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光传输设备安装验收规范标准_第1页
sdh光传输设备安装验收规范标准_第2页
sdh光传输设备安装验收规范标准_第3页
sdh光传输设备安装验收规范标准_第4页
sdh光传输设备安装验收规范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技术规范(暂行)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二零零零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设备安装1第一节槽道、列柜安装 1第二节机架安装2第三节子架安装2第三章电缆布放及成端 3第一节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 3第二节编扎光纤连接线3第三节布放数字配线架跳线 3第四节电缆成端和保护 3第四章设备检查及本机测试 4第一节电源及告警功能检查 4第二节光接口检查及测试 4第三节电接口检查及测试 6第四节SDM备抖动性能测试 7第五节时钟性能检查及测试 11第六节数字配线架的检查及测试 12第五章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 14第一节系统性能测试14第二节系统功能

2、检查15第六章网元级管理设备功能检查 16第七章竣工验收17第一节竣工技术资料17第二节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 18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 2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 本暂行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 的依据。适用于长途网、中 继网、接入网的新建、扩 建和改建工程。第1.0.2条 本规范仅涉及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有关部分,工程施工其它部分可参照执行现行的原邮电部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第1.0.3条 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部颁规范和设计文件的

3、要求,不得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第1.0.4条 施工单位制订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的要求。第1.0.5条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工程质量检查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第1.0.6条 竣工验收工作应按工程验收的法定程序进行;竣工验收的内容和要求应按本规范执行;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按有关规定办理。第1.0.7条 完整验收程序应包括出厂检验和现场验收两个阶段。出厂检验主要是对单个设 备的指标 进行测试 及室内数字 段联试。现场验收是所 有设备配置在预定 位置后在 现场实际 运行条件下 的验收测试工作,其中 现场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且最重要的关卡。第1.0

4、.8条 本规范未列入的内容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办理。第1.0.9条 以下所有连接图中,若测试对象为光接口,则连接线是精密测试光纤,且所有 光口环回处均省略了光可变衰耗器(以使图例简洁、通用);若测试对象为电接口,则连接线是满足接口技术要求的测试线。第1.0.10条 本规范的解释与修改权属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章设备安装第一节梢道、列柜安装第2.1.1条 槽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槽道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平面设计,偏差不得超过50mm2、列槽道应成一条直线,偏差不应大于30mm3、连周铁与上梁、槽道与上梁的接续应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电缆 支架的安装应端正,距离均匀。4、列槽道两侧的侧板

5、宜分别与机架顶部前后面板相吻合,侧板间隙宜均 匀,盖板、零件安装齐全。5、主槽道盖板、侧板和底板的安装应完整,零件齐全,缝隙均匀。6、列间撑铁的安装应保持一条直线,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 要求。7、吊挂件的安装应牢固,保持垂直。8、铁件的漆面应完整无损。如需补漆,颜色应与原漆色基本一致。第二节机架安装第2.2.1条 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第2.2.2条 机架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即对于2.2米高机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2.2mm;对于2.6米高机架,垂 直偏差不应大于 2.6mm。第2.2.3条 列内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列内机

6、架面平齐,无明显参差不齐。第2.2.4条 机架应采用膨胀螺栓(或木螺栓)对地加固,机架顶应采用 夹板与列槽道(列走道)上梁加固。第2.2.5条 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宜一致。第2.2.6条 光纤分配架(ODF和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 装排列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ODF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致。第2.2.7条 设备的抗震加固应符合原邮电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要 求,加固方式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第三节子架安装第2.3.1条 子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面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计装配要求。3、子架的安装应牢固

7、、排列整齐、插接件接触良好。4、网管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第三章电缆布放及成端第一节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第3.1.1条 布放电缆应按原邮电部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中有关标准执行。第3.1.2条 光纤连接线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第3.1.3条 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第3.1.4条 光纤连接线两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第3.1.5条 槽道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3840mm第二节编扎光纤连接线第3.2.1条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

