,课堂纪律差

2、几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管好一年级音乐课课堂纪律,让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实践中我简单将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认真抓好组织教学是关键1、强化音乐常规训练。音乐课与其它学科常规训练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不同点在于对学生进行站、立、坐、进出教室等课堂常规训练要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安定学生的情绪;听上行的音阶表示起立上课,通过师生问好歌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同时达到融洽师生感情的目的;用简短的音乐或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儿歌,让学生安静坐好。充分体现出语言、动作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

3、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形成。一但习惯形成了,教师上起课来就轻松多了。2、相互转换规律来组织教学。一年级新生注意很不稳定断定、持久,也容易分散。他们入学后,除体育课外,所有课程都要求他们在“静态”中去接受,。如果音乐课一上课就教歌曲,讲乐理,不仅不会引起新生的兴趣,而且有可能会使他们对学习音乐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注意的规律,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我主要是将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不时地掺入。在教第二乐理知识音的长短后,我让学生玩游戏动物园,叫学生动口说一说,动手拍一拍。 在教师讲解,学生记忆歌词后,学生有些坐不住了,我就让学生在座位上伴随音乐做徒手操;手前

4、伸,转转;手背后,摇摇;手上举,摆摆等。这样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动静结合,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让他们在欢快愉悦中度过漫长的40分钟,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要求。二、激发兴趣,投入情感在音乐课堂上, 学生的不遵守纪律是其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自制力差外,便是他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便不能专心,不能踏实,就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如此看来,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如在学习渐强、渐弱时,我用

5、多媒体出示一组马车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图片,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图片配音,由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选用了双响筒、圆舞板,在马车驶远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轻, 在马车驶近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响。之后我请学生上黑板用符号来表示。学生用了 等符号表示,这时我再出示渐强和渐弱两个记号, 让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新的知识。像这样用画面、游戏创设的情景,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课堂上音乐课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要想让孩子们终身受益,就应该跳出只掌握

6、课本内容的框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巧妙的学习方法。努力做到通过音乐课的学习,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例如:“个人才艺展示”是我的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在音乐课上,让同学们进行独立或合作性的表演。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越来越喜爱上音乐课了。我深知,那是因为他们从常规性的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就为兴趣产生情感,情感上升为审美,审美积淀为情操,情操升华人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用亲切语言吸引学生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老师能够亲切地跟他交流,尤其是问题学生。1、给暗示。在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在随便说话、没有聆听或未参与其中时,教师不用立即停下课来,可以

7、走到该生近前, 轻轻用手碰一碰他(她) 的肩膀, 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点点头,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自己。2、找亮点。不论对哪个学生,教师都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找亮点,并且应当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待顽皮的孩子,教师更要通过找优点,激励他们在其他不足方面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观察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亮点,先进行大力的表扬:“××同学,今天你唱歌时声音特别响亮,老师都被你的歌声打动了! 来,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为××同学鼓鼓掌好吗? ”在全班同学

8、的掌声中, 受表扬的小朋友肯定会喜滋滋的, 接着再对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随便乱动,不打扰别人,这样你会获得大家更多的掌声! 好吗? ”听到这样的话,这位学生会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它。3、拉勾勾。我在上课前先和个别经常不守纪律的学生约定好:“今天上课时, 只要你有好的表现, 老师就会在全班表扬你! 比如说:你坐端正了,老师会表扬你;你没有随便讲话,老师也会表扬你;你唱歌认真了,老师还会表扬你同时请你自己记住了,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你几次,下课时你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几颗五角星做奖励! ”说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证。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

9、和对学习的兴趣。4、激励评价。激励评价就是针对学生上课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鼓励性的、带有期望性的、公开的、公正性的。教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第一次大声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可能会立刻安静下来,但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声批评时,学生可能就不再那么畏惧了,而老师必须拿出更大的气力来提高声音、声调,以停止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如此一来,这种方法就会渐渐失效。因此我认为,应当适度地使用惩罚,过程应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们如果采用在课堂上给小组争红旗法,当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就可以先说明:“××小组,你们有一个组员不守纪律了,所以整个小组

10、要被扣除红旗! ”同时用目光提醒那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该同学还是我行我素,依旧不守纪律,教师就可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并指出错在哪里。假如该名同学还是不理不睬,教师不必为批评该生而停下课来,可以在课后用谈心、鼓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解决。四、学会唱歌,在于引学。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并不仅仅局限于唱歌教学,乐曲欣赏、音乐剧的排演、音乐家的故事、音乐知识的学习都逐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让我们的学生发展得更好。例如: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

11、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字,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在教唱一首新歌时,我一般播放歌曲范唱,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引导他们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段落,然后读懂歌词,理解歌词含义,再亲自示范演唱,教师范唱时请孩子们给歌曲伴奏:拍手、拍腿,自由发挥,用身体语言表达。总之要跟上节奏,带上表情,孩子们兴趣盎然。最后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老师适时进行指导。实践证明,这样长期的一个流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音乐程度,培养自学的能力。另外,在欣赏课中,利于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心理把他们带入新课,如欣赏玩具进行曲,有个漂亮的小姑娘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送了一盒子的玩具,里面有小猫、小狗、洋娃娃,还有一些士兵。这天晚上,小姑娘睡着以后,做了一个有趣的梦,小猫、小狗、洋娃娃、玩具兵从玩具盒子里跑出来,他们玩起军训游戏,我进行主题的哼唱玩具进行曲,并边唱边做表演,孩子们受到感染,跃跃欲试,我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的哼唱,帮助他们从中感受音乐要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