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_第1页
第十三章--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_第2页
第十三章--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_第3页
第十三章--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_第4页
第十三章--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篇第二篇 鱼类分类系统鱼类分类系统要求要求: 熟悉鱼类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硬骨鱼类的分类系统 掌握50种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 学会使用和编制检索表第十三章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第一节 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第二节 种的命名法第三节 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第四节 鱼类分类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第五节 鱼类分类系统第二篇第二篇 鱼类分类系统鱼类分类系统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鱼类分类的概念和方法鱼类分类的概念和方法鱼类约28,000种(Nelson,2006),其中: 圆口类圆口类约108种 软骨鱼类软骨鱼类近970种 硬骨鱼类硬骨鱼类约26890种 海洋鱼类海洋鱼类约15800种 淡水鱼

2、类淡水鱼类约11952种。 中国:约3000种海水鱼类约2100种 淡水鱼类约800种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的基本概念鱼类分类学鱼类分类学:识别鱼类,鉴定名称,探讨鱼类彼此间的异同及其程度;研究物种的亲缘关系和分类系统;物种的起源、分布以及鱼类进化的可能过程和趋向。鱼类分类学的基础鱼类分类学的基础:鱼类形态与解剖、鱼类生理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目前鱼类分类的主要依据:形态结构为主(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鱼体外部和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分布。第一节第一节 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 分类阶元分类阶元(Taxa):脊索动物门门下,分为亚门、总纲、纲纲、亚纲、总目

3、、目目、亚目、总科、科科、亚科、属属、亚属、种种及亚种等。 界 动物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硬骨鱼纲 硬骨鱼纲亚纲 辐鳍亚纲 辐鳍亚纲总目 鲈形总目 鲈形总目 目 鲻形目 鲈形目亚目 鲻亚目 鲈亚目总科 鲈总科 科 鲻科 鮨科 亚科 常鲈亚科 属 鲻属 花鲈属亚属 种 鲻 鲈亚种(Species)鱼类分类基本单位鱼类分类基本单位 物种,是最重要的分类阶元。1.早期(17世纪以前)的物种概念 凡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都具有相同的本质,而相同本质的存在是根据相似性推导出来的。2.本质论的物种概念(18世纪)代表人物:林奈包含3个含义:(1)物种是由

4、具有同一本质的相似个体组成的;(2)物种之间可以依据不连续性相互分开;(3)每个物种始终不变,即使有变异也有严格的限制。3.近现代的物种概念Mayden (1997)发现至少有24个不同的物种定义,可归纳为:表征的、生物学的、进化论的、生态学的、系统学的。1)表征或形态学物种概念 认为物种的形态是固定不变的,把接近于模式标本的一些个体归属为同一个种,即形态学种。 现在,理论上认同形态学物种概念的已较少,但实际工作中仍常用。2)生物学物种概念 即“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群体相互隔离,并且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态位” 。 在脊椎动物学中较流行,但在植物及低等动物中

5、少用。 3)进化论物种概念 Simpson(1961)认为物种应以血统概念为基础,提出了进化论物种概念-“物种是一个祖裔种群的单独谱系,具有自己的进化趋向和历史因缘”。4)本教材 物种是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十分相似的一群有机体的集合体。亚种亚种:种下分类单元,种内繁殖单元。 门、纲、目、科、属等是种上分类单元,非繁殖单元。地理亚种地理亚种: 种内个体在地理上和生殖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种群。 相邻亚种可互相交配,即使两个亚种由于地理分布而相互隔离时,仍具相互交配的可能性。(Genus) 属属:它是一个聚合的分类阶元,是包括了一个种或一群在系统发育上来自于共同祖先的物种,它们具有共同的形态特

6、征即属的特征。特点:特点:以特定的模式种为依据,属内其他种与模式种有共同特征。分布局限于一个大陆或相邻的大陆,属与属之间有明显的间断。(Family) 科科:分类阶元,含一个属或一群具有在系统发育上由共同祖先起源的属,与其他科之间为一定的间断所隔离。 科是分类阶元中在命名法上受实际的属、种和模式标本所限制的最高一级阶元; 科与科之间有确定的间断; 科的分布常是泛世界性的。(Order)(Class)(Phylum) 科以上的分类阶元并不依据模式属和模式种命名。目、纲、门的概念:它们是分类系统中最稳定的分类阶元。它们之间特征差异明显而稳定。小结小结 属是一群相关的种,科是一群相关的属,目是一群相