8、护部分 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第3.2.2条 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第三节布放数字配线架跳线第3.3.1条 跳线电缆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书的要求。第3.3.2条 跳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第3.3.3条 跳线的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第四节电缆成端和保护第3.4.1条 射频同轴电缆的端头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余留长度应统一,同轴电缆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插头相应部 分相适合。2、芯线焊接端正、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光滑、不带尖、不成瘤形。组 装同轴电缆插头时,应配件齐全,位置正确,装配牢固。第3.4.2条 屏蔽线的端头处理要

9、求如下:剖头长度应一致,与同轴接线 端子的外导体接触良好。第3.4.3条 剖头处需加热缩套管时,热缩套管长度宜统一适中,热缩均第四章设备检查及本机测试第一节电源及告警功能检查第4.1.1条 供电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源电压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2、电源保护转换应符合设备技术规定。第4.1.2条 告警功能检查应按表4.1.2所列项目进行,指标应符合设备技术规定。表4.1.2 告警功能检查序号告警功能检验项目1电源故障2机盘失效3机盘空缺(Card missing )4参考时钟失效5信号丢失(LOS)6帧失步(LOF)7帧丢失(OOF)8收AIS9远端接收失效(FERF)10信号劣化(BER 1

10、 10 6)11信号大误码(BER 1 10 3)12远端接收误码(FEBE)13指针丢失(LOP)14电接口复帧丢失(LOM15激光器自动关闭(ALS)第二节光接口检查及测试第4.2.1条光接口检查的项目包括:1、消光比;2、发送信号眼图;3、激光器工作波长;4、最大均方根谱宽;5、最小-20dB谱宽;6、最小边模抑制比;7、光接口回波损耗。第4.2.2条 检查设备出厂记录或厂验记录,光接口检查项目应达到设计 要求。第4.2.3条光接口测试项目包括:1、平均发送功率测试在S参考点测得的平均光功率应满足设计要求。在OD咪上测试时,允许引入不大于0.5dB衰耗。测试连接如 图4.2.3-1 所示

11、。图4.2.3-1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连接图2、接收机灵敏度测试工程中,在 R参考点测得的平均接收功率的最小可接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测试连接如图4.2.3-2 所示。图4.2.3-2接收机灵敏度测试连接图3、接收机过载功率测试在R参考点测得的接收机过载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测试连接如图4.2.3-2 所示。4、再生器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过载功率的测试遵循如上三款的相关规定。第4.2.4条光发送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定义为当发送机发送伪随机序列信号时,在 S参考点所测得的平均光功率。测试时线路光发送口的测试信号是传输分析仪(输入口是PDH或SDH分析仪(输入口是STM-N)的发送部分。

12、测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测试时记录激光器的偏置电流和环境温度。2、应根据不同输入口,发送相应传输比特率、码型和长度的伪随机序列 测试信号。3、可通过多次(一般为三次)测试取平均值。精确测试时根据所用的连接器和测试光纤的衰耗修正。4、工程中可通过监控终端取消激光器保护功能,直接测试。第4.2.5条 接收机灵敏度定义为在 R参考点为达到 BER 1 10 10所需的平均接收功率的最小可接收值。测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精确测试时应扣除活动连接器的衰减,并准确测量各点的功率。2、测试观察时间与速率有关。对于某一误码率,速率越低,所需的测试时间越长。在 BER 10 10时,对于STM-1, 一般测

13、试时间不短于180s;对于STM-4, 一般测试时间不短于60s;对于STM-16, 一般测试时间不短于15s。第4.2.6条 接收机过载功率定义为在R参考点为达到 BER 1 10 10所需的平均接收光功率的最大可接收值。测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当改变衰减器衰减时,观察到的BER值应尽量一致。2、动态范围即指接收机最高接收功率与最低接收功率(即接收灵敏度) 的差值。3、动态范围测试的准确度取决于两次光功率测量的准确度。第三节电接口检查及测试第4.3.1条电接口检查项目有:1、输入口允许衰减;2、输出口信号(包括 AIS)比特率;3、PDH接口输出信号波形和参数;4、STM-1输出信号眼图;

