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竖式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学重点掌握竖式的算理和规范的书写格式。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算理和规范的书写格式。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16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垫引入(出示单元主题图)。今天可真热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要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请看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销售看图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老师引导: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

2、共多少人?尝试列式要求:一共多少人?我们先要知道哪些条件, 小组交流,全 班交流。指名列式。35+2=探究建模35加2等于多少呢?1、交流口算的方法。你能口算吗?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指名说口算的方法。结合摆小棒,边说边摆。 学生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上台演示。教师小结:2用计数器拨一拨,略3竖式计算。这样的算是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根据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十 个十个十个353535十2一十2一十2737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先写“35”,在35的左卜力写“+”再写“2” 再回(等号线)追问,2写在什么位上,和那个数对齐?为什么不和十位上的二对齐?教师指出:2是个位数

3、,个位与个位对齐。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严格要求数位对齐,等号线要回直。请学生自己写竖式,指名在投影仪上展示,集体订正。练习巩固1、练一练。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课本上填写。2、出小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3、学生独立看图计算,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回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例 135+2=37 (人)十 个35+2个位与个位对齐37教后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情景化的“二(1)班学生和本班 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一现实问题呈现在学生而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4、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2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结合直观演示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列竖式计算 的,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教具准备小棒课件 t青景图授课时间2013年9月17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地引入(多媒体出示例2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二(1)班 35 人,二(2)班 32 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让学生提问,教师板书: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追问:你知道两个班一共有多少

5、人?怎么列式吗?学生回答:板书:35+32=练习巩固1这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你能计算吗?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35+3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 棒的法或是用竖式计算或是口算。2交流算法。(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边摆边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些什么?(从个位加起,注意:相同数位相加对齐。为什么把5跟小棒和2跟小棒合起来?(它表小5个一和一个一,合起来是 7个一。)为什么把3困小 棒合3困小棒合起来?表示3个十和3个十,和起来是6个十。) 结果是多少?(把6个十和7个一和起来是67。)(2)竖式计算。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展示演算过程。课件演示笔

6、算过程。十 个十 个十 个35353 5+ 32 + 32 + 3 276 7教师追问: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因为3和3是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 5和2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引导: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算起?学生回答。巩固练习算一算。(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1题)让学生看题,直接写出得数,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方法,交流得数是否止确。2列式计算。(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2题)。学生列式计算,重点检查92+4 3+4S 13+72的计算方法是否正 确。回顾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

7、课你学会了什么?列竖式应注意什么?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例235+32=67 (人)十 个3 5+ 3 2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67教后反思本节课在回忆上节课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 教师充分尊敬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交流整理提供 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3、进位加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利用情境图和动手摆小棒,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 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2止确进行帅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法则。教具准

8、备小棒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授课时间2013年9月18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垫引入1教师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1)提出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要求一个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引出得出:把两个班的人数相加。(2)谁能列出算式?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板书:35+37=)(3) 怎样计算35+37?可以选择小棒、竖式计算或口算,请学生在小组里摆一摆,再说 一说。探究建模2指名回答,交流算法。(1)请摆小棒的学生回答。提问:5根和7根和起来超过10根怎么办?引导学生发现:10根可以捆成一困。(2)你在列式时有没有遇到困难?从哪一位加起?发现了什 么?你是怎么改正的?结论是什么?结合

9、小棒与竖式讲解:35是3个十和5个一,37是3个十和7 个一,我们把5个一和7个一合起来,发现出了把十根困成一 捆就是一个十,还有2个一。因此在写竖式时在个位上写上个位 的2,满十,进到十位,就是满十进 1,再把进上来的一个十和 原来的6个十合起来就是7个十。教师示范列竖式的书写格式,并板书:3535+ 3 7 + 3711272个位上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3)请口算的学生回答。你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引导:个位相加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向十位进1)。3比较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荷十

10、,向数位进 1.练习巩固1完成教材1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5题。回顾小结笔算进位加法时应注意什么。板书设计进位加法例335+37=72 (人)35+ 3 71 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7 2个位相加荷十,向数位进1.教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4不退位减法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 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 对位”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授课时间2