7、关的科。 每一类群由下一级较低的单元所组成;这些单元具有一系列生物学和结构上的性状,有别于其它类群。 第二节 种的命名法为什么要学习命名法?n 语言和方言不同导致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山东蓬莱:加吉鱼浙江:铜盆鱼真鲷(pagrosomus major) 地方名:黄公灵、黄牯头、黄角丁、黄辣丁、黄腊丁、黄骨聪、昂公鱼、葛格燕、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黄沙古、翁公鱼、钢针、戈艾、吱戈艾、黄刺公、疙阿、疙阿丁、嘎牙子、昂刺鱼、黄牛、黄鳍鱼、三枪鱼、黄刺骨、黄牙鲠、王牙、黄嘎牙、刺疙疤鱼、刺黄股、黄蛟、汪丫鱼、毛泥鳅、黄骨鱼、弯丫、昂刺、锥子等。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8、n 便于知识的交流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白鱼”(Nomenclature)重要瑞典科学家林奈(Linnaeus C.)提出了一个生物命名法,后为国际所公认。1 1、双名法、双名法(Binomenclature)-种名 属名 种名 定名人的姓 鲤:鲤: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n 属名:首字母大写;n 种名:属名后,全小写;n 定名人的姓:学名后,首字母大写;若后来有人研究,发现原定属名不妥而更改,则在原定名人姓氏外加括弧 。 青鱼青鱼: Mylopharyngo

9、don piceus(Richardson) 2、三名法(trinomial nomenclature)-亚种名 属名 种名 亚种名 定名人的姓 鲫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Bloch) 其他亚种另起一个与种名不同的亚种名 银鲫 Carassius aruatus gibelio(Bloch)亚属亚属:亚属名用括号写在属名后面 刺鲃 Barbodes(Spinibarbus)caldwelli(Nichols)新种新种:在学名后加“n. sp.”或“sp. nov.”(species nova)种名不能确定种名不能确定:在属名后加“sp.” 鳑鲏 Rhodeus

10、sp.3、单名法:科以上阶元的命名法。它们均由一个字组成。目与科的学名一般均用一定的字尾来表明(贝尔格),如:目formes 如鲤形目 Cypriniformes亚目oidei或 oidea 如鲤亚目 Cyprinoidei科idae 如鲤科 Cyprinidae亚科ini或inae 如鲤亚科 Cyprininae(1) Pagrosomus Major (2) Plectorhinchus. cinctus (3) 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4) 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5)

11、 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6) Carassius aruatus gibelio(Bloch)(7) 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猎渔词霸猎渔词霸:http:/www.china- 优先律:任何分类单元的正确名称应为最早正确出现(出版)的名称。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LinnaeusCyprinus carpio Linnaeus,1758Cyprinus rubrofuscus Lacepede,180

12、3 Cyprinus nigroauratus,1803Cyprinus viridiviolaceus,1803Cyprinus haematopterus Temminck ,1842Cyprinus flammans Richardson,1846Cyprinus acuminatus Richardson,1846Cyprinus carpio yuanjiang Wu et al.1963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carpio ,1977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Cyprinus (Cyprinus)

13、carpio rubrofuscus凡学名废除学名废除者须符合下列情况: 同物异名同物异名(Synonyms):同一种或亚种鱼类,因各学者命名的相异,而有不同的学名 异物同名异物同名(Homonyms):同属中不同的种或亚种,若有相同的种名为亚种名,则依照优先律,较晚发表的种名或亚种名均系异物同名,而应予废止。 无物命名无物命名(Hyponyms):所拟学名迄今尚未见有实物可供为依据者,例如Bleeker于1872年根据我国古画所鉴定的中国中国雀鳝雀鳝 Lepidosteus sinensis 中华海鲇原Tachysurus sinensis Lacpde,1803第三节 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14、 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以形态结构为主,结合生理、遗传、生态、行为、地理分布等性状。鉴定物种的基本要求:特征分明 间断性,不存在中间类型特征稳定 稳定性,变化的特征不能作为分类的依据第三节 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一、形态性状(3类)1.可数性状可数性状:凡鱼体上可计数的性状鳞式、鳍式、鳃耙数、脊椎骨数、肋骨数、鳃条骨数、幽门盲囊数等。内鳃耙内鳃耙外鳃耙外鳃耙鳃耙幽门盲囊棘棘鳍条鳍条一、形态性状2.可量性状可量性状:凡可量测的性状 比例比例:比值1 体长/体高、体长/头长、头长/吻长等 百分比百分比:比值1 体高为体长、吻长为头长、眼径为头长、尾柄高为尾柄长等软骨鱼类的测量软骨鱼类的测量尖头斜齿鲨尖