14、5、接口回波损耗。第4.3.2条 检查出厂检验记录或厂验记录,电接口检查项目应达到设计 要求。第4.3.3条 电接口的测试项目为输入口允许比特容差测试。测试 结果应 符合表4.3.3要求,测试连接如图4.3.3所示。表4.3.3 比特率、容差及测试用PRBS比特率(kbit/s )容差测试用PRBS(10 6)(bit/s )2,048士 50士 102.4215 134,368士 20士 687.4223 1139,264士 15士 2,089223 1155,520士 20士 3,111223 1第4.3.4条 测试应注意如下事项:1、测试连接图中图案发生器工作于外时钟工作方式(如果图案发

15、生器自身具有加偏功能,则用内时钟工作方 式),并根 据不同接口等级选择适当的PRBS(详见 表4.3.3 ),向支路输入口送测试信号。2、测试中逐渐调偏频率,直到指标要求的正负范围,整个过程中设备应 正常工作,无误码。3、当需要测出实际可接受的频偏极限时,可继续加大正、负频偏,直至刚好不出现误码的瞬时为止,记录当前频偏值。外时钟图案 发生器被测设备发送侧误码检测器SD附析仪(a)误码检测器(b)图4.3.3 输入口允许比特率及容差的测试连接图第四节 SD假备抖动性能测试第4.4.1条 SDH网路接口(本机)和数字段输出口的抖动性能要求如下:1、为了实现不同SDH网元的互连而不影响传输质量,SD

16、H网路输出口的最大允许输出抖动Bi、B2不应超过 表4.4.1中规定的数值,测试连接如图4.4.1所示。测试滤波器的频响在高频部分按20dB/10倍频程滚降,低频部分应按 60dB/10倍频程滚降,测量时间为 60s。2、由光缆线路构成的任何长度的数字段,最大允许输出抖动均不应超过表4.4.1括弧中规定的数值。工程中按设计要求测试。表4.4.1 SDH 网路接口最大允许输出抖动数值一 速率网路接口限值测量滤波器参数B1(UIp p)B2(UI p p)f1f3f415,520kbit/s1.5(0.75)*0.15(0.15)500Hz65kHz1.3MHz622,080kbit/s1.5(0

17、.75)0.15(0.15)1kHz250kHz5MHz2,488,320kbit/s1.5(0.75)0.15(0.75)5kHz1MHz20MHz注1: *表示 STM-1电口限值为 0.075 。注2: 622,080kbit/s 和2,488,320kbit/s接口测试视仪表情况而定。第4.4.2条 SDH设备网路 STM-N输入口的抖动容限应符合图4.4.2-1 及表4.4.2的要求。测试STM-N支路输入口时测试连接如图4.4.2-2(a) 所示,测试STM-N线路(群路)输入口时测试连接如图4.4.2-2(b) 所示。峰-峰抖动和漂移 UIp-pf 0f12 f11 f 10 f

18、 9 f 8 f 1 f 2 f 3 f 4图4.4.2-1 SDH 设备网路STM-N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表4.4.2 SDH 设备网路STM-N的输入抖动和漂移容限STM等级STM-1STM-4STM-16UI p pA0(18us)28001120044790A1(2us)31112444977A2(0.25us)39156622A31.51.51.5A40.15*0.150.15频率f 0(Hz)1.2 10 51.2 10 51.2 10 5f 12(Hz)_41.78 10_41.78 10_41.78 10f 11(Hz)31.6 1031.6 1031.6 10f 10(Hz)

19、1.56 10 21.56 10 21.56 10 2f 9(Hz)0.1250.1250.125f 8(Hz)19.39.6512.11f 1(Hz)5001,0005,000f 2(Hz)6.525待定f 3(Hz)65250待定f 4(MHz)1.35.020注1: *表示 STM-1电口的 A4为0.075 。测试频率 f2为3.25kHz 。注2:工程中抖动和漂移容限A2A4限值的测试频点,选用 f8、f9及f 1f 4 ,其中f 8和f 9的具体数值视仪表情况而选用。注3:测试输入口为STM-1 o被测设备发送侧抖动发生器误码检测器SD附析仪发送侧误码 检测器SD附析仪注3:数值待