11、013年9月23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垫引入一、新闻导入,激发兴趣1、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2008奥运会的 举办城巾.2、理解图中的信息。萨马兰奇公布:伊斯坦布尔得 9票, 巴黎得18票,多伦多得22票,北京得56票。3、哪个城巾赢J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4、根据这些信息(缩小到 多伦多得22票,北京得56票”), 你能提出一道减法问题?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1.板书算式:36-23,说明:我们学习了加法的笔算方法,如 果遇到减法要怎样笔算呢?请同学们思考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小方格本上试算。探究建模同桌交流算法。指名汇报。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

1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 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 减法的笔算方法。3、笔算59 W = 提醒个位要怎么样对齐。练习巩固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及算法。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2题,98-80= 98-8=学生独立完成。汇 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同桌交流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 法。、用小方格本笔算。57 - 3 =69 - 5 =88 -66 =77 - 77 =回顾小结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13、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 十位减十位。减法第一课时不退位减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36-23=133 6-2 3板书设计1 3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教后反思本节课,从各国奥运金牌数的解读中,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 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由已学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向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 知识迁移,进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了解每 一种计算方法,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5退位减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

14、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 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具准备小棒、计算器,课件授课时间2013年9月24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垫引入1、上节课看到我们国家申奥成功,我们心中都无比的骄傲,还 提出了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算? 2、能用口算直接算出得数吗?不能口算怎么办?3、聪聪遇到难题呢?个位上 6减8不够减怎么办?你们能帮他 想办法解决吗?探究建模1、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强调竖式的格式。想

15、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为什么要从个位减起?2、卜向明明给大家出了一题,大家会算吗?出示50 24=怎样列竖式?生回答,师板书。师: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师;从十位退1后,个位是几减几。十位是几减几。同桌议一仪,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3、大家已经会计算两位数笔算减法了,能根据前面的计算过程总结出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笔算减法都要注意什么?师:请大家想一想,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 同的地方,哪些/、同的地方?练习巩固1、做一做2,独立完成,交流想法。2、有一些小动物他们也写了一些竖式,他们想请大家看看,他 们做对了没有。3、猜猜蝴蝶飞那朵花里4、帮小鸡

16、找妈妈。回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板书设计退位减法例251-36=155 1-3 6一相同数包对齐,从个包算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1 5教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时我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 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 流的机会。引发思维冲突,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6、”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 (少)几的问题的解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关 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求

17、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关 关系。教具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授课时间2013年9月26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垫引入同学们,昨天是25度,今天的天气比昨天的天气降低了两度, 你知道今天是几度吗?你是怎么想的?降低了两度?(就是比昨天少了两度,那就是23 度。)天气转凉,同学们要注意保暖呀。小结: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用减法。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一听。指名汇报。探究建模(一)、教学例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 论。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 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学生在小组内交 流

18、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完成第24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 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 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 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练习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 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回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板书设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1) 一班得了 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 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12 + 3

19、= 15(面)(2)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12- 4 = 8 (面)教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连加、连减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1、竖式的简便写法。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式题的止确计算。教学难点1、竖式的简便写法。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式题的止确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授课时间2013 年 10 月 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垫引入1、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是同学们在周末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课件出示主题图)第

20、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个34个23个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问题。(学生分了三个组,不辞劳苦 的帮助农民收获r很多大西瓜。)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数学问题。探究建模(一)、根据图片信息,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1)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收了多少个西瓜?(第二组比第一 组多收了多少个西瓜?)(2)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3)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问题(1)和(2)学生已经比较容易解决,可以让学生举手 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评。教师重点强调用减法解 决和加法解决的算理。对于提出问题(3)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以鼓励:感谢你

21、, 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大家后信心解决问题(3)吗?请大家认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哪位同学自愿上台来投影汇报自己的算式?学生上台投影 汇报。28+34+23师:同学们,你能发现这个算式与以往的有什么/、同吗?学生回答,师引导总结算式的/、同。(以往的算式只有两个加数,这个算式有三个加数。) 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有三个加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回答,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后将得数与第三个加数相加 请大家先独立试算28+34+23,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后,进行小组汇报,展示算法。28+34+23= 85(个)(1)286 2+314+ 2 3628 5这种