15、头斜齿鲨 Scoliodon sorrakowah 外形测量外形测量910 口前吻长;1011 口长;13.背鳍高鳐鳐类的测量的测量背面腹面硬骨鱼类的测量硬骨鱼类的测量鲈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的外形测量的外形测量一、形态性状3. 描述性状描述性状:描述外形特征n 口:口位上位、端位、下位 口形吸盘口、吮吸口、刮食口n 唇:发达与否 有无乳头状突起 是否特化为吸盘n 颌:是否具有角质边缘(上、下颌) 是否延长 上、下颌与上、下唇是合一或分离n 须:无须; 有须:须的名称、数目(幼鱼与成体须的数目是否一致)、长短、延长到何部位。鼻须鼻须颌须颌须颐须颐须n 眼:无眼; 有眼

16、:位置、大小、 特殊构造(脂眼睑、瞬膜)n 齿:无齿; 具齿:形状(犬齿状、圆锥状、臼齿、门齿、绒毛状齿等)、口腔齿(着生部位、排列方式:带状、宽窄)口腔齿口腔齿前颌齿前颌齿腭齿腭齿上颌齿上颌齿上咽齿上咽齿下咽齿下咽齿舌齿舌齿犁齿犁齿副蝶(骨)齿副蝶(骨)齿(外)翼(骨)齿(外)翼(骨)齿食道口食道口下颌齿下颌齿n 鳞片: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 鳞片的变异(臀鳞、腋鳞、棱鳞)圆鳞栉鳞n 腹棱:无棱;全棱、半棱n 肛门:位置变化n 鳍:鳍位鳍位正常 变异:D. 前后移,V. 胸位、 喉位, P. 上下移动 缺鳍缺鳍无D. 缺鳍鲇 无A. 带鱼 无V. 月鳢、鳗鲡、黄鳝、河鲀等 无P. 黄

17、鳝等 无C. 黄鳝等 n 鳃膜鳃膜是否与峡部相连鳃膜与峡部相连颏(颐)部颏(颐)部峡部峡部颏部颏部峡部峡部鳃膜不与峡部相连n 尾鳍的形状:新月形、深叉形、浅凹形、截形、圆形、矛形、双凹形脂鳍脂鳍小鳍小鳍隆起鳍隆起鳍n 脂鳍长短、高低、肥瘦 小鳍数目n 体色:体色及其分布、鲜艳程度 差别幼体与成体、雌雄的差别n 斑纹、斑点、斑块:颜色及其分布n 其他:有无荧光组织荧光组织n 鳔:无鳔类 有鳔类(闭鳔类、喉鳔类)形状、大小、分室n 代谢因素n 生长率n 发育基因、染色体组型基因、染色体组型n 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物质变化,常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n 染色体组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物种的特

18、异性,且反映了物种的分化和形成过程、亲缘关系、演化途径及进化历史。n 小生境小生境:每一种鱼类都有其习惯的生境和适应的环境,无论是摄食、繁殖、越冬等,都有特定的环境。n 寄生虫寄生虫:不同的寄生虫有不同的寄主或有特定的寄主。例如,九江头槽绦虫九江头槽绦虫只寄生在草鱼体上。行行 为为 性性 状状n 行为类型:求偶、繁殖、摄食、运动等地地 理理 性性 状状n 地理隔绝导致的地理特征n 地理分布的隔离第四节 鱼类分类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1. 采样原则采样原则n了解采样水体的特征、鱼类的行为习性、可采用的捕捞方法和渔具的选择性等;2.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标本的采集

19、与保存 标本采集量标本采集量:研究鱼类区系在各调查水域或不同江段以每种520尾即可,稀有种类或珍贵种类不限。在尾柄或下颌处系上编号标签,逐号登记。标签标签(白布),登记在野外采集记录上,记载编号、鱼名、地方名、采集地点、采集日期、渔具渔法、渔场概况、体色等 。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n 结合渔业捕捞生产采集习见、经济鱼类n 专门采捕非经济鱼类、稀有和珍贵的鱼类n 收购从鱼市、收购站购买,应了解其捕捞地点、渔具和水域情况方法浅 水深 水静 水缓流水急流水岸边计数电 捕围 网抬网与撒网钩 钓鱼 鳞 网* * * * 备注:*一般采用;经常采用 标本选取标本选取:新鲜、体型完整、鳞片和鳍条无缺 标本固定