20、定,已建议的数值见注2。极性相反的单指针规则单指针加一个双指针漏一个指针的规则指针极性相反的双指针Ti)10#Ti(a)*12+A T3 一(b)*T2+.(c)T1A(d)小3k抖动发生器(a)图4.4.2-2 SDH 设备网路STM-N输入口抖动容限的测试连接图第4.4.3条 SDH设备在PDH接口规定的抖动分别用映射抖动和结合抖动(含指针调整抖动)来度量,其值应满足国标GB/T15941-1995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中 11.2.2.5 条要求。工程中映射抖动不测试;结合抖动指标应符合表4.4.3 的要求,测试序列如图4.4.3-1 所示,测试连接如 图4.4.3-2

21、 所示。表4.4.3 结合抖动规范G.703 接口比特率 (kbit/s)比特率容 差范围滤波器特性最大峰-峰抖动结合 抖动f1f3f4Wj通Wj通低通f1 f4f3 f42,048 50Ppm20Hz20dB/dec18kHz20dB/dec100kHz-20dB/dec0.4UI注10.075UI注134,368 20ppm100Hz20dB/dec10kHz20dB/dec800kHz-20dB/dec0.4UI0.75UI注20.075UI注2139,264 15ppm200Hz20dB/dec10kHz20dB/dec3500kHz-20dB/dec注3注3注1 :0.4UI限值对应

22、于图4.4.3-1中(a)(b)(c)所示的指针测试序列;0.075UI 对应于(a)(b)(c)(d)所示的指针测试序列。T20.75s , T3=2ms。注2:0.4UI限值对应于图4.4.3-1中(a)(b)(c)所示的指针测试序列;0.75UI限值对应于 (d)所示的指针测试序列;0.075UI对应于(a)(b)(c)(d)所示的指针测试序列。T2和T3数值待定(目前暂用T2=34ms, T3=0.5ms ),假设相反极性的指针调整在时间上很好地扩散,即调整周期大于解同步器 的时间常数。PDH分学 :_ 被测设备 : 抖动攵s S STM-N + :测试仪SDH析仪注:工程测试中行不支

23、麻板只疝试一个支路口;PDHg口只测试2,048kbit/s 接口。图4.4.3-2 SDH 设备在PDH接口的结合抖动测试连接图第4.4.4条 SDH设备在PDH接口的抖动性能应保证SDH信号在SDH/PDH边界处仍满足原有PDH网路的抖动性能要求:1、PDH网路接口的最大允许输出抖动应符合表4.4.4-1的要求。测试连接如图4.4.1所示。2、SDH设备的PDH支路输入口抖动容限应符合图4.4.4和表4.4.4-2 的要求。测试连接如图4.4.2-2(a) 所示。峰-峰抖动和漂移(对数)表 4.4.4-1 PDH网路接口最大允许输出抖动速率 (kbit/s)网路接口限值测量滤波器参数Bi(

24、UI p p)B2(ui p p)f1f 2f32,048kbit/s1.50.220Hz18kHz100kHz34,368kbit/s1.50.15100Hz10kHz800kHz139,264kbit/s1.50.075200Hz10kHz:3,500kHz表4.4.4-2 SDH 设备PDH支路输入口抖动和漂移容限参数速率(kbit/s)2,04834,368139,264(UI p p)A0P 36.9(18us)618.6(18us)2506.8(18us)Ai1.51.51.5A20.20.150.075A3P18*频率f 051.2 10 5Hz*f 104.88 10 3Hz*

25、f 90.01Hz*f 81.667Hz*r f120Hz100Hz200Hzf 22.4kHz1kHz500Hzf 318kHz10kHz10kHzf4100kHz800kHz3500kHz伪随机测试信号21512231223 1注1 : 2048kbit/s 速率下的的f 10、f9和f8数值指不携带同步信号的2048kbit/s接口 特性。注2: * 待定。注3:工程中抖动和漂移容限A1和A2限值的测试频点选用f 1f 4。注4:测试接口为 2048kbit/s 和139264kbit/s两个接口。第4.4.5条再生器的抖动特性应符合图4.4.5-1 的要求,参数值应符合表4.4.5的要