22、方法是学生普遍采用的,有没有更简便的算式呢? 学生中有采用以下连加竖式的:(2) 28+34+23= 85(个)28+ 3146 2+ 2 38 5教师将这两种竖式在投影仪上对比观察,看看有什么区别重点弄清每一步的算理.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小结:让我们再来一起总结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 写方法好吗?同学们,大家连加计算的计算掌握的怎样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46+25+17=54+20+16=然后小组内进行汇报.老师请学生中的典型进行投影展示、讲评。(二)、教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的 问题,大家来看看这85个西瓜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问题?(课 件

23、出示情景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先独立列式,再用竖式计算。师巡视。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师利用课件演示题目的解决思路。(为什么使用连减的算法)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总结汇报。85-40是计算”机械三轮”运走剩下的个数, 再减去26是算最后还剩多少个西瓜。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85-40-26=194 0简便写彳85-40-26=1956864-26OT 6 9 6 14 540+26=66(个)85-66=19 (个)-2 61 9其他算法:先算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小结:谁来总结一下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

24、方法 呢?1、请大家打开课本27页,先自己动手把“做一做”完成, 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注意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怎样 更简便。2、课件出示两道连减计算题,独自竖式计算,全班集体订 正。练习巩固9058 24=752819=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回顾小结板书设计连加连减(1) 28+34+23=85(个)2 86 2+ 314+ 2 36 28 5(2) 28+34+23= 85(个)286 2+ 2 38 585-40-26=19简便写法: 85-40-26=198 54 58 5-4 0- 2 6 4 04 51 94 5-2 61 9教后反思这是本课的重点所

25、在,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 的书写方法以及竖式的简便写法,要引导学生完成好知识的构建。 让学生 利用数学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 有成功的体验。同时,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自主探索、合 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加减混合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2用竖式止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 好习.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正

26、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具准备小棒 课件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0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垫引入列竖式计算:36+34+7=87-43-15=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1、教学例3。(1)出小主题图。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让学生说:有人卜车,卜车 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卜车再上 车。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 来说一说吗?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 67人,下去了 25 人,又上来28人,现在肩多少人?师:同学们想

27、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 才与,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探究建模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让学生自己说一说。(1)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2)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可以巴两个竖 式连在T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 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 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 位置计算。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写算式,教师在卜面巡视,找出几种有 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几种情况,可出示止确的做法。再出 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

28、没有错,错在 哪里。(3)小结性提问: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练习巩固1、练习。师:同学们完成P2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师:现在,让我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2、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3、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i止。4、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 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回顾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 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生:认真思考,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小结:加

29、减混合的笔算试题,在笔算的过程中,把两个竖式 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板书设计加减混合车上原来有67人,现在有多少人?卜车25人,然后上车28人67-25+28=70 (人)6 74 26 7-2 5 + 2_8 简便写法:-2 54 27 04 2+ 2 87 0教后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一些简单实 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并能 较熟练地列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数量联系,解 决这类问题。教学

30、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教学难点止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教具准备小棒课件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1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思路铺垫引入1、补充条件。音乐兴趣小组有女生18人,,音乐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学生说:这道题所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还差什么条件?你能补充条件,让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吗 ?学生补充条件,教师引导,再根据学生给出的条件列式解答。2、导入新课。我们以前学过的应用题,一般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所求问题 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我们就无法解决,这时我们要先找到 另一个已知条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

31、决问题。板书课题。探究建模教学例5.(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春天到了,学校兴趣小组的学生到野 外写生,看图,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2)教师出示问题: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4)解决问题。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教师课件演示将第二个问题虚化)美术 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这道题你能解决吗?怎样列式?指名回答。14-5=9 (人)我们刚才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要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知道什么?那个条件题目直接告诉我们了 ?另一

32、个需要的条件是男生的人数,你能找到吗?教师指出:第一个问题求出的9人成了第二个问题的条件。也就 是说要求第二根问题,f要先求出什么?让学生列式。讨论计算。我们的计算止确吗?怎样检验?练习巩固完成第32页“做一做”。回顾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男生:14-5=9美术兴趣小组人数:9+14=23 (人)教后反思本节课 解决的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时着重使每个学生 都有自己的思考机会,然后在讨论中解决学生思维的难点和困 惑,使学生主体性得到最大发挥。课堂教学设计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角的初步认识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感知角的 大小,会画角。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 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数 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