20、与保存标本固定与保存:n 清洗清洗冲洗鱼体、口腔、鳃腔n 整理整理摆正:平放在解剖盘内鱼体和鳍条; 注射(福尔马林):大型种类、大个体,体腔、背部肌肉; 包裹:用纱布包裹易掉鳞的鱼或小鱼,以防浸泡时鳞片脱落; 分割:太大,在臀鳍前尾部起点处横切一刀,仅留背面皮肤,将鱼体折成两直段装箱。n 固定固定先在含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固定。高温时应及时固定n 保存保存待鱼体定型变硬后,换到5%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保存。长期保存应将标本瓶用石蜡封口。n 贮藏贮藏大标本贮藏在陶瓷缸或水泥槽,中小标本装瓶。外面贴上标签,上写学名、采集地及日期。 依采集地区,参考鱼类分类书籍,按所列检索表检索表,逐项核对标本。

21、检索表检索表:将各种性状分离、分档,利用一系列对比性状对比性状为鉴定提供可靠的途径。特点:n 严格双歧任何对选性状2条(最明显的鉴别性状)n 编号n 文体 简明扼要,电报式检索表格式:对选并靠检索表、逐项退格检索表、连续检索表(最常用)南海鲱科各亚科的检索表1. 腹部圆,无棱鳞圆腹鲱亚科Dussumieriinae 腹部通常侧扁,有棱鳞见 22. 臀鳍条 1528见3 臀鳍条30以上鳓亚科Pristigasterinae3. 口前位。辅上颌骨2块。胃不为砂囊状见4 口下位。辅上颌骨1块。胃呈砂囊状鰶亚科Dorosomatinae4. 上颌中间无显著的缺口鲱亚科CluPeinae 上颌中间有显著

22、的缺口鲥亚科Alosinae 优点:每对特征都互相紧靠,便于比较。 缺点:各单元的关系并不明显。对选并靠检索表对选并靠检索表南海真鲨属(Carcharhinus)种的检索la体侧无暗色云状斑纹和白色小斑 2a体侧从胸鳍基底至腹鳍基底上方无白色纵条 3a吻背视三角形,前端钝尖。口宽约与口前吻长相等 4a第二背鳍小于臀鳍,起点后于臀鳍起点沙拉真鲨C. sorrah 4b第二背鳍与臀鳍等大,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黑印真鲨 3b吻背视广弧形,前缘广圆乌翅真鲨C. melanopterus 2b体侧从胸鳍基点至腹鳍基部上方有一白色纵条侧条真鲨1b体侧具暗色云状斑纹和白色小斑 小眼真鲨C. Microphth

23、almus 优点优点:与双歧括号检索表类似,不同单元的关系明显醒目缺点缺点:对选性状相隔较远,尤其是冗长、篇幅大较适用于短短检索表逐项退格检索表逐项退格检索表东海鲷科各属的检索表1(2)上下颌两侧无臼齿,前鳃盖骨被鳞黄鲷属Taius2(1)上下颌两侧具臼齿。前鳃盖骨无鳞3(8)体红色。上下颌两侧臼齿2列。后鼻孔椭圆形4(5)背鳍无延长鳍棘真鲷属Chrysophrys5(4)背鳍具延长鳍棘6(7)背鳍第34鳍棘延长呈丝状二长棘鲷属Parargyrops7(6)背鳍第2一5鳍棘延长呈丝状四长棘鲷属Argyrops8(3)体黑色。上下颌两侧具臼齿3列。后鼻孔裂缝状9(10)头钝。背鳍鳍条1314。平鲷属Rhabdosargus10(9)头尖。背鳍鳍条11。鲷属Sparus 优点优点:各不同单元的关系明显醒目。 缺点缺点:对选特征相隔较远。 连续检索表连续检索表文献查阅中国软骨鱼类志中国鲤科鱼类志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南海鱼类志东海鱼类志中国鱼类系统检索各省区、地区的鱼类志。中国鱼类索引 邻近国家或邻近海域有关国家的文献著作。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