26、求。测试连接如图4.4.5-2 所示。工程中一般选用A型再生器,线路系统的抖动传递特性待定。正弦振荡器正弦振荡器光衰减器I频谱分析仪SD附析仪被测再生器选频电平表抖动检测器T光弱减器II表4.4.5 再生器抖动传递特性参数表STM等级类型f c (kHz)P(dB)STM-1A1300.1B300.1STM-4A5000.1B 130r 0.1STM-6A20000.1B300.1图4.4.5-2 再生器抖动传递特性测试连接图第五节时钟性能检查及测试第4.5.1条 时钟性能检查的项目包括AIS频率精度和时钟锁定范围。第4.5.2条 检查出厂记录或厂验记录,时钟性能检查应达到设计要求。注:工程测

27、试视仪表情况而定图4.5.3 自由振荡时钟频率精度的测试连接图第4.5.3条时钟性能测试连接如图4.5.3所示。SDH设备内部自由振荡时钟的频率精度验收指标不得超过4.6ppm 0当外部定时源中断时,SDH设备时钟应能在一段时间内(24小时)仍能维持相对于外定时中断瞬间时钟频率不劣于0.37 X 10-6 (20C-30C)的时钟准确度。第六节数字配线架的检查及测试第4.6.1条 数字配线架的检查项目如下:1、同轴连接器接触电阻;2、介入损耗;3、回波损耗;4、拉脱力。第4.6.2条 检查出厂检验记录或厂验记录,数字配线架检查应达到原邮 电部YD/T779-95数字配线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的

28、相关规定。第4.6.3条 数字配线架的测试项目如下:1、绝缘电阻测试(1) 同轴连接器内外导体之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0MQ /500V (直流电压)。(2) 120Q/120 Q平衡式连接器任一两端子间及任一端子对地之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0MQ /500V (直流电压)。(3) 测试数量:每架测试10回线。2、回线问用音防卫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75Q/75 Q不平衡式连接器单元,用音防卫度不应小于70dB,测试连接如 图4.6.3-1 。(2) 对于120Q/120。平衡式连接器或 75Q/120。阻抗转换器单元,用音防卫度不应小于 60dB。测试连接如 图4.6.3-2 或图4

29、.6.3-3 所示。(3) 测试数量:每架测试6回线。3、误码观察测试(1) 在振动状况(用橡皮榔头适当敲击)下连续观察15分钟,不应出现误码,测试连接如图4.6.3-4 所示。(2) 测试数量:每架测试10回线。图4.6.3-4 DDF 误码观察测试连接图(a)近端Pi=0dBf=50kHz -210MHzP2(dB)(b)远端图4.6.3-1 75 Q /75 不平衡式单元回线间串音防卫度测试连接图120欧振荡器 (0欧)f=50kHz 3.1MHz主串回线(b)远端图4.6.3-2 120 Q /120 平衡式单元回线间串音防卫度测试连接图(b)远端图4.6.3-3 75 Q /120

30、阻抗转换单元回线间串音防卫度测试连接图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第一节系统性能测试第5.1.1条 SDH光缆传输工程的系统误码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误码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2、测试时间分为24小时和15分钟两种。3、具有24小时测试接口:(1) 每个2.5G系统测试 2个155Mbit/s 接口。(2) 对于2Mbit/s 数字通道,每个 155Mbit/s 系统测试 1个2Mbit/s支路口。(3) 凡两端均不连接STM-1复用设备,和一端连接STM-1另一端不连接STM-1的复用设备,均只在 155Mbit/s 支路口测试。4、凡未进行 24小时测试的支路均进行15分钟误码测

31、试。5、测试连接如 图5.1.1所示。(b)环回测试图5.1.1 系统误码性能测试连接图第5.1.2条系统抖动性能测试如图5.1.2所示,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1.2 系统抖动性能测试连接图1、SDH网络输出口的最大允许输出抖动不应超过表4.4.1规定的数值,测试时间不短于60s。2、PDH网络接口的最大允许输出抖动不应超过表4.4.4-1规定的数值。第5.1.3条 光通道衰减指标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第二节系统功能检查第5.2.1条 公务系统操作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务联络设置功能应满足各站之间的公务联络要求。2、呼叫方式:(1) 各站公务编制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用选址方式呼叫正确。(2)

32、会议电话呼叫方式应符合设备技术指标规定。3、延伸话机及多方向互通:(1) 当延伸话机距离 200米,按上述功能再检查一次。(2) 具有64kbit/s 数字同向接口的设备应具有多方向互通功能。4、公务电话质量主观评定:声音清晰、无杂音。第5.2.2条 激光器保护功能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收系统无光信号时应能自动关闭激光器。2、控制网管系统的显示屏显示保护状态及告警信息。第5.2.3条 选择和切换定时源的功能检查:1、按SDH设备软件中的同步定时源配置进行各种定时源选择,一旦检测到当前首选同步时钟丢失,则选择下一个最优先 的同步时钟,当最高优先级时钟恢复后,能自动或手动倒回最高优先级时钟。2

33、、操作模拟使工作的同步时钟丢失,网管系统显示屏能显示同步定时源丢失状态的告警信息,并由网管软件控制进行切换。被测系统SDH分析仪被测系统图5.2.4 光缆线路系统保护倒换功能检查连接图第5.2.4条 光缆线路系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立即保护倒换,测试连接如图5.2.4所示:1、信号丢失(LOS);2、帧丢失(LOF);3、告警指示信号(AIS);4、超过门限的误码缺陷。第5.2.5条 光缆线路系统一旦检测到符合开始倒换的条件后,保护倒换应该在50ms内完成。完成倒换动作后应向SDH网管系统报告保护倒换事件。当失效工作系统已经从失效状态中恢复时,必须至少等待5分钟至12分钟后才能被重新使用。第六章

34、网元级管理设备功能检查第6.0.1条 安全管理功能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未经授权的人不能进入管理系统。2、具有有限授权的人只能接受相应授权部分。3、对所有试图接入受限资源的申请进行监视和实施控制。4、系统资料应有备份并归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系统数据库应齐全 并作必要的备份。第6.0.2条 故障管理功能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告警功能检查:(1) 识别故障并能进行故障定位;(2) 能报告告警信号并记录告警细节;(3) 告警过滤和屏蔽功能;(4) 能够设置故障严重等级;(5) 激光器寿命预告警;(6) 能收集与端站有关的告警和电源告警等。2、监视参数功能检查:(1) 在SDH物理接口监视的主

35、要参数包括:发送信号状态、输入信号丢失(LOS)、激光器偏置电流、发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2) 在再生段终端监视的主要参数包括:帧丢失(LOF)、帧失步(OOF、B1字节错误数、误块秒(ES)、严重误块秒(SES)和不可用时间。(3) 在复用段终端监视的主要参数包括:B2字节错误数、误块秒(ES)、严重误块秒(SES)和不可用时间。第6.0.3条 性能管理功能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ITU-T G.826 建议,采集和分析误码性能参数。2、按照设备性能,检查门限设置功能。3、存贮和报告 15分钟和24小时两类性能事件数据。4、能报告“当前”和“近期”两种性能事件数据。5、按ITU-T G.8

36、26 建议,监视指定端口的误码性能数据。6、监测误码端口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第6.0.4条 配置管理功能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功能实际网路的配置能以图形或列表方式在网管工作站或终端上完 成,网管的用户界面友好,易于用户维护和根据需要修改配置。2、检查通道的建立和取消,进行通道交叉连接配置。3、支持1+1或1:n (n1)保护倒换功能以及自愈环配置。4、保护倒换参数可设置、存贮、检索和更改。5、具备通道管理功能。6、支持定时源优先级配置。第6.0.5条 保护措施功能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网元与相关的网元管理器之间、网元管理 器之间、网元管理 器与子网管 理设备之间的信息通信 应有自动通道保护措

37、施。第6.0.6条 其它性能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设备具有远端接入功能时,通过本端网管设备或终端应能远端接入对端网管设备,以监视对端网管设备所辖区域系统的运行情况。2、关闭和接入网管系统应不影响系统主通道的正常工作。3、其余功能按设计文件规定检查。第七章竣工验收第一节竣工技术资料第7.1.1条 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技术资料。第7.1.2条 提交的竣工技术文件应包含下列内容:1、工程竣工图:利用原施工图改绘,个别变动甚大或原设计施工图已无法改绘时应重新绘制;2、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3、工程说明;4、测试记录;5、随工质量检查记录;6、工程变更单;7、洽商记录;8、重大工程质量

38、事故报告表(根据实际发生编制);9、已安装设备明细表;10、 开工报告;11、 停(复)工通知(根据实际发生编制);12、 交工通知;13、 交接清单;14、 验收证书;15、 备考表。第7.1.3条 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内容齐全:应符合部颁施工验收方法和要求,文件资料齐全2、准确:竣工图纸、测试记录应图实相符,数据正确。3、清楚:资料的誉写应清楚。第二节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第7.2.1条 工程的验收应执行原邮电部颁发的邮电基本建设工程验收 办法(邮电部 1996年54号文)的规定,验收项目的内容和方法应按 本规范办理。第7.2.2条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委派工地代表对随工检验的项

39、目进 行随工检验,在验收时可进行抽查复验。第7.2.3条 工程验收时应按 表7.2.3所列的项目及内容进行。表7.2.3 验收项目及内容工程阶段项目内容方式设备安装1、机架及槽道安装2、子架安装(1) 垂直、水平度(2) 机架排列(3) 螺丝及接地(4) 油漆及标识所有内容随工检验电缆布放 及成端1、敷设电缆及 光纤连接线(1)布放路由和位置(2)槽道内布放工艺要求所有内容随工检验2、编扎光纤连 接线(1)分线及编扎工2要求(2)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的保护所有内容随工检验3、布放数字配 线架跳线(1)路由及走向(2)跳线使用的规格程式(3)布放上2所有内容随工检验4、电缆成端和 保护(1)电缆端

40、头余留长度宜统一(2)芯线焊接工求(3)同轴电缆端头处理所有内容随工检验附件安装附件安装(1)附件安装正确(2)外导体或屏蔽接地良好(3)设备标识所有内容随工检验工程阶段项目内容方式设备检查 及 本机测试1、电源及告警 功能检查(1)电源电压(2)电源保护转换功能(3)告警功能检查所有内容随工检验2、光缆接头检 查及测试(1)光接头检查项目: a)消光比b)发送信号眼图c)激光器工作波长 d)最大均方根谱宽e)最小-20dB谱宽 f)最小边模抑制比 g)光接口回波损耗所有内容检查设备出 厂记录或厂验记录(2)光接头测试项目:h)平均发送光功率( S点)i)接收机灵敏度(R点)j)接收机最小过载

41、功率所有内容检查测试记 录3、电接口检查 及测试(1)电接口检查项目:a)输入口允许衰减b)输出信号(AIS )比特率c)输出信号波形和参数d) STM-1输出信号眼图e)接口回波损耗所有内容检查设备出 厂记录或厂验记录(2)电接口测试项目:f)输入口允许比特率容差所有内容检查测试记 录4、SDH抖动性 能测试(1) SDH设备网路输出口的最大 允许输出抖动(2) SDH设备网路 STM-N输入口 的抖动容限(3) SDH设备在 PDH接口的结合 抖动a) PDH网路接口的最大允许输 出抖动b) SDH设备的 PDH支路输入口抖动容限c)再生器抖动传递特性所有内容检查测试记 录5、时钟性能检 查及测试(1) AIS频率精度(2)时钟锁定范围(3)自由振荡时的频率精度(4)保持方式时的时钟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